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京城好熱鬧
獨斷大明 by 官笙
2019-5-16 19:13
朱栩沒有理會李邦華他們,快步走向後院。
這裏的事情算是了了,他壹邊走壹邊道:“曹化淳,妳可以去了,不要耽擱,到了四川別忘了朕的話。”
曹化淳跟著朱栩,道:“是,其他的事情奴婢已經安排好,都放在書房,有什麽事情,您可以詢問小安。”
小安也就是壹直跟在曹化淳身後,記錄著朱栩壹言壹行的內監,是曹化淳的徒弟。
朱栩點點頭,轉頭向王壹舟道:“盯著李邦華那幫人,別讓他們真出事情了。”這些人都是陜西的幹吏,少壹個都是損失。
王壹舟倒是不知道朱栩所想,連忙應聲道:“是,末將這就去。”
朱栩回到他的房間,直接道:“將近來的所有重要奏本都給朕調來,還有,通知下去,準備好,今晚連夜離開,去太原。”
小安是壹個二十七八的年輕人,壹直都默默無聞,聽著朱栩的話,這才以壹種輕飄飄的聲音道:“是。”
朱栩坐在桌前,給自己到了杯茶,喝了壹口,看著窗外,沈思著。
陜西的事情算是完成了,接下來,他就要回京。
京城現在因為“增補閣臣”壹事,日漸鼎沸,壹些壓著的,潛藏著的矛盾就要爆發出來了。
“皇上,這是最新的奏本。”小安端著壹個盤子,遞在朱栩的桌上。
朱栩看了他壹眼,放下茶杯,道:“嗯,對了,將妳壹路上記錄的,也拿給朕。”
“是。”小安道,轉身出了房間。
朱栩坐下,拿起奏本。
第壹道就是內閣輾轉送來的關於增補內閣的奏疏。
朱栩慢慢看去,裏面列了十幾個名字,李思誠,梁廷棟,胡應臺,還有傅昌宗,周應秋,申用懋等人的名字都赫然在列,特別的是,還有王紀!
王紀,天啟年年間的刑部尚書,趙南星的左右手。
朱栩左手端起茶杯,看著這道奏本,盯著壹個個名字,心裏慢慢的推敲。
內閣的架構、輔臣,六部職權、尚書,都與接下來的“政改”息息相關,朱栩需要壹個強大的,穩定的,銳意進取的內閣與六部,不會允許有人摻沙子!
在奏本中,這些人的資料,資歷也都裏面,朱栩過了壹遍,但在王紀的資料中,他發現了很有意思的壹點。
王紀在天啟三年彈劾過葉向高,韓癀等東林黨人,這成了他復啟的壹大“功勛”!
朱栩嘴角翹起,笑了聲,也頗為感慨,放到壹邊,道:“留中不發。”
“是。”小安在不遠處,正在整理朱栩的講話記錄,聞言連忙道。
朱栩又拿起其他的奏本,大部分都來自內閣,六部,地方上的相反都比較少,都被內閣過濾了。
沒多久,朱栩又看到了兩道有意思的奏本,這是內閣遴選各地巡政禦史,剛剛挑選出來的三人,其中有兩個直接彈劾周應秋,攻擊他“任人唯親,培植私人,黨同伐異,禍亂君上”。
這兩道奏本並不是內閣轉過來的,而是通政使司。
朱栩越發覺得這件事有意思了,通政使司是上情下達,屬於中間位置的壹個衙門,他往常都不怎麽在意,現在卻發現,這個位置還是很關鍵,很有用。
“要熱鬧啦……”
朱栩抿了口茶,笑出聲,“新政”確實惹惱了很多人,可更多的人看到了現在大勢滾滾如洪流,不可阻擋,既然擋不住,就只能擠進來,分壹塊蛋糕!
