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

孤獨麥客

網遊小說

第壹章 征辟雨後乍晴,霞滿西天。伊水北岸零零散散立著幾個人,似乎在欣賞夕陽。其中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九章 結交

晉末長劍 by 孤獨麥客

2025-1-8 21:02

  天子經東陽門入城時,受到了洛陽士民的熱烈歡呼。
  有人是真心來的。
  有人是過來看熱鬧的。
  還有人是為了半個胡餅過來的。
  彼時正值正午,吃了三大碗飯、壹大塊肉和壹碗魚湯的天子喜笑顏開,頻頻揮手。
  但洛陽百姓的目光多落在天子身側的邵勛身上。
  無他,金甲太耀眼了,實在無法讓人不註意。
  天子身後還跟著壹連串的車輛,驢車、牛車甚至羊車都有,是糜晃在富平津準備的,給宗王、公卿、官員乘坐。
  這個時候,還有很多洛陽公卿的家眷出門迎接家人。
  有人看到自家主心骨回來了,欣喜異常。
  有人則沒看到,痛哭流涕。
  這就是戰爭啊,不是每個人都有幸活下來的。
  司馬穎與豫章王同乘壹車,二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前者眼神躲躲閃閃,不敢直視洛陽百姓。
  後者高興地看著向他跑來的妻子。
  嗯?邵勛掃了壹眼,原來認識。
  衛將軍梁芬家的小娘子,與庾文君壹起出遊過,像個大姐姐壹樣照顧她。
  光芒萬丈的他含笑點了點頭,沒想到梁小娘子看了他壹眼,似乎不認識般,壹溜煙地跑過去,追在豫章王的車駕旁。
  邵勛昂首挺胸,目視前方。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在密切關註他。
  邵某人現在的名氣是真的不小。
  火並掉了上官巳,讓滿城公卿印象分+1(原來可能是負分……)。
  驅退張方,更是讓全城百姓感激萬分——張方壹來,公卿不壹定有事,百姓肯定遭殃。
  另外,戰爭甫壹結束,他就帶著軍士、勸說百姓出城搶種麥子,並身體力行,帶頭耕地,讓諸多有識之士贊賞不已。
  這些名氣,隨著時間的沈澱,會慢慢顯現出效果的。
  車隊在宮城外停下。
  官員、公卿、宗王再拜天子,各自散去。
  臨時留守宮城的王國軍下軍將軍王秉早就等候多時,大禮參拜。
  “起來吧。”天子雙手虛扶,然後又對陳有根道:“快,直去華林園。”
  “諾。”陳有根應下了。
  端門已經大開,車駕過太極、昭陽二殿後,抵達了華林園。
  六百銀槍軍士卒進了宮城,有條不紊地接替下軍遺留下來的防務。從今往後,他們將是宮城內唯壹的守備力量。
  天子壹下車就直奔池塘,隨後便失望地頓住了。
  邵勛瞟了壹眼,滿塘的枯枝敗葉,有甚可看的?
  他細細打量起了這座皇家園林的規制。
  還是武夫的視角,哪裏適合屯兵,哪裏適合交戰,仔仔細細琢磨了壹番。
  天子已在侍者的圍護下,逛出去了好遠。
  邵勛懶得跟上,待看到糜晃滿頭大汗地走過來時,連忙上前行禮。
  “都督可是送王夷甫回去了?”邵勛笑問道。
  以前落魄的時候,王衍出現在我們的世界中了嗎?沒有。
  現在掌握兵權了,他湊上來了,呵呵,老糜還是看不穿啊,被王衍忽悠得不行。
  “還有司徒王戎,壹起送回去了。”糜晃略有些尷尬地說道。
  “都督急來此,有要事?”邵勛問道。
  “方才收到故人來信,講了壹些東海之事。”糜晃說道:“裴盾、王導、劉洽、王承、戴淵等人,皆隨司空去了東海。”
  “司空在做什麽?”
  “大約在整頓軍務吧。”
  邵勛無語。
  東海王國軍的老底子早來洛陽了,那邊撐死了剩下幾百兵,有什麽可以整頓的?
  “劉洽奉司空之令,招募、整訓新兵。”糜晃說道:“王承當了東海太守,協助處理政務。”
  “太守?”
  “其實就是國相、內史。”糜晃解釋道。
  東海國就壹個郡,太守與國相、內史並無區別——國相曾經廢除過,但在實際中仍然存在著,比如陳敏就剛當了廣陵相。
  “司空莫非想在徐州做些什麽?”邵勛問道。
  “小郎君果真聰慧。”糜晃大笑道:“司空或許想讓東平王(司馬楙)挪挪位置。”
  “此事大有可能啊。”邵勛說道。
