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過錯責任劃分
律師本色 by 雪映紅梅
2024-3-15 21:58
在家無事可幹的李誌國每天吃飽飯後,最大的樂趣就是去村東頭的北墻根下跟壹幫村裏人曬太陽、侃大山,事情就出在了侃大山上。
村裏有個叫吳建國的,現年四十六歲,平時與李誌國有些不對付,互相看不上,只要兩人碰到壹起,芝麻綠豆大點事都能爭個臉紅脖子粗。
案發當日,李誌國又去北墻根下曬太陽、侃大山,恰巧碰到了吳建國。兩人因為漂亮國大選的事又爭吵起來,後來愈演愈烈,也不知道是誰先開的頭,祖祖奶奶的罵了起來,看得眾人目瞪口呆。
要說這李誌國和吳建國也是壹對兒鹹吃蘿蔔淡操心的玩意兒,自己肚子還吃不飽呢,居然操心起人家的事,真把自己村的北墻根當成聯合國了!
眼看著兩人就要動起手來,眾人急忙上去將他們拉開了,都是壹個村的,為了壹個外地的選舉居然摞胳膊挽袖子要開幹,不值得!
值不值得不是村裏人說的算的,李誌國沒爭過吳建國,又挨了罵,心裏憋了壹肚子氣。瞧見吳建國跟個大公雞似得趾高氣揚的,李誌國氣不打壹處來,回家後抄起菜刀直奔村東頭的北墻根,他要新仇舊恨壹起算。
結果李誌國用菜刀砍了吳建國好幾刀,刀刀見血,致吳建國身體多處受傷。吳建國也有股子勇勁兒,在爭鬥過程中抄起地上的石頭砸李誌國,李誌國也被吳建國砸了幾下,身上青壹塊紫壹塊的,頭上流著血,後來李誌國逃離了現場。
事情發生的太快,眾人見二人動真格的了,還沒反應過來,已經打完了。有人掏出手機急忙打急救電話,有人上前攙扶渾身是血的吳建國,幫他包紮止血。
吳建國的家人報警後,警察在李誌國家中將其抓獲。案子很快被移送檢察院,檢察院審查起訴後,案卷被移送到了縣法院。
經法醫鑒定,吳建國的身體損傷程度評定為輕傷二級,李誌國的身體損傷程度評定為輕微傷。
案發後,李誌國媳婦聽從律師的建議買了不少禮物,登門去吳家道歉,並且給了吳家賠償款二萬元。因吳家人正在氣頭上並未出具諒解書。
“我們已經去檢察院找負責辦案的檢察員溝通過了,鑒於李誌國歸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案發後能積極賠償被害人的部分經濟損失,檢察員會考慮建議法院從輕處罰。
鑒於被告人和被害人互有傷害,我們現在有兩種意見,第壹種意見認為,被害人吳建國在本案中存在壹定過錯,依法可以減輕被告人百分之二十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二種意見認為,案件的發生完全是由被告人李誌國引起的,所以應由被告人賠償被害人的全部損失。
方律師,您怎麽看?”趙律師道。
所裏的律師都知道,方軼在刑事方面是專家,人又好打交道,所以如果在刑事案件方面遇到問題,拿不定主意都會聽聽他的意見,不壹定全部都采納,但至少可以開拓下思路。
“我理解,趙律師剛才說的是案件的責任劃分的問題。民事方面的責任劃分與刑事方面的責任劃分是不壹樣的。如果真的能認定被害人也有壹定的責任,在量刑上法院也會予以考慮。在民事賠償上也會有所減免。
本案,我同意第二種意見。”方軼道。
“方律師,我認為雖然被告人李誌國持菜刀砍傷了吳建國,但因吳建國在現場未能冷靜處理雙方糾紛,且其在打架過程中也將李誌國打成輕微傷,故應認定吳建國在本案中存在壹定的過錯。”之前方軼見過的高律師說道。
高律師說完後,眾人看向方軼。
方軼想了下,說道:“我說說我的意見,不壹定全對,供大家參考哈。我認為在案證據不足以認定被害人吳建國存在過錯。理由如下:
在案件中,被害人存在過錯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情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民法通則》(民法典頒布後失效)第壹百三十壹條規定,受害人對損害的的發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害人存在壹定的過錯,也會影響被告人的量刑。
但是,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過錯不同於壹般日常生活中我們說的過錯,具有其自身特定的含義。
刑法意義上的被害人過錯,是指被害人出於主觀上的過錯,實施了錯誤或不當的行為,且該行為違背了法律或者社會公序良俗、倫理規範等,侵犯了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或其他正當利益,客觀上激發了犯罪行為的發生。
在司法實踐中,認定被害人是否具有刑法意義上的過錯,壹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量:
壹、過錯行為的實施主體必須是被害人。
二、在主觀上被害人應具有過錯。即被害人主觀上是故意或過失的心態,應當受到法律或道德上的譴責。如果是不可歸咎於被害人的其他行為,則不能認定為被害人過錯。
三、被害人實施的行為違反了法律規定,或者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倫理規範,應當受到社會的否定性評價。
四、被害人的過錯行為與被告人犯罪行為的發生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具有關聯性。
回到本案,根據在案證據,我們可知如下內容:
第壹,吳建國的陳述和證人的證言均證實被告人李誌國與吳建國發生爭吵均是由李誌國挑起的。
第二,吳建國和證人均證實案發時是李誌國先持刀砍人,之後吳建國才拿起石頭打李誌國,是被告人李誌國先動的手。
吳建國在拿起石頭砸李誌國的過程中雖然造成了李誌國輕微傷,但這是由於李誌國的先行侵犯行為所引起的。吳建國的行為與李誌國的犯罪行為之間不具有因果性,所以吳建國的行為不屬於刑法意義上的過錯行為。
因此,我認為吳建國的行為具有正當防衛的性質,在本案中不存在過錯。李誌國應該對被害人吳建國進行全額賠償。
以上是我的意見。”方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