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屠夫

祝家大郎

歷史軍事

  鄭智穿越到了北宋水滸世界,變成了那個被魯提轄三拳打死的鎮關西、鄭屠戶。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百二十六章 面如死灰的蔡攸

大宋好屠夫 by 祝家大郎

2018-7-24 14:52

  童貫似乎對鄭凱有壹種莫名的好感,這種好感興許來自於童貫與鄭智的關系,也有可能來自於童貫親自起的這個名字。還有可能是童貫對於孩子內心裏的羨慕。
  鄭智在車架之外聽著裏面不時傳來的笑聲,心中似乎也被觸動了壹下。對於童貫,鄭智從來沒有認真去思考過自己與他的關系。
  直到此時,鄭智才有空閑騎在馬上腦袋放空想上壹會兒。兩人之間的互相信任是毋庸置疑的,鄭智對於童貫的認知,參雜著對於歷史記載的貶低,也有自己親眼所見的思考。
  鄭智沒有主動去總結過童貫到底是壹個什麽樣的人,但是鄭智潛意識裏卻有壹些簡單的答案。
  童貫,壹個政治家,壹個極為懂得自保的政治家。壹個太監,興許還是壹個貪財的太監。對於事情既有壹些擔當,比如戰陣當前假傳聖旨。也有壹些自私,比如卸甲之事童貫絲毫不在乎。
  但是鄭智從來沒有認真去想過,童貫,其實也是壹個人。往深裏想,童貫還是壹個苦命的人。為了生存,二十歲自己閹割,壹直到四十多歲活得戰戰兢兢,伺候甚至伺候了三代皇帝。神宗、哲宗、徽宗。
  直到徽宗臨朝,童貫算是真正壹朝得誌,得誌的童貫做的就是為趙佶收攏寶貝的事情。童貫對於差事做得極為認真,也間接幫助了蔡京,深得趙佶信任。童貫壹個底層出身的人,沒有所謂大誌向,大抱負,前半生都在掙紮求生,得誌之後也並非變本加厲張牙舞爪。
  壹個深受皇帝信任的太監,去西北貧瘠之地監察軍事,還做出了壹番不小的成績,從此回歸權力中心,掌管壹國軍事。
  受人侮辱過了大半輩子,得誌之後到遼國也受人侮辱。人成了太監,似乎也就是受人侮辱的壹生。壹個太監肩負起國家軍事大任,還是壹個並未受過多少聖人教誨的太監,北宋末年的政局畸形,並不在童貫這個太監,而是整個朝局的原因,是整個朝局的畸形。
  童貫對於鄭智,顯然無話可說,無可挑剔,就是鄭智把蔡京的女兒與女婿都殺了,見面之後,童貫都沒有過問壹句,其中的信任不言而喻。鄭智之前多想著互相倚仗,自己幫助童貫,童貫幫助自己。直到此時才忽然發現,童貫,也不過就是壹個普普通通的老人而已,與自己的兒子在車廂之內歡聲笑語,久久不息。
  鄭智壹直只想著自己的謀劃,自己該如何如何。卻是從來沒有想過童貫該如何。
  忽然發現壹個問題,自己如果在河北做了壹些事情,在東京的童貫該如何面對趙佶。自己有後路,手中有幾萬大軍,童貫在東京卻是沒有任何倚仗。童貫的身上,早已打上了鄭智的烙印,鄭智做的事情,童貫壹定是脫不了幹系的。
  就像鄭智之前親口與童貫說過,不論什麽時候什麽情況,壹定會保得童貫壹命。此時鄭智卻是主動把童貫的小命推入了深淵。
  鄭智不禁有些煩躁,又往車架看了幾眼,心中反復思索,思索著該如何保住童貫的性命,避免因為自己的原因,害死了這個對自己信任有加、恩情厚重的老人家。
  大軍不得幾日就到了河間府,擴建了許多次的軍營也擠不下這麽多新來的軍漢。新來的這些軍漢第壹件事的就是自己平整土地,砍樹割草,安營紮寨。
  軍營外圍,圍滿了看熱鬧的士卒,看著這些從滄州來的士卒,所有人都是壹臉的羨慕。
  “好多馬,鄭相公真有錢。”壹個軍將站在寨墻之內發出感嘆。
  身邊壹人壹臉鄙夷道:“有錢?這些馬是有錢能買到的嗎?要是能買到,我大宋早已健馬無數了。妳這廝真沒有見識,這些都是黨項馬,是鄭相公搶來的,鄭相公帶兵打入西夏,掠奪無數,殺盡西夏皇帝壹家,何其威風。”
  剛才感嘆的軍將此時臉上都是恍然大悟的表情,口中答道:“所言極是,我還聽說黨項人所有的馬都被鄭相公搶回來了,還有無數的黨項婦孺,都被抓回來了,鄭相公實乃天下第壹人。隨鄭相公上陣,也算是我等的福氣了。”
