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南山有龍

歷史軍事

  魂穿朱祁鎮,開局土木堡。   第壹次當皇帝,沒啥經驗,唯有壹條,絕不做叫門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九十二章 禁火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by 南山有龍

2024-4-6 09:49

  懷恩的所作所為,嚴格來說,是壹種負責任的行為。
  畢竟作為司禮監掌印,大明宦官界的話事人,皇宮內院的總管,接連兩次失火,他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接下來,進行針對性消防安全整治,嚴格控制易燃易爆品流通,本就是職責所在。
  朱祁鎮聽完,也挑不出什麽毛病。
  人家兢兢業業搞防火安全,自己能說什麽?
  不讓搞嗎?
  再失火了怎麽辦?
  可是,妳把火燭都控制了,宮裏到了晚上烏漆嘛黑,也不見得就是好事。
  先不說工作效率的問題,這萬壹進來賊,豈不是得不償失?
  就算沒有賊,這黑燈瞎火的,出點什麽亂子,哪怕是有人磕了碰了,也不好啊!
  朱祁鎮思來想去,甚是糾結,只得說道:“做任何事都不能壹刀切,加強防火措施沒問題,也要考慮到宮中實際用度,最基本的照明保障總要有的吧?”
  懷恩臉上堆著笑,說道:“是奴婢考慮不周,盡快安排調整。”
  貝琳看了他壹眼,卻沒有再說什麽。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貍,各自的心思還能不清楚?
  別看懷恩嘴上答應的痛快,要知道,這個調整二字,其中可大有學問。
  只是裝模作樣地給妳發兩根蠟燭,半斤燈油,也算是調整了。
  想要多要的話,對不起,皇上都說了,加強防火措施沒問題,能給妳這些就不錯了,還不知足?
  朱祁鎮看到貝琳發呆,便問道:“還有什麽問題?”
  “哦,那個……”
  貝琳反應過來,趕忙說道:“科學院平日裏實驗太多了,這些實驗室在宮裏始終是個隱患,就算控制火燭,也難保不會出行其他危險,不如……將科學院搬出去吧?”
  “搬出去,搬到哪裏?”
  “半年前,材料研究所在西山征了壹塊地,不如加征壹些,把科學院全都搬過去。”
  貝琳這個想法很早就有了,只是現在科學院也是人多勢眾,壹下子全都搬走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現在宮裏嚴格控制火燭,影響做實驗,又耽擱效率,不如直接搬走得了。
  朱祁鎮點了點頭,西山是太行山的壹條支脈,與燕山遙相呼應,水泥廠和靶場都在那邊,科學院的蒸汽機車研究所也在,現在又擴建了材料研究所,不如把科學院直接遷過去。
  而且,那邊距離三千營的訓練基地很近,無論是安全還是保密,都不成問題。
  “如此也好,盡快拿個章程出來,該如何遷徙,需要多少花費,空置下來哪些房屋,懷恩,妳協助科學院,做好統計。”
  懷恩趕忙答道:“是!”
  事情已經有了定論,兩人齊聲告退,下來準備。
  剛出了禦書房,就看到兩個人迎面而來。
  仔細壹看,正是內閣大學士曹鼐和張益。
  貝琳拱了拱手,對方也點頭示意,雙方擦身而過。
  懷恩也行了壹禮,可是,曹鼐卻沒有回禮,而是沈著臉,壹把薅住他的脖領子。
  “曹閣老,您這是……”
  懷恩嚇了壹跳,怎麽還動手呢?
  他腦子裏快速思索,可是,卻想不到哪裏得罪過人家。
  唯壹可能有沖突的,也只能是宮裏禁火這壹條了。
  可是,人家科學院都沒什麽,妳們急啥啊?
  平日裏,科學院用火燭可比妳們內閣多太多了,就算六部九卿和翰林院加壹起,怕是也沒有科學院用掉的壹半多。
  “老夫問妳,司禮監是不是把貢院的火燭都給禁了?”
  曹鼐面色不善,壹副咄咄逼人的架勢。
  懷恩聽罷,有些明白了,便說道:“貢院距離皇宮太近了,也要小心提防才是……”
  曹鼐直接打斷道:“貢院歸禮部,妳們司禮監憑什麽插手?”
  “咱家不是說了嘛,貢院距離皇宮太近了,若走了水,誰來負責?”
  “自是老夫和禮部負責!”
  “曹閣老,您這話就不對了,皇宮外您可以負責,若是火勢蔓延到宮裏,皇上怪罪下來,所有罪名可都是咱家擔著啊!”
  曹鼐壹肚子氣,用力壹推,直接把懷恩推回到禦書房。
  朱祁鎮也聽到外面的喧嘩聲,便問道:“曹卿家,張卿家,何事前來?”
  “皇上……”
  懷恩壹副委屈的神色,正準備訴幾句苦,卻被人打斷。
  “啟稟皇上,老臣是為了今年的春闈!”
  春闈就是會試,是全國的舉人進京考進士的大考,每四年壹次。
  新政之後,科舉制出現了改變,具體表現為類別更加多樣,出現了自然科學類的考試,而且,不需要進士才能做官,便是舉人,甚至秀才,也可以先到基層鍛煉。
  晉升通道已經打通,只要有能力,從底層壹步步晉升也是個不錯的途徑。
  不過,再怎麽改變,四年壹次的大考仍是大明科舉的重中之重。
  皇帝重視,朝廷重視,舉國上下的學子們都重視。
  今年的春闈,欽命的主考官正是曹鼐。
  可別小看這個臨時的主考官壹職,其中的學問那可大了去。
  每壹屆的主考官,和當年的學員之間,是壹種特殊的師生關系,稱之為門生。
  科舉本身有很大的偶然性,能否金榜題名,直接決定了考生壹生的前途。
  因此,考生會極力推崇主考官,在考試之前爭相去拜訪,希望能透個題目啥的。
  當然了,大明對於徇私舞弊,抓的也很嚴,若考官真的敢透題,被查出來,不死也是流放。
  可是,就算不透題,也不會妨礙考官和考生之間的走動。
  哪個考生不希望結交壹下京中權貴,為給自己的將來多鋪墊壹條路呢?
  等到科舉考試放榜,那些榜上有名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投門生刺,上門拜謁,說白了就是拿著厚禮登門拜訪。
  從此以後,兩人的關系就算是確定下來,做門生的,自然要向老師靠攏,在官場唯老師馬首是瞻。
  而身為老師,對門生也會極盡照顧之能事,比如優先提拔門生,積極擴大他們的政治影響力,遇到門生犯錯,也會盡力助其開脫罪責。
  這種關系表面上看似是師生,實則利益共同體,年輕的學生需要靠山,才能走的更遠,年邁的老師則需要生力軍的加入,才能穩固自己的地位。
  正因為如此,曹鼐對於這壹次春闈看的很重,可是,他在巡視考場的時候,卻發現連蠟燭都沒有準備,這就讓他很氣惱。
  要知道,春闈可是整整三天,吃飯拉屎都要就地解決,連根蠟燭都沒有,晚上讓人怎麽辦?
  這些考生裏面,將來有不少都會是自己的門生,就這麽讓人考試?
  將來還不得被人罵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