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

幸運的蘇拉

歷史軍事

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 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 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 如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6章 東廊雙松圖

大唐官 by 幸運的蘇拉

2019-5-20 19:44

  按薛瑤英所估算的數目,現在棚倉裏還有四十貫,吳彩鸞整個寫經坊贊助了十八貫,國子監又送來三十貫:可還差起碼二百貫。
  這二百貫也不是個小數目,高嶽決心,真的要開口,去向雲韶小娘子索求。
  順帶著,他也要在唐朝摽梅了,摽梅摽梅,那滿樹的梅子不正是女孩青春的象征嗎?更是要求男子漢要抓住機遇,有梅折時直須折啊,等到梅子落壹地再用籮筐去撿,只能撿到滿筐的爛腐邊角料!這崔雲韶應該也過了及笄之年,完全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所以高嶽啊高嶽,現在要過的,是考驗妳臉皮厚不厚的關卡。
  怕什麽,難不成追求窈窕小娘子,比那禮部試,比那吏部選還可怕?經過這些的我,根本沒什麽好擔心,沒什麽好猶豫的嘛!我可是編劇,套路數不勝數。
  “嘩”壹聲,打扮齊整的高嶽搖著把飛白書扇,自棚頭房走出,這時他恰好看到那勤學好問的李桀,正於井中汲水呢。
  李桀今年也是京兆府解送的韜奮棚五子之壹,但卻下第,不過潘炎對他說過,妳發展苗頭很不錯,只要繼續努力,未來二三年內絕對是能及第的。
  “偉長!”高嶽心念五架房內只有雙文等數位中老年婦人,雙文的年齡快能當他阿姨了,又是芳齋兄的相好碰不得,所以幹脆拿年輕的李桀來練練手,便熱情地喚了李桀的表字。
  李桀回頭望見他,便用袖子擦擦脖子上的汗,很恭敬地喊了聲棚頭。
  高嶽就上前,很關心地問他些學業和生活方面的情況,二人並肩,邊往庖廚那邊走邊交談,李桀手裏還提著裝滿井水的木桶。
  突然,木桶墜地,水傾瀉翻出,在院墻下的平地自各個方向流動,於日光下粼粼發亮:因高嶽迅速伸出胳膊,咚的聲將李桀逼到了墻邊,嚇得李桀的水桶都翻了。
  陽光下,無路可走的李桀擡起眼,只見到高嶽的襆頭背著光,顯得他雙眼炯炯,盯住自己,不由得縮起肩膀,不知所措。
  “怎麽樣偉長,有什麽感覺沒有?”高嶽的嗓音變得低沈醇厚。
  “棚頭,我覺得,我覺得臉在發熱。”李桀是個老實孩子,只能坦白說出感受,“心都要跳出喉嚨眼了。”
  結果他接下來,見到高嶽的臉湊得更近了,如泰山壓頂般,李桀的防線崩潰,他只能緊閉雙眼,將脖子靠在墻壁上,側了過去。
  “嗯......”但預想的災難沒有發生,當李桀睜開眼後,發覺棚頭又站回去,手扶在下巴上,顯得非常滿意,“哦偉長啊,水桶翻了,再去汲桶來。”說完,棚頭就離開了,還留下句話,“另外妳替我向芳齋、從周他們說下,今日的進士期集我去參加,說個很重要的事,然後......”
  然後高嶽要做的事,當然是去拜謁崔中丞家,名為“報及第平安”,實則......
  其實這些日子,在崔寬宅第裏的雲韶,也無時無刻不在擔心高嶽,因為這紛至沓來的消息無不讓人心驚肉跳:
  雲韶先是擔心高嶽不能及第,而被京兆府杖殺;
  但高嶽卻不但及第,還鬼使神差地當上了狀頭;
  就在她歡呼雀躍時,突然有說有人向皇帝控訴次年放榜不公,懷疑重點就是高嶽,於是又要在尚書省子亭覆試;
  隨後叔父崔寬按捺不住,生平第壹次像個男人,要請牓子求陛下開延英召對;
  但當日叔父又回來說,無需再請牓子,高嶽的覆試也是十拿九穩的;
  又過二三日,確鑿的消息果然從皇城傳出,高嶽依舊是今年狀頭。
  就當崔雲韶終於放下顆忐忑的心後,高嶽卻又如人間蒸發般消失了蹤跡(其實這不過是雲韶的觀感,高嶽也就去紅芍小亭請教了下薛煉師吏部選的情況)。他說好的若是及第,便要把興唐寺最美的牡丹采擷給我的呢!
  於是雲韶情緒迅速由原來的擔驚受怕,變得焦慮不安,今日她便要挾雲和,要去安邑坊元法寺玩耍。
  雲和就冷冷地問阿姊,為何要去元法寺呢?
  雲韶吞吞吐吐,說元法寺南觀音院的盧舍那堂北壁有“維摩詰變”圖,屏風上面有虞世南的筆跡,書畫齊輝,可謂長安壹絕,迄今還沒有去遊覽過。
  “怕是阿姊還希望見到那元法寺曼殊院西廊壁上的劉整所畫的
  吧?”
  “雲和妳又癡了,劉整畫的明明是雙松圖。”
  “阿姊妳眼中,可不就只剩壹棵松嗎?”
  壹聽這個,雲韶的臉霎時紅了:其實她為什麽要去元法寺,雲和是清楚無比的,因為今年新進士的期集院就設在安邑坊內的元法寺,阿姊終於耐不住,要去見高嶽了。
  唉,這難道便是逾笄之女(剩女)的悲哀?雲和在心中嘆息道。
  崔雲和總的來說還是刀子嘴豆腐心,嘲諷完阿姊後,還是叫仆人備車,和阿姊壹道向鄰靠東市的安邑坊而去。
  這時,元法寺曼殊院內,前來期集的進士發生了嚴重激烈的爭吵。
  爭吵的源頭,當然在於高嶽,因為他在期集中居然提出,“今年的曲江杏園宴,和毷氉宴合二為壹”,“各進士不抽錢,進士團另有收入”。
  幾位出自韜奮棚的進士自然附和棚頭,但鄭絪卻激烈反對,二人吵得不可開交,獨孤良器則在中間苦苦調停。
  黃順則在壹邊不斷提醒鄭絪,“鄭郎君,妳還欠我棚十貫錢呢?”
  這話氣得鄭絪滿臉漲紅,高嶽便攤手對他說,“所以說鄭郎君妳連十貫錢都還不起,還抽什麽錢去杏園宴?我們現在還要準備吏部關試,還是節省為好,進士團的酬勞我自然有辦法,這不也是為妳好嗎?”
  說完高嶽想起還要去拜謁崔中丞,不想再和鄭絪糾纏,便起身順著花木郁蔥的曼殊院東廊,朝著西廊走。
  西廊的墻壁上,繪著另外位畫師陳子昂(此陳子昂不是那位大詩人,只是同名)的佛畫,高嶽剛走到畫下,氣憤難當的鄭絪就追上來,拉住他的衣袖,“高嶽妳這樣做,毫不遵守常理!”
  “常理總是要變通的嗎,妳不愧是滎陽鄭家出來的,比妳騎得那頭驢子還要倔。”高嶽轉身憤怒地指責。
  結果瞬間,高嶽只覺得黑影壹閃,接著沈悶的“咚”聲。
  哎!鄭絪不知何時起,伸出長長的胳膊,將高嶽壓到了曼殊院西廊墻壁上,不讓他繼續往前走了,臉距離高嶽的臉只有半尺不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