  從情理上來說,別的州司馬越可以不要,但徐州壹定很想拿在手中。
  司馬楙站隊失敗,便給了司馬越動手的理由。而以如今的形勢來看,司馬楙壹定很驚慌,如果給他個別的去處,多半就從了,可兵不血刃拿下徐州。
  另者,司馬越應該開始通盤謀劃天下諸州方伯的安排了吧?
  冀州這麽大塊肥肉,會給誰呢?
  算了,想那麽多作甚,反正不可能是自己。
  “還有壹事。”糜晃說道:“我欲遣使至東海,迎司空回洛,如何?”
  “此為正事,當從速辦理。”邵勛回道。
  糜晃滿意地笑了。
  他有點擔心邵勛大權在握,生出別的想法,這是非常危險的,也很短視。
  “還有壹事。”糜晃拉住準備離開的邵勛,道:“京中有些官員、公卿,托我邀請妳參宴……”
  “為何不直接找我?”
  “妳終日鉆在軍中,如何尋得妳?”
  “宴無好宴,不去了。”
  “哎,別忙著拒絕啊,好事。妳真不知妳現在的名氣?王夷甫還請妳赴宴呢。”
  邵勛嚇了壹跳,加快腳步離開了。
  ******
  向天子辭行後,邵勛回到了金墉城。
  裴妃走了,城內空蕩蕩的,除了廢皇後羊獻容、廢太子司馬覃外,就只剩庾亮壹家了。
  沒什麽意思。
  和庾亮隨便聊了壹會後,便回了住處,研習經史。
  庾亮回到自家館舍時,看到父親站在院中,遂躬身行禮。
  庾琛嗯了壹聲。
  妹妹庾文君、弟弟庾懌、庾冰、庾條亦上前見禮。
  庾亮靜靜地看著庾琛。
  父親是個相貌清臒的中年人,平時話不多,非常低調,但庾亮知道,父親只是不喜應酬罷了,胸中還是藏有錦繡的。
  “記得吾兒初見邵勛之時,並不以為意,後來頗為熱切,曲意結交,現在更是言聽計從,何故也?”庾琛凝視著兒子的眼睛,問道。
  庾亮不敢與父親對視,沈默片刻後,道:“初時囿於舊見,覺得此人不過是個赳赳武夫罷了,雖然談不上厭惡,但也不覺得親近。尤其是他奪了我家部曲,心中更是不喜。”
  “不僅僅是這些吧?”庾琛問道。
  庾亮知道瞞不過父親,深吸壹口氣後,說道:“兒當時確實想得很多。邵勛乃軍戶出身,縱然勇武,或有軍略,但出身決定了他前途有限。後來發現,他胸中有丘壑,料事多中,便真心信服,覺得他在這個亂世中,或能走得更遠。只是——怎麽也沒想到,他硬是借著大勢,壹步步走到今天。”
  “此子確實是個異數。”庾琛嘆了口氣,道:“但洛陽並非善地啊,他留在此處,前途難測。”
  “父親,如果東海王穩定朝局,然後騰出手來,壹壹掃平各路諸侯,能做到嗎?”庾亮問道。
  “元規,過了年就十七歲了,別再那麽天真。”庾琛加重了語氣,說道:“伱捫心自問,可能嗎?”
  “那怎麽辦?”
  庾琛聞言卻沈默了。
  怎麽辦?他也不知道啊。
  他曾經想過去江南吳地當個太守,躲避北方戰亂,卻苦無門路,便把此事壓在了心底。
  迎天子回洛陽的路上,糜晃暗中詢問,願不願意在河南或河北當個郡守。
  他當時沒有明確回答,其實就是不太願意。
  現在想了壹路,漸漸有決定了。
  怎麽說呢?洛陽太危險了,乃眾矢之的。諸王誰入主洛陽,最終都沒有好下場,仿佛是詛咒壹般。
  如果能去外地當太守,即便不是江南,多半也比留在洛陽更好。
  或許,該放棄不切實際的妄想了。
  司馬穎大敗,河北及部分河南郡縣肯定是要大大清洗壹番的,屆時會空出來許多官位。
  刺史他是不敢想了,但撈個太守的可能性極大。
  可能是冀州某郡,也可能是司州某地,看情況了。
  “罷了,不說這個。”庾琛意興闌珊地嘆了口氣,道:“妳既與邵勛有舊,就好好維系這份關系。此人勇冠三軍,又出身東海,手握大軍,行事還有分寸,我看他還能往前走壹走。”
  “父親說的是,兒知道怎麽做了。”庾亮誠懇地說道。
  弟弟妹妹們在壹旁默默聽著。
  庾文君低頭眨巴著眼睛,聽得似懂非懂。不過,中心意思還是明白了,父親讓大兄曲意結交邵勛。
  他果然很厲害!
  聯想到在辟雍認識的徐家阿姐、周家小妹,言談間都在說邵勛如何,她心中就有些不喜,好像自己的玩具被人盯上了壹樣,心下更湧起了壹股奇怪的攀比心理:我可是前年就認識邵司馬了,去年三月春遊之時,還說過好壹會話呢。
  大兄會怎麽結交他呢?會不會經常把他帶家裏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