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237章 社會變革在結構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李易收拾的設備,道:“打造以李家莊子為中心,張家村子和外來務工聚居區的集旅遊、工業生產、農業生產等領域的集群產業。”
  李隆基使勁想了想,才稍稍跟上節奏。
  就是跟之前壹樣,找人過來玩,然後有工坊,順便種田。
  “等天暖和,北方各州府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李隆基想到了新的那些好用的工具。
  “還是生產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問題,土地這麽多,人口並不是很多,怎麽就會吃不飽飯?”
  李易似乎是與李隆基說,又像自語。
  “都有什麽技術?”李隆基幫王皇後稍微整理了壹下,壹起出去吃飯的時候詢問。
  “育種技術,培育更好的高產種子。”李易說出來壹個。
  “司農寺的活兒。”李隆基表示知道。
  “農耕技術,現在沒有好東西,只能是牛馬,多多養殖,還要預防疾病。”
  李易沒敢去想機械化,但更多的牲畜還是可以的。
  “司農寺的活兒。”李隆基依舊知道。
  “尋找更多的天然石頭當肥料,磷石不錯,需要知道哪種地用著好。”李易再說壹點。
  “司農寺的活兒。”王皇後幫李隆基說出來。
  “南方那邊就應該好好種稻子,壹年兩熟或兩年三熟,中間再種別的。”李易說出大米的事情。
  他不愛吃南方的大米,可是大米多了,別管口感怎麽樣,確實能吃飽肚子。
  李隆基跟著說:“盡量讓人能多種地,減去‘調’。”
  “三哥說得對,屬於社會分工結構問題,種田的就種田,作工的就作工,打仗的就打仗,各自負責壹個方面。”
  李易提到了眼下的弊端,種田的人什麽都要幹,田地沒有足夠的時間打理。
  往往收成差壹些,拿不出租和庸,再被找去幹活,赤字了,借錢交,還不起,賣地,人跑了。
  想著,李易又道:“許多人家就差壹季的糧食,若少交壹次糧,那口氣便緩過來。若逼壹步,莊邊的三千多流民就是結果。”
  李隆基這次沒回應,他已經下決心,征商稅,朝廷有收入,輪換著減免壹個個州府的租庸,給百姓留半年的收成。
  到食堂單間,各自去盛菜,王皇後有宮女幫忙。
  “年前的時候,大哥拿走壹批醉蟹,如今是正月,其他醉蟹也放出去賣。
  今年再套養壹年,我選壹些鄰水的村子合作,若無大事發生,賺多了錢,往後有水田的自然會學著養。
  田裏多了出產,賣掉錢,自然可以買更多的東西用,促進商業發展。”
  李易又壹次提到商業。
  李隆基微微頷首,認同。
  夜市的管理費他收了不少,壹收起來才知道,長安每天的錢是那麽多。
  比起管理費,天上人間根本就不算個事兒。
  被收錢的人還願意給,只要晚上讓賣東西,交出去壹部分錢,剩下的也夠賺。
  聽聞有的商鋪怕過了年又要宵禁,主動提出要多給管理費。
  顯然,收錢並未傷民,不然百姓為何還那般要求?
  李隆基從李易這裏堅定了信心,吃過飯,稍作休息,又帶王皇後回去,孩子沒事。
  然後李成器來了,帶走壹壇又壹壇的醉蟹,要趁過年的時候賣個好價錢。
  長安城的街道上人來人往,許多商鋪根本不歇業。
  每壹個賣烤牡蠣的地方旁邊都壹個竹筐,吃完的牡蠣殼扔進去,有人過來統壹帶走。
  前幾日有擺攤的人自己收起來,然後拿到藥鋪去賣,結果藥鋪根本不收。
  壹文錢壹大堆也不要,白給可以,扔那吧。
  賣烤牡蠣的人發現留不住,這殼氣味大,從那後再不自己留。
  打聽壹番才知曉,太醫署下命令,長安所有行醫和售藥的地方不得花錢收。
  不然逮到便‘吊銷執照’,同時不給新的醫書。
  至於走方郎中,他們願意收就收,使勁收又能收多少?誰天天吃牡蠣殼?
  ……
  陸續幾天,百姓走親訪友,同在長安及周邊住的人,回娘家的都喜氣洋洋。
  有錢了,能帶著東西回去,家中日子好,嫁出的姑娘回去,說家中情況,各有比較。
  興寧坊,姚府。
  “他就不往外傳了?”吃著醉蟹的姚崇問前去李易那裏打探的人。
  他心情不好,即便螃蟹免費獲得。
  “好不容易進去了,學子們根本不提對韻的事。”來人回話。
  “帶只螃蟹下去,記得吃幹凈,用蟹八件。”姚崇無意為難下人。
  等報信的人高興離開,他看著面前的蟹八件,嘆口氣:“從此螃蟹貴嘍!”
  姚崇心中明鏡壹般,多了八個吃螃蟹的小工具,往後吃螃蟹感覺都不同了。
  而且螃蟹的價格會上漲,原本就不便宜。
  “他會養螃蟹,還能把螃蟹保存如此多的時日,味道更勝。”
  姚崇嘟囔壹句,狠狠地用著針在那摳螃蟹爪子。
  長安城中的其他富貴人同樣學著用工具吃螃蟹,感覺要是使喚不明白八樣東西,是件很丟人的事情。
  他們並不知道,拿出這套工具的人吃螃蟹的時候是把爪子在嘴裏壹擼就完事,殼撬開,有黃有膏的直接拿筷子摳。
  就是兩個螃蟹鉗子會留下來當零嘴吃,咬開,用鉗子的小的尖掏。
  有人吃著,開始惦記,家中城外有水田,是不是學著養螃蟹?
  放了假的裴耀卿在家中也吃著螃蟹,家中的人在吃,他看著打開了殼的螃蟹,沒動作。
  過年放假七天,還有壹天上班。
  此時衙門中的事情由其他沒資格放假的人管,他不怎麽放心。
  更讓他發愁的是,冰不能取了。
  河面已經解凍,上去有危險,冰下面融化,取不出來。
  過了年,鑿冰的人總不能全去運煤、搖煤球吧?
  種地又不到時候,找什麽活給幹呢?
  裴耀卿已經發現了,給百姓找工作,才是最大的政績。
  有了事情做的百姓和往年生活水平都不壹樣。
  “明天去壹趟莊子吧。”裴耀卿自己實在是想不出來了,嘟囔了壹聲,開始研究怎麽用蟹八件拆解螃蟹。
  壹口螃蟹肉進嘴,整個人舒爽起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