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大閑人

賊眉鼠眼

歷史軍事

  大唐貞觀,天下靖平,山河壯麗,獨鐘李氏。   李靖北擊突厥,太宗東征高麗,兵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九十壹章 順勢逆勢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3

  李素沒猜錯,稱心果然有把直男硬生生掰彎的實力。
  李承乾終於無法抗拒稱心的絕色魅力,只好安慰自己,既然都是走道,走旱道與走水道有什麽區別呢?至於沒胸……也不是不能接受嘛。
  黃奴兒死裏逃生,頓覺生命如此可貴,同時也對太子殿下充滿了信心,他相信在太子殿下的帶領下,長安城會掀起壹股搞基的流行風暴……
  於是黃奴兒趕緊回過頭找到了樂班的班頭,班頭不太樂意,稱心是這個樂班的壓軸靈魂戲子,他若走了,以後樂班怎麽辦?後來黃奴兒許了班頭壹大筆錢財,又亮出了東宮的招牌,班頭這才不甘不願地答應下來。
  二十貫錢扔在班頭面前,嬌柔嫵媚的稱心垂著頭跟在黃奴兒身後,盈盈裊裊走進了東宮。
  ……
  “稱心真被太子買進東宮了?”李素睜大眼盯著王直。
  王直點頭:“宋公羊遣人傳來消息,昨日晌午,東宮屬官買走了稱心,打的是東宮的名頭,估摸真被東宮買走了……”
  李素喃喃道:“這家夥……還真被掰彎了……”
  王直不解道:“何謂‘掰彎’?”
  這就沒法解釋了,李素腦子裏閃過許多詞匯,試圖解釋直與彎的區別,可是終究覺得詞不達意,沒法開口。
  “其實啊,男風自古盛行,從春秋戰國開始便有士大夫有好男風者,甚至把它宣揚成壹件風雅之事,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龍陽君,還有三閭大夫等等,那時的士大夫誰家不養幾個孌童?這個嘛……也不算驚世駭俗……”
  李素說著,臉上漸漸繃不住了,忽然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可我為何還是覺得這般好笑?”
  王直滿頭霧水地看著李素狂笑,搞不清這件事的笑點在哪裏。
  李素壹邊笑壹邊使勁拍著他的肩:“妳咋不笑呢?太子啊,被掰彎了啊,吹了蠟分不清前後啊,哈哈哈哈……”
  見李素笑得如此開心,王直也只好配合著幹笑兩聲,或許笑聲有傳染性,漸漸的,王直笑得越來越大聲,最後笑出了眼淚,捧著肚子哎喲哎喲直叫喚。
  雖然到現在還沒弄清到底有啥好笑,但是壹定很好笑,笑完了再問笑點在哪裏好了。
  二人笑累了,王直喘著氣,抹著眼角的淚花兒,道:“稱心進了東宮,接下來咋辦?李素,妳下的這局棋我為何壹步都看不懂?”
  “棋不是下給別人看的,最終的目的是要把對手逼到死角無路可退,旁人看不看得懂,並無關系……”李素語氣很平淡,眼裏卻閃過壹絲殺意。
  扳倒李承乾並無任何壓力,哪怕是前世的歷史上,李承乾這個太子也當不了幾年了,李素只不過順勢而為。既然與這位未來的國君結下死仇,再無化解的可能,那麽,索性把他弄下去,李素受不了壹個勁敵還活在世上,並且每天不知在哪個陰暗的角落裏冷冷盯著他,而他還要提心吊膽防壹輩子,太累了,弄死了比較輕松。
  扳倒李承乾的火候還不夠,這個沒關系,李素可以默默無聲地在暗地裏添柴加火,讓火候提前到來,現在李素在做的,便是這樣的壹件事。
  “接下來,讓稱心好好在東宮裏待著,屁股撅高壹點,獲得太子殿下的無盡寵愛,然後再通過宋公羊把稱心從東宮裏叫出來,囑咐他幾件事……”
  王直遲疑道:“這個稱心如今已被太子買去,算是攀上了高枝,他還願意聽宋公羊的話嗎?”
  李素淡淡道:“這個不是問題,只要是人,總會有弱點,拿住了他的弱點,便等於拿住了這個人,任他攀上高枝不可壹世,只要弱點在,他便會服服帖帖……”
  ……
  重修大明宮終於成了令長安城沸騰的話題,漸漸鬧到不可收拾。
  貞觀大治十壹年,從正面來說,國庫盈余確實比武德年時多了不少,李世民很幸運,他不僅得到了諸多名將的擁戴,多年來壹直不離不棄地跟隨他,連他要幹弒兄殺弟這樣大逆不道的事,名將們也二話不說陪著他幹,不僅如此,李世民麾下還有壹批忠心耿耿的治世名臣,如長孫無忌,房喬,還有早逝的杜如晦等等……
