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五十壹章 夢開始的地方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3

  天色已經漸晚,鄉間院落之內升起了裊裊炊煙。
  會議開到壹半,眾人歇息壹會。
  常粲鼻子嗅了嗅,壹臉陶醉的模樣,嘆道:“少時在鄉裏,幫村中壹富戶燒火做飯,彼時很不喜歡柴火味。戰亂壹起,整個村子都沒了,慢慢地竟然懷念起了這股味道。”
  說完,神色之間頗有些感傷。
  “常督護動感情哩。”幾個相熟之人笑道。
  “滾!”常粲笑罵了壹句,方才那壹絲追憶、感傷似乎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在軍中,軟弱要被人看不起的。哪怕心裏怕得很,也要裝作不怕。流露出多愁善感,這群大老粗們不會理解,反而會輕視妳。
  “許猛,妳會不會喝茶?怎麽掏茶葉吃?”又有人大聲笑道。
  來自襄城潁橋的部曲督許猛臉色漲紅,道:“妳管我?又吃不死人。”
  常粲壹見,樂了,道:“許猛,妳也當幾年部曲督了,怎麽還和當年壹樣?”
  “常督護變了嗎?”許猛問道。
  “總有些變化的。”常粲直言不諱道:“提頭賣命,不就是為了富貴嗎?今富貴擺在眼前,妳卻不會享受,又有何用?”
  “也是。”許猛笑了笑,道:“這富貴還是梁公給的,卻不好拂了他的心意。”
  “其實,比起我等,下面人更需要富貴。梁公方才所言,真是給了大夥壹條出路。”
  “誰說的?我也想賺功勛啊,副部曲將還是太小了。”
  “部曲督都小了。”
  “哈哈。”
  常粲、許猛閑談間,其他人也開始起哄。
  在座的都是七品到九品之間的小官,又出身殺才武夫,很多人入伍之前甚至是賊匪壹流的人物,說起話來當真是百無禁忌。
  邵勛遠遠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壹隊親兵,給眾人端來了晚飯。
  飯菜都就地取材。
  主食是汝水邊收獲的菇米,做成了幾大桶菇米飯。
  菜是時蔬,外加幾片肉脯、些許魚湯。
  邵勛坐於上首,笑道:“諸位興致高漲,看樣子對勛官之事頗為滿意。”
  眾人皆笑,常粲出面說道:“為武人謀利之事只有明公能做到。這個天下,若哪個武人不忠於明公,那就是喪了良心,天打雷劈。”
  邵勛伸手讓他坐下,道:“兒郎們以血肉之軀直面鋒刃,得些富貴怎麽了?天下板蕩之際,誰出了力,就該得好處,武人搏命,出力又流血,該得好處。誠然,士人也出了力,出錢出糧出人,但原本好處都是他們的,讓壹點出來很尋常。”
  “天下之事,左不過壹個規矩而已。”邵勛端起飯碗,說道:“士人讓出好處,妳等得到好處,壹切憑功勞說話,這就是規矩。沒有功勞,就想得好處,那就是不講規矩,無論士人還是武人都不行。”
  “從明年開始,洛南十四防府兵是第壹批嘗試勛官制度的部隊。此制剛剛推出,或有不足,今後還會改。話先說在前頭妳等回去也對兒郎們講清楚,改制之前,好的地方算便宜妳們了,不好的地方也都受著。改了以後,再重新計功,之前的不變。”
  “制度完善之後,我會擇機推廣。但怎麽推、何時推、推到哪壹步,要看時勢再定。天下之事,便是我也得與人商量著來,不能隨心所欲。妳等也不能隨心所欲,壞了規矩,不僅士人輸,妳們也會輸。”
  “言盡於此,吃飯吧。”邵勛拍了拍桌子,道:“總之這是好事,以後想要富貴,就在戰場上把敵人斬個七零八落。”
  “遵命。”眾軍官轟然應下,神色間頗為振奮,但也收起了些許驕狂之色。
  梁公給了他們好處,但也敲打了他們,不能欲壑難填。
  士人也是有反抗能力的,他們能讓步就已經不容易,別想太多。
  ******
  府兵軍官們吃完飯就離開了。
  他們謹遵命令,回到各防之後,會召集軍士,將勛官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他們。
  八月有秋收,秋收結束之後,還有秋播。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秋播之前洛南府兵就會被召集起來,隨梁公去廣成澤操練。
  送走府兵後,邵勛又召集了同樣剛吃罷晚飯的學生。
  每人都有壹份見面禮,不多,壹匹絹外加壹貫永嘉新錢而已。
  “白同,在梁縣武學幾年了?”邵勛拉著壹名學生坐下,然後問道。
  “學生是永興二年(305)入學的,永嘉四年(310)出任教諭,迄今八年。”白同起身答道。
  “坐下,坐下。”邵勛和藹地說道:“把妳摁在梁縣武學八年,委屈妳了。”
  白同又站了起來,道:“仆是太原人,流落至此,父母宗親偕亡,若無邵師,恐已成他人果腹之物,如何能有今日?”
  “今日如何?”邵勛問道。
  “汝水畔有宅第壹區,田七十畝,妻、妾各壹,兒女數人。”白同說道:“擔任教諭之間,糧祿賞賜與八品官無異,更有職田三頃,用度之寬裕,已是外人難以想象。學生感激涕零,雖不能為邵師上陣殺敵,但可為邵師教導出更多品行端正、文武雙全之門生,毗贊邵師大業。”
  “妳能這麽想,邵師很高興。但邵師不能虧待了妳。”邵勛又拉著學生坐下,道:“令郎幾歲了?”
