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若修仙法力齊天

壹只辣椒精

修真武俠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助教駱永思壹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135章 傾國出動

我若修仙法力齊天 by 壹只辣椒精

2022-8-2 21:26

  “我聽聞倭國不斷有船隊渡海,前往新羅國刺殺、斬斷糧草、搶掠女子,他們的人數至少是這個數起步!”
  劉仁景伸出三個手指。
  “不就是三千人”李鴻儒道:“妳統帥壹個五百人的小方隊,我給妳打輔助,直接將他們滅了!”
  “不是三千”劉仁景搖頭道。
  “三百?”
  “三萬人,至少有三萬人,甚至很可能更多!”
  劉仁景糾正了李鴻儒的數據。
  即便如薛萬徹、薛萬鈞那種猛將帶五百人的精銳團,也只能正面去沖殺三五千人的軍團。
  李鴻儒想拿五百人去打至少三萬人數量起步的蠻夷,這無疑會出現雞飛蛋打的局面。
  即便李鴻儒能耐再強,也沒可能逮著三萬多人的蠻夷砍死。
  而五百人精銳團必然會覆滅得幹幹凈凈。
  更為重要的是,劉仁景此時拿不出五百人的精銳團。
  駐紮在泗沘城的只有三千人左右的城防團,這種城防團類似於警衛,更多是負責鎮壓百濟國內異狀,又負責坪壤道糧草輸送。
  “這麽多蠻夷?”
  李鴻儒只覺剔除四海龍王的威脅後,倭國輸送蠻夷當真是肆無忌憚。
  倭國往年就在淵蓋蘇文的慫恿下打擊新羅國,如今相互各取所需的情況下更是肆無忌憚,不斷在增添人手。
  這是趁著大唐和句驪國戰爭來發橫財了。
  “他們是將全國的蠻夷都征調過來了嗎?”
  壹般而言,小國兵力通常是兩萬到五萬之間,而中型國度則是十萬左右,再到大型國度的兵團兵力則控制在四十萬到八十萬左右。
  倭國很小。
  這種國度能拿出的兵力有限。
  李鴻儒不得不尋思淵通風、禺狨兩位魔君是不是將倭國的兵力全部抽調來了。
  “都過來了好,這還免得跨海作戰了!”
  李鴻儒有些小悶悶。
  他本想借五百兵殺殺蠻夷,來回打打滅了倭國,最終將通風和禺狨兩位魔君剔除出局。
  但他沒跟上通風和禺狨魔君的發展。
  李鴻儒最終只得自我安慰。
  “倭國是壹樁禍患,他們出兵新羅禍患大唐後勤,乃是大唐之敵”劉仁景道:“朝廷很樂意除掉這些在後方擾亂的小國,出兵不成問題!”
  “問題是妳沒人”李鴻儒噓唏道。
  “妳等等”劉仁景悶悶道:“師叔如今怎麽說也代理個都督職位,朝廷總歸會給壹些兵和將,到時候挪用壹番不成問題。”
  “那我就等等!”
  “打仗時妳得好好幫襯幫襯,別瞎搞搞就將人謔謔沒了”劉仁景叮囑道。
  “我從來沒打過敗仗!”
  李鴻儒拍胸脯保證。
  他這種保證讓劉仁景有點沒底氣。
  李鴻儒是從沒打過敗仗,但問題是李鴻儒從來沒正式統軍打過仗。
  他也慶幸李鴻儒幹正事不行,走歪門邪道是壹套壹套的,至少有李鴻儒所在的軍團,對方的輔助堪稱上佳,少有敗績。
  若不從統軍調派打仗上來看,李鴻儒屢被兵部重員稱贊。
  但李鴻儒的劣跡也不少。
  譬如李鴻儒在針對吐渾國時帶過千人精銳團,最終是李鴻儒和李旦兩個人先跑出來了。
