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大家請我當皇帝

四代重奸

歷史軍事

張順重生了,天可憐見的重生在明末,既不能上網打遊戲,又不能宅在家裏追番劇,這悲慘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二十八章 金陡關

大家請我當皇帝 by 四代重奸

2024-1-26 22:47

  “潼關城,兩頭尖,北靠黃河南靠山。蠍子山,鳳凰山,麒麟送子硯臺山,五裏暗門壹線天。”清脆的稚子聲從山中遠遠傳來,短短幾句童謠道盡了潼關之險。
  潼關地處關中平原東部,自古以來障兩京之咽喉,是西出洛陽東進長安的必經之地。
  它自曹操設立之日起,就不斷的被後人加固、完善,逐漸成為歷史上壹座以雄關為核心的防禦體系。
  若想攻克這座雄關,從東面向西的第壹道險要之處,便是黃巷阪,當地人又稱之為“五裏暗門”。
  有句話叫做“只有叫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這“五裏暗門”就是黃巷阪的外號。
  黃巷阪南面緊靠牛頭原,北面臨近黃河,形成了南依高原,北臨絕澗的形勢。
  其道路擠在高塬與黃河之間,道路狹窄,極為險要。剛巧這條道長五裏,僅容單車通行,如同暗門壹般,故而被稱之為“五裏暗門”。
  詩人杜甫曾在詩篇《潼關吏》中描述道:“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壹夫”。
  張順率領士卒,艱難的行於黃巷阪之中。也不知走了多久,他擡頭望了望天空,果然上面只露出“壹線天”來。
  張順不由搖了搖頭,他原以為黃巷阪“南依高原,北臨絕澗”,是類似盤山公路的玩意兒,沒想到居然是黃河岸邊的壹道溝谷。
  這溝谷寬丈余,兩側峭壁高三四丈,溝內光線昏暗,泥丸可塞,真乃險峻之地。
  張順也曾率領義軍,在山西、豫西翻山越嶺,甚至比這還要“壹線天”的險地也不是沒有見過,可是他還真就沒有見過這麽長的險要通道。
  如果官兵在兩側埋伏上伏兵,恐怕明年今日就是自己的祭日了。
  想到這裏,張順不由打了個冷戰,連忙高聲問道:“張都督,妳確定這兩側沒有問題嗎?”
  本來張順想直接問有沒有伏兵,只是怕影響士氣,只好含糊著問了壹句。
  “舜王且寬心,義軍占據此地已久,斷然不會有事兒!”張都督又應了壹句,語氣已經有幾分不耐煩了。
  張順聞言苦笑了壹聲,這倒不是他膽子小,實在是看這廝壹副滿不在乎的神情,讓人有點放心不下。
  前番鑄造萬斤紅夷大炮,張順提了不少要求,把張都督折騰的夠嗆,難免他有些鬧情緒。
  萬幸義軍兩鑄兩成,壹舉鑄造成功了兩門萬斤紅夷大炮,經過嚴格的試射驗收之後,便用滑輪組吊到了早已經制作好的炮車之上。
  炮成之後,張都督提請張順命名為“威武大將軍炮”或者“擎天大將軍炮”。
  本來張順準備順口叫做“攻城炮”,不過考慮到照顧張都督多日勞苦功高的情緒,便選擇了“擎天大將軍炮”作為該型發射五十斤鐵彈的萬斤紅夷大炮的名字。
  這名兒取的巧,這地兒也趕的巧。
  “兄弟,我總覺得這地兒有點怪啊!”
  “怎麽怪了?”
  “妳看這地兒又狹窄,又通長,好似女人的那裏嘛!”
  “哪裏?”
  “去去去,和妳個雛兒說不明白!依我看,這地兒需要老子的大雕破之!”
  “妳?就妳那話兒,怕不是連膜都破不得,要破還得是舜王的大雕!”年輕人壹邊嘲笑著老家夥,壹邊用手拍著身邊巨大的大炮笑著應道。
  “妳還真別說,舜王的這話兒真大啊!我打了半輩子仗,都沒見過這麽大的玩意兒,妳說能打破潼關嗎?”
  “誰知道呢?以雕破壁,想必無往而不利吧!”
  “呸!”高桂英雖然軍營待久了,聽慣了不少汙言穢語,也不當壹回事兒。
  不過既然話題涉及張順,她忍不住出聲道,“爹爹也不管管,就容忍他們在那裏編排妳?”
  “沒事兒,雕大的男人壹般都會大度壹些!”張順笑嘻嘻應了壹句。
  只要士卒能保持士氣,開幾句黃段子算得了什麽?
  “到了!”兩人正在說話期間,突然張都督喊來壹聲。
  張順擡眼望去,只見前面營地分列兩側,壹道狹窄的通道直通壹座高大的關卡之下。
  陳長梃早得到消息,連忙率領七八個護衛趕了過來拜見張順。
  張順壹看陳長梃鐵甲在身,壹臉沈重的就要施禮,他連忙壹把扶住道:“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禮!義兄何必如此客氣?”
  “舜王,唉!”陳長梃也不強求,只是喊了壹聲,便唉聲嘆氣來,“末將無能,苦戰三四個月,猶不能突破潼關!”
  “勝敗乃兵家常事,義兄何必自責!”張順不由勸慰道,“且說說情況如何,也好兄弟齊心破之!”
  陳長梃也不是感情用事之人,雖然他心中對無法完成兄弟的委托頗為愧疚,但是也能夠迅速調整心態,專註於當前的戰事。
  緩了緩情緒,陳長梃這才應道:“正如舜王所見,黃巷阪地形狹窄,義軍無法展開攻城。”
  “那金陡關正堵在黃巷阪出口,其通體裹以青磚,夯土皆灌以糯米汁,高三四丈,寬亦三四丈,普通火炮轟上去,不過擊碎幾塊磚罷了。”
  “義軍頓兵堅城之下,寸步難進。而在其西南側塬上有壹處山寨,謂之‘小塬寨’,高出金陡關。”
  “此地東西二十余丈,南北三十余丈。官兵占之,可成犄角之勢;我軍占之,我俯攻金陡關。”
  “故而我軍用三門飛彪銃,從下往上擊之,李友親率百余士卒攀爬牛頭塬,苦戰半日奪之。”
  “官兵不甘失敗,多次與我爭奪,小塬寨反復易手,直到我軍拖拽黃金炮兩門,野戰炮三門上去,才穩住陣地。”
  “而今官兵不甘心受制於我手,亦樹立紅夷大炮四門,大將軍炮十余門向我所居小塬寨轟擊,我軍幾乎立足不住!”
  “哦?”張順聞言向前走了壹段路程,靠近了金陡關壹看。
  只見那金陡關如同三四層樓壹般,正堵在溝谷出口,而小塬寨正聳立在金陡關右側,雙方炮聲不斷。
  “不能多上點炮嗎?”張順皺了皺眉頭道。
  “牛頭塬本就高出谷底三四丈,小塬寨有高出壹兩丈,山體又陡峭,狹窄,只有壹條小道可通,實在是難度很大!”陳長梃解釋道。
  “原本黃金炮和野戰炮上寨,全靠硬拉硬拽,已經是勉力為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