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15章 走私應對拒私建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21

  “制作壹些小的軍大衣,既然吐蕃部族變成了咱大唐人,先給他們提供物資。”
  李家莊子中,回來的李易安排工坊制作小軍大衣。
  按說即便制作小軍大衣,也應該先給邊關將士們的孩子穿。
  不過此時情況特殊,只能給將士們的家人送甘油,衣服先提供部族。
  “東主,榛子用送嗎?”宋德又問壹下。
  “不送,自己人還不夠吃呢。肥皂送去壹些,那邊的孩子小手小臉上都是皴。”
  李易盤算著,給生活用品比給零食管用。
  事情決定下來,壹批東西從長安出發送出去,估計需要進臘月的時候才能抵達。
  張九齡回來了,帶了許多他在廣州養的鴿子。
  收上來的稅入國庫,駛遠縣晏氏及幫兇們送進大牢,先看押著。
  具體怎麽處理,需要等駛遠縣的證據拿到之後再說。
  張九齡交接完,過來找李易,畢構等人又跟著壹起到來。
  反正在政事堂辦公和在李家莊子辦公沒什麽區別,開個小朝會什麽的,人都夠。
  關鍵在李家莊子飯菜好,屋子裏是暖氣,溫度控制得不冷不熱的。
  “三百六十萬緡,僅僅是開始,我大唐的商船還未跑出去貿易,不然……”
  畢構想著錢,三千萬緡的財政收入有了。
  不算租子,租子依舊給官員們發俸祿,官員現在的收入比以前高壹倍。
  京兆府與河南府官員俸祿超過之前的兩倍,再要說因為沒錢而犯錯誤,就往死裏收拾。
  宋璟在旁不出聲,之前他壹直反對收稅,如今看到錢了,他無話可說。
  人家夷商照樣換東西,大唐的商人依舊把商品送去換。
  沒人反對,同樣有豐厚的利潤。
  若不收稅,大唐和夷商們賺得更多,錢皆叫他們賺走,對大唐朝廷無益。
  “被抓的駛遠縣晏氏他們,短短時間內居然可以拿到二十多萬緡的好處,果然海貿是個好東西。”
  蘇颋在吃驚,都說廣州當官不好,現在看來,動壹動心思,錢財無數哇!
  “可有走私的人?”李易不去考慮賺多少錢,海關賺錢難道不正常?
  張九齡輕輕搖頭:“壹半貨物的獎勵,大家全在盯著,恨不能別人走私壹次,舉報後比自己買賣東西賺錢容易。”
  李易皺壹下眉頭:“海岸線過長,相信隨著貿易總量增加,尤其是大唐的船隊多,定然有人想逃掉稅。”
  大唐的商人出去時記錄,等貿易完回來,連著出口的百分之十關稅和進口的百分之二十壹起收。
  之所以出去的時候不交,是因為那東西在大唐不值錢。
  壹下子沒了百分之三十的毛利潤,純利潤少的可不是百分之三十。
  商人面對高稅收,能不想辦法逃掉?
  “可派人在適合停靠的位置值守。”畢構出主意。
  “換成我,我會采用大船晚上停在海裏,小船螞蟻搬家的方式運貨,大船不易靠岸的位置,小船沒問題。”
  李易隨便舉個例子便把畢構的安排給破解掉。
  “照此說來,堵不住?”畢構嘆口氣。
  “能,不用堵,讓他們守規矩。”李易思忖壹番,想到了辦法。
  他對眾人說:“李家莊子會有新的好東西做出來,放到外面值錢。
  誰想拿到貨,必須在指定的地方交易,想逃稅,就沒有資格參與。
  只要利潤足夠多,商人們自然願意把稅交了,另外……”
  李易接著提起嚴判的方法,走私壹次,別人不知道,時間長了,風聲必然走漏。
  逮到了,直接抄家,不管妳以前賺了多少錢,全沒。
  只要抄幾次,其他人保證不敢動,罰不是按照數量來罰錢,全沒了,家業消失。
  參與走私的人再入個刑,想要省錢的人保證害怕。
  如此壹來堵住了大部分缺口,少部分……沒辦法。
  他那時的手段多,照樣有人走私,然後被抓,不同的是不會被抄家。
  李易也不知道那時若抄家,還有沒有人走私?
  “我回來的時候,聽到有商人準備找地方建水泥廠,然後用混凝土修碼頭。”
  張九齡提到個事情,現在的碼頭有的直接靠岸,地方比較好的。
  另外有用石頭堆,還有木頭延伸出去。
  水泥的燒制方法公布之後,商人們動心,他們想要修壹個,然後在上面賣東西。
  或者是船停靠之後,扛活的人要上去幹活,收壹筆錢。
  再建倉庫,收取東西保管的費用。
  如此壹來,市舶司收稅,還要在那裏設個點兒。
  “不允許。”李易態度堅決:“碼頭的規模、質量、經營,必須掌握在朝廷手中。”
  “叫他們按照規矩辦,如何?”姚崇認為私人修碼頭,節省朝廷的錢。
  “會出現糾紛,比如碼頭商品的價錢,提供的食物是否會吃中毒。
  碼頭的修建者用幫工能不能上去幹活為條件形成勢力,倉庫的安全。
  以及協助走私,幫忙隱瞞貨物品質和數量。
  市舶司派去的人手多,增加費用,派去的人少看管不過來。”
  李易知道經營碼頭有多賺錢,食宿、倉儲、泊位、搬運。
  錢,其實可以讓商人賺,交稅唄。
  管理上卻難,商人的碼頭,看到好東西了,會不會殺人越貨?甚至壹把火把倉庫燒了,就說燒沒了。
  不管是夷商,還是大唐的商人,承受了巨大的損失,上哪說理去?
  總不能朝廷派人幫著管理,那是誰的碼頭?
  官方給建的碼頭,出了問題官方負責,該賠就賠。
  收稅和收費的時候,要為商人提供良好的經商環境。
  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商人參與,擴大貿易規模。
  “咱們修?”畢構準備掏錢,他能想到利潤。
  “我會修,我出圖紙和建造方法,算我入股?管理我也動,對,尤其是管理,我最熟練。”
  李易指指自己,他意思是給我點好處。
  “小易,妳不用入股,妳把東西拿出來就行,沒人敢阻止。”畢構壹副我關心妳的樣子說。
  “對,不用入股也允許妳出主意。”姚崇幫腔。
  “啊?妳們……”李易仔細打量壹群人,有人不出聲,卻點頭。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