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浙東匹夫

歷史軍事

中平四年(187),二月初壹,中山治所盧奴縣。 朔日的夜晚,月球正運行在地球與太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89章 嶺南壹月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by 浙東匹夫

2022-2-19 20:44

  時間線回溯到壹個半月之前、也就是197年的壹月下旬,上元節剛過那會兒。
  沒辦法,誰讓如今大漢的疆域,相比於這個時代的交通技術而言,實在是太過遼闊了呢。劉備又占據了北至西涼、南起交州的廣大西半部土地,從南到北距離太遠。遇到中原突發情況時,只能是南北領地各自隨機應變做出反應。
  嶺南,交州南海郡。
  李素和諸葛亮壹行,當時已經到荊南和交州渡假了快壹兩個月了,諸葛亮也是在前壹年的臘月初,才第壹次看到真正的大海。
  在臘月和正月這種壹年中本該最寒冷的日子,卻能享受到每天剛好二十來度接近三十度的宜人氣溫,下海遊泳泡泡也不會覺得冷。實在是讓壹輩子沒來過南方熱帶的諸葛亮嘆為觀止,覺得前十七年實在過得質量差了點。
  諸葛家已經是天下有數、劉備陣營內排行第四的富豪家族了,居然都沒享受過這樣的人生。
  加上這次大夥兒是跟著李素來的,有李素這樣的奢靡著稱之人整活兒,渡假條件就更好了。
  剛到南海郡的時候,他就花錢征發農閑的民夫,用了數千人力在博羅縣(惠州)以南的海邊沙灘挖掘淘澄,把淤泥和汙沙亂石都運到十幾裏外的墾荒農田裏,盡量選白細的沙子鋪上幾裏長的度假海灘。
  之所以選博羅縣,也是因為李素壹貫知道,大江大河河口的海水質量不好,珠江口的海水都渾濁,所以只能在番禺縣(廣州)周邊搞碼頭、搞造船廠這些經營性產業,不能弄旅遊業。
  為了冬天避寒渡假,寧可在遠離番禺的博羅另起爐竈。光是征發民夫數千人幹壹個多月,每人每月要六百錢徭役費,李素就自掏腰包了五百萬錢,所以不算腐化。
  至於後來諸葛亮表示要孝敬李師,幫他把這筆錢出了,這是後話。
  海灘整治幹凈之後,少不得再在離岸數十丈外修渡假的木樓竹樓、弄些椰樹花草,建個莊園。
  諸葛亮本人早在沙灘施工完之前,就忍不住要下海遊玩,還是李素拉住他,讓他別急,又花錢雇漁夫在海裏離岸五十丈、東西寬二百丈打樁壹圈,然後用大量粗麻漁網連底兜住遮擋,防止鯊魚或者別的海中大魚猛獸侵襲。
  李素的命可值錢了,21世紀的時候,他只在有安保措施的海濱浴場遊泳,來了漢末也不能省。倒是諸葛亮覺得完全沒必要——在海裏兜底遮幾百丈遠的粗漁網,還不如每次下水遊泳的時候派壹些水性好的精良侍衛在旁邊保護呢,再派船跟著。
  以李素的身份,他要是想下海遊泳健身,請個甘寧周泰保鏢警戒還做不到麽?
