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盛世民風
貞觀大閑人 by 賊眉鼠眼
2018-8-21 10:23
活了兩輩子,李素終於遇到了糧食危機。
這就是窮人的無奈,生存已成了最大的問題,李素的上輩子過得很富足,他從來沒嘗過挨餓是什麽滋味。
滋味果然不好受。
李素覺得自己應該算是個聰明人,聰明人總能用最簡單有效的辦法解決最棘手的麻煩。
於是李素決定用簡單有效法子解決肚子問題。
李道正仍合衣臥在床榻上,頭朝裏背朝外,弓著身子像只大蝦米,甚至發出不大不小的鼾聲。
“心真大……”李素有些羨慕老爹。
理論上來說,這個時候應該是老爹愁眉苦臉四處找米下鍋,而李素,這個才十五歲的孩子才應該無憂無慮躺在床上發出鼾聲。
現在這種家庭氛圍很不正常。
李素很不客氣地將手中的空陶罐敲得當當響,噪聲很快打亂了李道正的鼾聲節奏,隨即鼾聲停止,呼吸加重。
李素眼角跳了跳,這是老爹要抽他的兇兆。
於是李素急忙道:“爹,家裏斷糧了。”
“嗯?”李道正沒起身,只是轉過頭看了李素壹眼。
“屋裏麽糧捏……”李素只好重復了壹遍。
李道正又嗯了壹聲,繼續頭朝裏背朝外,咕咕嚕嚕地道:“慫娃,麽糧餓壹頓麽,明額再起史家借點糧(沒糧餓壹頓,明天我再去史家借點糧)……”
李素:“……”
多不負責任的爹啊,李素很想找身體的前任取取經,求教壹下這十五年他是怎麽活過來的。
“餓壹頓?”李素不大滿意這個答案。
擺了個不勝涼風般柔弱的造型,李素萌萌的註視著老爹:“我還是個孩子啊……”
這次李道正連頭都懶得回了,背朝著他甩了甩手,標準的趕蒼蠅動作,然後,繼續睡覺。
……
來到唐朝三天了,李素漸漸明白了壹個道理。
壹個家庭裏如果老爹不靠譜,那麽當兒子的壹定要靠譜。
所以李素決定讓自己做壹個靠譜的人。
現在已是晚上,村裏人睡得早,村子裏壹片漆黑寂靜,只偶爾聽到壹兩聲狗吠。
今晚餓壹頓已成定局,李素嘆了口氣,摸黑出了門,在柴扉外尋摸了壹圈,找到了幾根直壹點的木頭,壹個合抱粗的木樁子,兩個非常圓潤的卵石,以及壹小塊存放了很久的羊皮。
自家水缸裏舀了壹瓢水喝下肚,餓得咕咕作響的肚子終於稍稍緩和,然後李素挽起袖子開工。
家裏僅有的工具只是壹柄豁了口的柴刀,用不起油燈,只好在院子裏點了幾根木柴,湊著昏紅搖曳的火光,李素用柴刀將尋來的木頭壹件壹件地刮磨雕篆,紅色火光襯映著他那張年輕稚嫩的臉龐,亮若星辰的眸子裏,隱約有兩團焰火跳躍不息。
……
天亮了,李素揉著惺忪的睡眼起床。
壹夜沒睡好,李素還在長身體,壹頓不吃還是很難熬的,胃裏空空的餓得難受,半夜起來灌了好幾次涼水才將洶湧的餓意強壓下去。
李道正比李素起得更早,屋裏屋外找不到人,不知做什麽去了。
院子裏靜靜擺放著李素昨晚的傑作,壹些被雕琢得奇奇怪怪的物件不知什麽用途。
用麻繩將這堆東西捆緊,李素背著它們便出了門。
李素家是莊戶,簡單來說就是佃戶,佃戶沒有土地,只能幫地主種地,每年按時交租子。
有佃戶自然便有地主,李素父子的主家姓胡,據說早年祖上也是跟著逃難的人壹起來到太平村,但胡家高祖在這群逃難的人裏智商是最高的,也是最不安分的,落戶太平村後不僅種地,也從城裏販點針線鐵簪之類的小玩意來村裏賣,鄉親們沒錢買就用糧食以物易物,然後再把糧食賣進城裏。
壹來二去,胡家迅速積累了原始資本,買賣也越做越大,據說已在長安城裏開了三家鋪面。十來年的時光裏恰好又碰到幾年天災,於是太平村近半土地都被胡家買下,很多鄉親就這樣莫名其妙成了胡家的佃戶,包括李素家。
李素出門後的目的地就是胡家。
心情有點忐忑,壹路上李素腦海不停浮現出戴著瓜皮帽的葛優模樣,壹張嘴便是陰陽怪氣的“地主家也沒余糧啊”……
胡地主若真是這般模樣,李素決定當著他的面送他壹根中指,反正他肯定不懂啥意思。
胡家宅子離李素並不遠,兩裏路左右便到了,雖說是村子裏的大戶人家,但胡宅看起來也僅比普通莊戶人家氣派壹點,門口佇立著兩尊石獅,獅子雕工很差,又小又猥瑣,畏畏縮縮地蜷踞大門左右,論威風連看門的土狗都不如。
李素心下有些安慰,擺個石獅子都這麽猥瑣,可見胡大戶是多麽的不願脫離群眾,多麽的平易近人,胡家走的壹定不是冷艷路線,弄糧食壹事終於看見了些許曙光。
正門是不準莊戶走的,這是階級之間約定的規矩,除非涇陽縣令到訪,壹般人沒資格走正門。
李素很懂事的繞過了正門,來到胡家西面的開著的壹扇小側門前,門前壹位麻布粗衣的中年男子正慢吞吞地掃著地上的落葉,李素瞇眼打量了壹番,心中壹喜,這人他認識,胡府的管家,於是趕緊上前行禮。
管家擡眼看著他:“李家的小子,來此作甚?”
