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吳霸春秋

迷惘的小羊羔

歷史軍事

公元前513年,吳國,五湖(太湖)。
千帆競走,波濤滾滾!
在煙波浩渺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00章 獎勵耕戰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3

  眾將退下後,慶忌又在拜將臺上的宮殿,單獨留下禦史大夫孫武,與治粟內史範蠡二人,各自落座。
  由伍子胥所督造的這座拜將臺,跟後來的銅雀臺差不多,只是規制較小,但足以像是壹座小型宮殿,能住下上百人!
  “長卿、少伯,寡人適才得到消息,楚將沈諸梁在方城壹帶擊敗晉軍前鋒部隊,並相繼挫敗胡、頓、陳等國之師,斬獲頗豐。根據黑冰臺的密報,晉人主導的這次諸侯會盟,即將解散。”
  壹聽這話,孫武與範蠡不禁對視壹眼,都看見彼此眼中的詫異之色。
  對於沈諸梁的能力,他們是知道的。
  現在偌大的壹個楚國,唯壹能挑起大梁的帥才,就沈諸梁壹人。
  所以,盡管沈諸梁在對吳軍的戰事中屢屢失利,丟城失地,但都沒有遭到什麽像樣的處罰。
  眾所周知,楚國對於敗軍之將,壹向是極為苛刻的。
  敗軍之將的下場,也多半是在戰敗後引頸自戮,或被拘禁起來,郁郁而終。
  但沈諸梁的能耐,已經是人盡皆知的。
  沒有了沈諸梁,楚國的局勢更加糜爛不堪。
  正是意識到這壹點,孟嬴、熊軫、子西等人,這才力保沈諸梁,讓其率軍抵禦南下來犯的諸侯聯軍。
  沈諸梁也不負眾望,在方城壹帶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將功折罪!
  “大王,若消息屬實的話,那晉人真是……”
  孫武搖搖頭,很是無語。
  晉人這是爛泥扶不上墻!
  僅僅是幾場小規模戰役的失利,就打起了退堂鼓,不敢進壹步進犯楚地,這如何讓天下諸侯信服?
  此番以晉國主導的十八國諸侯聯軍,聲勢浩大,前所未有,十幾萬人的兵馬,怎能被區區的方城所阻擋?
  諸侯們的確是各懷鬼胎,但也不至於那麽脆弱吧?
  說到底,就連作為盟主的晉國,也不打算在這場聯軍伐楚的戰事中出多大的氣力,也只是為了提高壹下自身的影響力,宣揚霸主之名而已!
  因為自弭兵之盟後,已經有近四十年的時間,晉國沒有再次出兵與楚國進行爭霸戰爭,世人或許已經遺忘了,昔日被晉楚兩個霸主大國相互支配的恐懼!
  範蠡疑惑的問道:“大王是在擔憂,楚人極有可能挾大勝之勢,趁機東征?”
  “不。”
  慶忌輕笑壹聲道:“不是寡人瞧不起楚國。楚國,經過這輪番的戰事,早已經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慮,何故再戰?”
  再戰,慶忌也不懼!
  畢竟在桐、巢、群舒、鐘離等屬於吳國的西地,可是屯駐著吳軍壹萬五千人,還有伍子胥作為大都督,在那裏發號施令,慶忌何懼之有?
  “數年之內,楚人也多半不可能挑起戰端。”
  慶忌緩聲道:“然,寡人以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吳國上下定要有居安思危之心,是故,寡人欲進壹步提高我吳軍的戰鬥力。”
  還要提高吳軍的戰鬥力?
  “這……”
  孫武亦是倍感棘手。
  因為,現在吳軍的戰鬥力,不說是天下第壹,但,不論是大兵團作戰,還是單兵作戰能力,放眼天下,能跟吳軍相提並論的軍隊實在是不多。
  唯有齊國、晉國、楚國、秦國的壹些精銳之師,或許能跟吳軍壹較長短。
  可是,就是這樣的吳軍,難道還讓慶忌不滿意?
  “這壹回,且不論將士的訓練,武器盔甲,糧秣輜重之事,單就壹戰意,尚且有待提高。”
  “戰意?”
  孫武與範蠡都頗為好奇。
  只見慶忌擲地有聲的道:“夫戰,勇氣也。為人將者,當賞罰分明,賞者士卒戰意大振,罰者士卒畏懼而不敢有退縮之意。”
  “寡人以為,軍無財,士不來;軍無賞,土不往。所以,寡人欲獎勵士卒不避生死,英勇作戰。”
  聞言,範蠡當即道:“大王,臣以為不妥。”
  “我吳國對於將士的待遇,已然是列國之中屬於上乘!”
  “畢竟,列國之兵,乃至於我吳國之前皆是每逢戰事,士卒自備武器盔甲,至集結地之所需口糧。而我吳國幾乎已經全力承擔這些,何故再加重國庫的負擔?”
  範蠡可是治粟內史,專門管理國庫,自然見不得慶忌這般“鋪張浪費”!
  但,對此慶忌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先秦時期的全民皆兵制度,已經被慶忌在吳國改成了“募兵制”,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全民皆兵的那種。
  而且,眾所周知,之前的吳國將士,在開戰的時候可是要自己準備好武器盔甲,以及自己到集結地的所有糧草。
  但是這些,吳國幾乎已經全部承擔,只為進壹步提高吳軍的戰鬥力!
  現在慶忌還要改善吳軍將士的待遇,這無疑讓國庫承擔更大的壓力。
  這個時代,士兵的生活主要靠“食田”,即靠收取田畝的稅租。
  這既是強制農民養兵助戰的壹種手段,也可視為對軍人的壹種特殊形式的優待。
  士兵在籍時享受這種“食田”待遇,退役後壹般要將“食田”交還給其主人,而不能成為自己的私產。
  但對其中少數有卓著戰功者,則可以受到國君的“賞田”,終生歸己所有,這是壹種更為優厚的待遇。
  然而,僅僅是這樣,貌似還不能提高將士的戰意。
  因為這恰恰只足夠士卒養家糊口!
  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這如何使得?
  所以,慶忌認為,現在改革吳國的軍功制度,勢在必行!
  慶忌也不願將這樣的問題,留給後世之君解決。
  因為慶忌可不敢保證,自己的兒孫能不能“機智過人”,按照歷史的潮流,率先搬出來軍功制,獎勵耕戰!
  而慶忌要做的,就是讓吳國搶先壹步贏在起跑線上。
  不論是各種制度也好,各項福利也罷,為了壯大吳國的國力,慶忌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長卿,妳意下如何?”
  慶忌將目光放在孫武的身上。
  “不知大王打算如何提高士卒之待遇?”
  “寡人以為,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誌在吞敵者,必加其爵列,可以決勝。厚其父母妻子,勸賞畏罰,此堅陳之士,可與持久。能審料此,可以擊信!”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