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帶著系統來大唐

農家壹鍋出

網遊小說

開元二年,四月,柳綠枝頭。
長安城東通化門外七裏處,灞水流經。
灞水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33章 不在智商在科技

帶著系統來大唐 by 農家壹鍋出

2022-8-28 21:19

  “在妳家莊子免費住宿的考生們,今年報了同壹個科,妳可知道?”
  李隆基放下壹個事情,提起另壹個。
  “明法,他們不適合考進士。但凡心中對自己才華有點信心的人,不會願意到莊子聚居區住。”
  李易手上抓了壹串煎的豆腐,分析學子的心理。
  “妳是用降低好處來分辨人?”李隆基似乎明白了。
  “他們不想回家鄉,嫌丟人,又明知道待遇下降了像羞辱,還願意過來,實則是走投無路。”
  李易說完吃壹塊豆腐,等咽下去,繼續說。
  “他們學習已經學懵了,對自己不自信了,若朝廷放棄,他們真就被放棄了。
  我借著宋璟的吏部尚書送禮,把他們安排到免費為百姓訴訟。
  在幫助百姓之後,他們對專科非常了解,並願意去努力。
  考科舉當然選擇明法,至少有個出路,不然怎麽辦?”
  “原來如此。”李隆基想起來當初說起這些學子時候的事情,李易當時就說會有安排。
  謀劃之深遠,用心之良苦,已經沒法說了。
  李易又喝口酒:“他們不是壹無是處,專壹科才厲害。將來大唐司法要單獨拿出來,他們正好用上。”
  “現在也是單獨的。”李隆基想到了禦史臺、刑部、大理寺。
  “那只是朝廷上的獨立,要地方上司法獨立,地方上刑判依舊是縣尉、縣令來管。”李易搖頭。
  大理寺和禦史臺只針對高官,品級低的七品和百姓,由刑部處理。
  地方上去哪找刑部?地方官員的權力太大。
  沒有制衡,刺史、節度使、都督都不用說了。
  縣令,又管行政、又管意識形態、又管司法。
  不管的情況下該腐敗都腐敗呢,管的時候豈不是更腐敗,誰來制約?
  李隆基端著酒碗停住:“和陛下要建的救災的部門壹樣,獨立,地方管不了?包括審計?”
  “對,垂直管轄,不過司法是直接由陛下來管,其他的人無權,大唐第壹巡查團可以舉報。”
  李易給壹大群考明法科的學子們安排好了後路。
  誰說他們考上了不如進士科的?要看怎麽用?說給權,就有權。
  人家如此信任李家莊子,跑來住,得叫人家看到希望。
  “給的俸祿是不是要很多?”李隆基想到另壹個情況。
  “高薪養廉,陛下不給,地方行賄。不但要給高薪,還要灌輸想法,像羽林飛騎壹樣。”
  “他們是只花錢,不賺錢?”
  “百姓更加信任朝廷,本身朝廷就是賺了。百姓守法,官員貪贓枉法的時候,他們出手,查處官員家產……”
  李易說著停下,賺錢可以的,抄家。
  壹個縣抄壹個貪墨厲害的官員,啥錢都回來了。
  李隆基喝壹大口酒:“好,此法好。考明算的是否能去當審計?”
  “可,不過要先學,我的書快寫完了,裏面涉及到了許多問題和算法,包括定理,不好學。比考試的內容難多了。”
  李易說大實話,現在考的算術太簡單了。
  他那個時候的初中畢業的壹律輕松解答,不存在困難。
  不,也不是,他那時的初中畢業生,甚至高中畢業的,估計能答上來的不多。
  難,不是難在題本身上,是難在文學功底上。
  比如有個池子,單獨灌水,八個小時滿。
  單獨放水,十二個小時放空。
  問同時開放,多長時間可以把池子灌滿四分之三的水。
  答案很簡單。
  換成大唐的問題就不是了。
  他會出題:壹池盈滿猶斤半,流盡余滴日輪換。三季比年共入出,且作同位得幾算。
  學文學的都要琢磨,壹個池塘灌滿,是斤的壹半,八兩。
  全流出去是太陽升起落下又升起,十二個時辰。
  三季比年就是四分之三,告訴妳單位算是壹樣的,來,寫出答案。
  這個考的不是數學題,大多數初中生看完題,直接就不寫了,換下壹題,看不明白。
  高中生能看懂的有,不過等著研究明白了,答完這道簡單的題,已浪費好多時間了。
  還有什麽遠望巍巍塔七層,紅光點點倍加增。共燈三百有八壹,試問塔頂幾許明?
  真正的功夫都放在了讀題理解上,根本不是人作的。
  現在的明算就這麽玩兒,哪怕是孩子學的數學再好,文字功底差,答題的時候就壹腦袋漿糊。
  李易想著,忍不住笑出聲。
  “易弟因何發笑?”李隆基看看自己的身上,沒問題,又摸摸臉。
  “沒事沒事,我就是……哈哈哈哈~~~我寫的會計和審計方面的,比較淺顯,壹般能識字的,仔細琢磨壹下就懂了。”
  李易趕緊說話,不然他覺得吃不下去飯了。
  “淺顯好。”李隆基想壹想,表示明白。
  他發現李易說起另壹種套路的話,自己和大臣們聽著也頭疼。
  “如此,以後願意考明法科的人便多了。”王皇後想到司法獨立的情況,分析。
  “其實只要是從地方上壹步步考核升上來的,不在乎之前考的是哪個科。
  學子們學習的渠道有限,才造成了進士科難考,主要失敗在策論上。
  不然能考明經的人,他們對書籍的了解可是很深的,背得多,只不過是對大唐各種政策不了解。
  報紙上最近開始增加相應內容,寫得淺顯。不但學子可看懂,百姓亦能知曉。”
  李易不認為考哪個科,最後就必須幹哪個事情。
  現在的學子們又沒有互聯網,甚至新聞聯播也看不到。
  知識儲備量和時事了解差太多了,要是有個能上網的手機,大唐的學子們會瘋狂的。
  還買什麽書啊,不會的在網上找,自己見解不同的人有好多,去看別人說得對不對。
  壹件小事兒,可以分成幾十個意識形態。
  自己家沒有凳子,想做壹個,不用找工匠,有視頻,照著來唄,第壹個沒做好,第二個改進。
  雷州那裏有賣香蕉,買五斤,給二十錢,三天內給我送到長安就啥都不說,讓我等到第四天早上,差評。
  “我必須得把發動機給弄出來,先弄船上的,然後火車,不行就繼續挖礦,把冶煉技術傳出去。”
  李易嘟囔了壹句李隆基和王皇後都沒聽懂的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