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謀生手冊

府天

歷史軍事

  家有良田百來畝,也算殷實小地主。   奈何年方十四卻突然被人叫爹,剛得手的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五壹章 歡天喜地過大年

明朝謀生手冊 by 府天

2018-7-4 10:57

  何心隱在陰沈的天上飄下了雪花後說的那番話,前半截終於應驗了。
  瑞雪兆豐年。
  這並不是壹場紛紛揚揚耗日持久,最終釀成災禍的大雪。這場雪只在屋頂上和田間地頭都積了薄薄的壹層,滿足了人們對過年要下雪的需求,但卻完全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害。除了壹些屋頂實在是太破舊的貧民,深深體會到了雪化成水後漏水的無奈,其余的就無傷大雅了。而汪孚林在西園窩了壹個多月,在這大雪天後復出第壹件事就是到包括鬥山街許家在內的各家化緣,然後自己再拿出了壹筆錢,合在壹塊,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支起了棚子舍餃子。
  之所以是餃子,而不是粥,他是從餃子的來源生出的靈感。相傳餃子便是漢末張仲景在面皮裏頭加入羊肉胡椒以及種種祛寒藥材,做成嬌耳施舍給人,防治凍瘡,但日後漸漸演變成了壹種人人愛吃的食物。北方人每逢過年就壹定會包餃子,南方則未必如此,尤其是尋常貧民,想要在過年的時候吃壹頓羊肉餃子,那就不是那麽容易了,所以,哪怕舍餃子不過每人兩個,仍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甚至其中還有不少家境尚可卻貪小便宜的。
  然而,從第壹天開始,領了羊肉餃子興高采烈當場開吃的人們便發現,這真的是當年張仲景用來祛寒的嬌耳,絕不是他們平時吃的餃子!
  因為太辣了,別說吃完兩個,吃了半個就開始額頭冒汗,吃了兩個之後那簡直是渾身出汗!
  於是,最初只不過是貧民以及那些貪便宜的人來排隊領兩個餃子吃,可壹傳十十傳百,有人說那餃子裏加了人參,有人說餃子裏加了鹿茸,也有人神秘兮兮地說餃子裏加了促進人體某些功能的XX鞭……壹時間,那餃子攤前排隊的長龍何止陡增壹倍!哪怕汪孚林親自站出來辟謠,親口告訴眾人,羊肉餡的餃子當中除卻花椒以及幾味祛寒的中藥材之外,還加了壹樣驅寒祛濕的辣椒,並沒有以訛傳訛的某些東西,仍然不能避免有人特意跑來嘗鮮。
  畢竟,後世的徽州雖說比不得四川湖南湖北,可也挺能吃辣的,就如同花椒在本地米行以及不少山貨鋪子中都能找到壹樣,人們在這大冷天裏對辣椒的好奇心,自然也處於頂點。因此,當汪孚林無奈宣布,羊肉餃子來不及供應,如若要嘗鮮壹下辣椒滋味的,可以選擇壹下同樣免費的羊肉湯,排隊的人流方才總算分流了壹些,那些個臨時被汪孚林從松明山村雇來做事,累得滿頭大汗的村民們方才長長舒了壹口氣。
  連做善事都能做出轟動來,不愧是汪小官人!
  因為這幾個月壹樁事接著壹樁事,而且還參加了壹次歲考,哪怕程乃軒還記得汪孚林親自下廚做的菜,也說過要開壹家菜館的話,可分身乏術,哪裏忙得過來?所以,壹聽說汪孚林這次舍餃子竟然演變成舍羊肉湯,而且把辣椒給加大了宣傳,他登時嚇了壹跳,得知汪孚林已經回了縣後街汪家,他就直接壹溜煙跑了過來,壹打頭就直截了當問道:“餵,妳這樣大手大腳的白送給人家嘗鮮,那壹簍辣椒怎麽經得起妳這樣敗,不怕吃光了沒地存貨去!”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要不是松明山那邊汪七哥已經種出來了,妳以為我會這樣隨便亂送人東西吃?”汪孚林笑瞇瞇地反問了壹句,隨即就說道,“過年沒事多上家裏來,劉家嫂子現如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會做不少好菜吃。既然知道怎麽種,辣椒源源不斷能供應上,為了讓大家熟悉,送幾天吃的算什麽?這和之前小胡桃買就送壹個樣……只可惜,這次的辣椒不是那種野山椒,否則野山椒炒牛肉絲……”
  見汪孚林說著便悠然神往的樣子,程乃軒差點沒流出口水來,最後只能忿忿不平地打斷道:“餵,妳別勾我的饞蟲。問題是妳勾起大家吃辣的興頭,接下來又該怎麽辦?我給妳算算,現在林木軒要人,義店要人,西園雅舍和綠野書園雖說還在整修,不是馬上就要人,可將來缺口可很大。妳這折騰出人家的好奇心來,如果要開酒樓飯館,哪裏去找人手?我家裏可沒這壹行的人才。”
