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八十七章 說客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8

  “王清之?”張順看著面前臉色蒼白的年輕人,不由笑道。
  “多年未見,妳還是這麽虛。”
  “終是比不得舜王殿下,多年未見依然是風采依舊。”那王清之聞言也不見外,反倒嬉皮笑臉的恭維了壹句道。
  “哈哈!”張順爽朗壹笑,不置可否,反而問詢道,“幾年未見,不知令叔癡仙道人的身體如何?”
  正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廝正好趕這個關節拜訪自己,想必定有緣故。
  原來這王清之不是別人,正是那孟津“癡仙道人”王鐸的侄子。
  只是此人素不成器,整日耽於酒色,又得罪了人,不能走經濟仕途,便跑到大同結交了壹夥酒肉朋友,做起了牙行的買賣。
  先前,張順曾先後在他手裏買過壹批火器和十萬石糧草,解了燃眉之急,是以相識。
  後來王鐸之女又嫁給呂維祺之子呂兆麟,雙方也算是有了七拐八拐的關系。
  “嗨,別提他了!”王清之聞言壹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痛心疾首道,“先前我叔叔官運亨通,官至右庶子。”
  “不曾想後來得罪了閣臣溫體仁、吳宗達兩人,不得已便自請調任,掌管南京翰林院事。已經於去年冬,率家人及奴仆十余人去南京上任去了。”
  “哦?”張順聞言壹楞,隨即明白是何緣故。
  這時候的張順對明朝官職、制度了解頗深,當然知道這王鐸並不是像當初自己認為那樣,不過是個清貴散官。
  原來自明代壹來,凡入選翰林院官員,別看品級不高,事務又少好似壹個閑官壹般,其實個個卻是“儲相”。
  這王鐸先前已經官至右庶子,地位僅在大學士之下,如果不出意外,將來入閣為相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
  至於“自請調任掌管南京翰林院事”雲雲,聽起來好像在躲避溫體仁、吳宗達兩人鋒芒,其實未必不是嗅到了某種味道,借機離開紛爭之地。
  “令叔真是的,難道就不想見壹見故人之面嗎?”張順搖了搖頭,不由懊惱的問道。
  其實依照張順當初起兵時的實力,即便是那王鐸來投,也不過多張口吃飯而已,濟不得什麽事兒。
  張順故意做出如此表情,不過想借機表達招攬王鐸的意圖而已。
  世異則事異,當初沒有基本上沒有什麽用的王鐸,在義軍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倒是有大用。
  不意那王清之卻笑道:“我叔雖然大才,奈何不通經商之道,徒喚奈何?”
  “某雖是個紈絝子弟,卻是生意人,有買賣要與舜王相談。”
  “哦?我看妳兩手空空,不知要做何買賣?”張順心中壹動,不由開口笑道。
  “第壹次,我賣與舜王宣大兩鎮淘汰下來的火炮、火藥。”王清之不由笑道。
  “第二次我賣與舜王的乃是宣大兩鎮的軍糧。”
  “前兩次武器火藥賣了,糧食也賣了,這壹次賣無可賣,不如幹脆宣大兩鎮直接賣給舜王,不知作價幾何?”
  “哦?”張順聞言心裏壹跳,面不改色道,“不知妳欲要價幾何?”
  “有壹個窩窩頭,平日裏大魚大肉的人家,看都不看壹眼,拿來餵狗都嫌噎得慌。”王清之聞言不由笑道。
  “但是等到災荒之時,民無可食,哪怕金山銀山亦不能換,舜王以為如何?”
