请稍候...关闭

明朝謀生手冊

府天

歷史軍事

  家有良田百來畝,也算殷實小地主。   奈何年方十四卻突然被人叫爹,剛得手的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二零章 孤家寡人

明朝謀生手冊 by 府天

2018-7-4 11:01

  因為吏部尚書張瀚的去職,吏部上下又出了幾個不大不小的紕漏,葉鈞耀這個江西提學副使從透出消息到最終從禮部拿到任命文書,足足磨了好些天。眼看朝中因為鄒元標那道炮轟張居正,甚至隱隱點出天子言過其實的奏疏而暗流洶湧,葉大炮自然是趕緊收拾東西就準備離京上任事宜。而蘇夫人打點好了壹應行李,卻又在請了汪孚林過來之後,將房子暫時交托給了女婿,又將自己放在京師的好些暗線全都囑咐了壹番。
  葉家的房子原本就是汪道昆當初給汪孚林準備的宅子,後來汪孚林壹走便騰給了嶽父嶽母,連房錢都不肯要,現如今卻也算是物歸原主。至於那些暗線,汪孚林卻打算暫時不去啟用。誰讓他回京之後太過顯眼,也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呢?
  也正因為如此,汪孚林竟是在同壹天,壹次性送走了歷經上任的嶽父壹家子,以及告病還鄉的沈懋學馮夢禎和金寶。想到後者當初進翰林院的躊躇滿誌,他不由得暗自嗟嘆,早知道還不如像屠隆這樣考個三甲,放外官呢!當站在官道旁邊的送客亭,眼見那壹行人的背影全都消失在了視線之中,他瞅了壹眼旁邊那些同樣是送行的男男女女,不禁笑了笑。
  親朋好友都走了,這京師已經基本上沒剩下多少他能夠真心倚賴托付的人了,人生還真是寂寞如雪……可誰讓這就是他選擇的路呢?
  汪孚林在心裏決定了,回頭壹定讓朱宗吉好好監督張居正惜福養生,至少多活兩年,如此壹來,萬壹他實在是幹不掉張四維這個牛皮糖,還能讓張居正把張四維熬去丁憂!只要不是張四維當首輔,把清算控制在壹定範圍之內,不是做不到的……咳咳,這話有些混淆輕重了,重要的是讓張居正別那麽往死裏開罪那個記仇的小皇帝!看在張居正對他還算不錯的份上,他當然不願意看著張家落到那麽慘的地步,好歹他自己如今也踏上了張家的船不是?
  而張居正這位在家守七七的首輔,早在鄒元標那奏疏到達通政司的第壹時間,便得到了壹份完整的副本,看過之後便狂怒得將其撕成了碎片。張嗣修送來時,那封副本是封口的,還不知道怎麽回事,等事後從下人口中聽得事情始末,這才恨得牙癢癢的。他這個次子為祖父服的是期喪,起初還去翰林院,後來覺得同僚們對自己不那麽友好,漸漸便索性不去了,只在家陪著父親守七七,可眼下他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然而,咽不下氣又如何?他倒不是全無理智之人,壹想到廷杖壹打,固然看似痛快解氣了,可傳到天下,那父親簡直更是烏漆墨黑。因此,他在書房中硬著頭皮強打精神寬慰張居正時,他便忍不住開口說道:“要不,請張閣老處斷此人?這鄒元標是張閣老的門生,張閣老身為座師,還發落不了他?”
  “誰不知道張四維的發落,肯定是出自我的決斷?”張居正反問了壹句,見張嗣修頓時做聲不得。他想到舉世皆敵這四個字,想到之前硬是差點闖到自己面前的王錫爵,想到馮保撤掉的錦衣衛,他知道,就算是上次臨時改變主意的萬歷皇帝朱翊鈞,這次也絕對忍不了。
  別說馮保這次肯定會繼續攛掇,就算他不攛掇,壹旦萬歷皇帝看到這份奏疏,也必定會雷霆大怒。畢竟,有什麽比抓住天子的語病,連這位皇帝都捎帶進去的譏諷更氣人?
  而且,這壹次,他已經不在乎汪孚林勸諫的所謂名聲了。鄒元標連禽彘這種刻薄的話都罵了出來,他幹嘛還要忍?盡管這兩日朝中似乎很安靜,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很多人都只不過是敢怒不敢言,他這壹奪情,便算是把那些時時刻刻將禮法綱常都掛在嘴邊的人給得罪了。再加上他肅貪,考成,整治驛法等等新政得罪的人,他還用得著考慮什麽身前身後名嗎?反正壹切都沒了!
  張嗣修終究忍不住,最後還是低聲問道:“爹,那要不要派人去見徐爵?”
