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895章 蔔子夏治鄴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吳王,真暴君也。如此貪婪,令人發指!”
  “噓,慎言。吳王以及他的鷹犬,都還在鄴縣這裏。”
  “哼,便是被他處死,又當如何?他敢做,還不準咱們說嗎?”
  “為了壹時之快,壹己之私,只為壹睹河伯娶新婦之事,竟然勒令官吏、三老、巫祝橫征暴斂,搜刮了我等父老鄉親的幾百萬錢。”
  “這可是血汗錢!”
  “傳聞中吳王愛民如子,處事公允,依我看,他分明是十足的虎狼之君。”
  “唉,鄴縣,不得安寧矣!”
  慶忌的詔令壹經下達,鄴縣之內,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自然是官吏、三老、巫祝這樣的能從中牟取暴利的人。
  憂愁的,自然是底層的庶民,尤其是農夫。
  為了完成慶忌布置的任務,壹眾邑兵都紛紛上門,向黎庶索要錢財,作為獻給河伯娶婦所用。
  對此,鄴縣的黎庶是叫苦不叠,被搞得雞飛狗跳,在背地裏不由得罵著慶忌,罵著吳國。
  以前在魏國治下,他們好歹是壹年給河伯娶壹個婦人。
  現在倒好,慶忌到鄴縣巡視,居然心血來潮的想看看,因此卻讓鄴縣的黎庶破費了,這怎能讓他們不怨恨?
  由於,慶忌明日便要看到河伯娶婦的場面,故而所有人都在加班加點。
  老巫婆尋找了壹個模樣不算醜陋的姑娘,作為河伯的新婦,讓她先住在帷帳中,齋戒壹宿,第二天便正式出嫁。
  農戶們則是要好酒好肉的伺候著,不能怠慢。
  壹切事宜,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終於,到了翌日,在漳水之畔,眾人都聚在了壹起。
  官吏、三老、有錢有勢的富商、地方上的父老也都會集在此,看熱鬧來的黎庶也有二三千人。
  慶忌則是在壹眾宿衛的陪同下,接受所有人的朝拜。
  那個巫祝則是壹個老婆子,已經七十歲,面容枯槁,看起來死氣沈沈的。
  跟著來的女弟子有十來個人,都身穿絲綢的單衣,站在老巫婆的後面。
  “河伯的新婦何在?”
  慶忌問了壹句。
  老巫婆連忙請出昨天找的女子,讓慶忌看壹看,瞧壹瞧。
  慶忌搖搖頭道:“此女不甚美麗。河伯畢竟是神祇,不容褻瀆,若獻上容貌平平的女子為新婦,恐怕會招致河伯發怒,泄漳河之水,禍及這兩岸的生靈。”
  “啊,這……不知道大王何意?”
  壹眾黎庶都感到非常惶恐。
  畢竟這漳河幾乎每年都要發壹次大水,淹沒了田地的莊稼且不說,搞不好,可能連人都要淹死……
  慶忌想了壹下,便鄭重其事的道:“請巫祝先到河中稟告河神,要為他另娶新婦之事。改日找過壹美人,再送給河伯也不遲。”
  “諾!”
  慶忌的話音壹落,兩名膀大腰圓的宿衛,就壹左壹右的架住了老巫婆。
  “啊!不要!放開我!放開我!”
  “妳們不能拿我獻祭河伯!”
  不管這老巫婆如何掙紮,最終都逃脫不了,被扔到滾滾漳河之中的命運。
  過了許久,河裏是壹點動靜都沒有。
  慶忌饒有興致的笑道:“這巫祝去了甚久,還了無音訊,怕不是因為什麽事情耽擱了。”
  “來人,讓巫祝的弟子下去催催她!”
  “諾!”
  老巫婆的壹個弟子就被拋到了漳河之中。
  壹連拋了三個老巫婆的弟子,都不見有任何音訊,河畔之上,所有人有些驚疑不定。
  為了避免慶忌把自己拋下去活活淹死,老巫婆的其余弟子,都已經奪路而逃。
  慶忌則是沒有追究。
  “巫婆、弟子,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稟報清楚。請三老替寡人去說明情況!”
  言罷,慶忌又吩咐宿衛把三老拋到了河裏。
  三老,是縣的下壹級鄉吏,類似鄉長。
  作為有頭臉的基層官吏,“三老”少不了查證調停民事糾紛,算是負責教化,但他的主要工作還是收稅……
  見到慶忌把三老都扔進了河裏,其余官吏都不禁嚇得肝膽俱裂,額頭直冒冷汗,生怕慶忌下壹個就把自己扔進漳河淹死。
  “主簿、廷掾何在?要不妳們也下去問壹問河伯?”
  “大王饒命!”
  壹眾鄴縣的官吏紛紛下跪,壹個勁兒的叩頭,把頭都叩破了,額頭上的血流了壹地,臉色像死灰壹樣。
  慶忌見狀,淡淡的擺了擺手道:“起來吧!”
  “河伯留客,甚久矣。二三子不必再等,都散了吧!”
  壹聽這話,所有人這才如蒙大赦,紛紛離去。
  慶忌幹的這個事情,給予他們的沖擊力,實在是太大了。
  站在壹邊的禦史大夫範蠡笑吟吟的道:“大王,恐怕經此壹事,鄴縣之人,都不敢再談論河伯娶婦之事了。”
  慶忌微微頷首道:“鄴地巫風盛行,又適逢漳水常年大河泛濫,危害民生,寡人若不禁止巫風,不知這河伯娶婦之事,會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大王仁德。”
  其實,像這種封建迷信的事情,在這個時代,是不勝枚舉的。
  鄴縣位於中原,還是之前魏國的重資之地,尚且如此,更別說是壹些偏遠地方了。
  就算是在吳國治下,不少地方還保留著特有的風俗習慣,這其中就包括了多陰祀,迷信鬼神,盛行巫祝文化。
  有的時候,這種巫風是屢禁不止的。
  “大王,以臣觀之,這漳河之水應當治理。大王何不跟昔日開鑿都江堰,使蜀郡再無水患,增加了數萬畝良田的先例壹般,開鑿水渠,以灌溉鄴縣的耕地?”
  “善。”
  慶忌微微頷首,問道:“少伯,依妳看,寡人應以何人治理漳水之患,更好?”
  “蔔商。”
  範蠡想了壹下,便舉薦道:“大王,昔日蔔商為蜀郡守,為大吳開鑿都江堰,有著豐富的治水經驗,用他來治理漳河的水患,最合適不過。”
  “蔔子夏善於民生政務,戰場殺伐之道,非他所長也。”
  由於鄴城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很是關鍵,可能會成為吳國北伐趙國,或東征衛國的橋頭堡,所以慶忌想的,是要選壹個文武兼備的大將坐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