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爵封左庶長
重生之吳霸春秋 by 迷惘的小羊羔
2024-1-7 21:24
對於大司馬是怎樣的官職,田穰苴又如何能不知?
《周禮》分設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設夏官府,以大司馬卿為主官。
所屬有軍司馬、職方、吏部、司士、司助、左右武伯、兵部、大馭、司右、駕部、武藏十二中大夫及司射下大夫,以及諸大夫屬官。
在唐虞商周時代,有武事則以大司馬掌之,而在平常則仍置大司馬以備不虞,負責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
如黃帝時大司馬容光,西周大司馬姜子牙。
田穰苴在齊國的時候便是大司馬!
吳國的三公九卿制,跟天下列國的官制有所不同,但這“大司馬”都是執掌全國之兵馬的官職,可謂是位高權重。
初來乍到的田穰苴,又怎麽敢真的擔任吳國的大司馬?
“田卿切勿推辭。”
慶忌和顏悅色的道:“寡人深知田卿之能,以汝之本事,擔當大司馬之位,掌吳國之軍事,綽綽有余也。”
“大王,臣實在不敢竊居大司馬之位也。”
田穰苴低著頭道:“吳國人才濟濟,且資歷深厚者不知凡幾,穰苴何德何能,以寸功未立之身,居此高位?”
“請大王三思!”
看見田穰苴這般固執的拒絕接受大司馬之位,慶忌倒是沒有勉強。
但,如何對待田穰苴,給予其壹個合適的位置,是慶忌必須要考慮周到的事情。
田穰苴入吳,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他能不能真的為慶忌效力,還值得考究。
“也罷。田卿,既然妳執意推辭,寡人便退而求其次,授予卿軍司馬壹職,如何?”
“多謝大王!”
田穰苴立馬答應下來。
不過,對於那金陵五百戶的食邑,田穰苴也不敢要。
畢竟在吳國,“小氣”的慶忌對於封地食邑什麽的,可是攥得很緊。
其他大臣且不說,武官的話,壹般都需要立下壹定的戰功,才可以被賞賜壹定的食邑!
……
時間進入吳王慶忌十年,即公元前504年正月。
此時吳國的版圖達到新壹輪的鼎盛時期,吳國十個郡,分別:吳郡、會稽郡、九江郡、泗水郡、閩中郡、廬江郡、蒼梧郡、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
方圓數千裏,儼然超過了晉國、楚國,成了華夏列國當中,疆域最為遼闊的諸侯國!
但,除了吳國本土的四個郡,諸如閩中郡、廬江郡、蒼梧郡、南海郡、象郡和桂林郡(嶺南六郡),實際上對於吳國只是臣服,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對於嶺南六郡,吳國實行的是羈縻政策。
吳國認可其地之國君、酋長地位,準許其世襲罔替。
不過,其國君、酋長若要繼承大位,則需得到吳王的認可,授予印璽詔書,方才名正言順。
如同周天子分封諸侯國壹般。
嶺南六郡的郡守、郡丞、郡尉,皆由吳王委派士大夫前往任職。
余下屬官,可自行挑選。
嶺南之地,凡國君、酋長,皆為吳國之封君,歲歲稱臣,年年納貢,必須對吳王履行出兵之義務,保留自治權,但,同時也應當配合當地之郡守治理辦事。
再者,就是嶺南六郡駐軍萬人,以備不測。
駐軍壹半是吳人,壹半是土著。
值得壹提的是,此時原來的征南大將軍孫武已經折返金陵。
慶忌正式冊封自己的妃子孫儷為鎮南將軍,加大都督銜,節制嶺南六郡諸軍事。
這樣的權力極大,若是換做壹般人,慶忌不放心。
好在慶忌能信得過孫儷。
嶺南六郡已經基本上納入了吳國的版圖,只是有不少桀驁不馴的部族尚未臣服,所以還需要花費壹定的時間,來征服那些越人部族。
對於得勝還朝的孫武,慶忌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準許其父孫憑退居二線,加封太保,負責教授諸公子學業。
孫武也被擢升為大司馬,同時授予“左庶長”的軍功爵。
現在的吳國,孫武的這個左庶長已經是最高的軍功爵位了!
吳國的人口,也在迅速增加,除了每年的新生兒,還從別的諸侯國入吳,以及嶺南六郡的黎庶。
根據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吳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三百五十萬。
這還是保守的數據!
同時,吳國的農業也十分發達,得益於慶忌近年來推行“重農抑商”、獎勵耕戰的政策,底層的黎庶以勞動為光榮,為吳國增加許多糧食。
但,吳國的商業同樣繁華,不下於往昔。
其中最為顯著的,莫過於吳國的食鹽行業。
有了慶忌傳授的“墾畦澆曬制鹽法”,吳國各地的制鹽作坊,不但產量倍增,質量上也是大大提高,幾乎全是精鹽。
再在治粟內史範蠡的操作下,吳國的鹽業磅礴發展,大量出口,從壹開始能在中原諸國占有壹席之地,到現在足以跟齊國的鹽業分庭抗禮。
甚至還隱隱占據上風!
相信,要不了幾年,吳國的食鹽,就能將齊國的食鹽完全擠出市場,自己獨占鰲頭。
……
奉天殿。
慶忌身穿壹襲玄色冕服,頭戴平天冠,在陛臺之上正襟危坐,壹種不怒自威的上位者姿態,油然而生。
陛臺之下,兩側立著身穿朝服,手持牙笏的吳國群臣。
他們都是壹種莊嚴肅穆的神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看起來仿佛壹座又壹座的雕像。
吳國的君臣此時擺出這種架勢,自然是在迎接他國的使者。
壹般國家的使者不值得吳國這般勞心費力,但,晉國的使者是壹大特例。
這次出使吳國的晉國大臣是何許人也?
“外臣士彌牟(趙鞅)參見吳侯!”
陛臺之下,站著兩個頭戴長冠,穿著緋紅色官袍的中年男人。
士彌牟,出使過吳國,慶忌認識。
但趙鞅可是慶忌頭壹回見到!
“二位,不必多禮。”
慶忌擺了擺手道:“士伯與趙卿遠道而來,寡人有失遠迎,還望勿怪。”
“吳侯說笑了。”
士彌牟躬身道。
晉國這壹回可謂是給足了吳國的面子。
士彌牟是何許人也?
晉國的理官,掌刑辟之事,相當於吳國的廷尉。
趙鞅的身份更是了不得。
趙鞅是晉國的六卿之壹,趙氏大宗的宗主,位高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