  從正月初開始,李素每天就在博羅海灘邊、在蜀錦陽傘底下喝椰子,吹海風休閑,偶爾陽光不猛烈的時辰下海健身個把時辰,生活過得無比健康養生。
  帶來的妹子們也跟他壹起養生,跟著壹起大開眼界,凈化心靈,增強修行。畢竟劉妙和周櫻原先也都沒見過大海。
  李素有時候嫌周櫻她們曬日光浴的衣服不利索,就畫了個圖讓周櫻自己去裁剪縫紉。周櫻還有些不好意思,覺得夫君的審美太大膽了。
  但她也承認那些東西似乎確實更適合下水,也就偷偷做了,趁著有時候旁邊有帷幕遮擋、只有李素看見的場合穿穿。
  別想歪了,李素也沒幹多驚世駭俗的事情。他知道漢末的文化接受程度,最多也就搞出點比交叉吊帶型死庫水、稍微再放得開些的東西罷了,因為那個跟肚兜的差異還不算大,胸以上其實就是肚兜。
  比某尼那種下作的東西,李素是絕對不可能誘導妹子去發明的,他是有原則有底限的人。
  ……
  逍遙爽樂之余,李素在交州這些日子也不是不幹正事——他此來的公開目的,是帶著諸葛亮來督導魯肅的南海造船廠造福船的,所以這個正經事肯定不能丟。
  諸葛亮比李素更自覺壹些,每天享受海灘假期吃椰子,讓他挺過意不去,所以也不時跑壹趟船廠。
  加上他們壹行抵達之前,其實諸葛亮已經提前派使者把他研發的“福船”等比微縮木頭模型送到魯肅這兒了,所以福船的前期開工準備工作,早在李素諸葛亮抵達之前壹兩個月,就已經開始實施,所需的木材型材也大部分提前加工備料了。
  諸葛亮只是最後組裝拼接環節需要督導壹下,順便解決解決試制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沒多少活兒。
  上元節後沒幾天,南海造船廠的第壹條福船就正式下海了。李素也結束了渡假,前往船廠視察新船。
  李素來到番禺的南海造船廠時,諸葛亮和交州布政使魯肅都已經在了,他倆最近聊得還挺投機。
  這船廠本來就是從去年上半年開始,魯肅組織民夫工匠籌建的,下半年船廠造好了,料也備好了,才開始造新船,剛好沒耽誤時間。
  諸葛亮壹來就能上手解難題,自然對於“打輔助”的魯肅頗有好感,覺得這哥們兒合作起來順手。
  魯肅壹見到李素,就真心誠意地感慨贊美:“伯雅,妳看這新船如何?之前小尺寸的已經做過海浪實驗了,確認沒問題,才按那個結構放大造到十二丈長,真是宏偉啊。
  我也算世居東海之濱,見慣了大船了。當年在徐州,沿海的船最多五六丈長。後來糜子仲家的大沙船做到八丈,又聽說顧元嘆、李德昂在永昌郡造的龍骨船能到九丈以上,不過終究是不如咱如今這個了。”
  李素對於這條福船的指標當然不陌生了,畢竟諸葛亮設計的時候就已經算過上報過了。魯肅此刻感慨,不過是最終看到成品的時候,忍不住驚嘆壹下。
  而這船之所以可以造得更大,也是因為龍骨技術又有了改良——四年前,在永昌郡怒江流域,為了造能在怒江和印度洋裏航行的河海兩用船,李素點撥了李恢引入“龍骨”結構。
  不過那時候的龍骨,還是沙船系的“平面龍骨”為主,也就是只在船底全面搞龍骨,船兩側的肋骨和龍筋還是比較簡陋的。
  這壹次因為做成了徹底狹長尖底適合破浪的福船,水線以下的濕舷和斜底部分對水壓的抗壓要求也提升了。為了確保船只的耐用度和適航性,自然要把“立體龍骨”設計完善。
  而這個具體的完善工作,就是諸葛亮和黃月英鼓搗的,李素自己其實不耐煩做那麽細的數學計算和受力分析。諸葛亮算是把李素那點東壹錘子西壹榔頭的靈光壹閃創意,給形成了完善可驗證的數學體系。
  雖然還不太精確,以至於施工的時候得多留點結構強度余量,但不管怎麽說也是壹個巨大的進步了。
  歷史上壹直到唐朝末期,東方文明的海船都是只有船底平面龍骨的。而跟紮鋼筋網箱壹樣嚴密的立體龍骨,得南宋末年乃至明初才全面普及。
  所以用外行都聽得懂的話稍微概括壹句,李素和諸葛亮這番閉關之後,華夏的海船技術才算是徹底從唐末進壹步推進到了宋末明初水平。
  糜竺、曹操他們如今還在用的八丈沙船,折合過來也就二十米長左右,而李素諸葛亮的船能達到三十米以上,適航性和速度也更好。
  “那就坐上船出海試試吧,第壹批我記得造了好幾艘吧,都能出海了吧?”李素巡視了半天,饒有興致,讓魯肅開船出去看看。
  魯肅:“壹次性就造了三艘,反正船臺夠,這也是怕萬壹試航的時候其中壹艘出點什麽問題,也好讓人轉移到友軍的船上。而且之前拿小船試了,這種底在珠江內也能航行自如,將來恐怕在長江裏也非常好用。”
