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莊不周

歷史軍事

初平二年,秋,廬江舒城。 孫策忽然翻身坐起,空洞的眼神瞪著被晨曦照白的窗棱,壹動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23章 李通

策行三國 by 莊不周

2019-5-17 14:59

 李通在三國名頭不算響亮,很多人都不熟悉他。但孫策清楚這人是個狠角色,他唯壹的遺憾是死得太早,建安十四年他就病死了,時年四十二歲。而他生前的最後壹個任務是擊敗想抄曹仁後路的關羽,救出曹仁。若非如此,等江夏、南郡變成戰場前線,他的功業絕不弱於文聘。
  在史書裏,李通與文聘、許褚等人同卷,大多數人名聲不顯,許禇出名是因為演義,屬於例外,但實際上這些人都是極重的將領,否則史家不會將他們列在五子良將之後。李通的功績在於穩定後方,曹操與袁紹對抗於官渡之時,李通牢牢的控制了汝南,保證了曹操後方安全,當時和他搭擋的人就是趙儼。
  李通是江夏平春人,可是從地理上而言,平春在三關之北,與汝南地接。這是朝廷特意設定的區劃原則,不讓任何壹郡獨占地理上的分界嶺,以免有人依靠地理優勢割據壹方。南陽郡有壹角伸入江夏腹地,也是出於這個原則。
  李通起家就在朗陵,他和郡人陳恭壹起起兵。與他們同時起兵的還有壹個周直,李通想幹掉周直,吞並他的部眾,陳恭不同意,於是李通就自己幹,請周直來喝酒,然後就把周直幹掉了。周直部下大亂,欲行反撲,陳恭沒辦法,只好與李通壹起出兵,降伏周直部下。後來陳恭的妻弟陳郃造反,殺了陳恭,想接管他的部下,李通又出兵殺死陳郃,用陳郃的首級祭祀陳恭。35xs
  至此,李通成為朗陵壹帶最強的武裝力量,擁眾五六千戶,整個朗陵、平春等縣都在他的勢力控制範圍以內。江夏全郡十四城,五萬多戶,李通控制的力量約十分之壹,劉勛想占據江夏、南郡與孫策對抗,自然要拉攏李通,便任命李通為安陽都尉。
  李通原本和吳霸等人壹樣是私人武裝,現在有了江夏太守的官方任命,他就成了官兵,想對吳霸等人下手,擴張實力。吳霸等人原屬黃巾,實力也不小,李通不敢輕惹,但是在劉辟、龔都先後被孫策父子招攬之後,留在山裏的余部實力大減,此消彼漲,他動了心思,自然不能讓吳霸順利通過他的地盤。
  聽完吳霸的控訴,孫策並不擔心。李通功業心很強,幾次吞並的時間都選擇得很好,這樣的人不會是莽夫,他知道該選擇誰。歷史上他就沒有選擇袁紹,現在他也未必會選擇袁紹,至少不會選擇劉勛。
  孫策對吳霸說,這件事交給我了,妳和其他人聯系壹下,讓他們全部趕到朗陵來。
  吳霸將信將疑,嘴上答應了,積極性卻不夠。孫策也不著急,他知道吳霸會觀望,這是人之常情。等他把李通打服了,他們才能死心塌地。35xs如果蔣幹能夠說得李通來降,那就更好了。
  ——
  蔣幹壹駕輕車,進了平春城。
  孫策率兵剛出平輿城不久,李通就收到了消息,立刻放棄了朗陵,收縮到平春。平春在淮水之南,背靠桐柏山余脈之壹的東山,易守難攻,他就是平春人,很清楚地形。面對周直、陳郃等人,他無所畏懼,敢打敢沖,面對吳霸等人,他也有足夠的信心主動出擊。可是面對孫策,他沒有這樣的信心。
