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历史军事

公元前513年,吴国,五湖(太湖)。
千帆竞走,波涛滚滚!
在烟波浩渺的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792章 人口超过千万

重生之吴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计然,而今我吴国的人口户数几何?”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太宰计然的身上。
  之前,灭亡巴、充、昔阝、平周四国的时候,庆忌便特意吩咐过,让计然、文种等人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这大半年时间过去,应该有了结果。
  计然当即道:“回禀大王,经过统筹,我吴国二十一郡,现在有户数二百一十四万,人一千零七十三万口!”
  超过一千万的人口!
  这还不包括西域都护府以及昆仑奴(各种奴隶)的人口总和,要不然吴国的人口只会更多。
  听到这话,朝堂上的公卿大夫忍不住面面相觑,心情激荡起来。
  以吴国而今的人口、军力、疆域、富庶,综合国力可谓是吊打天下任何一国的。
  哪怕是昔日的霸主晋国,比起现在的吴国,亦是相去甚远!
  唯一不足之处,便是吴国的人口转化率不及北方列国。
  如若不然,庆忌要跟战国末期的秦王嬴政一般,发动一统天下的战争,一定能办到!
  “军力几何?”
  “常备军二十五万人!大王,仅金陵一地,宿卫、禁军等,便有十万之众!”
  闻言,庆忌还是颇为满意的。
  一个人口超过千万,幅员辽阔的国家,有整整二十五万的常备军,多么?
  不多!
  即便是一向倡议精兵简政的计然、文种、孔丘等人,都不会劝谏庆忌裁军。
  因为谁都不敢保证,战事什么时候会爆发。
  吴国的疆域面积太大,需要驻军的地方不少,诸如南方九郡一带,还时常爆发小规模的百越人叛乱,或是有山贼水寇肆虐,需要进行镇压、剿灭。
  吴国的西面以及北部,驻军更多。
  实际上,常备军和一般的郡兵、县兵是有所不同的。
  郡兵、县兵属于地方郡,一般从本地征召兵员,所需武器盔甲,粮饷辎重,都将自己准备,由当地的官府发放。
  常备军则是不同。
  常备军的所需物品,统一由朝廷进行调配。
  郡兵和县兵,任务是保境安民,必要时候,才会被征召,奔赴前线作战。
  常备军则是相当于“野战军”,可以随时调动,有着制式的武器盔甲。
  吴国的军队,大致上可划分为三种。
  一种是禁军,一种是边军,一种是地方军。
  禁军的战斗力最强,边军次之,较弱的则是地方军。
  饶是如此,作为一个全民皆兵,有着尚武之风的国家,只要庆忌愿意,随时都能拉起一支百万人的军队。
  但,谁都不敢保证,如此规模的大军,会不会发生内讧,甚至有临阵倒戈的事情……
  “我吴国去岁国库收入几何?”
  闻言,计然连忙呈上一本奏章,让中车府令胶滑递上去给庆忌阅览。
  “回禀大王,经统筹,我吴国迄今为止,垦田三百三十二万一百七十顷八十亩百四十步。”
  对答如流的计然,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数据,尽皆告诉庆忌,道:“按吴律,田租税十五税一。”
  “去岁风调雨顺,民间五谷丰登,是为上等之年,故亩产粟、稻三斛左右。”
  “是以,仅田租税,国库便收得六千六百七十三万五千四百三十三斛有余!”
  “嘶!”
  闻言,在场的公卿大夫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居然能收上来那么多的田租税?
  这可真是了不得的事情!
  庆忌自己估算了一番。
  这一斛是多少斤?
  斛是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
  这个时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石、釜、钟,斛和石相通,一样。
  十斗为一石,十斗为一斛。
  十斗米的概念是,每升米约重三斤,一斗米相当于现在的三十斤粮食,十斗相当于三百斤斤。
  按每个人一日两餐,一家三口计算,一斛十斗可吃起码三个月!
  现在的吴国,分外的富庶,可谓是“黎庶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一斛稻(粟)的价值,大概是三十钱……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毕竟,丰收之年,粮价一定会下跌。
  吴国的粮价一直都维持在三十钱到五十钱之间,没有较大的波动。
  因为吴国的粮价一般都是由官府制定的。
  以这样的数据来算,吴国去年的耕地亩产总和,达到了996,051,240斛,按照“十五税一”的田租税率,国库的收入是为66,735,433.08斛……
  要是换算一下,一斛粟(稻)三十钱,折合就是2,002,062,992.4!
  整整二十亿钱!
  多吗?
  多!
  但是,还不止于此。
  因为吴国除了田租税,还有口赋、算赋、更赋等收入。
  “口赋、算赋、更赋几何?”
  “口赋约七千三百八十九万钱,算赋约四亿四千三百三十八万钱,更赋约五亿五千四百二十二万钱。一整年,国库赋钱约收到十亿七千万有余!”
  这样的数据,计然记不住,故而自己掏出了奏本念道。
  群臣得知国库的财政收入这么多,不由得瞠目结舌起来。
  诚然,每年都会有关于财政收入的奏章,送给庆忌阅览,但是吴国的臣民们并不知晓……
  这口赋、算赋、更赋三项,加起来就有107,149.6万钱,可谓是远超田租税了!
  何为口赋?
  口赋和算赋一样,都属于“人头税”,只是针对的人群不同。
  众所周知,吴国有着完善的鼓励生育制度,所以对于新生儿有一定的优待。
  一开始,吴国对于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并不会收取“口赋”。
  但是经过几次改革后,吴国三岁到十四岁的少年儿童,要被收取二十钱的口赋。
  不多,但胜在新生儿的数量够大!
  这“算赋”,则是十五岁到五十六岁的人头税,一般收一百二十钱。
  更赋,即如代役钱,收三百钱,因为太便宜,大都愿意给钱让官府请人去,而庆忌又喜欢使囚犯、昆仑奴去做……
  像吴国的黎庶,一般都是交钱了事,不会去服劳役的。
  现在,田租税、口赋、算赋、更赋这四项,作为国库的收入总和,便已经超过了三十亿七千万!
  吴国并没有的多少的苛捐杂税,只是为国库增加税收,各种名目的赋税还是存在的。
  还算是合情合理!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