這有經濟上的,政治上的,也有名聲上的,還有壹些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為東林平凡,相互庇護利害之人等等。
壹些牛鬼蛇神,在“新政”漸穩的當口,繼二連三的跳出來了。
“皇上,好了。”小安將八道文本遞給朱栩,這些都是他壹路上記錄的皇帝公開講話的稿子,當然,經過他的修飾,潤筆。
朱栩接過來,道:“嗯,沒事了,妳去休息吧。”
“是。”小安道。他是壹個非常安靜的人,聞言就退了出去。
朱栩拿過這些文書,慢慢的翻著,同時拿起筆。
他的這些講話,涉及到“新政”,吏治,軍事,教育,商業,海貿,思想等等,不過因為場面關系,他講都不夠全面,需要進行補充,修飾。
朱栩看著,不時的進行修改,補充。
在朱栩忙的時候,李邦華等壹群人聚集在壹間廂房,流動著壓抑,難耐的糾結,痛苦氣息。
李邦華坐在椅子上,臉色蒼白,目光不停的閃爍。
朱栩帝的話給了他很大的刺激,將他從未想過的事情,血淋淋的撕開,揭露在所有人面前。
這是最不堪,最難看,讓他們絕望的壹面。
李邦華不開口,其他人都面沈如水。
他們也壹樣,秉持的理念與李邦華,或者說現在的大多數讀書人都是壹樣,從未懷疑過自己,只想著改變世界,改變政敵,改變所有人!
可最終呢,皇帝撕開了他們的假面具,他們不過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與已經被判了死刑的東林黨壹樣,他們也是打著光輝旗號,進行著自私自利,壹心為己的卑鄙小人!
這種山峰到地底的落差,最讓人難受。
不知道過了多久,壹個參議看向李邦華,道:“大人,我們現在該怎麽辦?”
壹群人紛紛擡頭看向李邦華,皇帝這番訓斥很快就將傳出去,到時候他們都會丟盡面皮無臉見人,甚至於皇帝還將他們可能選擇的路都給堵死了,死不了,躲不了,也做不成小人,他們還能怎辦?
李邦華無疑是心裏最難受的,短短時間,他心裏經歷很多過程。
不信,痛苦掙紮,自我懷疑,艱難掙紮,到現在,他已經能痛苦的接受了。
確實如皇帝所說,他們在躲避,在明哲保身,沒有壹往無前的決心,在家國之前,他們選擇了自己,拋棄了聖賢教誨,自私又自利。
“皇上沒有堵死我們的路。”李邦華擡起頭,看著壹群人道。他已經有些了解朱栩了,看似堵死了他們的路,實際上還留了壹條大道。
眾人都是壹楞,鳳翔府的知府道:“大人,我們還有其他路可走嗎?”
李邦華深吸壹口氣,目光炯炯的道:“還有,向皇上請罪,收回之前的辭官請求,以無懼無畏,勇往直前的言行,取信皇上,取信天下!”
壹群人頓時心裏怦怦怦直跳,更加難受了。
他們剛被撕破面皮,這就不要臉的去請罪,去收回辭呈,豈不是更加顯得卑鄙無恥,可恨可憐?
不等他們開口,李邦華直接道:“知錯而改,別無他途,都跟我走吧。”
剛剛被皇帝撕裂了壹次,李邦華居然又要再撕壹次!
李邦華沒有給他們多說話的機會,帶頭向外面走去。
這群人到底不是李邦華可比,心裏還沒反應過來,壹見李邦華要去,左參政連忙追上,道:“大人,還請再斟酌!”
這要去請罪,就等於認下了壹切,那他們就什麽都沒了!
李邦華心裏同樣如刀割,卻更明白現在要做的事情,深吸壹口氣,沈著臉道:“都跟我走,誰都不準落下!”
不管如何,李邦華的威信還在,眾人妳看看我,我看看妳,只得硬著頭皮跟在李邦華身後。
李邦華那邊剛出來,朱栩這邊就知道了,臉上微笑的點頭。
李邦華倒是沒有讓他失望,經歷他這番棒喝,希望他不會如歷史上壹樣迂腐,空有壹心,無所事成。
朱栩繼續寫著他的講話稿,改的更為嚴謹,邏輯通暢,房間的大門敞開著。
李邦華帶著十多個人,進了門,看著朱栩,齊齊擡手,躬身道:“臣等請罪,請皇上降罪!”
朱栩頭也不回,筆頭不綴,淡淡道:“妳們在陜西做的還不錯,朕還沒賞,功過相抵吧,回去之後,認真寫壹道奏本來,朕要看,寫不好,不需要妳們辭官,朕派人送妳們回去!”
李邦華等人心裏不是滋味,還是道:“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