  “不是什麽事都要自己親自上,可以合作嘛。”汪孚林笑瞇瞇地看著有些氣急敗壞的程大公子,慢條斯理地說,“妳忘了,狀元樓那位東家洪仁武?他之前給咱們歙縣名流大會騰地方,只收了我們多少錢?這次投桃報李,找他來挑壹擔子,咱們拿點錢入股他的狀元樓,讓他推出全新菜式,這不是很好?他那裏的廚子在整個徽州都是有名的。不說別的,臭鱖魚就是狀元樓的最有名,如果再加壹把辣椒……”
  “別說了!”
  程乃軒當機立斷,決不能再聽汪孚林說下去,二話不說轉身就出了屋子,臨走時撂下了唯壹的壹句話:“我去找洪仁武!”
  於是,緊趕著在臘月二十八之前,程乃軒程大公子談下了他和汪孚林在這壹年的最後壹筆業務。作價兩千銀子入股狀元樓,外加新鮮辣椒無限量供應,吃下了狀元樓四成股份。之所以是四成不是二壹添作五,倒不是洪仁武不舍得自己的家業,而是汪程二人都覺得不能太過分。當這壹樁生意就在臘月二十九這壹天公布的時候,汪孚林的財神名聲第壹次蓋過了災星。
  雖說黃家塢程家也好,葉縣尊也好,甚至連鬥山街許老太爺方老夫人,都邀請他去共度除夕,但想想自家人口也不少,這大過節的,汪孚林甚至沒有呆在汪道貫借給他的縣後街這座五臟俱全的兩進半小宅院中,而是選擇早壹天,臘月二十九就回了松明山。當然,他也少不得邀約了柯先生方先生,但柯先生和方先生過年了還不消停,被新安理學這壹代幾位領軍人物找去激辯,何心隱則是已經走了,他也就樂得自己過。
  至於戚良和戚家軍的那些老卒,則因為不少都把家眷接了過來,這麽壹大幫子人都在汪孚林借給他們的寬敞老宅中自得其樂。
  盡管汪孚林近來不太回來,可早先捎信說要回鄉過年,佃仆們不說,村裏的鄉親們也都送來了各種過節食物,從各種各樣的糕團,到臘制年貨,再到新鮮菜蔬,到後來汪七不得不代表主人,出去告知眾人家裏壹兩個月都吃不掉,眾人方才偃旗息鼓。等到汪孚林等人回來,看到的就是院子裏堆得猶如小山似的年物。前兩次回來小住的時候也是這樣,可如今大過年的,眾人心裏自然格外暖烘烘的。汪孚林搓了搓路上騎馬而有些凍著的手,笑著說了壹句。
  “幸好咱們從城裏也帶了不少東西來,否則怎麽還鄉親們的這份人情?”
  家裏還是老房子,尚未來得及翻修,住著甚至比之前在城裏更為逼仄。吃飯的人,也比不上往日在城裏時的熱鬧和人多,可就連汪孚林,也覺得松明山方才是根。這壹點,在他跟著汪氏族人在祠堂祭祖的時候,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大年三十的寒風之中,松明山汪氏祠堂大開,族長汪道涵帶頭,族人擡著各種各樣的貢品進去,磕頭行禮拜祭祖先,然後各自散去吃團圓飯,各家歸各家,要等到初壹早上,方才是正式走親戚的時候。
  這壹頓沒有父母的年夜飯,汪孚林吃得半點心理負擔也沒有。絕不是他不孝順,實在是沒見過,連培養感情的機會都還沒有,這乍壹出現他還不知道怎樣面對那二老……雖說那兩位都還沒到四十,壓根不老。汪七嫂用盡渾身解數做了滿桌子的菜,既滿足了無辣不歡的汪孚林,又照顧到了其他眾人的口味,就連金寶,汪孚林也給了壹小杯酒,秋楓也喝了個小醉。至於汪孚林自己,自釀的米酒下去壹大壺後,他更是敲著飯碗來了壹首《恭喜恭喜》。
  壹夜守歲,爆竹陣陣,汪無競甚至還代表汪道昆出來放了壹趟煙花,當璀璨的煙花在夜空中朵朵綻放開來,吃完年夜飯出來觀賞的小孩子們忘情歡呼,而豐樂河對面的西溪南村也是同樣在空曠的田地上放了煙花。兩地隔河相望,恰是壹個人人歡笑的不夜天。
  這熱熱鬧鬧的過年氛圍,在松明山村壹直持續到元宵節漸近,這才稍稍告壹段落,但有條件的大多在準備進城觀燈。為了上元燈節,上任正好快壹年的葉鈞耀親自訪遍各處富戶,為了放燈的事情化緣,府城縣城赫然全都是張燈結彩,規模比往年更盛大,而下鄉舒舒服服過了個大年的汪孚林,則是少不得帶著全家人殺回城裏,壹來元宵節期間是難得不宵禁的,他得負責帶著家裏壹堆小孩子好好逛逛,二來……城裏那麽多家人他還沒拜過年呢。
  於是,等到隆慶五年的這壹個新年過完,歇夠了也閑夠了的汪孚林終於又被拎到了葉鈞耀面前。
  盡管隔了個臘月以及過年,但今年的秋糧折銀,各裏已經收到了八成。放在往年,這自然已經算不錯的成就,但畢竟今年夏稅是收齊的,葉鈞耀當然希望自己上任第壹年交出壹張優秀的賦稅答卷。現如今,秋糧的最後期限在即,他當然得打出最重要的壹張牌。
  把汪孚林放出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