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寶

作者:燭

歷史軍事

  別人打眼的時候,他在揀漏;別人揀漏的時候,他卻在揀寶!   商鼎周彜、和璧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22章 八大山人

揀寶 by 作者:燭

2018-7-13 19:46

  半山寺能不能成為名寺寶剎王觀不清楚,只是知道壹段時間不見,半山和尚卻是變得愈加莊嚴,壹副德道高僧的模樣。
  當然,半山和尚本身就具備大師風範,再經過大半年的培養,修為肯定是愈加精進,舉手投足之間,自然是越來越有派頭了。
  “阿彌陀佛。”
  適時,半山和尚展顏笑道:“王施主又在開玩笑了。”
  “真話,絕對是真話。”
  壹番寒暄之後,王觀坐了下來,接過半山和尚遞來的茶,微微抿了壹口之後,就感受壹陣安詳的氣息環繞。
  然而,這不是茶的作用,而是方丈室的布置,就是給人這樣的感覺。純木質結構的房間,充滿了唐代風格的茶幾桌案,以及壹塊塊編織精密的蒲團。
  坐在其間,可以看到窗外的高墻紅瓦,還有幾株苦竹迎風招展。山風吹拂之間,不僅可以聽見竹枝搖擺的挲挲聲響,也能夠聽聞陣陣木魚鐘聲。
  這樣的環境,自然營造出安靜祥和之感,讓人舒緩下來,覺得十分愜意。說起來,就是飽受城市生活的喧擾,所以對於現代人來說,深山古寺的寂靜,卻是壹種難以抵禦的誘惑。
  王觀稍微坐了片刻,也很享受這種安靜的氛圍。
  “這充分說明王施主與佛有緣。”與此同時,半山和尚老調重彈道:“既然知道紅塵俗世之喧囂,何不幹脆出家避世?”
  “我都準備結婚了,還出什麽家。”王觀翻起了白眼。
  “阿彌陀佛,可惜了。”半山和尚壹聽,忍不住搖頭,目光之中充滿了大好青年,居然這樣自甘墮落的感嘆。
  在這方面,王觀感覺自己與半山和尚沒有什麽共同語言,自然不搭這個腔。視線也在方丈室內掃過,忽然之間也有所發現。
  “咦。”
  適時,王觀驚訝道:“大師,好雅興啊,這幅畫是妳自己畫的?”
  俞飛白和唐清華連忙看去,只見在墻壁之中,確實懸掛了壹幅畫。半山和尚書法不錯,這是大家知道的事情,但是沒有想到,他居然還懂繪畫。
  “不是。”
  然而,半山和尚卻搖頭道:“這是壹位客人送來的東西,希望貧僧幫忙開光祈福。”
  “哦。”
  王觀等人恍然,也不覺得奇怪。畢竟這年頭,不管是權貴還是富商,都比較喜歡找高僧幫忙開光,送來的東西更是千奇百怪。字畫還算正常,其它什麽豪華轎車、奢華名表、鋼筆手機之類的東西,更是應有盡有。
  王觀還聽說,有人拿要喝的酒請大師開光呢。
  對此,王觀只能感嘆,真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話又說回來,眼下這幅畫,好像畫的就是鳥兒,壹只比較怪異的鳥兒。
  細看之下,王觀驚詫道:“好像是八大山人的畫。”
  “沒錯,真是八大的畫。”俞飛白打量了眼,也立即表示贊同。
  “八大山人,清四僧之壹嗎?”
  經營正雅軒久了,唐清華多多少少也懂壹些常識,自然知道八大山人的底細。
  作為明末清初,最負盛名的畫家之壹,八大山人的聲名十分響亮。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很受人追捧。
  比如說大畫家齊白石老人就曾經寫詩贊揚,其中有壹句,青藤雪個遠凡胎。青藤,卻是徐渭徐文長,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青藤老人。
  至於雪個,自然就是八大山人了。他原本是明朝王孫,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之下,幹脆落發為僧,表示自己不屬於世俗中人,不接受清朝的統治。時至今日,大家也十分佩服八大山人這種愛國情操。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八大山人的作品,筆墨特點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極富創造力,影響十分深遠。
  清代中期的揚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現代的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等大師,都深受他畫風影響。總而言之,八大山人的作品在市場上極具表現力,說白了就是價格很高,價值幾千萬是正常的,就算破億也不稀奇。
  “王施主好眼力。”
  與此同時,半山和尚贊許道:“沒錯,這正是八大山人的畫。”
  “這談不上什麽眼力。”