  由此可見,李世民天生有著培養鐵桿腦殘粉的本事,只要釋放蠱惑技能,任何名將名臣皆逃不過腦殘中毒,死心塌地跟著李世民,任何大逆不道的事都敢幹,而且幹得毫無顧忌。
  因為這個了不起的本事,李世民與朝中的名將名臣們共同治下了壹座越來越有希望的錦繡江山,對內施以仁政,對外強硬蠻橫,與武德年相比,貞觀這十壹年來無論國力還是軍力,無論國庫還是民間,無疑比當年強盛許多,整個大唐漸漸在朝國富民強的方向大步邁進。
  然而,終究只是“邁進”,而並非真正達到了國富民強的地步,事實上這些年雖然強盛了壹些,但李世民登基後壹次又壹次地發動對外戰爭,也消耗了不少國力,更重要的是,如今大唐人口奇缺,整個關中才壹百多萬戶人口,真正的壯年勞力更少,他們要種地,要生產,要采桑織布,要燒窯制瓷……行業太多,而人口太少,朝廷和官府不得不出臺許多政策鼓勵民間百姓多生多育,連寡婦都不放過,三天兩頭有官媒上門催嫁……
  當壹個國家站到巔峰上,用俯瞰的姿態掃視周邊時,往往會產生壹些幻象,這些幻象有的情當自娛,有的卻足以致命。
  李世民便沈入了這個幻象裏。
  唐軍天下無敵了,皇帝指誰滅誰,蠻夷藩屬被嚇得爭相朝賀,國家壹天比壹天強盛了,國庫每年所入盈余越來越多了,更該死的是,壹個名叫李素的小屁孩搗鼓出了壹種無比犀利的火器,可令大唐百年內邊境無虞,難遇可堪壹戰的高手,寂寞得壹塌糊塗。
  內無憂,外無患,作為創下這壹切功績的天可汗陛下,還能幹點啥呢?
  除了享受,李世民實在想不出該幹點什麽了。
  可是,李世民站在山巔往下看,看到的終究都是壹場幻象。
  ……
  ……
  過完元旦,李世民便下令征調關中十萬民夫入長安,調撥國庫錢百萬貫,開始修建大明宮。
  十萬民夫是有說法的,他們不是朝廷雇請,而是服徭役。
  這個年代每戶皆有徭役任務,官府修個路,鋪個橋,建個防洪大堤等等,都是百姓人家的徭役任務,按工時計算,做滿了工時便算完成了徭役,明年官府又要動工什麽工程,則繼續服第二年的徭役,跟賦稅壹樣每年都要執行,家中有子成年者,子服役,無子或子尚幼小者,老爹上。
  當初李素尚幼時,李道正也被官府征調過幾次,沒有報酬,但管兩頓飯,壹頓幹的,壹頓稀的。
  如今李世民征調的十萬民夫入長安,壹道政令下來,卻給整個關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人口太少,壯年勞力更少,地方官府只能將當地的工程全部暫停,民夫們全部聚集起來往長安城裏送,民間怨聲四起。
  朝堂裏更不平靜。
  重修大明宮無疑是壹項惡政,以尚書省侍中魏徵為首的壹群文臣們拼死上諫,請求李世民收回成命,每天不知多少朝臣磕破了頭,跪在金殿內哭嚎不已。
  感性的朝臣們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百姓多苦多累,民間怨聲多沸騰等等,理性的朝臣比如戶部的度支司,金部和倉部等幾位郎中則從國庫和勞力的角度,來理性分析重修大明宮的可能性,這些年積累下來,國庫略有盈余,有錢也有糧,但是,若要重修大明宮,半年之內便能將國庫耗得幹幹凈凈,空得能餓死耗子,那時大唐境內若發生任何突變,比如這裏鬧災,那裏打仗等等,國庫便不可能再拿出任何多余的錢糧去賑濟,大唐將面臨著崩潰的危險。
  大明宮的工程太浩大了,不是目前的國庫能承當得起的,它不是大唐目前這個國力階段能做的事情,若能再等上十幾二十年,或者說幹脆等到下壹任君王即位,那時大唐的國力或許可以把大明宮建起來,而且哪怕到了那時,修建的速度也不能太快,征調的民夫更不能過多,壹旦玩得太嗨,社稷還是會有崩潰的危險,至於目前,陛下您趕緊回宮做做夢去,夢裏在大明宮玩幾個時辰便可以了,千萬別玩真的……
  接連幾天的朝會上,武將們悶聲不語,文臣們則拼了命的壹撥接壹撥反對,口誅筆伐者,捶胸頓足者,認真講道理者,文臣們以各種態度向李世民進諫,所有人的口徑出奇的壹致,——大明宮絕不可建。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