“來找茅房……”
“啥?”管家有點不敢置信。
“找茅房。”
掃帚裹挾風雷之勢朝李素頭上揮落,李素眼皮壹跳,飛快閃開。
“瓜慫沒個規矩,跑老漢這裏找茅房,回去叫妳爹抽死妳。”管家指著李素罵開了。
“有事,有事!”李素急忙道:“管家您息怒,真有事。”
“說,啥事?說不出個道道兒來,我替妳爹管教妳。”管家氣呼呼的。
李素也不生氣,這幾天經歷多了,發現關中漢子的脾氣雖不好,但從他們飆濺著火星味兒的壹言壹語裏仍透出壹股親切和爽直,李素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不累。
“給您家改造壹下茅房,從此妳們胡家上茅房就是壹種享受……”李素打起了廣告。
管家楞了:“啥享受?”
……
解釋千百遍還不如直接做給他看,管家只好將李素帶到胡家的茅房前,然後皺著眉,面色不善地盯著他。
李素沒再理他,將做了半晚上的傑作壹件件擺出來。
木樁中間已被挖空,直接擺在坑上,後面接了壹個木制的水箱,羊皮縫合成壹根皮管將水箱和木樁連起來,水箱裏用壹塊圓形的小石頭堵住出水口,另壹頭用麻繩牽系著延伸到水箱外,連接在壹個簡陋的木制把手上。
水箱裏灌滿水,在管家詫異的目光註視下,李素輕輕壹拉把手,堵住出水口的圓石頭松開,水流嘩啦啦沖洗著木樁做成的便池。
壹個唐朝簡易版的抽水馬桶在李素手中誕生了。
“這……這是個啥麽……”管家愈發驚異,忍不住將頭伸進了木樁裏面,很心塞的動作,反正李素這輩子都沒勇氣把頭塞到這裏面。
“管家伯伯您看啊,俗話說‘吃喝拉撒’,我這壹個物件兒就把您府上的‘拉’和‘撒’全管了……”李素柔聲解釋道。
“‘拉’和‘撒’?”管家終於意識到把頭伸到這裏面多麽的不合適,急忙把頭拔了出來。
“對,管家您只消坐在上面,辦完事後將旁邊那個把手拉壹下……”李素做著示範,許久,管家終於弄清了抽水馬桶的用途和方法,不太和善的臉色也漸漸由陰轉晴。
“慫娃,蠻靈醒的麽。”輕輕敲了李素壹記爆栗,管家贊不絕口,扭頭看著新裝上的抽水馬桶,管家神情意動,看來有當場來上壹泡的沖動。
“謝管家伯伯誇獎,妳舒服就是小子的快樂……”
管家哈哈大笑:“好個小子,以前瓷嘛二楞的,讓人看著就想抽妳,就今看妳順眼點,說吧,來我家搞這些名堂到底為了啥。”
李素撓頭,靦腆的笑。
管家指了指他,笑罵道:“事情辦完咧,面皮倒薄了,妳不說我替妳說,家裏糧食吃完了吧?今年天災,莊戶家裏都沒打下多少糧食,數數日子妳們也該來了,主家早給妳們備了糧,明年年景好了再還,或者今年去莊子西邊挖溝渠折成勞力還,妳爹和妳算壹個半勞力,可不敢餓死鄉親,官上要問罪咧。”
“啊?”這下輪到李素目瞪口呆了。
這不對啊!
傳說中水火不容的土豪劣紳和無產階級尖銳對立的關系呢?怎地在唐朝卻變得如此溫暖和煦,不是壹家人勝似壹家人。
“啊啥啊,前院自己去領三升黍米,然後滾蛋。”管家揮了揮手。
李素忽然發現這個抽水馬桶白做了,現實就是這麽打擊人,原打算用這個小發明換糧食,結果根本沒這必要,還沒登門人家就把糧食準備好了。
心中微微感動,李素覺得自己或許應該好好認識壹下唐朝貞觀,聖天子治下,究竟是壹幅怎樣的畫面?盛世,或許指的不僅僅是國力和兵鋒,更重要的是人心。
“多謝管家伯伯,既如此,馬桶我先搬回家了……”李素過河拆橋的功力很渾厚,立馬彎腰準備搬起馬桶走人。
腦袋上又挨了壹記爆栗,頭頂傳來管家不太友善的喝聲:“東西放下,送人的東西哪有要回去的道理?沒規矩!拿了糧食趕緊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