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八十章 遇伏兵敗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4

  李世民下旨催促牛進達發起進攻,這道旨意發出去以後李素才得知,當時就快氣炸了。
  壹生英明的天可汗陛下,為何在這次東征之戰力頻出昏招?到底是怎麽了?是因為急功近利的心態,還是老年昏聵的糊塗?
  大軍出征,向來由主帥掌控壹切戰機,壹支軍隊交到主帥手上,什麽時候進攻,什麽時候撤退,什麽時候用什麽計策,當然只能由這位主帥來定奪,李世民遠在百裏之外,對牛進達所部的情況壹無所知,卻對牛進達下了這麽壹道昏庸的聖旨,不得不說,這道旨意是非常錯誤的,李世民犯下了大錯。
  李素急了,衣裳都來不及穿便沖出了營房,打算去帥帳跟李世民進諫,沖出營房跑了幾步,外面凜冽的寒風壹吹,李素漸漸冷靜下來,腳步越來越慢。
  終於,李素停下了腳步,苦笑。
  從眼下的情勢來看,牛進達所部並沒有遇到任何危險,也看不出有什麽危機四伏的征兆,對李世民來說,壹切都在他的掌控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所有的戰略和細節都未超出他的計劃,那麽,李素有什麽理由去進諫呢?難道空口白牙告訴他妳這麽幹會害死許多人,會發生不可測的巨大危險?
  真這麽說了,李世民或許不會殺他,但壹定會叫人將他亂棍打出去。
  李素焦急的是自己已預見到了危險,偏偏沒有實實在在的理由和證據來證明自己的預見。
  怎麽辦?李素第壹次發現,個人的力量在這座數十萬人的軍營裏實在太渺小了,渺小到根本無力改變什麽,只能眼睜睜看著無數將士被帝王的壹個念頭害死。
  回到自己的營房,李素站在營房內獨自沈思許久,忽然叫來了鄭小樓。
  “小樓兄,有件事,我只能托付妳去做。”李素嚴肅地道。
  鄭小樓點頭:“妳說。”
  “妳現在馬上出營,快馬疾馳到牛進達所部,然後單獨去見牛進達,告訴他,不要理會聖旨的命令,按自己的想法去決定大軍的進退,絕對不能因陛下的催促而倉促進攻,急於功成則易生變,敵將必趁勢而設計取利,凡有進退當思十萬將士的生死握在自己手上,萬不可兒戲。就說這些,快去!”
  鄭小樓深深看了他壹眼,道:“妳讓牛大將軍違旨不進?”
  李素嘆道:“我只是在救十萬人的命,妳快走,這句話送到,妳也功德無量。”
  鄭小樓點頭,毫不遲疑地道:“好。”
  鄭小樓很快便離開了大營,飛馬朝牛首山馳去。
  李素緩步走出營房,方老五和部曲們正按刀守在營房外,剛才見李素神情凝重地將鄭小樓叫進來,方老五情知必有大事,很自覺地領著部曲們將李素的營房團團圍住,防止機密外泄。
  見李素走出來,方老五迎上前行禮。
  李素左右環視壹圈,道:“那個高麗女子呢?”
  方老五笑道:“老老實實待在帳篷裏,咱們的弟兄看著她呢。”
  李素點點頭:“看嚴實點,絕對不準她跟任何人有任何接觸,哪怕是眼神的接觸都不行。”
  方老五猶豫了壹下,道:“小人知道只有死人才不會背叛,公爺既然如此防她,為何不索性殺了她?”
  李素嘆道:“不能殺,至少現在不能,留著這個女人,或許有大用。”
  ……
  遼東城下,李績率部攻城的節奏越來越快,而且攻勢也越來越淩厲了。
  而奉命阻擊高惠真所部援軍的牛進達卻仍無消息,或許鄭小樓已將李素的話送到了,牛進達顯然並未遵行李世民要求主動發起進攻的命令,而是仍舊按兵不動,兩軍在牛首山東側山下遙遙對峙,每日只有零星的小規模交戰,傷亡不過數十。
  李素感到不安的同時,李世民也感到不安了,不過二人不安的原因不壹樣,李素擔心的是數十萬關中子弟的性命,而李世民,卻覺得情勢不受自己掌控了,牛進達違旨的舉動令他非常生氣,三日後,又壹道措辭嚴厲的旨意火速發往牛進達所部,這壹次李世民的語氣之激烈,態度之強硬,簡直堪比數百年後南宋官家給嶽飛下的十二道金牌了。
  終於,牛進達頂不住來自帝王的壓力,不得不對高惠真所部發起進攻。
  貞觀十九年正月初五。
  牛進達所部左右側翼四萬兵馬子夜發起攻擊,兩翼包抄高惠真大營,中軍六萬兵馬從正面直沖敵軍前鋒大營,月黑之夜,信火飛閃,隨著千軍萬馬的喊殺聲,大軍如狂風卷葉般殺入敵營中,手執火把四處放火,短短半炷香時辰,高惠真所部連綿十多裏的營盤被牛進達麾下將士點燃焚毀,大營內只見火光沖天,人喊馬嘶,驚慌失措的高麗敵軍紛紛被唐軍屠戮斬殺。
  壹切似乎都很順利,牛進達主動發起攻擊,高惠真果然猝不及防,這次襲營可謂完美無缺,足可載入教科書。
  然而,牛進達的好運氣似乎也到此為止了。
  突襲敵營壹個時辰後,敵營範圍內已見不到活著的高麗人了,牛進達下令清點戰損,麾下部將清點過後發現,這次突襲看似殺敵無數,但真正死在唐軍刀槍之下的敵軍,卻僅僅只有三千余人。
  牛進達聞訊後,心徒然壹沈,壹種極度的危機感油然而生。
  明明是十萬人的敵營,最後殺死的敵軍卻僅僅三千余,這代表著什麽?
