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二十七章 君臣相見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3

  李素隨著宦官出了禮部官衙,徑自來到太極宮前。
  宦官很和氣,壹路走壹路為他介紹朱雀大街上的各個官衙,進了太極宮門後,宦官的神情也變得肅然起來。
  太極宮的正門是承天門,這個門李素不能走,那是百官上朝時才開啟的,宦官領著李素走的是左側的永安門,經過鼓樓後再進興仁門,興仁門內便是三省之壹中書省的官衙,繞過中書省,直進暉政門,宦官告訴李素,陛下在暉政門內的安仁殿召見他。
  李世民召見大臣壹般都是兩儀殿,或是甘露殿,而召見李素卻選在屬於後宮範圍的安仁殿,這說明李世民把李素當成了自己人,還是……沒把李素當男人?
  宦官領著李素到了安仁殿正門前,囑咐李素整衣冠,脫鞋,然後進殿稟奏,很快,殿內傳來宦官尖細悠揚的傳喚聲。
  “宣,涇陽縣子李素進殿——”
  李素脫了鞋,穿著足衣垂頭躬身走進殿內,悄然擡眸壹掃,發現壹個穿著明黃衣袍的人遠遠站在殿內,李素急忙隔著老遠行禮。
  “臣,涇陽縣子李素,拜見陛下。”
  直起身子,循著聲音望去,李素不由壹呆。
  竟是那位工部官員?
  空曠的大殿內,李世民和李素相對而望,久久沈默。
  李世民忽然朝李素和煦壹笑:“很熟吧?見過兩次面了,今是第三次,是不是很意外?朕竟不是工部官員?”
  李素垂下頭,在李世民看不見的視覺死角飛快撇了撇嘴。
  第壹次見面就覺得這位工部官員有來頭,特別是東陽為了他竟派侍衛送錢來,當時李素就有過許多猜測,這些猜測裏自然也包括皇帝的身份。
  現在看到李世民身披黃袍站在他面前,說實話,真沒有什麽太大的意外。
  李世民拂袖指了指旁邊的方榻:“坐!”
  李素老實坐下,跪坐的姿勢很不舒服,身子調整了好幾次才勉強坐穩。
  李世民捋了捋長須,很認真地打量著李素,鋒利的目光盯得李素渾身發毛,後背不覺沁出壹層冷汗。
  良久,李世民展顏壹笑:“倒真是少年英傑,果然沒讓朕失望,松州之戰若沒有妳,勝負且先不論,我關中子弟不知要死傷多少,說說,那個小陶罐妳怎生弄出來的?”
  李素也不敢胡說八道了,想了想,道:“火藥這東西,其實很早就有了,前隋時有道士煉丹,丹房常有走水,且能聽到巨大的聲響,這便是最早的火藥,臣弄出小陶罐亦是問過許多煉丹的道士後,閑暇無事時自己琢磨出來的……”
  說完李素頗覺汗顏,貌似這番話……還是胡說八道啊。
  李世民不置可否地笑笑,換了個話題道:“此物犀利無比,牛進達派人送來的秘方朕認真看過,亦叫金吾衛府兵親手試制過,果然厲害霸道,朕問妳,若朕欲以此物威服天下,爾意若何?”
  李素眼角抽了抽。
  既然造出了這東西,李素從來沒後悔過,至於能否靠它威服天下,還真說不好,要看用在誰手裏。
  曾經有壹個朝代,那是個標榜氣節的時代,君臣壹體,共治天下,因為氣節二字,甚至喊出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口號,氣勢不可謂不恢弘大氣,而且那個時代的火器也非常發達了,然而國祚卻不到三百年,最後亡於關外刀馬弓箭之下,末代皇帝滿腔憤恨吊死在煤山,好好的帝國從此滅亡。
  為何壹個火器發達的朝代沒能威服天下,反而亡於最原始的冷兵器之下?
  天災人禍的諸多因素不說,終究還是握著火器的人冷了心,喪了膽。
  如今是大唐,而且是貞觀年間的大唐,正是萬眾歸心,兵鋒最盛之時,李世民若欲威服天下,有沒有小陶罐,真的很重要嗎?
