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42章 生活不同知識同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由此可見,蕃人也不是傻子,知道尋找新的東西送到咱大唐賣,賣不出去還琢磨著騙。”
  等衛嶽峰等人離開,李易發表他對外來貿易者的看法。
  永穆公主立即支持:“夷人算計頗多,當維護我大唐百姓利益。”
  “聞恬咱倆想到壹起去了,我還有話跟妳聊呢,咱倆出去啊?”李易壹臉遇到了知己的模樣。
  “易弟,為兄也有話與妳說。”李隆基於旁出聲。
  “晚上吃飯的時候說,不急哦三哥,走,聞恬,給我介紹壹下莊子。”
  李易拒絕李隆基現在談話的要求,他拉著永穆公主就跑出去了。
  李隆基在做深呼吸,小蘭看看,給送上茶水。
  “看我作甚?去找妳家小娘,別瞎跑。”李隆基瞪小蘭。
  “好噠!”小蘭轉身跑了。
  郭子儀也跑了,他要去保護。
  郝靈荃沒動,他小聲問:“陛下今晚回不回宮?”
  “不回,去把有容和沰兒帶來。”李隆基略微想壹想,擺下手。
  他打算看看周圍百姓的生活,在知道姜家雇人點大棚,百姓幫著永穆公主跑的事情後,他對周圍的人就很有好感。
  他有想法,許多想法無法實現,那是自己,可以找李易來實現。
  似乎只要提個想法,李易就能給出辦法。
  拉著永穆公主跑了的李易找到了木頭板、紙和炭條。
  他和永穆公主在棚子旁邊畫風景,連棚子壹起畫。
  棚子就是提供免費湯的棚子,裏面有人。
  遠了李易不去,怕遇到危險。
  他在畫素描。
  “聞恬妳看啊,繪畫是寫意和寫實結合,二者為壹體,不能說我不會寫實,我畫出來的都是寫意。
  也不能說我不會寫意,我對那方面不要求,寫實才是根本,這都是不對的。”
  李易在講繪畫,大唐人工筆就非常差,也就是說寫實不行。
  誰若刻意強調某壹個方面,只能證明另壹個方面其本事不夠。
  “看棚子,寥寥幾筆就能勾勒出來,主要體現的是道路和棚子,屬於寫意。寫實用的時間長壹點。
  咱大唐現在的作畫方式是沒有陰影的,可棚子有陰影,寫實要表現出來。
  當寫實的水平達到壹定程度,由技術轉變為藝術的時候,基本功不要再說,追求的是光線。
  抽象畫是寫意的壹部分,這個還是咱大唐厲害,把情緒表達在畫中,同時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李易在中西結合,像三分秋水七分色,半湖煙雨半湖愁,本身就是個畫面與意象拉伸相結合的東西。
  為這兩句話來作畫,寫實是不行的。
  這就得用寫意,前提是寫實基本功要好。
  不然看看唐朝的畫,本來想要寫實的,畫人物,壹個個都畫成什麽樣了?
  而水墨風景是另壹回事兒,國畫能畫出來的意境是遠山如黛黛入眉。
  “寫實類似於曹衣出水,寫意有如吳……吳道子現在在宮裏呢吧?還很年輕?”
  李易要說曹衣出水與吳帶當風,突然反應過來,吳道子在宮中當博士呢。
  歷史上的李成器宋王,現在應該改為寧王了,然後吳道子被封官為寧王友。
  可是沒改呀,宋王還是宋王,吳道子哪去了?
  “好了,先不管他,遇到他我得跟他好好聊聊,這個人不錯。”
  李易暫時不去想了,繼續教永穆公主繪畫技巧和思考模式。
  永穆公主學過繪畫,卻從未畫過素描,她都是用毛筆畫。
  現在拿著炭條,聽李易講,在紙上畫棚子,覺得很有意思。
  對她來說,這就是快樂,有人陪著玩兒,而且玩兒的東西還沒見過。
  她發現跟李易在壹起與其他男女有很大的不同,別的男女大多是壹方迎合另壹方。
  像自己的姑姑,是男的迎合姑姑,而其別的時候,是女子迎合男子。
  與李易接觸,雙方似乎是壹樣的,在壹起做壹件事情。
  不用考慮那麽多其他的東西,只要覺得有意思就好。
  ……
  李隆基溜達出來了,周圍的胡商的地方他不用看。
  他沿著小路往後走,出了胡商宅子的範圍,就是真正的鄰居了。
  鄰居都是壹個院落挨著壹個院落,院子裏有的放了狗,有的養著雞。
  天還是比較冷的時候,外面沒有人閑逛。
  倒是院子裏有人在幹活,從別處找來的沙子,往地上鋪,化雪後的地面比較泥濘。
  院子中是用石頭鋪的主路,兩邊還是泥的,石頭的縫隙中有水,踩到石頭上會往外濺。
  壹鍬鍬沙子鋪上去,就把水給擋住了,至少濺不起來。
  還有的村民在收拾柵欄,柵欄不防人,也防不住人,擋住雞不出去。
  狗其實能從柵欄上跳出來,撞都能把棍子給撞斷了。
  壹般情況下卻沒有壹條家養的狗翻柵欄,看到陌生人會隔著柵欄叫。
  主人出來瞅壹眼,呵斥兩句,狗就又回到自己的窩裏。
  李隆基聽著狗叫聲,看著百姓勞動的場面,心中愉悅。
  “家中的日子瞧著不錯,沒有破的房頂,院子收拾的幹凈,柴火垛苫著草簾子。
  院子中的地用鐵鍬翻了?這天還冷,土硬,不如再化化水的。
  那壹片種的是蔥啊,看樣子是留冬了,今年夏秋天可以打籽。”
  李隆基邊看邊說,換成以前他說不出來這些樸實的話語,因為不懂。
  現在的他全會,學的,有事往李家莊子跑,沒事還往李家莊子跑。
  李易吃飯的時候會講解許多事情,包括農業種植和住戶的生活。
  聽多了、看多了,自然學會了。
  李隆基曾經以為蔥是春天種,然後夏天就可以吃了,到了秋天有種子。
  後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樣。
  想要留種子的蔥要秋天種,然後吃小蔥,間苗,快到冬天的時候收獲壹些大蔥冬天吃。
  第二年蔥過了冬又活過來了,這個時候再分秧,選壹塊地種。
  願意吃就吃壹點,通常就不吃了,種小蔥吃。
  等又壹年過去了,大蔥開始抽薹,結籽。
  也就是說吃的蔥和留種的蔥管理方法不壹樣,時間不壹樣,味道也不壹樣。
  留種的蔥打籽的時候很辣,而小蔥不辣,第壹茬長出來的大蔥埋土多的話還比較甜呢。
  還有蘿蔔、胡蘿蔔,都別想當年出種。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