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五十五章 不平之論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4

  女人眼裏的愛人是頂天立地的,他能當得起世上壹切美譽,他無所不能,他甚至小褲衩都不必穿就能拯救世界。
  東陽眼裏的李素也是如此,李素曾經做過的功績她壹件壹件如數家珍,越說底氣越足,越覺得李素沒上功臣畫像簡直是天下第壹不公。
  說她盲目也不至於,李素立過的功勞太多,如果不考慮論資排輩的因素在內的話,他完全有資格上功臣畫像的。
  可惜東陽的義憤填膺並沒有得到李素的回應。
  李素像灘爛泥般癱在東陽的香榻上,從桌上的果盤裏挑了個李子狠狠咬了壹口,然後呸呸呸的吐了出來。
  “這是用來供妳家道君爺爺的吧?老得都快爛掉了……”李素壹臉不滿地瞪著她。
  東陽的表情更不滿:“跟妳說正事呢,又扯到哪裏去了!”
  “正事明早去辦公室跟我秘書預約……”
  “什麽亂七八糟的!”東陽氣壞了,壹把將他揪起來:“這些年立了那麽多功勞,哪壹樁不是造福蒼生社稷?功臣畫像是千古揚名的好事,憑什麽他們能上妳卻不能上?這是什麽道理!我看這功臣畫像才是真正傷了功臣的心。”
  “因為他們年紀大啊……”李素漫不經心地回道,壹邊說壹邊在果盤裏挑挑揀揀,又拈了顆山楂咬了壹口,五官頓時擰巴成痛苦的壹團。
  “哎呀,酸!妳家負責水果采購的是誰?叫人拖出去抽死,肯定在裏面貪汙了,抽死絕不冤枉。”
  東陽哼道:“這時節都快入冬了,能吃上水果已然是命好,也就妳吃刁了嘴,還好意思挑三揀四。”
  “胡說,我無產階級來的,從小苦孩子出身……”李素終於對果盤沒了興趣,轉過頭仔細打量著東陽,搬著她的腦袋端詳了壹陣:“……腦袋上插三支簪子啥意思?妳拿自己腦袋當香爐給道君上香呢?不左不右不對稱,排列不整齊,妳想氣死我?”
  說完直接將螓首正中間的簪子拔掉,李素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對稱才是真正的美,整齊才是真正的景色,妳看,拔掉多余的那支簪子,妳整個人瞬間變得絕色傾城,不可方物……”
  東陽噗嗤壹笑,橫了他壹眼:“難得聽到夫君您贊我壹句,妾身還以為自己已是年老色衰昨日黃花,蒲柳之姿不入夫君的眼了呢……”
  “妳才二十多歲,這輩子才剛開始,正是人生芳華之年,跟‘年老色衰’有啥關系?”
  “行了,莫再說肉麻話,倒教我不好意思了。功臣畫像的事妳難道不想爭壹爭?這可不是妳壹個人的事,事關李家子孫世代福祉恩蔭,我知妳性子淡泊,無心名利,但總歸要為妳的子孫後代多掙點名聲?妳夫人肚裏懷著的那個可指著妳呢,要不……明日我進宮跟父皇說說?”東陽試探著道。
  “別,千萬別,讓我上功臣畫像就是害了我,給我留條活路吧,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太出風頭了不是好事,說得更嚴重點,也許會給我的子孫後代埋下隱禍。”
  東陽嘆了口氣,不甘地哼了哼。
  如今的她已完全投入到李素妻子的角色裏去了,平日性子溫和恬淡,可壹旦遇到對李素不公的事,她便會莫名發火。
  “由得妳吧……”東陽無奈地嘆道:“我知妳性情淡泊,估摸也確實對功臣畫像毫無興趣,我只是覺得不公,明明妳可以名列其中的……”
  李素笑道:“妳父皇其實也當面提過此事,我也拒絕了,我的興趣從來不是出名升官,如果我真誌在於此,很多年前我便功成名就了。”
  東陽白了他壹眼,嘆道:“妳若無意便罷了,難道我還能綁著妳去爭那功臣畫像?”
  李素摸著下巴沈思:“如果上了功臣畫像能換很多錢給我,倒是可以爭壹爭,畢竟我對錢這個東西很有親切感……”
  東陽氣得狠狠擰了他壹下:“掉錢眼裏了!這話妳敢當著父皇的面說,看他不抽死妳!”
