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斷大明

官笙

歷史軍事

淩晨,京城筆架山,礦洞。
“老朱,我們這樣偷偷的來,教授不會罵我們吧?”壹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84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

獨斷大明 by 官笙

2019-5-16 19:13

  朱栩在仁壽殿待了半晌,都是劉太妃追憶往昔,回顧過去。
  說來也奇特,李成梁活到現在也快百歲了,居然有壹個十六七歲的小孫女。
  這李解語坐在劉太妃邊上,倒也不怯場,有問有答,聲音沒有南方水鄉的嬌柔,倒是透著壹股英氣。
  朱栩悄悄瞥了眼她的手,白皙如常,捏著手絹的手勢卻如同我槍。他有若有所思的擡頭看向劉太妃,心裏暗自嘀咕,轉頭瞥了眼曹化淳。
  曹化淳微微點頭,示意已經派人去查了。
  劉太妃今天的談興很濃,又拉著朱栩的手說道:“李家於我大明有大功的,皇上妳可不能輕慢了解語,不然我可不饒妳。”
  朱栩腰板壹挺,壹本正經的道:“太妃放心,朕每天都領著她給您老看看,保證壹根毫毛都少不了!”
  “那就好那就好。”劉太妃說著又看向張太後道:“我精力不好,太後,妳可得幫我照應著。”
  張太後連忙笑著答應,壹副看自家侄女的模樣。
  又過了半晌,劉太妃精神不濟,這才讓朱栩領著李解語回宮。
  朱栩走在前面,李解語跟在身後,曹化淳則在身側。
  朱栩壹邊走壹邊若有所思,劉太妃不是多管閑事的人,但有大智慧,擅隱忍,此事肯定有所蹊蹺,思索許久也不明就裏,不由得轉頭看向李解語。
  李解語腳步停下,撚著裙子微微躬身。
  朱栩細細打量著,暗自點頭,小姑娘年歲不大,確實是個小美人,可惜的是,他還很小。
  在朱栩的目光中,李解語始終平靜以對,不急不緩,沒有任何的窘迫與不安。
  他心裏暗奇,忽的開口道:“妳進宮是為了什麽?”
  李解語道:“民女四年前居鐵嶺,去年逃入關內,投奔親族。”
  朱栩剛要說話,不遠處劉時敏領著錢謙益快步小跑過來。
  錢謙益穿著翰林官服,遠遠的就要拜道:“臣錢謙益拜見……”
  朱栩壹擺手,劉時敏從他手裏接過奏本,遞給朱栩。
  筆墨未幹,顯然錢謙益寫的也是匆忙。
  朱栩翻開看去,眉頭漸漸的挑了起來,洋洋灑灑數百字,都是文言,佶屈聱牙,朱栩看的很是吃力,需要細細琢磨。
  李解語立在那,壹直平靜以對,沒有任何慌亂。
  朱栩看著,瞥了眼李解語,繼續看下去。
  事情並不復雜,晚年的李成梁在遼東的壹系列安排被禦史彈劾,罷官歸京,論罪中病死。他的幾個兒子或戰死活兵敗自殺,幾乎也都沒有善終。
  唯壹活著的就是三子李如楨,還是因為沒有守好老家鐵嶺,現在被關在天牢,論了死罪,但壹直有人營救,加上李氏功勛卓著,門生故吏太多,朝廷有顧忌,壹直留到現在。
  留在鐵嶺的那壹支,是李成梁族兄的孫子,李思忠,在遼東事敗,鐵嶺陷落後,他投靠了努爾哈赤,但是後金排外很嚴重,壹切都是奴隸宗家,尤其是李家與努爾哈赤交戰太多,恩怨夾雜,其中與四大貝勒中的阿敏,關系極其僵硬,幾次想要致死李家都沒有成功。
  朱栩慢慢的看著,心裏琢磨出味道來,瞇著眼看向李解語,道:“李思忠,想要復歸我大明?”
  李解語輕輕壹彎腰,道:“軍國之事民女不知。”
  果然不是小事情啊。
  朱栩心裏暗嘆,旋即也有所明悟。劉太妃的目的只怕不止於此,遼東現在的那幾大家族與李家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有了李家,對於遼東的控制,他就會強上幾分。
  而且,錢謙益的奏本裏也有敘述,李成梁對沿海各地軍務影響也很大,哪怕是現在,有他的故將在,處置起來也會輕松很多。
  朱栩壹時間念頭瘋轉,嘴裏不由得感嘆道:“人老成精啊……”
  猛的又醒悟過來,這對老太妃不太尊敬,咳嗽壹聲,對著劉時敏道:“劉時敏,妳給李小姐安排住的地方,不要離禦書房太遠,有什麽地方想去的,派人領著,不用請旨。”
  李解語心裏訝異異常,這不是她聽說過的皇帝?面上不變,輕聲道:“民女謝過皇上。”
  劉時敏領著李解語走了,朱栩站在原地未動。
  他思緒想到了太多,歷史上,遼東諸多叛將,尤其是祖大壽等人,應該也是有李家的前列才投的降。
  又了第壹個就有第二個,那麽第三個就容易的多了。
  朱栩背著手,心裏轉動著,自言自語道:“李家歸附,要好好利用……”
  曹化淳看著朱栩低語,上前壹步,低聲道:“皇上,李小姐的母親,出自戚家。”
  朱栩怔了半晌,然後才輕籲了口氣,有種恍然大悟:“難怪,老太妃會這麽上心。”
  戚繼光鎮守薊州多年,威望遠勝於李成梁,雖然戚家軍已經沒落,但影響力依舊在。相比於李成梁,戚繼光對東南沿海的影響力就更大了,現在南方很多少數民族,還供奉戚家軍,誓死效忠。
  若是有李家,戚家人幫忙,安撫各地因為軍改的反對聲,應該會有很大幫助啊。
  “看來,朕得好好照顧這位李小姐了。”朱栩眼神放光的嘀咕道。
  李解語被安排在景陽宮的偏宮內,倒是嫻靜,定時過來給朱栩“問安”,簡單閑聊幾句,然後便去慈寧宮,仁壽殿,偶爾也會去禦花園,但都不會與朱栩碰撞。
  隨著李解語的到來,朱栩的註意力也都全部轉移向遼東,各方面的情報也陸陸續續的報到了他這裏。
  李家祖地在鐵嶺,隨著李成梁發跡,大部分都遷了出來,當年鐵嶺壹役,李家戰死了大半,李思忠收攏了鐵嶺李家殘余投靠了努爾哈赤,現在是壹個“牛錄額真”,不大不小的官,在後金並不顯眼。
  倒是李家在與遼東當地的漢人,亦或者被劫掠過去的有著壹定的影響力。
  “要是李家能夠歸附,倒是個大事情,或許是壹塊隱藏著的多骨米諾牌……”
  書房內,朱栩壹邊翻著情報奏本,壹邊思忖著。
  “皇上,戚繼光,李成梁,俞大猷,譚綸四人的舊部、後人已經查清了。”
  曹化淳手裏拿著壹個奏本,遞給朱栩道。
  朱栩接過來,壹邊翻看,壹邊心裏暗嘆,老太妃確實是人老成精。他表面上看擁有近三十萬大軍,實則上根基不穩,尤其對地方上,近乎普遍的反對。
  但借助萬歷年間的名宿老將的余望,將大大有助於他穩定地方,收攏人心,繼續推動改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