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李延年
大逆之門 by 知白
2018-8-23 21:42
第二天天剛剛亮,聚尚院派來的人就到了。這次來送信的是莊菲菲的貼身侍女,叫紅鸞,紅鸞心動的紅鸞。是個看起來特別容易臉紅的女孩子,比安爭要大上壹兩歲的模樣,皮膚很白,眼睛很大,是那種特別招人喜歡的類型。只是和陌生人說話的時候,稍顯靦腆了些。
“這個給妳,大先生讓我送來的。”
紅鸞把壹個小包裹塞進安爭手裏,然後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說話:“大先生說,有些事不用太在意,不做是因為影響比較大,稍顯麻煩,所以忍壹忍也就過去了。既然做了,聚尚院也從來不會坐以待斃,而且……這件事也未必有妳擔心的那麽嚴重。大先生讓我告訴妳壹句話……聚尚院比妳想象的要有能力。”
安爭點了點頭:“回去告訴大先生,就說我謝謝她。”
紅鸞哦了壹聲,擡起頭看了安爭壹眼然後又迅速的低下頭:“大先生還說,聚尚院欠妳的人情,還欠著,因為太大了。”
安爭忍不住問了壹句:“到底是什麽人情。”
紅鸞似乎也沒有想到安爭會問這個,哪有幫了別人自己忘了的道理。可她或許是覺得安爭既然和聚尚院和大先生的關系都不淺,所以就多說了幾句:“我們東主在幾年前與人比試的時候,受了重傷,當時想盡了壹切辦法,勉強也只是讓東主活著而已。但傷勢還在壹直惡化,因為傷了我家東主的人太厲害了,所以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藥材煉丹,東主也熬不了多久。”
“這幾年,聚尚院傾盡全力的維持著東主的生命,卻壹直找不齊藥物,直到大先生從滄蠻山歸來,找齊了最後幾味藥。現在東主雖然還昏迷著,但已經開始出現好轉的跡象,所以大先生特別開心。東主和大先生十分恩愛,兩個人始終都是不離不棄的。現在東主就要復蘇,大先生的苦日子也快熬到頭了。這些年聚尚院靠她苦苦支撐,壹個女子,太難了。”
似乎是察覺到了自己的話多了些,紅鸞連忙告辭。
安爭心中有些感慨,莊菲菲看起來是壹個火辣妖媚之人,可骨子裏卻如此忠貞。她對聚尚院的東主那份愛情,是最真最真的那種。
安爭打開包裹看了看,裏面是兩份人名單。
第壹份是這次秋成大典之中那些值得安爭註意的天才,安爭發現排在第壹個的就是大鼎學院的蘇飛輪,第二個是太上道場風秀養,第三個是兵部尚武院的聶擎。後面的人名還有很多,至少百十個人。看來莊菲菲對安爭的修為也沒有什麽信心,所以人名單列的很長。而上次陳少白來的時候,提醒安爭只需要註意三個人。
然而在這份名單上,安爭沒有找到陳少白的名字。
安爭往院子裏走,壹邊走壹邊翻看第二份名單。
拍在第壹個的是兵部尚書郝平安,第二個的是兵部侍郎陳在言,還有很多兵部的官員。但是安爭奇怪的是,在這份名單裏也沒有鐵流火大將軍方知己。倒是有安爭見過壹面的那位方道直,這個人的身份是鐵流火副將,也是正四品的鷹揚將軍。
安爭往後翻了翻,在後面找到了禮部的壹份名單,其中壹個人名進入了安爭的視野。
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人物,禮部主客清吏司的郎中李延年。
禮部分為四司,其中主客清吏司專門負責外賓接待這類的事。主客清吏司的郎中是正五品的職位,雖然不高,但手裏有實權,而且是實打實的油水十足的官職。接待外賓所需要的欠款,都要分撥到他手裏。這個人已經在燕國為官十幾年,所以當初大羲惠王陳重器來燕國的時候,所有的接待之事都是李延年安排的。
安爭將這份名單放回自己房間,然後坐下來仔仔細細的思考了壹會兒。
當初的事,燕國重臣必然知曉。這個重臣的重字,也就象征著安爭要查到當時的真相並不容易。相對來說,接觸李延年是最好的選擇。
安爭收拾了壹下必要的東西,交代杜瘦瘦他們繼續練功,然後他獨自壹個人離開了宗門。
穿過人流,穿過大街小巷,安爭出現在壹家酒樓的外面。斜對面就是主客清吏司郎中李延年的家,壹個正五品的京官,在這的住宅卻並不大。京官多如牛毛,他就算再有錢,也不敢放肆。這院子規模看起來和尋常富戶人家的也差不多,前後兩院,但占地實在有限。
安爭進了酒樓,直接在三樓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來,點了壹壺酒幾個小菜,靠在窗口看著外面。
此時正是早朝的時候,今日是大朝會,所以五品以上的京官都要參加。壹般的朝會五品官員是沒資格參加的,壹早就直接去自己工作的衙門報到。安爭不只是在等李延年,他還要把李家的環境看清楚。
