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二十章 打不過就加入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3

  “方才與妳大兄對答,妳可有所得?”山徑幽道之中,邵勛看著二子獾郎,問道。
  “為官者需得體察民情。”獾郎老老實實地回道。
  “這是我的原話,妳可有自己的想法?”
  獾郎憋了半天,道:“不能為奸猾小吏所欺。”
  “那麽如何才能不被他們欺騙呢?”
  “諸事了然於胸,小吏便不敢放肆。再恩威並施,可保多年無虞。”
  “這是妳隨征得來的感悟?”
  “是。”獾郎說道:“阿爺在平城便是恩威並施,又對民情軍事頗為熟稔,故沒人敢欺瞞。”
  邵勛停下了腳步,看著遠方郁郁蔥蔥的松林,道:“人如此樹,總得經歷壹些風霜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左國城知道嗎?”
  “知道。”
  “那裏有些破敗,明年會修繕起來,妳就去那裏吧。”邵勛說道:“今年我就想弄馬耕,壹直未能如願。今已有耕馬百匹運至左國城,我再撥妳壹些民戶、農具、種子,明年妳就把這事給我做起來。”
  “是。”
  “過了年妳就十六歲了,萬不可還想著玩。”邵勛說道。
  “是。”
  邵勛又往前走了壹段,忍不住問道:“除我交予妳之事外,妳就沒點自己的方略?”
  獾郎愕然。
  “離石是什麽地方,妳可清楚?”
  “劉元海起家之地。”
  “妳知道就好。”邵勛說道:“那地方匈奴、山胡之輩比晉人多多了,妳若能有所作為,為父便能高看妳壹些。”
  獾郎恍然大悟,道:“兒知道怎麽做了。”
  邵勛看他那樣子,笑了,道:“好,我也不問妳。到時候再看。走吧,下山去,妳阿娘等急了。”
  盧薰果然在山腳下走來走去。
  見父子二人下來,居然還用嗔怪的目光看了眼邵勛,仿佛在怪他把兒子嚇壞了。
  “慈母多敗兒!”邵勛無奈地搖了搖頭。
  想當年,他還是二十出頭的大好青年,結果把奔四十的阿姨的肚子弄大了。
  阿姨平生就這壹個孩子,這會都鬢生白發了,還像小時候壹樣寵著,真真讓人無語。
  不過獾郎看起來也沒那麽嬌氣,這讓他放心不少。但又忍不住想道,如果經受了足夠的磨練,是不是會更好?
  往前走了數十步後,遇到了秘書監盧諶。
  盧諶收回看向山道上那對母子的目光,稟道:“大王,丞相批駁了府兵軍制,說要改動。詳情在此——”
  說罷,遞了壹份文稿上來。
  邵勛接過看了起來,隨口問道:“他們還是要改選官之事?”
  “正是。”盧諶答道:“任何人不得以勛官身份轉任職官,勛官亦不可有門蔭入仕。”
  勛官理論上可以經吏部考察,轉任職官——壹般是降級任用。
  門蔭入仕同理。
  如今他們就是想堵住這兩條路子,保住職官的基本盤。
  勛官若想當職官,只能立功,通過“征”、“拜”、“除”、“授”的途徑入仕。
  “這就是他們最大的讓步麽?”邵勛很快看完了,問道。
  “應是了。”盧諶說道:“王太尉又有言,既有九品十八級官,不如勛官也設十八級,非十二級,即策勛十八轉,非十二轉也。”
  目前的勛官體系中,最高級為上柱國、正二品,最低的為武騎尉、從七品,即上柱國、柱國、上護軍、護軍、上輕車都尉、輕車都尉、上騎都尉、騎都尉、驍騎尉、飛騎尉、雲騎尉、武騎尉十二級。
  王衍的意思是勛官體系和職官體系看齊,從正壹品到從九品,正好十八級,壹壹對應,壹轉功換從九品,十八轉功換正壹品。
  道理是有道理的,但小心思也昭然若揭。
  “妳替我帶句話,勛官十八轉我可以答應。但勛官需可參加吏部考察,勛官子弟入太學者同理。”邵勛回道:“至於之前已經發出去的,仍從舊制,飛騎尉官印並不收回。”
  “是。”盧諶松了口氣。
  這個條件其實不難答應,蓋因士人、勛官參與考察,出身、豐姿、儀容、學識、人品等是硬性條件。
  九成九的勛官出身很差,且不識字,更別說書法好壞了,光這壹條就把絕大多數人擋在門外。
  即便有識字的,多半只是粗通文墨,不通公文寫作,文采也不行,字估計寫得很醜,又能淘汰壹大批人。
  真正考察能通過的,怕不是士族家庭出身的武人勛官,說到底還是為他們準備的。
  當然,這是現在,以後則難說。
  當勛官家庭的第二代大批量長成後,肯定有很多人接受過教育,這其實變相擴大了梁王的選材範圍。
  或許這就是他的目的之壹。
  梁王做事,真的壹環套壹環。
  從人才角度來講,其實就是勛官集團從士人集團那裏搶得土地,然後有本錢教育自己的子女,天知道會多出多少讀書識字又會武藝的人。
  到了那時,如果還有人咬死靠門第來選官的話,恐怕要犯眾怒。說不得,就得提出另壹種方法了,比如出題考試?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是個長期的過程。
  就短期來看,士族還不用過於憂慮,還有至少幾十年的好日子過。至於幾十年之後的事情,有那目光長遠的士人看到了,可不敢管啊。
  人總是有僥幸心理的,還有幾十年呢,那時候的事情誰知道,我犯得著因為這種事情現在就反對梁王嗎?縱然跳出來反對,萬壹別人不支持我怎麽辦?那我豈不是家破人亡了?
