揀寶

作者:燭

歷史軍事

  別人打眼的時候,他在揀漏;別人揀漏的時候,他卻在揀寶!   商鼎周彜、和璧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713章 石鐘山,鑄鐘師

揀寶 by 作者:燭

2018-7-13 19:46

  佛寺必有鐘,這也算是常識了。
  佛鐘用於祈壽、感化、超度眾生。鐘聲深沈、洪亮、綿長,才能震撼人心。而且在古寺之中聽到悠揚鐘聲,自然會給人壹種音韻綿長,空靈凈透的感覺。
  最有名的佛鐘,自然是京城大鐘寺的永樂大鐘了,號稱有五絕,聞名中外。連帶著大鐘寺本身也名揚海外,成為天下名寺之壹。
  由此也可以看出,壹口好的佛鐘對於寺院的重要性。
  估計那個大老板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在寺院建成之後,卻沒有急於買鐘安放在鐘鼓樓上,或許想尋覓壹口好鐘。不過十分可惜,由於資金鏈斷了自身難保,這事自然耽擱下來,直到王觀接手項目,把寺院盤下來交給半山和尚主持,才發現鐘鼓樓中沒有佛鐘。
  如果是小鐘,半山和尚倒是帶來了壹口,也有幾十年歷史了,但是體積不大,才三十多厘米高而已。要是在新加坡的小廟使用,倒是恰如其分。
  但是大老板有大氣魄,他把鐘鼓樓建得很大,上下兩層拔地而起,充氣了雄渾之氣。這樣的鐘鼓樓,要是懸掛壹口小鐘上去,不僅不匹配,估計也會淪為大家的笑柄。
  “看來要聯系廠家定制壹個了。”皮求是笑道:“這事就交給我來辦好了。”
  古鐘可沒有現成制品,壹般是有需求才會現鑄,不然的話鑄好了不知道賣給誰。另外對於皮求是的自告奮勇,半山和尚自然是表示感謝。
  不過,皮求是反過來要謝謝半山和尚給他這個機會,他直言不諱的表示,在鑄鐘的時候他肯定要夾帶私貨的,落壹個敬獻款。這樣壹來,古鐘懸掛在寺院鐘樓懸掛多久,他的名字就能夠流傳多久,說起來還是他占便宜了。
  “皮大哥真是好算計啊。”王觀笑呵呵道:“早知道我應該和妳搶這個差事。”
  “妳已經註定要載入史冊了,和我爭這個有什麽意思。”皮求是擺手叫嚷道:“我已經定下來了,誰跟我搶,我就和誰急。”
  皮求是有心為寺院添磚加瓦,大家笑了笑之後,就由得他了。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等到返回大宅門,聽說佛鐘的事情之後,錢老卻沈吟道:“鑄造佛鐘也需要慎重,不僅是造型、質量,還要考慮它的音質。說起來我也認識壹位鑄鐘大師,他潛心研究古鐘三十余年,曾經用古法還原永樂大鐘的鑄造過程,最終仿制出壹個與永樂大鐘極為相似的古鐘來……”
  聽到這話,皮求是喜出望外,連忙請教道:“錢老,那位大師在哪裏?”
  既然要鑄鐘,那麽肯定要找最好的師傅幫忙鑄造。鑄成的古鐘不敢說要千年不朽,但是保存五百年不壞也是理所當然的吧。
  說實在話,盡管是皮求是自動請纓,但是他的心裏也有些懷疑現代工廠的鑄鐘技術到底行不行。就怕古鐘鑄好了,撞擊幾年就開裂了,那他就沒臉見人了。
  本來皮求是還在考慮著回頭找人打聽哪家工廠的鑄鐘技術比較厲害,現在卻聽到錢老這麽壹說,就好像是瞌睡的時候有人送來了枕頭,正中下懷啊。
  然而,錢老給出的答案,卻是讓大家頗為意外。
  “這人住得比較遠。”
  此時,錢老微笑道:“不過住的地方,王觀應該知道。”
  “我知道?”王觀錯愕道:“可是我不認識什麽鑄鐘大師啊。”
  “妳不認識他,那麽應該知道石鐘山在哪裏吧?”錢老提示道:“他現在就在石鐘山附近隱居,當年我在瓷都的時候,還時不時過去他那裏小住幾天。”
  “啊!”
  王觀反應過來了:“江州湖口石鐘山?”
  “除了這個石鐘山,還有別的石鐘山嗎?”錢老笑道:“當年蘇東坡的壹篇石鐘山記,使得石鐘山聲名大振,而妳又是江州人,難道就沒聽說過?”
  “聽說肯定聽說。”這個時候,王觀頗有幾分不好意思:“不過我家所在的縣城與湖口隔了好遠,沒有合適的時機,所以我從來沒有去過那邊。”
  這事也算是正常,別說是同市不同縣了,就是同縣不同鎮,不管那鎮上有什麽名勝古跡,有些人也懶得過去看壹看。
  究其原因,壹是身在其中,感受不到那種氛圍;二是惰性作祟,不想跑這壹趟。至於王觀則是兩個因素綜合起來,就算在江州住了二十多年,卻從來沒有去看過石鐘山。
  對此,錢老直接搖頭,無話可說了。
  王觀尷尬壹笑,隨即亡羊補牢道:“既然是在江州,那就讓我去吧,正好我也想回家看看情況,順便整理壹些東西。”
  主要是最近得到的壹些珍寶,總不好隨身攜帶,自然要安置在寶庫之中。
  見此情形,皮求是無奈壹嘆,覺得這是天意,只好把差事交給王觀處理了。