  什麽叫談判專家,這就叫談判專家。
  雖然說宣大兩鎮現在沒什麽可以要價的籌碼,王清之硬生生給他造出了壹個籌碼出來。
  別看他說的花裏胡哨,話裏話外就壹個意思:雖然宣大兩鎮沒啥實力,但是現在妳要不下註,別人可要下註了。
  張順聞言果然壹楞,頓時想起前世吳三桂之故事。
  他不知道當初李自成許諾了吳三桂什麽,但是吳三桂最終引清軍入關,被封為平西王。
  想到這裏,他不由笑道:“宣大兩鎮若是果然能歸順與我,可封遼王壹位,公三人,侯五人,參將及參將以上皆為伯爵,士卒月餉糧食壹石。”
  “對了,若是此事賴兩人之力,則可析遼王為鎮朔王和鎮代王兩郡王,清之以為如何?”
  “啊?”那王清之顯然有點被張順嚇懵了,半晌反應不過來。
  “這……這真是太好了。若果如所言,宣大上下莫不為殿下效死,萬死不辭。”
  也難怪王清之如此激動,那遼王之號,乃是正兒八經的壹字王。
  所謂“壹字王”,壹般都是親王,以晉、秦、齊、楚四個王爵封號為貴,其次周、魯、趙、魏、梁、燕、代、韓、宋、吳、越。
  但是不管怎麽說,遼國也曾經和西夏、北宋並立,以此為號,也算得上僅次於晉、秦、齊、楚之名。
  而如今天下除了明、金宗室得以封王者以外,唯有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剛剛被稱帝的洪太分封為恭順王、智順王和懷順王。
  然而這三個王號,雖名曰親王其實和雜號無異,甚至還不如張順新造的鎮朔王和鎮代王兩個郡王聽起來順耳。
  更不要說在王號以下,還有壹大堆公侯伯等爵位,簡直是從上到下都封賞了了壹遍,傻子才不選他。
  “既然舜王如此大方,咱壹家人不說兩家話。”那王清之搓了搓手道。
  “還有兩處緊要之處,還請舜王早日打算才是。”
  “哦,不知是哪兩處?”張順壹口氣封賞了這許多,心裏正心疼的緊,聞言不由連忙問道。
  “壹曰商幫。”王清之聞言不由笑道。
  “山西之地,有鹽鐵之利又北接塞外,南接腹裏,故而多商。”
  “如今有名堂者,大約分為兩處。壹處曰平陽商幫,壹處曰平遙商幫。”
  “這平陽商幫以平陽府為核心,其中以尉、王、劉、楊等家為盛,資產千萬,錢莊無數。”
  “其次則平遙商幫,雖不及平陽商幫,卻也是後起之秀。”
  “其地貧瘠,食不敷用,故而自古以來多外出經商謀生之人。”
  “待其出也,分東西二路。東路走張家口,西路走殺虎口,專做韃子生意。”
  “輸出顏料、絲綢、幹果、藥材、鐵器,換回牛羊馬騾等牲畜,又被稱之為‘旅蒙商’。”
  “其中最出名者,乃介休範永鬥,乃平遙商幫第壹人,還請殿下慎之!”
  “哦?我知道了!”張順聽到這裏不由瞇起來眼睛,點了點頭。
  好家夥,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滿清八大皇商”嗎?
  王清之話雖然沒說透,但是張順卻聽透了。
  後世很多人都認為這些人是為了錢和滿清勾結,但是其實未必沒有另外壹種可能。
  這些“皇商”也很可能是滿清組建的商幫,反過來披著合法的外衣為滿清提供物資和情報。
  如果真是如此,就難保這些人不會把自己境內的虛實匯報與後金軍,然後引導後金軍殺入自己的內腹。
  “那另外壹處呢?”張順心裏早掀起壹陣驚濤駭浪,表面上卻依舊鎮定自若的問道。
  “二曰明軍。”王清之仔細端詳了張順壹番,壹時間看不出虛實來,不由伸手指了指東面的盂縣道。
  “當今之勢,譬如三國鼎立,能兩兩聯合制其壹者,勝。”
  “如今後金軍被圍,無計可施,豈有不遊說朱燮元壹幹人等之理?”
  “若是殿下有心,請讓我走壹遭,定然讓那後金軍飛鳥難渡,四蹄難行。”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