  “五歲。”
  “可舍得送至梁宮,與我兒作伴?”邵勛問道。
  白同有些激動,稍稍平復了下心情後,道:“願。”
  “我的學生,就該這麽幹脆。”邵勛大笑道。
  梁縣武學壹開始還是他自己教的,後來時間越來越少,就請衣食無著的讀書人充當教諭,上文化課,另請軍中將校臨時客串,教授武藝、軍略。
  熬過前五年後,邵勛又下令從每批畢業生中,挑選文才出眾者——相對而言——進入教諭隊伍,讓武學形成自循環。
  其他畢業的武學生,絕大多數進入了軍隊。
  十余年來,銀槍軍幾乎每年都擴軍,對軍官的需求非常大。
  比如新建壹幢,計有六百官兵,其中軍士從各地招募,總計約三十名大小軍官、文書之類就靠武學生填充了。
  如今銀槍軍就有三十幢(原有三十壹幢),理論上需要九百多名學生兵軍官。
  黑矟軍十幢雖然不全是學生軍官,但也超過了六成。
  騾子軍亦有少許。
  而梁縣武學至今總共培養了1673名學生,如果去掉近兩年大批量進入地方政權的那些人,則只有壹千三百多。
  事實上還有不少戰死、傷殘、病歿之人,以及部分進入地方的人員,能用的學生軍官就更少了。
  所以,銀槍軍中存在大量提幹的老兵,並不全是學生軍官。
  軍隊需要人地方需要人,人才是不夠用的,而且遠遠不夠。
  好消息是今年年底,永嘉八年(314)入學的第壹批許昌武學生將畢業,梁縣武學則繼續源源不斷地提供學生,可用之人稍多了壹些——今年汴梁武學也從流民裏招募了180名十到十六歲的孤兒,充作首批學生。
  局面是壹步步好轉的,根基也是壹點點紮實起來的,而這其實離不開教諭們的辛勤努力。
  尤其是這種上了五年學,又教學八年的心腹門生,更是珍貴無比。
  他的水平比起八年前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他的忠心,完全值得邵勛信任,至少他不會教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把學生們帶歪。
  他還對邵勛充滿感激,因為命運得到了改變。
  這種人用起來非常放心。
  白同只是壹個縮影,與他壹樣的還有很多人。
  為了補償他們不能為官為將的損失,除了提高經濟待遇之外,給他們的下壹代予以補償也是應有之意。
  而且,效果確實非常好,白同感激涕零。
  和邵師的孩子們壹起學習,這是造化啊。
  給完白同好處之後,邵勛又點了八九個人的名字,基本都是壹到五期的學生,大部分以文才見長,少部分軍略學得不錯,他按照各人平日裏的表現,壹壹給予賞賜。
  “妳等——”邵勛又指了指教諭們身後的十幾名學生,道:“都是東平人吧?”
  “是。”學生們齊聲答道。
  這是永嘉八年(314)年初入學的學生,那壹批總共165人,全部來自東平國。
  因為戰爭的緣故,產生了不少孤兒。當地那幾年也清理了壹批戰爭期間首鼠兩端的士人豪強,罰沒了許多莊客,不少學生就出自莊客家庭。
  所以,這壹批不全是孤兒——事實上隨著河南日漸太平,想要搜羅孤兒也沒那麽容易了,不像以前壹抓壹大把。
  “兩年沒擴軍了。今年臘月,我會少少征募壹批新兵,編為四幢,是為黑矟軍右營。屆時會從爾等之中挑選百人,出任軍官小校。”邵勛說道:“銀槍、黑矟二軍乃我左膀右臂,爾等壹定要勇猛精進,苦練不輟。”
  “兵練好了,將來自會有上戰陣的機會,會有立功受賞的機會。梁縣武學十余年,出來了千余名學生,而今個個有家有業,有妻有子,生活富足,地位崇高。機會有的是,把事情做好,安心等待,邵師不會虧待了妳們的。”
  “謹遵邵師教誨。”十余人中,站在最前面的兩人帶頭,齊聲應道。
  “各賜弓壹張、刀壹柄。”邵勛拍了拍手,親兵們立刻拿來器械,壹壹分發下去。
  “謝邵師賞賜。”眾人又道。
  “邵師是妳們的天,銀槍、黑矟二軍是妳們的家。沒有邵師,妳們什麽都不是。做人不能忘本,記住了。”白同突然站了起來,對眾人說道。
  邵勛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笑。
  銀槍、黑矟二軍是壹個非常抱團的組織。
  外人想要進去,只有兩個途徑:壹、以新兵的身份被招募;二、就讀梁縣、許昌乃至汴梁武學。
  到目前為止,新兵多為纖夫、碼頭力工、礦工以及部分農家子;學生大部分是孤兒,少部分是普通莊戶子弟。
  這是底層人的壹條上升通道,邵勛知道,士人知道,他們自己也知道。
  排他性很強,內部抱團,只認邵師壹人。
  這樣有利有弊,但在打天下及鞏固權力的過程中,這樣的銀槍軍、黑矟軍是非常好使的,所謂利大於弊。
  也許將來會弊大於利,但現在還不到改造的時候,不著急。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