  事不宜遲,兩天之後,把京城的事情安排妥當了,王觀立即動身返回瓷都,打算先見過父母之後,這才抽空去石鐘山。
  經過了兩三個小時的飛行,飛機就在瓷都降落了。也不需要什麽人來迎接,王觀自己就攔車返回別墅。壹段時間沒有回來,別墅的情況又有了幾分變化。在父母的打理下,庭前院後的花草樹林愈加的茂盛,顯得更加清幽雅致。
  看見王觀回來,父母自然十分高興,同時也在奇怪怎麽沒見貝葉。不過聽說她現在在京城工作,父母倒是釋然了,連連點頭表示應該的。或許在長輩的心目中,不管孩子多麽富有,但是都不能丟了工作,因為工作才是安家立業之本啊。
  在家裏待了半天,王觀也有些坐不住了,和父母打了聲招呼,又跑去拜訪高德全。少不了又是壹陣敘舊,聊起了各自的事情。
  “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高德全談到了毛瓷的事情,笑容滿面道:“再過兩個月,壹入秋就能開窯了。忙活了壹年,終於可以解脫了。”
  “再忙也是值得的,倒時候肯定能夠轟動全國。”王觀高興之余,也有些遺憾:“不過由於原料的限制,只能燒造壹窯而已,太可惜了。”
  “妳這是貪心不足。”高德全笑道:“壹窯至少有幾千件瓷器,還不滿足啊。”
  “欲壑難填,哪有這麽容易滿足。”
  王觀壹嘆,又隨即笑道:“不過也差不多了,收集壹整套毛瓷,估計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嗯,就算是仿品,過個三五十年,價值也能與真品相當了。”
  “做好之後,直接當成真品賣也行。”高德全笑道,神態充滿了自信。
  創新肯定不容易,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仿造,對於壹個仿古瓷大師來說,以假亂直是基本要求。不能把仿品制作得與真品壹模壹樣,那就算是極大的失敗。
  王觀肯定相信高德全的能力,就算自己不拿仿品當成真品去賣,但是也希望仿品能夠像真品壹樣完美無缺。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妳呢,最近又有什麽收獲?”
  與此同時,高德全笑道:“聽飛白說了,當初我才離開滬城,妳就發現海盜寶藏了,早知道我幹脆多待幾天……”
  閑聊之中,天色漸晚,在王觀的邀請下,高德全自然欣然來到別墅,十分熱鬧的吃了壹頓晚餐,又觀賞了王觀帶回來的珍寶,這才意猶未盡離去。
  在家的情況也不必贅述,反正王觀難得回來壹趟,所以也在家裏多待了幾天,這才動身前往江州湖口。
  湖口地處三省交界,由長江與鄱陽湖唯壹交匯口而得名,素有江湖鎖鑰,三省通衢之稱。縣城的著名景點也不少,畢竟這裏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自然吸引了歷代文人騷客的吟詩作賦,記勝抒懷,留下許多贊美詩文。
  然而諸多景點之中,石鐘山卻猶如壹枝獨秀,把其它景點的風光全部壓蓋住了,從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影響力有多麽驚人。
  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就說過,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不管這句話的本意是指什麽,反正也足夠說明壹篇好文章的重要性。
  不僅是石鐘山而已,另外在中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或許就是由於古人的壹篇文章、壹首詩詞、壹個典故,然後流傳千古,讓後人銘記。
  這個就是我們常說的底蘊,也是讓大家驕傲自豪的根源。
  此時,王觀就來到石鐘山上,只見山處於江和湖的分界處,它的壹邊是鄱陽湖,另外壹邊則是長江。鄱陽湖水較深,泛出碧波綠色,而長江水較淺,有些微黃。然而山體本身卻呈蒼翠之色,夾在這壹綠黃的中間,形成諸色並陳,各領風流的氣勢。
  風光景致別具特色,也難怪千百年來,壹直得到世人的傳誦。
  在欣賞美景的時候,王觀也沒有忘記正事,根據錢老的指點,再向人打聽之後,慢慢地來到了壹棟十分普通尋常的宅院之前。
  王觀立即上去敲門,過了片刻就有壹個青年走了出來,看了眼王觀,發現不認識,頓時微微皺眉道:“妳找誰?”
  “請問柳大師在家嗎?”王觀詢問道,有求於人,肯定十分客氣。
  “找我爺爺?”
  青年眉頭舒展,然後隨口道:“他不在,有事出門去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