  片刻之間,李素想到了很多,甚至腦海裏已組織好了語言,打算將“威”與“德”的道理說給李世民聽,擡頭正要說話時,卻見李世民那雙滿含笑意的眼睛,李素悚然壹驚,頓時清醒了。
  暗暗苦笑不已,自己壹個十幾歲的小屁孩子,難道這位雄視天下的帝王真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見?何德何能啊。
  於是李素立馬改口:“吾皇吞吐宇內,掃蕩天下,我大唐得遇英主,幸何如之,臣為大唐賀。”
  李世民果然哈哈大笑,對李素的回答甚為滿意。
  “倒是個靈巧人,牛進達還派人給朕送過壹副馬蹄鐵,也說是妳所造,此物出世,不知救了我大唐多少良馬健駒,此功之大,不遜於小陶罐,說來妳前前後後立下不少功勞,封爾壹個小小縣子卻是委屈妳了,奈何妳年紀太小,封爵過甚恐朝中非議……”
  李素急忙接口:“縣子好,臣很喜歡,多謝陛下厚賜。”
  李世民瞇著眼打量他壹陣,擡手指了指他,笑道:“小子油滑得緊,朕今日召見妳並無他事,便再給妳下道特旨,日後若又弄出什麽新奇的物事或國策,盡可直接上奏,妳若宮外求見,朕必見。”
  “臣遵旨。”
  李世民笑道:“如此,妳可退下。”
  “臣告退。”
  李素躬身行了壹禮,剛退了兩步,李世民忽然道:“對了,妳那個小陶罐,不能總叫它小陶罐,得取個名字,妳說取什麽名字好呢?”
  李素頓覺這句話撓到了自己的癢處,取名這事他太擅長了,當初的五步倒壹直引以為今生恨事,今日必須雪恥……
  “溫柔歲月……”李素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李世民不負所望,答應得非常爽快:“好,就叫震天雷。”
  李素:“……”
  大家還能愉快的溝通嗎?“震天雷”是個什麽鬼?
  ……
  走出太極宮,李素發現宮門外有位禮部官員等著他,見李素出來,官員上前笑著拱手為禮,李素急忙回禮。
  二人寒暄幾句後,官員才慢吞吞地告訴他,涇陽縣子的爵位已在禮部造冊,很快有誥封送至太平村李家,而且朝廷還撥給壹百畝土地,不過土地每年的收成還是得向官府交稅,至於雇請種地的莊戶,這個由涇陽縣子自己負責,官府不過問。
  李素聽了很久才漸漸明白過來。
  當初封爵聖旨裏說的“食邑二百戶”,話雖然說得好聽,然而這所謂的“食邑”根本就是虛封,作不得數的,也就是說,朝廷允許妳請兩百戶莊戶幫妳種地,但種地所得必須還得給官府上稅,當然,也有不用上稅的權貴人家,但是人家的封爵旨意與李素不太壹樣,人家那叫“實食邑”,就是朝廷實打實的送妳兩百戶莊戶,然後名下土地所得全部歸自己,不用給官府交壹粒米……
  比如太平村的好鄰居東陽公主,她就是“實食邑”三百戶,三百戶養她壹戶,不用給朝廷交任何稅,朝廷每年還額外給她發俸祿。
  壹字之差,待遇天差地遠,李素瞬間變得很失落,然後李素開始默算聖旨裏少了這壹個字,自己會損失多少錢。
  算了很久,李素終於得出答案,——很多。
  除了白送壹百畝地,基本跟別的地主沒什麽差別,當然,還有壹個縣子的身份。
  李素是個對生活充滿樂觀的人,覺得自己剛才的算法不對,太灰暗了,於是又換了壹種算法。
  為何不算算自己得到了什麽呢?
  造出了小陶罐,於是白得了壹百畝地,還有壹個縣子的身份……好了,這樣壹算,心情頓時開朗許多。
  禮部官員還沒說完,縣子的爵位雖然很小,但也是有儀仗的,按制縣子府的馬車可駕雙馬,可以少,但絕不能多,多了要被治罪,國公府才允許駕四馬,想在自己的馬車前多添兩匹馬,這輩子就得奮發圖強,不斷上進,爭取在活著的時候當上國公,若是死了以後追封國公,陵墓裏的陪葬陶俑當然也可以把四馬埋進去,反正妳開心就好……
  李素絕沒有駕四馬的意思,這輩子駕雙馬足夠了,如果死後壹定要埋點什麽東西進陵墓,可以在臨終前跟皇帝陛下申請壹下,把眼前這個油嘴滑舌的禮部官員埋進去……
  與禮部官員道別後已是下午時分,李素急忙策馬出城往家裏趕。
  東陽壹定還在河灘邊等著他,這個女子看似柔弱,卻有壹股子執拗勁,說了等他就壹定會等他。
  李素策馬飛馳,迎著灼熱的夏風,嘴角卻露出了笑容。
  有人等著他的感覺,真好,仿佛心裏忽然間有了歸屬,任何時候都只想趕快回到歸屬於他的人身邊去。
  趕到太平村時已是傍晚時分,李素正要策馬往河灘而去時,卻赫然發現老爹李道正在村口的路邊來回踱步。
  李素急忙下馬迎上:“爹,您咋在這裏?”
  李道正笑了笑,隨即臉壹板,道:“有事跟妳說,白天妳走得急,沒來得及說。”
  “啥事?”
  “妳出征的這段日子,我給妳定了門親事,還是涇陽縣許家。”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