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修仙法力齊天

壹只辣椒精

修真武俠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助教駱永思壹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87章 朝廷無大事

我若修仙法力齊天 by 壹只辣椒精

2022-8-2 21:26

  “真是這樣子?”
  “真是這樣,蘇烈進入兵部簡直是太和諧了,算得上是皆大歡喜,我們都沒怎麽發力,李義府那幫人就推著他上位!”
  “哦!”
  “不過他在西伐中的表現確實不錯,很難有人做得比他更好!”
  “不是很難,是根本沒有!”
  步軒殿中,李鴻儒和長孫無忌有來回的交談。
  他在自己府邸中覺察有點不對勁,特意跑長孫無忌這兒來問問。
  當然,問了也是白問。
  新皇和武皇後提拔上位的中書侍郎李義府力撐蘇烈,這讓長孫無忌壹時都不知道怎麽打組合拳。
  總而言之,在蘇烈進入兵部這件事情上,他們並無花費什麽心思。
  相反,他們不得不稍微拉扯壹點點。
  若非他們拉扯,蘇烈會被李義府等人捧到僅次於徐茂功兵部尚書的位置。
  “就因為蘇烈在西伐中表現這壹點,他們就力撐蘇烈了?”李鴻儒問道。
  “也可能和蘇烈出身壹般相關”長孫無忌道:“這個李義府出身也是壹般,可能有惺惺相惜!”
  “往昔怎麽沒看他們這麽出頭為蘇烈說話?”
  “往昔他們自己都沒出頭,怎麽有能力幫蘇烈說話!”
  長孫無忌擺擺手,算是做了總結。
  總之,隨著褚遂良下臺,又有程知節等人的退出,往昔壹幫地位不怎麽高的冷落型官員有了火箭式提拔和上升。
  這是長孫無忌派系中少有牽扯的官員,也被新皇和武皇後委以了重任。
  當然,這些人的質量水準難言。
  譬如王文度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王文度不差,只是相較於朝廷原有的重臣,王文度顯然差了壹個檔次。
  壹個位置在那兒,皇帝可以讓人去接替,但這個人能不能接替穩妥就是另外壹碼事。
  這是新皇插入兵部的官員,也是出局最早的官員。
  “除了這點事,咱們這兩個月就沒發生點別的什麽大事?”李鴻儒問道。
  “大事,妳想發生什麽大事?”長孫無忌道:“有人借《元神之斬》誘發走火入魔後患彈劾我算不算大事?”
  “不算!”
  “那就沒了!”
  長孫無忌擺擺手。
  西伐軍團回歸,開始替換將帥,這其中並無重事。
  程知節領軍不利導致官職調動是必然,但朝廷只是將對方調任岐州刺史,程知節也有請辭致仕,這也算是有自知之明,安然退出了朝廷,在長安城中養老。
  至於王文度將諸多事情包攬,重罪下是砍頭的命,但又有新皇的特赦,對方需要躲壹躲風頭,數年後才有可能看新皇的心情重新啟用。
  蘇烈上位不算大事,自己開始被人彈劾也不算大事,長孫無忌想不出還有什麽大事。
  在當下的朝廷中,諸多事情就是圍繞著各部門官員的上升和下降,有人升官,也有人降職。
  當然,這是朝廷的常態。
  雖然朝廷不是每天逮著哪個官員誇,又逮著哪個官員批鬥降職,但將什麽樣的人放在什麽合適的位置發揮作用,這確實是朝廷最為重要的職能之壹。
  若要長孫無忌找壹找,他也只能找這些瑣事出來。
  作為大唐最高的文官,若他被彈劾都不算大事,長孫無忌覺得朝廷中沒什麽大事。