  壹提到這個,想到死的不明不白的遊七,張居正頓時嘴唇緊抿,沒有出聲。許久,他才緩緩地問道:“家中這麽多人,妳知道我為何沒挑人頂替遊七?”
  對於這個問題,張嗣修實在有些不解,想了好半晌才老老實實地說:“就是之前遊七在時,我也從沒想到他在外竟敢如此大膽,想來要挑壹個人頂上他的位子,很多人都會削尖腦袋表現,說不定比他做得更好也未必可知。父親沒挑人,大約便是生怕再慣出壹個遊七那樣的刁奴來。”
  “妳說得不錯。”張居正緊繃的臉上稍微松弛了壹些,“而且,上次妳讓人送信給徐爵,分明是讓他勸馮雙林不要讓皇上動廷杖,可他估計不但沒轉達,反而變著法子對馮雙林說了什麽,因此皇極門前才會擺出廷杖的陣仗,而後卻又偃旗息鼓。正因為如此,錦衣衛才會被撤,王錫爵才會那麽容易闖進家來。”
  “便猶如遊七在外仗著我的勢結交官員無所不為,徐爵也壹樣是仗著身為馮雙林的心腹橫行。只不過,馮雙林只要不鬧出刮地皮的事就無所謂了,別的都睜壹只眼閉壹只眼,我本來也無所謂,橫豎那是馮雙林的人。可看此次徐爵替我聯絡馮雙林之事,我卻擔心,徐爵會生怕我惦記著他當初告狀整死了遊七,對我心存忌憚,因此在馮雙林那邊故意給我使絆子!”
  張嗣修登時心裏咯噔壹下。遊七的教訓讓他知道,這種他眼裏的小人物在外頭不但敗壞張家的名聲,還可能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糟心事來。可遊七那還是張家的人,徐爵卻是馮保的人,怎麽管得著?
  於是,他只能字斟句酌地說道:“上次遊七的事情險些鬧得滿城風雨,他還是家奴,徐爵卻是馮公公的門客,馮公公又對其信賴備至,哪怕我們真能找得出理由,只怕也不好處置他。”
  “馮雙林和我不壹樣,太監怕什麽彈劾?他養著好名聲,只是為了方便行事,須知他借著王大臣之事窮究高拱時,名聲早就壞了。而且名聲好有什麽用?縱使如當年懷恩,被趕去皇陵司香的時候,難不成還有士大夫為他們說情?李芳還不是壹樣,他被先帝趕走的時候,我還能為他求情?這些年沒人彈劾馮雙林,不是因為他真的就做得無懈可擊,不過是因為彈劾權閹哪有彈劾首輔來得名氣大?”
  “那父親的意思是……”張嗣修雖說待人接物為人處世都不錯,可畢竟從前只顧著苦讀,如今剛剛壹腳踩入仕途,對父親為何與自己商量這壹條實在是不明所以,“咱們也和徐爵過來告遊七的狀似的,也想個辦法拿穩徐爵的罪狀,派人去馮公公那告壹告?”
  “徐爵告遊七,是交接外官,其中包括王崇古和張四維,我查過,遠不止如此。而徐爵可以輕易來見我,我又讓誰去見馮雙林告這個狀?”見張嗣修立刻為難了起來,他知道和兒子商量這種事情實在是太過揠苗助長——畢竟,從前做這種事,遊七實在是不二人選。
  直到這時候,他才有些後悔遊七的死。狠狠打上這刁奴壹頓板子,晾上其三兩個月,讓其知道什麽叫世道艱辛,然後再把人提上來使用,也許他就不會落到如今的地步。只不過,這樣做同樣是有風險的,焉知遊七就不會因此心存怨言,日後突然就爆發出來?他沈吟良久,突然生出了壹個念頭。
  “徐爵的隱患,妳不妨去對汪世卿提壹提。別看他實際只比妳入仕早壹年,可少年時便獨當壹面,對於這些陰謀詭譎之道,他在歙縣時便已經應付過不少。妳就直接告訴他,我擔心徐爵在馮雙林面前搬弄是非,卻又不想和馮雙林鬧僵。”
  張嗣修沒想到張居正居然會找汪孚林,楞了壹楞,這才有些意外地問道:“爹,這種事找汪世卿,不合適吧?”
  若非張家不收幕賓,這種狗頭軍師的角色又怎會少?
  “王紹芳對他也贊不絕口,道是年少不輕狂,更不迂腐。最重要的是,信得過,靠得住。等妳為妳祖父守完七七之後再去,如今且不用急,這事我並沒有打算立時三刻就能成。”張居正沒有再多說,見張嗣修唯唯諾諾答應了下來,隨即告退離開,他看著那滿地碎片,他的臉色便冷了下來。
  從前是從前,日後他再用人,不會再不論資格,只論才能和膽色了!那些被他提拔的能吏,未必會感謝他的提拔,只認為那是應該;而那些沒有被提拔,壹直都是熬資格往上走的人,卻反而會痛恨他打破官場常規。也就是說,自詡為君子的人,不論他對他們如何厚待,這些人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反對他,唯有那些小人,在他大權在握的時候,卻壹定會亦步亦趨跟著他!
