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

幸運的蘇拉

歷史軍事

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 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 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 如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36章 14.六茹齊出陣

大唐官 by 幸運的蘇拉

2019-5-20 19:46

  下定決心後,贊普親自帶著仆從們來到紅宮外的“虎之苑”,取出了“大料集”所用的紅冊,而後要提前在京畿河曲處的查瑪塘,舉辦了西蕃君臣間的大會盟,同時也是對維州中的唐軍總攻前的動員。
  贊普的飛鳥使,像張開翅膀的鳥群般,很快布滿邏些城四面的高原上,帶來贊普給各西蕃貴族的指令:帶上妳們的奴仆、子弟、戰馬和軍器,來查瑪塘,接受天神贊普的料集和點閱!
  贊普和貴族的會盟,通常是壹年壹次小會,三年壹次大會,在夏日或冬季舉辦,主要職能有三:壹是君臣通過宴會、圍獵、起誓等行為鞏固關系;二是贊普可以持紅冊木牘,校驗點閱全部的“茹本”和“東岱”的勞役和兵役情況,並核查田賦;三便是站前的總動員。
  從華亭之戰以來,贊普很少舉辦如此的會盟,大約是戰爭主要是邊地的“德論”負責,高原本地很少會被戰火波及。
  然則短短兩三年後,隨著唐軍氣勢磅礴的反攻,戰爭的陰雲迅速被推回到高原上來,風雨欲來的感覺,籠罩在每個西蕃貴族的心頭。
  查瑪塘,無數彩色的旗號在廣袤的蒼空下飄揚,捕獵的號角聲密集非凡,許許多多的西蕃貴族,以三五人壹組,手持著滿張的弓箭,疾馳著獵殺滿身流血還在奔逃的牦牛,而他們的“護持”和“庸”們則成群結隊地守衛在自家的“拂廬”四面。
  這種拂廬是西蕃人的居屋,雖然在河隴地西蕃征服者們大多用宮堡來行使權力,等於漢人的衙署;可在高原地,無數用牛皮、羊皮制就的拂廬依舊是主流:拂廬,因在帳篷的圓頂上開著喇叭式樣的開口,由此得名。
  成百上千的拂廬,就像是河灘上白色的沙石般,密密匝匝地圍繞著天神贊普的牙帳。
  贊普的牙帳,柵欄不用木頭,而是全用鋒利的長槊綁系而成,分割出狹窄的道路,每隔壹段就有穿戴精良甲胄的衛士把護,至牙帳中門處,設三牙旗,各相距百步,贊普頭結朝霞冒首,披素色翻領長衫,胳膊和領口佩蛟螭虎豹花紋的金飾,佩金縷劍,手持紅冊坐在牙帳高臺上,蔡邦王後戴金絲頭巾,同樣著翻領的錦繡長衫,額頭飾以瑟瑟,在贊普身邊侍奉。
  其余的妃子,包括贊普最寵愛的波雍妃在內,也只能成排侍立。
  高臺下,巫師們瘋狂舞蹈著,高唱:“青天有日,大地溫暖,便生麋鹿。白羽精細,箭鏃鋒利,便射麋鹿而人活。”
  接著咚咚咚的鼓聲和嗚嗚嗚的號角聲裏,高原上的韋、娘、沒廬、蔡邦等如雲的貴族,此刻都連綿跪著,手裏捧著青稞釀成的酒水,旁邊的奴仆子弟則持獻給贊普的鎧甲或長劍,在贊普擡起手後,這群貴族便將酒水飲盡,然後雙手據地,以頭俯地,嘴巴半張,發出陣陣犬吠聲——這是西蕃拜謁的禮節儀式。
  而後帶著鳥羽冠的苯教巫師不顧在場佛教僧侶的反對,在高臺祭壇下殺了壹個人,壹頭牛,壹只犬,壹只羊,還有壹匹馬,作為獻給先祖和神靈“喜宴”的犧牲。
  僧侶們痛苦地看到:牛犬羊馬,還有那個人牲,先被巫師們打折手足,接著被剖開了腹部,扯出血淋淋的腸子,最後才被斬下了頭顱。
  可贊普雖然崇信佛教,出軍時卻依舊遵照了苯教儀軌,因為後者更能激發戰士們原始而野蠻的勇敢精神,也更能激發臣下的忠心。
  “爾等須同心戮力,共奉戴本雍仲。唯天神地祇,共知爾誌。若背棄誓言,必使爾等身體屠裂,同於此牲。”高臺上的贊普朗聲說到。
  “我等絕對不拋棄贊普,絕對不讓贊普丟臉,絕對要忘記過去,絕對聽從贊普的命令,絕對要為贊普而獻身,絕對不被他人的好話誘騙,有如此誓!”高臺下,成群的貴族都匍匐在地,高聲讀著誓詞。
  宣誓完畢後,贊普便說出,這次大會盟的目的,便是要出全國五茹本共六十壹東岱的士兵,和蓬婆雪山下的唐軍高嶽、韋臯決壹死戰。
  哪五個茹本?
  以京畿河(拉薩河)為核心的“衛茹”,共九個東岱;
  以邏些南面雅隆昌珠(今山南、林芝)為核心的“約茹”,共九個東岱;
  以香地雄巴園(今拉薩西北的香曲河地區)為核心的“葉茹”,共九個東岱;
  以車之都爾巴那(今日喀則地區)為核心的“拉茹”,共九個東岱;
  以甲雪達巴蔡(今拉薩東北的唐古拉山)為核心的“孫波茹”共十壹個東岱;
  除去這五個茹外,還有以象雄為核心的“象雄茹”,其下十個東岱,如此便有五十七個東岱。
  此外衛茹、約茹、葉茹和拉茹,還各有壹個東岱,分別組成贊普的東、北、西、南四側的“禁衛軍東岱”,這樣合在壹起便是六十壹個東岱的軍力。
  禁軍壹部留在贊普的身邊,壹部剛從尚結贊手中被奪回,正在返歸的途中,而贊普大會盟要料集起來的,正是本國六茹本裏所有的非禁軍東岱。
  另外值得壹提的是,六個茹本的東岱當中,還各有個“小東岱”(小千戶),指揮官叫“東本”,這個小東岱全是精銳步兵,戰時協同其他東岱的騎兵作戰。
  贊普接著要求,每個茹本這時都要抽四個東岱出戰,集齊了二十四個東岱,這樣便是七千多名“桂”即鐵告身起步的西蕃武士,外加壹萬五千名射手和護持,另外每名貴族或武士出征時,身邊還有若幹名武裝起來的“庸”,擔當宿營、後勤和輕步兵角色,實則有十萬人的規模。
  再加上贊普東北西南的禁衛軍東岱,合計三萬人的規模。
  還有青海、白蘭的黨項和其他羌胡仆從軍,及青海、東道的“通頰”,這樣便是十六萬軍團,當真是傾國出戰。
  規制上,贊普便說以衛茹為中軍,約茹為左翼,葉茹為右翼,拉茹和孫波茹為前鋒,而禁衛東岱及象雄茹為殿後,青海和東道的通頰千戶們混編入左右翼,以贊普的內大論蔡邦.芒措(他是王後的兄長)為大帥,以論恐波和尚綺心兒為左右輔弼,以論諾彭松為司馬官負責監察,全軍集合後即向維州的戰場開發!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