  這個時候,王觀卻搖頭笑道:“說實話,在我看來,諸多畫家之中,八大山人的字畫最好鑒定了。尤其是花鳥、魚蟲圖,肯定是壹眼壹個準。”
  “對頭。”
  壹瞬間,俞飛白也連連點頭道:“我也是這樣覺得的。”
  “為什麽?”唐清華卻有幾分驚奇,顯然只是知道八大山人,卻了解得不夠透徹,不然也不會這樣問了。
  “簡單。”
  適時,王觀笑道:“八大山人的花鳥魚蟲圖,主題十分鮮明,特點更是異常突出。妳只要細心留意,但凡看到鳥魚的眼睛,好像翻白眼似的,十有八九就是八大的作品了。”
  “翻白眼?”
  唐清華壹怔,然後對比了下墻上的圖畫,馬上就領會了其中的意思。
  主要是八大山人的畫裏,就是有這樣顯著的特點。在畫到魚鳥的眼睛的時候,比較喜歡使用象征寓意的手法,有幾分誇張把眼睛畫大,但是瞳孔只有壹小點,大部分都是眼白。
  就是這種白眼示人的特征,其實就是對清朝統治的不滿,但是又無力抗爭,只能這樣表達自己的不屑,以及對明朝的懷念。
  當然,就是這種鮮明的特點,卻是給大家的鑒定帶來不少方便。幾乎是壹眼望去,就大概能夠肯定東西是八大山人的作品,隨後就是驗證其中的真偽了。
  不過,敢送來開光的,應該是真跡吧。畢竟,以半山和尚的眼力,如果有人拿幅贗品來請他開光,他肯定會婉轉拒絕,丟不起這個人啊。
  “八大的畫,需要仔細觀賞才行。”
  說話之間,王觀也站了起來,走到墻邊打量。對於八大山人,他也有些敬佩的。畢竟按照地域來劃分,他與八大山人可是老鄉。
  八大山人壹生的大部分時間,應該是在各地飄泊,但是晚年的時候,卻是隱居在南昌。現在的南昌之中,就建有壹個八大山人紀念館。就在由於在各地遊歷的經歷,使得八大山人的作品取法自然,筆墨簡練,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造了高曠縱橫的風格。
  畫魚鳥,肯定是翻白眼兒。畫山水,多取荒寒蕭疏之景,剩山殘水,仰塞之情溢於紙素,可謂是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為舊山河。
  “是真跡,還是偽作?”
  與此同時,俞飛白也好奇追問起來。就算可以確定不是現代的贗品,也有可能是清代民國的仿品啊。要知道在清代中期,也就是八大山人去世百年之後,他的贗品畫作已經遍布天下了,民國時吳昌碩更發出了八大山人畫世多贗品,不堪入目的慨嘆。
  畢竟在民國年間,由於海外市場,尤其是日本的需求,導致八大偽作泛濫成災,無論是花鳥、山水、書法都有人偽造。在眾多仿品之中又以名畫家張大千偽造最高超逼真,他不僅能仿,還可根據八大的畫風面壁生造。
  而且也因為太逼真了,使得許多仿作至今還被收藏在國內外博物館中。到了現在,八大山人的畫作更是魚龍混雜,不少贗品被收錄在各種圖錄中。
  另外隨著近些年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繁榮,書畫行情迅速升溫,八大山人的偽作數量也在拍場呈逐年上升之勢。盡管每個在拍賣場上出現的八大山人作品高達數十件以上,但是據知情人透露,其中真跡尚不及十分之二三。
  厚道壹點的,那是民國時期的老仿,不夠厚道的,直接拿最近新仿贗品糊弄人。而且有些仿造水平相當低劣,筆墨粗糙,壹看便知是贗品無疑。
  當然,眼下這幅作品,自然不可能壹眼假。相反,非常有韻味。圖中畫的是壹枝粗獷古拙的樹幹,上面還有壹只怪鳥。怪鳥棲息在枝幹上,翅膀緊緊合攏起來,腦袋卻側向壹邊,花生粒大的眼睛之中,只有綠豆大的壹點,其余大部分都是空白。
  這樣的姿勢,這樣的神態,以白眼示人,仿佛在藐視什麽人,充滿了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氣息。畫面格調於荒寂冷索中透出雄健簡樸之氣,這個就是八大山人獨樹壹幟的風格,很容易能夠辨認出來。
  其實,王觀覺得八大山人之所以能夠名滿天下,很大程度上就是他開創了這壹代畫風。相對其他平庸畫家來說,他的作品辨識率很高,看到這樣風格的作品,就可以直接聯想到八大山人,名氣自然日積月累,成為不可抵擋的大勢。
  不過,風格類似,未必就是真跡,還需要仔細鑒定。
  “書款看起來很真。”
  適時,俞飛白習慣性地打量作品款識。畢竟書款就好比壹個人的簽名,壹般情況下,也比較容易看出壹些端倪來。
  尤其是八大山人晚年的署名,常把八大和山人豎著連寫。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後面二字則類似之字,暗喻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反正這樣的書款很有味道,壹般人模仿不出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