  昔日讀史,他曾經暗地裏笑過王安石用人不明,如今細細想壹想,那何嘗不是因為自詡為品行高潔的人,全都不屑於站在新政那壹邊?
  鄒元標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上疏,終於讓塵封已久的廷杖找到了用武之地。就連曾經應汪孚林之請,婉轉讓朱翊鈞找借口沒用廷杖的張宏,這壹次也緊閉嘴巴不發壹言,而朱翊鈞這個小小的皇帝更是意識到,某些文官為了某些堅持究竟多麽不要命。如今,內廷之中糾結的,反而只是打多少這樣壹個問題。
  如果按照李太後的意思,不拘多少,打死算完,可畢竟這不是杖殺宦官宮人,而是朝廷命官,她到最後便不耐煩地隨口道了個兩百。
  朱翊鈞掃了壹眼臉色鐵青的張宏,雖說肚子裏還是憋氣,可想到張誠這個頗為忠心耿耿的心腹內監也在私底下對自己說過,某些熱衷於上疏的官員恰是越壓制越來勁,挨了廷杖就四處宣揚的性子——張誠卻還藏著話沒說,為了張居正動廷杖,天子成什麽了?他遲疑片刻,就有些猶猶豫豫地說道:“要麽,打壹百算了?”
  “老娘娘,皇上,廷杖若真的多過壹百,也就是壹團爛肉了,錦衣衛那些校尉的本事,卻不是吃幹飯的。”這壹次,馮保終於開了口,卻是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若真的要人死,別說壹百兩百,就是二十四十,也能生生把人打死。老奴鬥膽多嘴壹句,八十足夠,只要死要活,還請老娘娘和皇上示下。”
  聽到真的要定死活,李太後頓時猶豫了起來。她當然不是什麽菩薩壹樣的人,哪怕不過是泥水匠的女兒,進裕王府之後多年都只是壹介都人,可既然能夠在穆宗隆慶皇帝壹登基後就冊封為貴妃,而後又是皇貴妃,她在女人堆裏廝殺出來,哪能心慈手軟?所以,她在微微沈吟之後,便沖著馮保問道:“雙林,是死是活,又有個什麽說法?”
  朱翊鈞聽到李太後竟然只問馮保,根本不征詢自己的意見,臉色頓時不大好看。只不過,在沒有親政之前,他這個皇帝基本上沒有什麽發言權,甚至就連李太後,也基本上從不質疑外廷的決議,因此,他也只能眼神復雜地瞥了馮保壹眼。
  “廷杖死個把人,其實容易得很,不說別的,武宗正德年間,世宗嘉靖年間,兩次廷杖都是打了上百人,死了十幾個,真要下狠手,至少得多死幾十個。說到底,這廷杖對於外廷那些文官來說,也就是個震懾,讓人活著血淋淋地擡出去,然後再發配充軍,效果遠遠勝過把人給打死。”
  馮保只字不提廷杖的重要之處在於準備,只要事先服藥準備,廷杖上百也能保命,而如若沒有準備,廷杖十下也能取性命。他盡量用循循善誘的語氣誘導李太後和朱翊鈞母子,見李太後果然露出了贊同的表情,他就繼續說道,“而且,皇上親政大婚在即,之前又有先皇托夢,自然要積德。”
  老奴可惡!
  朱翊鈞壹下子捏緊了拳頭,要不是壹旁有管自己如同管犯人的李太後,他差點就想拂袖而去了。他怎麽聽怎麽覺得,馮保是在諷刺之前自己拿來糊弄李太後的借口,而且分明是用之前罷用廷杖,如今卻又啟用廷杖這兩重行為,來告誡自己這個皇帝!盡管素來對馮保的敬畏讓他很快松開了拳頭,但他的心情卻劇烈翻騰了起來。就在他幾乎壓不住怒氣上臉的時候,卻只聽李太後壹錘定音地說道:“也罷,就依妳。”
  盡管只是短短五個字,可朱翊鈞只覺得渾身都泄了氣。勉強支撐到馮保笑吟吟地離去,他壹回到乾清宮東暖閣,便有壹種砸東西泄憤的沖動。可礙於母親就住在這同壹座大殿之內,他猶如困獸壹般在屋子裏來來回回走了好壹會兒,直到看見張宏進來,這才冷哼壹聲回到了書桌後,而這時候,張誠已經知情識趣地把其他人都帶了下去。
  “明日張鯨就出來了。”張宏笑吟吟地先說出這麽個消息,見小皇帝壹時又驚又喜,他方才嘆了口氣道,“先頭是老奴太過想當然,讓皇上失了顏面。皇上若還心中有氣,便責備老奴吧。”話音既落,沒聽到朱翊鈞吭聲,他就語重心長地說道,“皇上只消記得,明年您大婚之後,便親政了。戲文上都說當皇上的是孤家寡人,可您並不止壹個人,將來還有皇後,還有老奴這些鞍前馬後伺候的人,如今不過是壹時忍耐罷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