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03章 糊名謄抄秀才宜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2

  太陽逐漸偏西,燈光亮起。
  青黛放下毛筆,檢查考卷上的題,最後壹道時務策,歌行她寫完放那放著,不看第二遍。
  她還小,詩賦將來慢慢練。
  等檢查完,拿起旁邊的手搖電話機,嘩嘩嘩搖,搖完不用說話,也沒有通話的功能。
  當電鈴用,不搖沒有電。
  考場提供後勤的地方有人正在往這邊跑,根本不看號牌掉落。
  直播青黛考試,青黛壹拿電話,他們就知道什麽意思。
  “交卷。”青黛坐在那裏放松。
  “這就取走,糊名、翻印。”負責收卷的考官小心地拿起青黛的壹摞考卷。
  正常來說大唐科舉考試不糊名,更不用說謄抄。
  李易要求糊,不給世家額外的機會。
  他的弟子也不直播具體考卷上的內容,不過每壹個考生頭上都有他裝的攝像頭。
  到時候誰說他的弟子作弊,給對方看錄像。
  本來謄抄的步驟,變成了掃描打印。
  李易出設備,考卷放裏,那邊給打出來小楷字,都是壹個樣子的。
  而小楷字的範本,自然是鐘紹京,大唐書法協會的副會長。
  “我還有十來分鐘。”歸藏在旁邊考間說話。
  “我也是。”灼灼小丫頭開口。
  “等妳們,不急。”青黛回應。
  然後兩邊聽到聲音的其他考生心理壓力瞬間變大,自己還需要兩天,至少壹天半,別人考完了。
  這題跟自己準備的內容怎麽有壹些不壹樣?要求增加了。
  如後突厥,說了必考。
  已經準備妥當了,怎麽回答。
  結果考題上面寫:北地後突厥之眾,四季繁衍,生乎?亡乎?其生亡之變計幾許?
  壹下子把自己的準備給打亂,自己沒想過這個事情,好在考之前專門研究過後突厥和如今大唐的形勢,能答。
  確定這是時務策,而非方略策?
  三個孩子陸續答完,排著隊出去,考完啦!有米釀喝,加上烤肉串,師父在外面等著呢。
  不長時間,宋德也考完,他出來,加入到吃燒烤、喝啤酒的隊伍中。
  莊子裏的其他的莊戶繼續考,他們沒答完。
  在吃串的李隆基看向宋德:“拿了甲第頭名,就把婚事辦了,辦的時候大家都在。拜高堂的時候拜太上皇和皇太後。”
  李隆基給安排好了,宋德沒親人,胡二娘子家中只有兄嫂,說高堂不怎麽好。
  幹脆拜太上皇吧,這個位置夠高。
  宋德噗嗵壹聲跪下,磕頭:“謝陛下。”
  這個得行大禮,拜高堂之後,他可以說是李隆基的親戚了。
  “起來吧!”李隆基受壹禮。
  “還是要看答題的內容才好定名次。”宋璟突然出聲。
  唰!壹群人看向他,李隆基眼睛瞇起來。
  “恰好臣通過監控就看了,宋德可為甲第頭名。”宋璟接著說。
  唰!眾人又轉回頭去,繼續吃喝,妳宋璟閑的多說壹句話?
  宋德又朝宋璟微微鞠躬,多謝啊!
  “宋德行文不顯表華,所答之言卻策策方略。”
  蘇颋給出評價,寫的時候文采不夠華麗,不過寫出來的都是能直接拿去用的具體操作。
  “宋德怎不多揣摩文字?”畢構納悶,宋德不差文采。
  “若那般,需四天,多答兩日,莊子裏事務眾多,各負其責。”
  宋德如實回答,不是我不會,而是我的時間寶貴。
  “宋德行事穩妥,當以莊子事務為重。”張九齡表示認同。
  看看李家莊子需要管理多少人便清楚,西南蠻、鐵勒九姓、後來的工匠及家人。
  如果要打仗,不用朝廷派兵,李家莊子調動起來,攻擊部隊加後勤,直接就推後突厥。
  要麽打渤海國,鐵勒九姓生活的地方冬天同樣寒冷,氣候適應。
  換個地方打,比如廣州、陸州,西南蠻上去,跟當地敢造反的山民打叢林戰。
  眼下這樣的事情由宋德統管,他還得考慮東主突然間要幹什麽,提前做好準備。
  他每天接打上百個電話,不比宰相輕松。
  他答的十道時務策,便是大唐戰略。
  換個說法,宰相有壹個人病倒了,需要住院療養,他能頂上去。
  他熟悉朝堂那壹套運作模式,因為大規模調動的時候,他必須跟朝堂對接,各部門協調好。
  他病倒療養,宰輔們接不了他的位置,宰相們不清楚李家莊子的具體運作情況。
  旬信這兩天臨時替代他,累壞了,旬信自己也有工作。
  宋德如果突然間沒了,倒是好說,李家莊子直接順位提拔,照常運轉。
  朝堂官員敢集體辭職逼宮,李隆基會全辭全殺,叫李易負責主要的事情,李家莊子的團隊直接頂替。
  同時小機器人們開啟另壹種模式,保證比原有朝廷隊伍的效率高。
  等新的官員培養好接替,李家莊子的人再回莊子幹活。
  沒看莊子裏很多莊戶去考科舉了嘛!人家只是差個文憑,無關乎工作能力。
  “慢些個吃,瞧把咱家三個孩子給累的。”
  豆盧貴妃坐到青黛三人身邊,看著孩子吃飯高興。
  神童啊!盛世才出神童。
  “嗯嗯!”歸藏吃得最多,嚼著肉筋點頭,肉筋不好嚼。
  別看他年歲不大,可能吃了,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李易瞧著想起自己小時候,大人吃面條,那叫二碗,比大碗小壹號,比小碗大兩號。
  大人吃多半碗就飽了,他能吃三碗,就著雞蛋醬吃。
  吃飽摸摸肚子,出去玩壹會兒,又讒雞蛋醬,跑廚房看看有剩的面條沒?有的話再來壹碗。
  “師父,兩天之後咱們考秀才科,時務策是否不考科舉考過的了?”
  灼灼小丫頭惦記秀才科,她想考好。
  “灼灼呀!安心吃,保證過,咱們就簡單地聊聊天。”
  畢構眉頭蹙起來,對呀,自己還有壹關要過。
  “多謝畢爺爺。”灼灼回給畢構壹個大大的笑臉。
  “何須客氣,壹家人,壹家人不為難壹家人。”畢構強調壹家人。
  他看李易講課了,壹堂課講很多內容,全是戰略戰術方面的。
  只有看小易講課,才知道小易的肚子裏還有多少東西。
  “考醫學方面的嗎?”青黛看壹眼自己的師弟、師妹,顯得很擔憂,兩個人學醫水平還不夠。
  “不考!”連著四個宰輔在內,團兒裏的人壹同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