  李素:“光說沒用,出去航行壹天,河裏海裏都試試。”
  說著,李素就吩咐選派了最精幹的護衛和水手,親自到近海晃悠壹下。三艘船全派出去,其中壹艘可以單獨行動開遠壹點,使勁折騰壓力測試。
  但李素和諸葛亮親自乘坐的那艘,以及伴行護航的備份船,就沒必要了,至少得確保出了事能放下小艇劃回岸邊,絕對不能出海超過五十裏,李素可惜命著呢。而且帶著女人出遠海也不吉利。
  李素還讓人帶了可以拖的漁網和桿子漁具,就當是休閑海釣壹天,別浪費時間。
  在海上玩了壹天,居然還真被李素親手釣到了幾條南海特產的蘇眉魚和金鯧魚,都是那種扁扁的熱帶魚類。李素輕車熟路地甩給船上的廚子讓烹了。
  諸葛亮也是第壹次坐船出海海釣,著實興奮不已,壹想到是坐著自己設計造出來的大船,那成就感就更強烈了,可惜他如今養氣功夫還不好,性情還略微有點急躁,海釣收獲比李素少些。
  李素不無戲謔地拍拍諸葛亮的肩膀,用壹句原本歷史上應該是諸葛亮教育他兒子諸葛瞻的臺詞,來教育諸葛亮本人:
  “阿亮,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吶。妳少年得誌,勇猛精進,但有些時候也要靜得下來,耐得住‘努力許久卻還暫時未見收獲’的寂寞。
  以後有空了多駕著海船吹吹風釣壹天,磨磨性子。自古成大業者,盡人事聽天命,人事盡完了,還得等機遇火候到了,急不得。”
  說完之後,李素也是跟21世紀鍵盤俠打完“妳站在此不要動等我買橘歸”時壹樣神清氣爽。
  諸葛亮虛心接受:“李師教導得是,我這幾年是有點兒……做完事沒人看見成績就急了。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壹天海釣結束,回到番禺縣,離船回府的時候,李素卻註意到魯肅等人面有憂色,原來,就是在李素出海的這壹天,北方來了壹些新聞。
  “伯雅,大將軍薨了,臘月十五的事兒,消息傳到咱這兒都壹個月了。”魯肅拿著壹份算不上朝廷邸報的書信,展示給李素看。
  這也不能怪消息傳得太慢,主要是荊南和嶺南確實崎嶇多山,又有瘴氣,不適合奔馬疾馳傳信。另壹方面也是因為雒陽地區和荊南隔了袁術和劉表兩家諸侯的地盤,這些諸侯可不會幫李素傳信,只能等待在諸侯之間經商的商人自然而然把消息往南擴散。
  李素想了想:“這大將軍薨逝都壹個月了,卻沒有壹並傳來戰端不穩的消息,估計是還沒人動手——如果打仗了,軍情的傳遞肯定比這快得多。
  不過,我也該回長沙巴丘待命了。子敬,妳交州這邊有什麽昂貴、便於運走的軍需緊俏物資,也設法水運調撥壹批,由珠江走靈渠北上湘江,說不定要打仗。
  大王實施租庸調輸變法的時候,可是除了銀川郡之外,就盯著妳這兒呢。交州原本過於偏遠,物資無法支援中原戰場爭霸。現在有了海船,趕緊多造壹點兒。
  只要孫策、劉表還沒跟我們翻臉,不會截擊長江為賊,福船隊就可以把嶺南的物產低價運到長江流域。交州畢竟是貧瘠之地,這差事做得好,大王很快會重新調妳北還,做更富庶的荊州布政使的。”
  魯肅:“伯雅放心,如果發生北伐,軍需方面交州定然全力支持。”
  李素次日便帶著諸葛亮,以及趙雲魏延等將領,坐著福船和其他內河船只,走珠江北上。
  福船肯定是無法通過溝通珠江支流漓江和湘江之間的靈渠古運河的,所以李素等人到了郁林郡就得換小船。但不管怎麽說,這也是李素對於福船在內河航行的壹次壓力測試,就當是為科研做貢獻了。
  未來的華夏,黃海渤海與黃河有沙船,也能勉強到三韓。長江珠江流域和東海南海有福船,可能還能開到邪馬臺。
  李素壹行壹邊趕路壹邊測試,花了半個月工夫緩緩回到長沙郡巴丘,開始整頓兵力調集物資。又過了沒幾日,北方“袁貴人、曹貴人被董承所害”的消息就接踵而來。
  李素何等智商,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知道袁術肯定快動手了。所以他也讓荊南的水師先做好準備,提前往長江下遊夏口壹帶機動,也好萬壹得到開戰消息後,立刻趁著南方還處在和平狀態的這個時間差,插入漢水流域。
  至於陸軍的部隊,因為陸地上的疆界比較明朗,倒是不適宜在正式討袁之前就侵入劉表地盤借道,那樣不夠名正言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