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38章 強則強,弱則亡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慶忌在這個時候敲打了伯噽壹下,並不是壹時興起的。
  不可否認,伯噽是壹個能力極強的人,又善於逢迎,其為人處世圓滑,可謂是八面玲瓏。
  他對慶忌又忠心耿耿。
  這樣的人,讓慶忌用起來十分的得心應手。
  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伯噽的最大缺陷,便是貪婪!
  極度的貪婪!
  伯噽就跟清朝時期的和珅壹樣,不過慶忌就未必是乾隆了。
  而今的吳國,霸業已成,難道慶忌就會因此松懈下來,只是壹味地追求穩固自己的霸業嗎?
  不!
  絕不!
  慶忌坐在陛臺之上,環視壹周,看著下邊的伯噽、範蠡、計然、孔丘、文種和曾點,意味深長的道:“二三子,寡人早在即位之初,便立下宏願,發誓此生要將我吳國,打造成為傲視華夏九州的天下第壹強國!”
  “而今,隨著晉國的分崩離析,寡人於成周大會諸侯,天子致伯,寡人的這壹宏願,似乎已經完成。”
  “寡人,成了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並列的霸主。然,寡人的成就,吳國的成就,便僅限於此乎?”
  “非也!”
  慶忌大手壹揮,朗聲道:“值此大爭之世,天下列國,強則強,弱則亡!”
  “我吳國現在的霸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因此,寡人與二三子,與吳國的群臣萬民,尚需克己勤勉,不遺余力,使我吳國成為天下唯壹的大國!”
  “混壹疆土,使大國無疆。這,便是寡人而今的誌向。”
  聽到這話,在座的範蠡、孔丘等公卿大夫,都不由得瞳孔猛地壹縮,大受震撼。
  原來,慶忌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
  這是自然的!
  慶忌不是歷史上的越王勾踐,適才稱霸,大會諸侯,就幹出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處死文種,使範蠡急流勇退。
  他可以跟自己的大臣們共患難,也能跟他們同富貴!
  在慶忌成為吳王的時候,最初的野心,的確只是想讓吳國稱霸天下,成就屬於自己的霸業。
  但,現在吳國的霸業已成,慶忌又怎能不追求掃滅列國,壹統天下的偉業?
  即便他辦不到,他的子子孫孫,也壹定能辦到!
  “臣,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
  群臣都異口同聲的回答道。
  此時此刻,他們終於明白慶忌為何要敲打壹下伯噽了。
  ……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二十年,即公元前494年,農歷三月初。
  慶忌開始了自己稱霸後的首次出巡,同時,前往許田,主導這壹次的諸侯會盟。
  參與這壹次弭兵之盟的諸侯國,有壹十四國,分別是:吳、韓、趙、魏、範、智、中行、鄭、宋、陳、衛、曹、頓、許。
  這壹次的許田之會,屬於弭兵之盟。
  不過到場的,清壹色都是諸侯,壹國之君!
  此時,在許田的壹片偌大的曠野之上,涼風習習,河水波光粼粼。
  披堅執銳的士卒,早早地站在那裏,等候著各自國君的檢閱。
  各色的旌旗,隨風飄揚。
  在這其中,最為醒目的,莫過於吳國的緋紅色旌旗。
  四方臺之上,包括慶忌、趙鞅、韓不信、子欒等國君在內,都已經坐在那裏。
  慶忌作為諸侯霸主,便坐在主位之上。
  這許田原本是鄭國的地盤,奈何吳國強勢,鄭伯姬勝也不得不低頭,讓許田作為會盟的地點……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長相動人的歌姬哼唱著優美的詩歌,舞女則是配合著音調,翩翩起舞。
  樂師們以琴、瑟、編鐘、竽等各種各樣的樂器,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這樣的絲竹之音,讓在座的壹些諸侯大夫都跟著搖頭晃腦,聽得津津有味。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就到了商量正事的時候。
  “二三子……”
  作為方伯,慶忌首先發言,環視壹周後,饒有興致的指著遠處壹座青銅大鼎。
  這鼎中盡是熱油,燒得直冒泡,發出了“滋滋”的響聲,青煙裊裊。
  眾人都不清楚這壹座大鼎的作用,但是心裏都有壹種不好的預感。
  只見慶忌笑吟吟的道:“都看見此鼎否?自古以來,鐘鳴鼎食,斧鉞湯鑊,故而這鼎,不止是用來烹羊烹犬,亦可烹人!”
  “寡人,非殘酷暴虐之人。然,天子致伯,讓寡人代行王事,寡人豈可褻瀆天子所授之權乎?”
  “今日吾等所議者,莫過於中原列國之爭端。”
  “寡人當從善如流,為爾等做主。若有不順從大眾,不順從天意,不順從民心者,當受烹刑,以此為天人共戮!”
  “寡人也不例外!”
  “寡人若處事不公,二三子可使寡人投身於此鼎中!”
  “若寡人處事公允,有不服者,也當投身於此鼎中!”
  “對此,二三子可有異議?”
  “這……”
  對於慶忌的這壹做法,在場的諸侯,無不瞠目結舌,倍感震驚。
  慶忌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烹,可是壹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罰。
  俗話說殺人不過頭點地,與砍頭相比,烹刑非常殘酷,被殺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終是被折磨而死的。
  現在慶忌竟然有這樣的主張,豈不是在嚇唬人?
  實際上,慶忌之所以使用這種極端的做法,也是無可厚非的。
  這壹次的中原混戰,實在是太過復雜,剪不斷,理還亂。
  而吳國適才確立自身的霸權,慶忌這個霸主,也不是真正的德高望重,所以要用和平的手段,去解決諸侯之間的紛爭,慶忌就不能走尋常路。
  再者說,慶忌也懶得跟諸侯們扯皮。
  他要以此來確立自己的絕對統治力!
  “敬受命!”
  諸侯們看起來都是壹副心悅誠服的模樣,貌似並無異議。
  因為他們都不敢賭,慶忌會不會真的壹言不合,就將諸侯扔到鼎中烹殺……
  慶忌的這壹做法,的確是對他們起到了壹定的震懾作用。
  而在這壹次的弭兵之盟中,慶忌充當的是調停者的角色,自然是要立威的。
  “宋君。”
  慶忌將目光放在了子欒的身上,和顏悅色的道:“我吳宋兩國,是為聯姻之國,彼此互通有無,寡人與妳更是翁婿。”
  “按理說,寡人應該向著妳,向著宋國。然,寡人而今為方伯,上承天子敕命,萬萬不敢因私廢公……”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