  “沒錢就別提這事了,娘子說點別的吧,比如懺悔壹下最近有沒有給道君添麻煩什麽的……”
  東陽哼道:“我終日不出道觀,能給道君添什麽麻煩?”
  頓了頓,東陽神情忽然浮上幾許憂色,道:“說起麻煩,高陽恐怕最近有些麻煩了……”
  “她丟錢了?”李素關心地問道。
  “……”
  好憂傷,現在跟他聊天已跟不上節奏了……
  “兩年前,高陽跟壹個名叫辯機的和尚有些……”東陽難以啟齒。
  李素點頭:“這個我早知道,甚至勸過她,看來她並沒有聽進我的勸告。”
  東陽無奈地道:“也不知那和尚究竟哪點吸引她,眼見她越陷越深,而且她與那和尚的來往愈發肆無忌憚了,有時候編個還願的借口在寺廟裏壹住就是十天半月,與那和尚終日廝混壹處,她的夫君房遺愛太軟弱,居然不聞不問,夫妻二人各自尋歡……”
  李素苦笑道:“這樣其實也不錯,強扭的瓜不甜,既然殊無愛意,維持著名分也罷。”
  東陽苦澀地道:“若是壹直維持這種關系倒也相安無事,我也理解高陽的苦楚,可她卻越來越放肆,寺廟終於傳出了風聲,風聲似乎已傳到了房家,宰相府裏鬧出這等傳聞,房家上下都擡不起頭,恐怕過不了多久便會傳到父皇的耳中,那時高陽的麻煩可就大了……”
  李素皺眉道:“高陽公主不知風月之事背後的兇險?”
  東陽愁苦嘆道:“她只顧與那和尚花前柳下吟風弄月,哪裏顧得身外之事?當初父皇將她指婚給房家她便壹萬個不情願,好不容易找了個體己解語的和尚,能說會道又長得俊俏,她被那和尚迷得昏頭轉向,怕是連命都不要了……”
  李素沈吟半晌,道:“此事既然有了風聲,恐怕已無法挽回了,高陽和那和尚的事遲早會事發,這種事若被人正式搬上臺面,便是人頭落地的下場,絕無轉圜余地,妳這幾日將高陽叫來多陪陪她,開導她,給她闡明利害,此時若能決然與那和尚斷掉壹切關系,或許那個名叫辯機的和尚尚有壹線生機,否則……”
  “若她還是不肯聽呢?”
  李素嘆了口氣,道:“那就是她自己作死,誰也沒法救了,自己埋下的惡因,自己壹步步走向懸崖,攔都攔不住,妳教旁人怎麽辦?”
  東陽急道:“妳主意多,能想想辦法化解嗎?”
  李素苦笑道:“我救的人通常都是願意被我救的人,她自己壹頭栽坑裏不願出來,我能有什麽辦法?”
  東陽淒然道:“生在帝王家,總是萬般無奈,高陽當初很羨慕妳和我,她覺得我們有勇氣抗爭,而且最後的結果也不算差,正因為親眼見到我們的經歷,或許她便有了效仿的心思,說到底……是我們害了她。”
  李素不滿道:“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這種事豈能仿效?老實說,當初我們抗爭妳父皇之所以得到不算壞的結果,首先便摻雜了許多運氣的成分,其次是我們很低調,不像她這般肆無忌憚的張揚,如今她埋下的惡因比我們當初嚴重得多,更重要的是……”
  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李素傲然道:“那個叫辯機的和尚有我這般聰明機智麽?‘大唐英傑’,‘國之柱石’,豈是區區壹個翻譯天竺經書的和尚能比的?”
  東陽顧不得唾棄李素的自吹自擂,泫然欲泣地看著他,道:“真沒有法子救她麽?”