安爭不遠處也靠窗的位置上坐著兩個男人喝酒,燕人生性豪爽,所以喝酒從不分什麽時辰。在其他地方,酒樓早晨是不開門的,但是在燕國,酒樓幾乎十二個時辰不關門。
其中壹個應該是從外地來的,不斷的問這問那。而那個招待他的人應該是京城人,解答的時候倒也詳細。
問題多的那個是絡腮胡,他問對面坐著的中年男人:“我聽說京城裏當官的比老百姓也不少什麽,走在大街上隨便踩了壹個人的腳,沒準就指不定是哪個衙門的官員。”
中年男人笑了笑,他雖然看起來斯文,但喝酒卻極有氣度:“這話過分了些,但京官確實不少。妳看到斜對面那院子了嗎,那是禮部主客清吏司正五品郎中李延年李大人的府邸。那院子和我家院子比起來也大不了什麽,李大人出行也是便衣,從不乘車坐轎,所以就算走在大街上妳也看不出來是正五品的官員。”
絡腮胡道:“主客清吏司的郎中?那可是十足的肥缺,每年過手的都是大把大把的銀子,隨便往自己口袋裝壹些,也是富的流油。”
中年男人放下酒杯正色道:“可不許這麽說李延年大人,我見過很多當官的,但他那樣的人實在太少了。我家和李大人家差不多挨著,已經是十幾年的鄰居。但這麽多年來,從不曾見過壹個人登門給李大人送禮的。他家裏人,衣著樸素,若非有特別重要的客人,也從不進酒樓吃飯。他家的二公子今年七歲,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剩下的,到現在也沒添過壹件新衣服。”
“李大人的衣服也壹樣,幹幹凈凈,但都是穿了多年的。別人家的後園種的都是花花草草,李大人的後園種的都是菜。夫人親自操持,這樣的人妳可見過?我記得有壹次,夫人娘家來了人,李大人就在這裏宴請。那時候李家的二公子不過四五歲年紀,正是貪吃的時候。但在酒樓裏,坐的端端正正,大人不發話,絕對不敢先動筷。”
“後來我聽李家管事的老鄭說,二公子念叨了好幾次還想吃這家的獅子頭,但夫人壹次都沒有買過。沒錯,李大人過手的錢財數量只怕大的嚇人,但他卻連壹個銅錢都沒有拿過。這些年,街坊四鄰誰不知道,李大人是出了名的清廉。最主要的是……身為禮部官員,他往來交際必然不少,所以俸祿多用在這上面,以至於家裏都是粗茶淡飯……想想也是難過,壹個清官,壹個好官,日子卻過的清苦,哪裏還有什麽天理。”
安爭聽的心裏壹動,心中對這位李延年倒是多了幾分敬意。
禮部的官員,交際確實比其他各部官員都要多些,尤其是主客清吏司的官員,幾乎天天都要接待各種來客。
絡腮胡楞了壹下,嘆息道:“這年月,貪官過好日子,清官受苦,唉……”
中年男人道:“大家都說,若是李大人肯送些禮,早就能升遷了,以他的學識能力,升遷也是理所當然。但就因為他不肯,所以十幾年壹直都在這位子上,始終沒有動過。”
安爭放下酒錢,然後離開了酒樓。
到了大街上,安爭站在街邊停留了壹會兒,剛要離開,就看見壹個五十歲左右的男人猶豫了壹會兒,走到李延年府門外敲了敲。
側門打開,壹個老頭兒從裏面走出來:“鄧先生,妳怎麽來了?”
被稱為鄧先生的人欲言又止,顯然是猶豫了好壹會兒後才說道:“是這樣……上次公子生病,診金還沒有付……我也知道這點錢不該登門來要,但前些天我鋪子裏失火燒了不少藥材,實在是……實在是周轉不開了。”
那老頭就是李延年家的管事老鄭,他臉色變了變,抱拳俯身:“鄧先生……確實對不住了,我壹會兒就去請示夫人。妳且到我房裏稍後……唉!”
他那壹聲長嘆之中,包涵著無盡的淒涼。
郎中進了門,坐在門房裏發呆,他是來要賬的,可臉上都是愧疚之色。
不多時,安爭看到壹個小丫鬟急匆匆的從院子裏跑出來,手裏攥著什麽東西。安爭跟上她,發現她故意多跑了兩條街,去了距離李延年家更遠的壹個當鋪。安爭看到她把壹個簪子遞上去,然後那人給了她幾兩銀子。那簪子不是什麽值錢的物價,所以當鋪給大的錢倒也沒太黑心。
安爭走進門,攔住小丫鬟壓:“妳掉了東西。”
他把壹張銀票遞給小丫鬟,然後走到櫃臺那邊把簪子贖回。
小丫鬟壹臉茫然的看著他,又看了看手裏的銀票,被上面的數字嚇了壹跳。
安爭拉著她出門:“當年李大人曾經對我有過恩惠,我是特意來尋李大人報恩的。只是不敢貿然登門,已經在府外盤桓了數日。今日看到那郎中來要債,心裏實在難過。當年我家窮困潦倒,是李大人幫了我,這些銀子,只是我該償還的而已。”
那丫鬟說什麽也不肯要,咬著牙回去,將簪子還給了當鋪,手裏死死的攥著那幾兩散碎銀子往回跑。
看著看到,她跑的時候,淚水向後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