  牛進達臉孔迅速漲紅,脖子青筋暴跳,當即聲嘶力竭地厲喝全軍撤退,馬上撤出敵營。
  然後,壹切都來不及了。
  命令剛下,敵營外,四面八方的喊殺聲傳來,潮水般的敵軍從牛首山的山林中冒出,壹輪輪的箭雨漫天而下,從山腰處直朝牛進達所部射去,無數唐軍將士倒在這壹輪輪急如驟雨般的箭矢裏,絕望的慘叫與刺目的火光交織成壹片地獄般的慘烈景象。
  牛進達臉色蒼白,騎在馬上身軀劇烈顫抖,看著面前的將士們驚慌失措奔逃,他整個人的生機仿佛也如同中了箭壹般悄然流逝殆盡。
  多少年南征北戰,牛進達從未遇過如此慘敗,身經百戰的老將竟然中了敵人的埋伏,這種羞辱猶勝此刻的危急。
  身邊的百名親衛手執盾牌,拼命保護牛進達的周全,牛進達整個人幾乎已被盾牌圍了起來,盾牌遮住了漫天的箭矢,也遮住了敵營的火光,耳中只聽得到無數箭矢撞擊在盾牌上的聲音,可眼前卻壹片黑暗。
  唐軍終究是名滿天下的驍勇之師,中伏後有過短暫的驚慌,但最後終於還是組織起了反攻,麾下部將首先鎮定下來,拼命收攏各自的殘部,然後列成陣型朝包圍圈外沖殺,力圖突圍。
  高麗敵軍的埋伏很精妙,高惠真用事實向唐軍證明了他的指揮才能和謀略本事,不過他終究還是低估了唐軍的戰力。
  壹番殊死廝殺之後,包圍圈西面的防線被列成陣型的唐軍生生撕開了壹道口子,口子越撕越大,最後如同黃河決堤壹般,唐軍終於突圍而出,高麗敵軍試圖追擊,卻在牛首山東側山下遇到了留下斷後的兩千名陌刀手。
  兩千柄陌刀在黑夜的火光襯映下揮舞,刀光折射著火光,在夜色中如同壹片閃耀的火海,帶著殺氣生生阻住了高麗敵軍的追擊。
  名震天下的陌刀手,再次向世人證明自己盛名無虛,十萬敵軍的追擊被兩千人硬生生地攔下,不能往前再進壹步。
  牛進達被部將拼死救出了包圍圈,唐軍兵敗如山倒,潰散敗逃。
  ……
  ……
  牛進達所部突圍後,朝李世民中軍靠攏行軍。
  事發突然,李世民的中軍還未得到兵敗的消息,天亮後,李績所部造飯飽食之後,開始了新壹輪的攻城。
  守城的敵軍已經愈見疲態,李績是沙場老將,他有預感,如無意外的話,今日午時以前可以攻破遼東城,這種強烈的預感和喜悅也蔓延到了整支攻城大軍之中,大家都看得出,勝利即在眼前,觸手可及。
  更令三軍將士高興的是,皇帝陛下昨日下了軍令,大軍攻破遼東城後,可允破城將士屠城三日。
  顯然遼東城守城敵軍的負隅頑抗惹火了李世民,才會下了這麽壹道透著殘酷血腥味的命令。
  卯時之後,李績壹聲令下,麾下將士開始攻城。
  這次的攻勢前所未有的激烈,除了震天雷,所有能用上的方法都用了,有了李世民“屠城三日”的許諾,將士們今日攻城可謂士氣如虹,很快,不到壹個時辰,守城敵軍已漸漸抵擋不住了,東面城墻上出現了好幾次險情,唐軍將士幾次從雲梯攀上了城墻,全靠高麗敵軍拼命將他們擊殺,這才壹次次驚險地守住了城頭。
  李績遠遠地看著城頭上的攻守,心中的預感愈發強烈,最後索性趕開了擂鼓的府兵,親自抄起鼓槌擂鼓助威,麾下將士見主帥親自擂鼓,士氣愈發高漲,不僅拼命朝城頭攀爬,攻城車也不要命似的,冒著頭頂的箭矢和沸油,壹下又壹下猛烈地撞擊著東城門,城門漸漸開始搖晃,所有將士的眼睛全亮了。
  勝利,似乎已握在了自己手中。
  兵敗的連鎖反應是可怕的,壹場失敗能夠影響整個戰局,哪怕是眼看著即將到手的勝利,終究也會失去。