  “沒大事就好!”李鴻儒噓唏道。
  “怎麽?妳感覺應該出點事?”長孫無忌問道。
  “只是隨口問壹問,沒出事就好!”
  李鴻儒擺擺手,壹顆心算是落了下來。
  若西伐沒問題,朝廷沒出錯,勾陳帝君不存在拖延自己的心思,只是邀約他去仙庭喝點小酒,討論討論修煉,那就只剩下他自己小心眼亂猜。
  甚至他還在勾陳帝君面前小小的硬氣了壹把。
  李鴻儒只是尋思尋思,不免也覺得自己有點小狂妄。
  這是九品都不曾踏入,就感覺自己立穩了位置。
  當然,他現在的身手確實不錯。
  不提擊潰別人,若沒某些特殊的第二階梯修煉者和第壹階梯大修煉者出面,壹般人沒法搞定他。
  大成的《逍遙遊》確實帶來了頂級的裨益。
  這與《九龍術》《地煞七十二變》《不死不滅涅槃經》《金鵬十八變》等頂級能耐大成沒區別,甚至於因為《逍遙遊》屬於身法類秘典,較之諸多典籍適應性更強。
  李鴻儒詢問清楚,隨即搖搖晃晃出了長孫無忌的府邸。
  “這家夥少有出現這種情況,莫非朝廷中真發生了某些我不清楚的事情,還是說他自己出了問題!”
  望著李鴻儒消失的身影,長孫無忌仔細琢磨了壹會兒。
  但他只是琢磨數秒,心中已經將這樁事放了下去。
  相較於擔心別人,他此時更為擔心自己。
  只是深深的呼吸了壹口氣,長孫無忌身體已經陷入到古井無波的狀態。
  他壹臉淡然捧過壹冊書,眼睛微瞇,只覺身體的氣息似乎變得隨和了起來。
  這是渾身上下的淩厲收斂,氣質變得柔和。
  這種情況與他元神九品收斂氣息有著不同。
  元神九品收斂氣息是將自己變成普通人的狀態,而在眼下,他元神氣息並未收斂,但依舊能覺察到如浴春風感,並不會傳來壓抑的元神氣息厚重。
  不需要過多尋思,長孫無忌也清楚了李鴻儒往昔為何氣質淡然,在那兒都混得開。
  有這種如浴春風的氣質,這定然少有被人惡意針對,想融合到某些場景也會較之別人輕松。
  長孫無忌對《抱樸子》的能力後知後覺,他心神也完全沈浸於這冊道書中,少有理會亂思緒的聲音。
  他偶爾也會想起自己那個被貶的老夥計,有些想知曉褚遂良修行的小念頭。
  “似乎,好像,許敬宗似乎投靠到他那邊了?”
  腦袋中偶有壹點點小念頭,但尋思到李鴻儒同屬顧命大臣,許敬宗這種投靠或許還有被李鴻儒約束和查看,長孫無忌隨即將這點點小念頭放了下去。
  他沈醉在道經的妙用中。
  儒家多有借用道家,有諸多相通相近的地方。
  而到了他這種文人的頂級水準,只要心神真正投入進去,又找出學習的竅門,長孫無忌修行的速度極快。
  隱隱中,他覺得自己《抱樸子》水準似乎有了大成。
  又有《道德經》在他腦海中唱響。
  這讓他每日心神沈醉於其中,只覺諸多‘道’都在這些言語中。
  若能通曉經文,長孫無忌覺得自己學習諸多道術會很快。
  作為道家人推崇的經典,《道德經》似乎屬於諸多道術的總綱,能從中衍生諸多相關的道術。
  甚至於這種能耐在推動他原有的術法水準上升。
  若修行大成後,長孫無忌覺得自己的分身術很可能會更強壹些,甚至不乏可能擺脫分身後變六品這種中等水準修煉者的尷尬。
  “道,當真是妙不可言。”
  從往昔罵‘道’,長孫無忌顯然對‘道’有了愛恨難離。
  這誘發了他性情中的某些變化,但長孫無忌不以為意。
  “朝聞道,夕死可矣!”
  他喃喃壹聲,又沈迷了進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