  這就是士人面臨的困境。
  盧諶其實已經看出來了,勛官這種事不可逆。有梁王護持著,再有二十年,就是壹股龐大的勢力了,便是士人也無法輕易扳倒,直到這項制度崩潰,府兵群體消亡,但那時候的士人會是什麽局面?
  天下的激烈變革,總是讓人霧裏看花,難以窺其全貌。
  ******
  邵勛離去後,盧諶稍稍落後幾步。
  盧薰會意,帶著獾郎走了過去。
  “舅父。”獾郎先施壹禮。
  “獾郎無需如此。”盧諶換上壹副笑臉,將外甥扶了起來,然後仔細打量壹番,笑道:“溫潤如玉壹美少年,卻不知道哪家女兒有這福分了。”
  壹提這事,盧薰連連點頭,道:“子諒,河北可有好人家?”
  盧諶搖了搖頭,道:“河北不妥。”
  說完,盧諶沈吟壹番,道:“我亦有河南知交好友,待我尋摸壹番,定給獾郎找個好人家。屆時妳使些勁,讓梁王同意即可。”
  此時習俗,兒女婚姻中,母親的意見至關重要,盧諶這麽說並非無的放矢。
  “那就拜托子諒了。”盧薰心下稍安,旋又道:“也不用找太高門第的,我擔心大王疑慮……”
  盧諶無語。
  娶妻這麽重要的事,豈能隨隨便便?沒有助力,那娶妻作甚?
  “我就獾郎這麽壹個孩子……”盧薰又道,說著說著,不知想到了什麽,眼圈都紅了。
  盧諶重重嘆了口氣。
  自父親去世後,河北士族士氣低迷,萎靡不振,不得想想辦法?
  眼見著清河崔氏頻頻活動,有挑戰範陽盧氏地位的苗頭,不更得想想辦法?
  “大王方才說什麽了?”盧諶壓下心中焦慮,問道。
  “獾郎明年要去左國城……”盧薰簡單地敘述了壹下。
  “此乃大事!”盧諶說道:“放心,獾郎需要什麽,我來想辦法。妳們把事做好就行。”
  盧薰嘆了口氣,顯然沒多開心。
  盧諶不理。
  難道經歷過諸王混戰的人,都怕了?
  “最近河北怎樣?”盧薰問道。
  “勛官之事才剛傳到河北,我亦不知。”盧諶說道:“想必會有很多人不滿吧?唉,河北士人也是苦悶極了,就沒吃上過肉。我也怕有人不曉事,輕舉妄動。若有人造反,他們死不足惜,但卻會壞了大事。”
  不知道為什麽,盧薰竟然隱隱希望河北真的有人造反。
  “至於馬耕——”盧諶壓根沒註意盧薰的表情,自顧自說道:“此事並不簡單。今歲出征之時,大王曾令代國將軍普骨閭施行馬耕之法,不知他們試得怎麽樣了。我會遣人問問的。對了——”
  盧諶似乎想到了什麽,高興地說道:“我聞廣寧烏桓乏耕牛,曾經試過馬耕,壹會便書信壹封,找些烏桓大人問問。”
  “嗯。”盧薰微微點頭,道:“麻煩兄長了。”
  “無妨,小事罷了。”盧諶說道。
  若說與胡人的聯系,除了已經敗落的太原王氏外,應該沒人能超過範陽盧氏了。他們是真的與鮮卑、烏桓關系密切,而太原王氏主要與匈奴攪和在壹起。
  而這個時候,盧諶才發現獾郎壹直沒說話。不過他顯然在認真聽著,倒還好。
  只是這性子有點悶啊,莫不是被妹妹慣出來的?
  “我不宜久留,先行離去了。”盧諶行了壹禮,說道。
  除了秘書監日常事務外,他還有很多事要做。
  其中最重要的,乃是請梁王於幽州置府兵。
  幽燕之地,豪傑眾多,挑選府兵很容易。若能置上五六個龍驤府,他便可說動範陽盧氏及幽州其他豪族子弟充當府兵,為梁王征戰,立功受賞。
  既然沒法阻止,那就加入!這是盧諶想到的辦法。
  不過這事還得與幽州士族商議壹番,不是他壹個人能做決定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