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79章 大司馬之位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叔祖,以州來作為封地,是寡人於叔祖之殊榮也,無關其他。叔祖何不能接受?”
  這樣逼迫並利用季劄壹個七十來歲的老人家,慶忌覺得自己很是卑鄙。
  但,不得不為之!
  要榨幹季劄的最後壹絲價值。
  而且,這對於季劄而言,毫無損失!
  慶忌期望樹立起季劄被封地於州來,且世襲罔替為榜樣,再壹次吸引大量的人才入吳,為自己效力。
  相對於天下列國而言,吳國哪裏都好,只是吳王慶忌太過“摳門”!
  怎麽壹個摳門法?
  列國對於公卿大夫,有功之臣,都是賜予封地,而吳國卻是給予食邑而已,還並非是世襲罔替的那壹種!
  而現在,慶忌要是賜予了季劄以州來作為封地,並世襲罔替的話。
  可想而知,吳國的公卿大夫們,也壹定會以季劄為榜樣,爭取在功成身退之時,得到壹塊世襲罔替的封地!
  直到這時,季劄也猜出了慶忌心中的想法。
  只是,壹時間季劄不知如何作答。
  “大王……”
  這時,壹直坐於陛臺之上的王後季蔲,跟著蓮步輕移,來到慶忌的面前,輕笑壹聲道:“叔祖於吳國,於大王,勞苦功高也。”
  “普通的封賞,已然無法表彰叔祖之功,唯封地而已。”
  “叔祖不願要世襲罔替之封地,依臣妾之見,大王何不將叔祖封於州來,至於日後是否世襲罔替,要看叔祖自己的打算。”
  聞言,慶忌與季劄不禁眼前壹亮!
  這無疑是壹個折中的法子!
  季蔲果然是蕙質蘭心!
  “善!”
  慶忌意味深長的看了壹眼季劄,問道:“叔祖,王後的這壹建議,叔祖以為如何?”
  “既然大王、王後厚愛,那老臣便卻之不恭也。”
  季劄這才謝恩。
  真是壹個倔老頭!
  看著眼前淡泊名利的季劄,慶忌心裏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季劄始終都是值得尊敬的!
  表面上,季劄的州來封地仍舊是世襲罔替,只是季劄隨時可以立遺囑,將自己的基業傳給後人,或者是還給國家!
  區區壹個州來邑,慶忌還是舍得讓季劄及其後人的。
  畢竟季劄對於慶忌,對於吳國的確是勞苦功高!
  慶忌就算是再卑鄙,也做不出歷史上的勾踐、劉邦那樣“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事情!
  而且毫無必要!
  對於慶忌而言,能共患難,就能同富貴!
  “叔祖,妳若功成身退,不知有何人可接替太宰之位?”
  慶忌又垂詢道。
  這是在向季劄要壹個舉薦的人選。
  同時,是給季劄壹個面子!
  季劄聞言,暗暗思襯片刻,旋即道:“回稟大王,我吳國現在的治國之才,不知凡幾。”
  “若要老臣舉薦,太宰之位,或可由右丞相計然,左丞相文種,治粟內史範蠡,亦或是大行令孔丘擔任。”
  “此四人,皆有經世濟用之才,可堪大任!”
  “善。”
  慶忌微微頷首,表示贊同。
  他的想法,跟季劄是不謀而合的。
  現在吳國的治國之才的確不少,但到底任用誰來接任太宰之位,慶忌還需要好生斟酌!
  “大王,臣,也欲功成身退也。”
  季劄退下後,在壹邊靜坐許久的大司馬孫憑起身作揖道。
  “大司馬,何以棄寡人而去耶?”
  這是讓慶忌萬萬沒想到的。
  季劄告老還鄉,急流勇退,這還能理解,但是孫憑又為何跟著辭官?
  “大王,臣也是花甲之年,每每處理軍務,深感力不從心。還請大王允準,讓臣得以乞骸骨,告老還鄉。”
  孫憑朝著慶忌深深地作了壹揖。
  他是認真的!
  孫憑是孫武的父親,也有六十多歲的高齡,只是身子骨還十分硬朗,基本上沒什麽大災小病!
  壹個文臣之首,壹個武將之首,此時都要功成身退?
  這讓慶忌心裏難以接受。
  在慶忌沈默的時候,孫憑又喟然長嘆道:“臣早年本有退隱之心,寄情於山水之誌,承蒙大王厚愛,許以驅馳,終得壹展抱負。”
  “而今,我吳國軍力強盛,遠勝於從前,故,臣願退位讓賢,萬望大王允準!”
  聞言,慶忌搖搖頭道:“大司馬,非是寡人要強人所難。只是,妳功成身退後,有誰可接替大司馬之位?”
  “孫武、伍子胥二人,才能遠在臣之上,為我吳國之大司馬,綽綽有余也。”
  孫憑言辭懇切的道。
  的確!
  不論是孫武,還是伍子胥,能力都在孫憑之上!
  而且,經過這麽多年的戰事,孫武與伍子胥已經為吳國立下過無數的汗馬功勞,滅越、姑蔑,西征楚國,北破諸侯聯軍,南下嶺南等等,他們的功勞數不勝數!
  但,這並不是孫憑辭官歸隱的借口!
  “唉!”
  慶忌長嘆壹聲,上前拉起孫憑的胳膊,道:“大司馬,寡人也不忍強留妳。然,我吳國也正是用人之時。”
  “寡人屬意孫武繼承大司馬之位,父子兩代人同為吳國大司馬,想必也能成為壹段佳話。”
  “大司馬若要辭官,還請等到孫武從嶺南歸來之日。”
  聽到這話,孫憑只能無奈的道:“臣,謹遵王命!”
  慶忌這分明是在拖延!
  不過,孫憑也只能接受。
  實際上,慶忌也能猜到孫憑為何要辭官,功成身退。
  在吳國,孫氏壹族可謂是十分顯赫的將門!
  大司馬孫憑、禦史大夫孫武,三公的位置就占了兩個!
  孫憑的女兒孫儷還成了慶忌的妃子,率軍在嶺南六郡開疆拓土,不日就將立下赫赫戰功,成為壹個女戰神。
  孫憑、孫武父子,這些年來更是為吳國立下過無數的汗馬功勞。
  這等潑天之功,如何封賞?
  這要是放在晉國,孫氏壹族,可能直接就是六卿級別的卿大夫,封地廣袤的那壹種!
  功高震主!
  這是孫憑最擔心的壹點。
  以慶忌的為人,固然幹不出殘害有功之臣的事情,但是後世之君,難保會趁機清算勞苦功高的孫氏壹族。
  所以,趁著這個時候,孫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急流勇退,見好就收。
  不讓任何人找到孫氏的把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