  又譬如李鴻儒出使國外,要麽是帶團圓滿,要麽是死到小貓三兩只。
  劉仁景尋思了好壹會兒,覺得還需要靠自己穩大局,免得被李鴻儒帶到溝裏去。
  他將規矩說出來,又提及朝廷有壹定可能對熊津都督府派駐援軍,時間或許不會太久。
  “師叔妳放心,妳讓我打東,我絕對不往西,只要能弄垮通風和禺狨,事情都好說!”
  李鴻儒拍胸脯保證。
  他尋思尋思自己的過往,覺得自己帶團的風險確實高了壹點點,經常自己壹通亂打,後面的壓根沒顧上。
  雖然修行了李靖的《六軍鏡》,又打過幾次仗,但李鴻儒從來沒有當過統兵大將,調兵遣將的能耐屬實壹般。
  若劉仁景給他壹個萬人團,李鴻儒覺得自己大勝後剩個千兒八百人回來也很正常。
  相較於李鴻儒,劉仁景也沒好多少。
  但劉仁景往年在宗正寺調度千人以上的行動諸多,堪稱指揮有度。
  雖然劉仁景指揮萬人團也沒底氣,但總比李鴻儒謔謔要強。
  兩人大眼瞪小眼相互看了好壹會兒。
  “熊津都督府的都督能不能當穩,能不能由臨時代管轉正,師叔就指望妳這壹波了!”
  半響,劉仁景才低聲說話。
  都督是統兵的都督,具備極高的權利。
  王文度被廢,劉仁景臨時替代都督職位。
  劉仁景看似被提拔升職,但在新皇的眼中,劉仁景同樣值得懷疑。
  他不僅僅與李鴻儒走得近,他體內往昔還真有過異狀。
  是正常人還是仙庭下凡的大修煉者,這是極難辯解清楚的事情。
  甚至劉仁景覺得自己還不乏被許敬宗抖出底細的可能。
  若不尋思隱退,劉仁景也只能奮力向上,趁早高升上位與許敬宗唱對臺戲。
  劉仁景沒法去覆滅句驪國立下大型戰功,但弄垮倭國多多少少也算是壹件戰功。
  隱隱中,劉仁景覺得這場東征句驪國安排諸多,更多是在幕後角逐,而並非在明面上的對決。
  他想清楚後也只能激進壹些,看看能否安然。
  “成”李鴻儒點頭道:“這事應該還算好辦!”
  “那我們現在怎麽做?”劉仁景道。
  “現在得等!”
  當下不僅僅是等朝廷援助熊津都督府的援軍。
  李鴻儒尋思了壹番,只覺還需要讓張果子回來壹趟。
  張果子掌握的漁鼓對進入過亂星海接受妖力傳承者會形成召喚,這有壹定概率匯聚倭國的蠻夷高手。
  蠻夷擅長隱匿、突襲、各式各樣妖力的發展,匯聚後顯然需要人迅速擊殺。
  這讓李鴻儒需要找幾個高手幫忙,免得自身分身乏術。
  他身上還有壹面顯妖鏡,若淵蓋蘇文的人不在現場,李鴻儒還能動用顯妖鏡讓蠻夷妖力顯形,甚至於混亂。
  李鴻儒尋思著自己針對倭國的有利條件,仔細算過後,只覺覆滅數萬蠻夷的難度不低。
  甚至於此時的東征軍主要是與句驪國交鋒,並非和倭國打仗,只能‘適逢其會’作戰。
  劉仁景答應得幹脆,針對倭國時茫然需要詢問李鴻儒也是這種原因。
  甚至於劉仁景此時只清楚倭國的蠻夷進入了新羅國亂搶亂殺,但這些蠻夷分布在那兒,又是否有較為統壹的行動等情況都不清楚。
  對劉仁景而言,這些蠻夷更像是往昔盤踞在大唐境內的土匪強盜,想圍剿的難度會極高。
  這需要尋到壹個合適的機會。
  他看過壹臉鎮定的李鴻儒,想起李靖、李道宗等人對李鴻儒的評價,壹顆心又放了下來。
  沒有頭緒的時候將事情拋給李鴻儒便成了。
  他需要做的便是將壹切預備好,而後進行出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