  就在遼東城即將被攻破之時,變故突生。
  遼東城南面的群山之中忽然冒出壹股高麗敵軍,打著旌旗如山崩地裂般沖向正在攻城的李績所部。
  正在專心攻城的李績所部將士被突然冒出來的這股敵軍弄懵了,猝不及防之下,敵軍已沖進了戰陣之中,騎兵來回兩輪沖刺,唐軍陣型頓時被沖垮,然後,攻城停止,將士回撤,倉促間縮攏成壹個防禦陣型,抵擋著敵軍的攻勢。
  遼東城頭,高麗守軍們發出聲震雲霄的歡呼聲,城破的最後壹刻,援軍終於來了,攻守之勢完全逆轉,這股援軍挽救了他們瀕死的生機。
  這股敵軍人數不多,可旌旗上的漢字卻清清楚楚地寫著壹個“高”字,此時此地,能出現在遼東城外的援軍,除了高惠真,還能有誰?
  饒是李績久經戰陣,也被這突然而來的變故打擊得心神俱震,失神地看著前方不停朝自己發起攻勢的敵軍,良久,臉色蒼白的李績仰天怒道:“牛進達在幹什麽!老賊誤我甚也!”
  攻城戰機已逝,恢復了理智的李績當即下令全軍收縮防禦,軍中壹萬騎兵分兵,以左右兩側包抄,而中軍列出盾陣,後面弓箭手射箭,陌刀營列隊壓陣……
  壹連串的軍令下達,最初受襲慌亂的唐軍將士很快依令而為,隨著整齊的陣型漸漸成形,動蕩的軍心也漸漸穩定下來,並且全軍的陣腳也穩住了。
  老將終究是老將,壹場即將崩潰的大敗在李績有條不紊的壹連串命令下,竟漸漸挽住了敗勢,倔強地佇立在遼東城外。
  敵軍見唐軍竟如此頑強,不由心都涼了,軍心動搖之下,暴風驟雨般的攻勢也慢慢緩了下來,這時李績安排的左右兩翼騎兵也完成了包抄,戰鼓擂響,兩翼騎兵同時朝城外這股敵軍發起了反攻,高惠真所部大驚,急忙回軍入城,城門猛地關緊,城外恢復了平靜,只剩下滿地受傷的敵我雙方將士在呻吟哀嚎。
  力挽狂瀾之後,李績的臉色並不見絲毫喜色,只是扭頭望向牛首山,神色擔憂地思索著什麽。
  本該被牛進達全殲的高惠真所部竟然出現在遼東城外,差點將李績麾下的將士殺得大敗,那麽,牛進達到底遇到了什麽變故?
  ……
  遼東城外,李績留下四萬兵馬,仍將遼東城圍住,其余的近六萬兵馬則在南北兩面紮營,以防禦之勢正對牛首山方向,以防敵軍襲營。
  牛進達回營了。
  麾下親衛拼死保護,牛進達仍舊負了傷,他是被親衛們擡回來的,李世民聞訊後大驚,親至大營轅門處相迎。
  此戰,牛進達左腿和後背中箭,血流不止,人也陷入了半昏迷狀態,被擡回大營時,牛進達努力打起精神,看著李世民那張焦慮的臉,牛進達嘴唇囁嚅幾下,終於落下淚來,有氣無力地念叨著“臣罪該萬死”,然後再次陷入昏迷之中。
  壹場大敗,悄無聲息地發生了。
  戰後收攏敗軍,清點戰損,牛進達所部遇伏,傷亡將士兩萬余,更令人難受的是,當時大軍急著突圍,受傷的將士也顧不上了,只能任他們落入敵軍手中,而他們的命運卻幾乎毫無懸念,所以,這所謂的“傷亡兩萬余”,其實應該換個說法,叫“陣亡兩萬余”。
  李績所部的傷亡倒不是很大,在即將兵敗的緊急關頭,李績穩住了陣腳,前後的傷亡加起來不到五千,勉強可算是好消息了。
  中軍帥帳內,李世民懵了,整個人仿佛蒼老了二十歲,目光呆滯地註視著案前的奏報,身軀也不知不覺地躬了下來。
  這壹刻,這位生平絕少敗績的帝王,終於嘗到了戰敗的滋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