  孫策在穰城壹帶大破徐榮,全殲兩萬西涼兵的消息,他已經聽說過。當然,他也聽說了孫策在南陽誅殺豪強,奪其家產的事。他也是壹個豪強,不想放棄手中的土地,否則他早就投孫策了。
  得知蔣幹來了,李通很高興,立刻派人將蔣幹迎了進去。蔣幹也算是江淮之間的名士,他主動來訪,讓李通覺得臉上有光。不僅在正堂相見,還請來了不少部下,儀式很隆重。
  雙方見禮,李通壹壹介紹了自己的部下,然後很客氣的問道:“不知子翼大駕光臨,有何指教?”
  蔣幹笑笑,環顧四周。“來救諸位性命。”
  李通並不意外。他知道蔣幹從朗陵方向來,很可能是為孫策做說客。孫策和黃巾關系不壹般,他到這裏來,應該是應吳霸等人之邀。“這話從何說起?”
  “聽說都尉現在有五六千家?”
  李通撫著頜下的短須,傲然壹笑。“敢教子翼得知,我剛剛接受了郡將的任命,已經是陽安都尉了。平春、黽縣都是我的轄區。”
  “哦,是嗎,那有多少人?”蔣幹故作驚訝。
  “兩縣相加,有壹萬三千余戶,近六萬口。”
  蔣幹拱拱手。“恭賀都尉,這兩個縣加起來戶口比朗陵還多,幾乎有平輿的六成了。”
  李通頓時尷尬無比。蔣幹看似誇他,其實是損他。壹萬多戶算什麽,孫策掌握著整個豫州,僅汝南郡治平輿就有兩萬戶。朗陵人口也不少,他在朗陵附近活動了那麽久,卻壹直沒能控制朗陵。孫策壹來,他直接撤出了朗陵縣。
  蔣幹環顧四周,將李通等人的神情盡收眼底。“諸位知道劉子臺是袁將軍故吏吧?”
  李通沈默不語。
  “劉子臺能做江夏太守,是奉袁將軍之命,如今袁將軍戰死沙場,劉子臺既不奔喪,也不送葬,卻擁兵對抗袁將軍指定的繼承人。這樣的人也值得妳們擁戴?如果他是九江太守,我會覺得很羞恥。”
  李通咳嗽壹聲:“子翼所言不妥,袁將軍物故,孫策如何能做他的繼承人。要繼承,也應該由袁將軍之子袁伯陽繼承才對……”
  李通話音未落,蔣幹就打斷了他的話。“都尉最近可曾見過潁川辛毗辛佐治?”
  李通張了張嘴,顧左右而言他,不敢與蔣幹對視。蔣幹冷笑壹聲:“這麽說是見過了。那我再問壹句,都尉可曾見過袁將軍之婿黃子美?”
  不等李通回答,蔣幹大聲說道:“辛佐治護送袁伯陽回鄉,為袁將軍守墓,不知輔佐袁伯陽致禮盡哀,卻煽動都尉與袁將軍指定的繼承人為敵,是為不忠。黃子美身為袁將軍長婿,與劉子臺沆瀣壹氣,是為不孝。他們挑動是非,陷汝南、江夏二郡於水火,是為不仁。他們誤導都尉,以卵擊石,是為不義。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都尉與這樣的人為伍,難道不怕身死族滅,遺臭萬年?”
  “誰說我們壹定會敗?”壹個老儒生站了起來,反駁道:“孫策父子再強,還能與袁本初對抗嗎?”
  “妳是哪位賢達?”
  老儒生哼了壹聲,大聲報了壹個名字。蔣幹想了想,搖搖頭。“沒聽過。”
  老儒生氣得臉色發白,怒視蔣幹。蔣幹微微壹笑。“幾天前,汝南數千名士齊聚平輿,要為許子將討公道,妳怕是沒資格參加吧?若非如此,妳怎麽還能在這裏大言不慚,妖言惑眾。怎麽,妳覺得妳比許子將還要高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