  左右聞言,也有人開口道:“是啊,是啊,能隨鄭相公上陣,有運道啊。看這幾萬鐵甲,天下哪裏還有這等強軍,遼人怕是也擋不住。”
  最先發感嘆的那人聽到這裏,又感嘆道:“如此說來,我說鄭相公有錢也沒錯,這些鐵甲,不知花費幾何,多少萬貫也不夠。能在鄭相公麾下效力,當真讓人羨慕。”
  左右幾人也連連點頭,覺得這句“有錢”所言不差。
  鄭智能在此時湊足五萬鐵甲,也不全靠壹擊之力,而是壹多半是自己打造,壹小半來自西軍府庫。
  鄭智再來,整個河間府都沸騰了起來,圍觀之人無數,從軍將士卒到普通百姓,所有人都來看個新鮮。甚至大多數人都以為,這五萬鐵甲,就是打敗黨項人的主力部隊,是西北戰場上的百戰強兵。
  鄭智帶著童貫蔡攸直入軍營大帳,大帳之內,早已聚集了無數軍將,還有河間府大小官員。
  待得童貫抱著鄭凱率先而入,大帳之中所有人全部躬身低頭,密密麻麻皆是人的脖頸後背。
  顯然是在場之人皆知,今日來的人怠慢不得,壹個童太師,壹個蔡太師之子。二人顯然已經代表了大宋朝最高的權柄所在。
  鄭智在身後輕聲說道:“恩相,把凱兒給我抱著吧。”
  鄭智自然是覺得童貫初來,該有壹點威嚴,抱著壹個孩子實在有些不像話。不料童貫轉身笑道:“無妨無妨,某還抱得動他。”
  鄭凱這幾日早已熟悉了童貫,對於童貫這麽壹個逗自己玩的老人好感不少,被童貫抱著也格外的安靜,此時也知道是正式場合,並不鬧騰,明亮的小眼睛咕嚕亂轉,四處打量。
  到得頭前,童貫伸手撩了壹下衣服,落座主位。蔡攸坐左,鄭智坐右。
  童貫也熟悉這些事情,開口說得幾句場面話,囑咐眾人勠力同心,戰事成功。
  蔡攸反倒比童貫激動,待得童貫話語說完,竟然叫眾人壹個個上前自我介紹壹番。營帳之中,各地軍將主副上百,竟然就這麽壹個接著壹個上前自我介紹。
  蔡攸壹直保持著壹臉的笑意,努力記著每個的人名字,話語之中多是勉勵與誇贊。想來是真要收買壹下人心之類的。
  童貫看得蔡攸不厭其煩壹臉笑意的模樣,腦中不用想也明白緣由,待得二三十人過後,童貫忽然抱著鄭凱起身,左右看了看,開口道:“來人,將臺擊鼓!”
  軍令壹下,眾將戛然而止,令兵飛奔而出。
  蔡攸看得面色壹楞,回頭看得童貫,開口說道:“童太師,何以……”
  童貫手臂壹擺:“將臺之上自有報備,何須在此麻煩。”
  蔡攸面色壹沈,旋即又對眾人笑了笑道:“勞煩諸位將臺點兵再來通名道姓,也好讓本使壹壹認清楚諸位將軍。”
  片刻之後,鼓聲隆隆,眾將魚貫而出。蔡攸見得眾人緊張模樣,也快步而出。
  走得幾步的蔡攸回頭看得壹眼,見得童貫不緊不慢,連忙也停下了快步,等候童貫打頭。
  童貫抱著小孩,步伐自然不快,走到頭前,與蔡攸說得壹句:“蔡學士,為帥者,當穩重謹慎。”
  蔡攸聽得童貫敲打,面色不慍答道:“軍中鼓起,自然要急迫壹些。”
  童貫嘴角微微上揚,開口道:“鼓起之時,蔡學士可是要沖鋒陷陣?”
  蔡攸被問得啞口無言,按理說蔡攸的話語是有道理的,卻是童貫話語中的鄙夷之意,蔡攸當真從未感受過。
  待到將臺,大軍從軍營四處集結過來,速度倒是比原來快上了不少。隊列也基本又個齊整的模樣。
  蔡攸坐在將臺之上,面色越發難看,忽然開口問鄭智道:“鄭經略,為何河間的士卒少有重甲,滄州的士卒卻是人手壹套?”
  蔡攸顯然已經懷疑起了鄭智,懷疑鄭智是不是以公謀私,亦或者是區別對待,不把河北州府的士卒性命當回事。若是此時往東京奏報,興許也是壹條罪過。
  鄭智老神在在,看得壹眼左邊的蔡攸,開口答道:“滄州兵備戰多時,甲胄都是新打造的,也有部分是在西夏繳獲的。河間聚兵不過幾月,各地州府並未備這麽多鐵甲,所以少了鐵甲。”
  蔡攸聞言,看得左右,忽然站起來,聲音加大不少說道:“哦,即便如此,也該把甲胄平分到各個州府士卒去,如此才顯得公平,只要是上陣的士卒,合該壹視同仁,每個人的命都是命。鄭經略以為如何?”