  “救她沒問題,就算我不救,妳父皇也不會將她論死罪,不過那個和尚,我可真沒法子救了,戀愛中的女人智商低點情有可原,那和尚是個大男人,高陽沒考慮到嚴重的後果,他難道也沒考慮過麽?只顧著吟風弄月,不知擔當,今朝有酒今朝醉,這種人被壹刀剁了壹點也不冤枉。”
  ……
  晉王府。
  夜已深了,李治蜷著腿盤坐在正殿內,案上燭火昏黃,湊著微弱的光亮,李治正專註地讀著《六朝寫本殘卷》,這是壹本對老子道德經註釋方面的書籍,李治看得很用心。
  馮渡被刺壹案塵埃落定,在李素的運作籌謀之下,李治成功地洗清了嫌疑,順便狠狠踩了魏王李泰壹腳,並且博得李世民更深的寵愛。
  壹場暗戰,定鼎乾坤,成功翻盤逆轉。
  李治深知勝利得來不易,這次親身經歷的暗戰更讓他體會到朝堂爭鬥的兇險,於是大婚之後,李治主動拾起了書本,開始苦讀經義。
  女人壹夜之間便能突然成熟起來,而男人的成熟往往要用壹生的時間,李治如今的狀態只能說,他朝成熟的方向跨了壹步而已。
  夜涼如水,時已深秋,夜風帶了幾許凜冽的寒意呼嘯入殿。
  李治情不自禁打了個哆嗦,然後揉了揉眼睛。
  壹件毛氅輕輕搭在他肩上,李治嚇了壹跳,回頭壹看,卻是武氏。
  “殿下,夜已深沈,不如早點歇息去,學問之事非壹朝壹夕之功。”武氏柔聲道。
  李治皺了皺眉,這種關心的語氣出自他的王妃王氏倒合適,可武氏這個身份,在這種時候說出來,未免有些僭越了。
  “多謝武姑娘關心,夜深了,妳也去睡吧。”李治語氣有些冷淡地道。
  武氏眼中閃過壹絲失望之色,終於還是展顏笑道:“是,殿下早些歇息。”
  說著武氏屈膝壹禮,緩緩朝殿門外退去。
  李治從書本中擡起眼,看著武氏悄然退去的身影,眉頭皺得更緊了。
  容留武氏在王府為幕僚,有利也有弊,最近幾日的相處,李治愈發肯定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女人城府很深,而且很善於制造機會,利用機會,可她的行為卻表現得很坦蕩,甚至絲毫不掩飾地表現出她的野心。
  她要在晉王府占據壹席之地,不僅是立足,而且她要做到王府內無人可替代。
  於是從李世民賜王府宅邸開始,武氏便時時刻刻表現自己的長處,從李治大婚的籌備,到王府初建時的府中各種人事安排,甚至包括值夜禁衛的巡邏路線以及王府後院王妃宮女的吃住用度等等,潤物無聲之間,她全部插手了,可讓人無可奈何的是,她插手的每壹件事都沒有出過紕漏,經手的每壹件事都非常完美,令李治壹邊提防卻又不得不重用她。
  是金子到哪裏都會發光的,人才就是人才,扔到任何角落都阻擋不了她的閃亮。
  興許是受了李素的影響,李治也不太喜歡有野心的女人,武氏做得越完美,李治便越有戒意,如今正是與魏王爭奪太子之位的關鍵時刻,身邊留著這麽壹位野心勃勃的女人,李治總覺得不舒服,不爭氣的是,偏偏這個女人自己用得很順手,有她在,給自己解決了太多棘手且繁瑣的事情,李治實在離不開她。
  這種矛盾的心理下,李治每次見到武氏時,內心的感受委實頗為復雜。
  武氏婀娜的身影已快走出殿門了,李治不知想起什麽,忽然叫住了她。
  “武姑娘,且請留步。”
  武氏腳步壹頓,轉身垂頭:“殿下有何吩咐?”
  李治眼中閃過壹絲玩味的笑意,道:“淩煙閣功臣畫像的事,妳聽說了吧?”
  武氏仍垂著頭道:“是,我聽說過。”
  李治眼睛瞇了瞇,當初在大理寺探望他時,武氏的自稱是“奴婢”,如今她的自稱是“我”,可見她骨子裏其實是有傲氣的,而且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晰。
  “淩煙閣功臣畫像是子正兄向父皇諫言而設,可今日父皇卻告訴我,功臣畫像上並無子正兄壹席之地,武姑娘覺得此事公允否?”
  武氏擡起頭,美目飛快眨了眨:“殿下覺得公允,那便是公允了,殿下若覺得不公允……只能上疏陛下,為李公爺爭壹爭。”
  李治緩緩道:“我問的是妳的意思,妳覺得公允嗎?”
  武氏想了想,搖頭道:“我覺得,李公爺不上功臣畫像,委實很公允。”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