  蔡攸這般站起身來大聲說出這壹段話語,顯然是想左右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讓左右之人把自己說的這些話傳出去,好讓這些河北軍將知道他蔡攸宅心仁厚,公正無私,為士卒們謀取福利。
  “蔡副使說得有道理,那便讓這些士卒不上陣即可,讓他們把守城池,運送後勤輜重。副使以為如何?”鄭智也大聲答道。既然蔡攸要做好人,鄭智話語便把好人做到底,不上陣豈不是最好的保護,不上陣還要鐵甲做什麽?穿在身上都嫌重。
  蔡攸聞言又是壹楞,只以為鄭智跟自己說置氣話語,開口又道:“童太師,下官所說之言,只為上陣士卒都有壹份安全保障,還請童太師定奪。”
  童貫聞言也不說話,只是把坐在自己腳上的鄭凱放到面前地上站好,對鄭凱笑道:“凱兒,妳自己站在這裏,不要亂跑哦,今日點校士卒,妳也要站得筆直,不能教人笑話妳。”
  鄭凱倒是覺得好玩,臺下站得人山人海,鄭凱也故意站直壹些,笑道:“童爺爺,我壹定不教人笑話。”
  童貫點了點頭,方才看了壹下蔡攸,開口道:“鄭智所言有理,這些士卒靠不住,上陣容易拖後腿。西軍作戰,精銳都在頭前,壹戰而勝,這些州府禁軍把守壹下城池倒是可以勝任。鐵甲合該放在精銳身上,分散開來適得其反。”
  蔡攸左右看得壹唱壹和的童貫鄭智,心中莫名生恨,總覺得這兩人在配合著打壓自己,又不知用什麽話語反駁,也不好在這將臺之上再多反駁童貫的主帥威嚴。
  卻是又覺得這兩人如此不顧州府禁軍性命,正是自己收買人心之時,只等稍後軍將上臺來報備,自己記下眾人名字,待得稍後,定當壹個壹個尋來示好壹番。
  大軍集結完畢,校場都站不下這麽多人,直排到營帳左右都是士卒。卻是在場也沒有十萬人,只有八萬出頭。許多人都被鄭智的軍令送回家去了。
  鼓聲壹停,壹員軍將走上臺前,恭敬見禮,開口喊道:“啟稟童太師、鄭相公,末將前廂第壹軍指揮使錢意拜見,第壹軍應到兩千六百八十七人,實到兩千六百七十四人,十三人在營門守備上值。”
  錢意壹口西北口音,聽得童貫面色壹笑,開口說道:“妳是慶州兵?”
  錢意聞言答道:“末將正是慶州人。”
  “好,好,好,慶州兵最是勇武,當年在會州新城,若是沒有慶州兵擋住黨項鐵騎入城,某早已壹命嗚呼。今日再見慶州兵,實在高興。晚間酒宴,妳該到場,某與妳痛飲壹杯,以謝救命之恩。”童貫連說三個好,興許腦中真想起那日黨項破城,正是慶州步卒擋在缺口之處。
  錢意聞言,面色大喜,心中也是感動非常,連忙在此拜倒,口中說道:“多謝童太師厚愛,末將上陣百死,不負童太師與鄭相公恩情如山!”
  童貫聞言,擺擺手笑道:“上陣不可百死,定然活著回來,待得得勝而歸,再來把酒言歡!”
  錢意聞言,心中更是感動,只道:“末將敢死!”
  錢意這句話語便是回復,也是錢意的表態。
  “哈哈……自古敢死者得活,茍且者得死。勇武如妳,定然凱旋。下去吧,晚間痛飲!”童貫開口大笑。
  童貫收心之法,比蔡攸不知高明多少,高下立判。顯然童貫此時也明白過來,這河北兵權,顯然早已被鄭智緊緊收在了手中。面前錢意就是證明。
  待得壹員壹員的軍將上前,果然如此,主要都是西北軍漢。還有少許江南的軍將,也就是王稟手下,少數河北本地軍將,卻也是呼延灼的手下。
  蔡攸面色卻是越來越難看,難看得如死灰壹般。此時見到的軍將,與大帳之中的軍將,顯然都不是同壹群人了。哪裏還不明白大帳之中迎接的那些各地都統制,原來都是光桿將軍。
  真正領兵之人,都是鄭智麾下的軍漢。
  鄭智看得壹眼蔡攸的模樣,面色上出了壹些不屑的微笑。心中倒是爽快,卻還在想,待得這位蔡學士過幾天從別人口中聽到自己作詞的趣事,不知會不會暴跳如雷。壹個龍圖閣學士,卻是只作得出半首劣詞,此事早已在各地傳揚,想來要不得幾日就要傳到這位蔡學士的耳中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