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浙東匹夫

歷史軍事

中平四年(187),二月初壹,中山治所盧奴縣。 朔日的夜晚,月球正運行在地球與太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47章 諸葛牌護肝寶,肝帝吃了都說好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by 浙東匹夫

2022-2-19 20:44

  五六天後,上元節,也是李素大婚的日子。
  除了關羽、趙雲以及他們的部將們不在蜀中,其他劉備陣營上上下下的官員,只要在蜀郡周邊,都受到了邀請,準時赴約來郫縣的侯府參加典禮。
  劉備也坐著壹輛裁短了車轅的縮水版金根車,午時還沒到就早早來李素這兒,連白天那頓飯壹起蹭。
  他坐的金根車是劉焉剩下的,劉焉當初造的是“六輦金根車”駕禦六馬,完全是天子鑾輿的排場,劉焉死後就被劉備接收了遺產。
  這些精雕細琢的東西燒了也是浪費,所以生性儉樸、過過苦日子的劉備決定與民休息,把包金的車轅截短,減少兩匹馬,那就不算皇帝禦用的了。
  車壹大早出成都,車走了四十裏地才到李素的封地。車隊在半路上還撞見了從後趕來的張飛。
  張飛出門晚得多,但他不屑於坐車,帶著幾個隨從騎馬來的,所以追上了劉備。
  “三弟,怎得如此急切。不是說好了傍晚麽,既然出門晚了,走慢些便是。”劉備很隨和地關心。
  張飛勒馬高談闊論:“大哥,伯雅每次設宴都有好東西,這次難得他大婚,而且是剛從南中回來,說不定淘到了很多珍物,不多蹭他兩頓怎麽行。”
  劉備笑道:“妳讓從人騎馬趕來,賀禮豈不是顛簸壞了。”
  張飛得意拍著胸脯:“沒事兒,我可沒準備什麽玉器珠寶,就隨十錠馬蹄金,我自個兒畫了副鴻雁來賓圖,都是摔不壞的東西,要俗要雅都能應付。”
  哥倆聊著,很快到了侯府門前。
  劉備隔著車簾聽張飛微微發出吸氣嘶聲,心中好奇,還以為張飛看到了什麽詭異的玩意兒。
  他連忙掀開車簾下去,擡頭壹看,才註意到李素侯府門面的裝修,跟半個月前過年時又不壹樣了。
  不但裝飾得更為華美,門口還杵著兩尊漢白玉的熊羆兇獸雕像。
  漢白玉並不是玉,只是壹種比較名貴的石材,化學成本只是碳酸鈣,但是比普通石灰石細膩得多,跟方解石差不多。所以用來做雕塑、浮雕墻的成本,也還在頂級貴族的可接受範圍內。
  能讓劉備驚訝的,是這個漢白玉雕像外面還鏨了黑曜琉璃,那奢華程度壹下子就提高了不少,漢末在漢文化轄區內,黑曜琉璃還是比漢白玉貴得多的,畢竟跟雪區的象雄國通商範圍極小。
  “伯雅這廝……這麽奢侈,也不怕路過的人把這黑曜琉璃摳了麽。明顯是鏨上去的,鏨嵌得也未必緊密。”劉備也是“美衣服”慣了的人,倒是可以理解李素的奢侈,但總覺得不安全。
  “他不會去南中撈了壹票吧!”張飛想了想,奪過隨從手裏拿個禮盒,從原本打算給的十枚馬蹄金隨禮裏,抽出了四枚,準備只送六枚。
  哼,伯雅老弟那麽有錢,這些俗禮少送壹點好了,反正他不差錢!畫給了心意也到了。
  劉備還在看雕像,李素已經親自迎出來了:“承蒙二位兄長賞光早到。”
  漢朝人結婚穿的衣服主要還是黑袍,李素也不可能特立獨行,所以今天壹襲黑袍,只是袖口領口紋邊是紅的——西漢時候沿襲秦制,是直接全黑的,東漢因為是“炎漢”,所以才加了紅邊,顯得既有繼承又有創新。
  不過哪怕同樣是紅黑兩色,面料的質地也能有很大差異,李素和蔡琰穿的肯定是最上好的蜀錦,不同的光照下能折射出不同層次的花紋。
  略微客套幾句,李素就把劉備張飛這兩個最尊貴的客人領進去,反正今天其他客人都不需要他親自出府門迎接了,最多到第二進第三進內門接壹下。
  到二門迎接的都得是魯肅級別的了,差壹點的還不配。
  劉備、張飛讓隨從把禮物交給侯府仆人,李素也立刻表示,有些南中的土特產,壹會兒大家帶壹點回去。
  劉備還婉拒了壹下:“今日是賢弟大婚,豈有再回禮之理。”
  李素:“不是回禮,就是我從南中歸來,帶了點土特產,這不剛回來,還沒閑暇專程壹壹回拜麽。不值什麽,何必拘泥。”
  劉備還沒說,張飛直接答應了,他老婆甄道可是對蔡琰的審美羨慕得不得了,蔡琰這兒出了什麽新玩意兒都要模仿。
  確切地說,是甄家那三個嫁人了的小姑娘,自從前幾年跟蔡琰交遊數月,個個都以蔡琰的審美為時尚,覺得人家才是書香門第優雅大小姐的品味。
  壹行人有說有笑入內,侯府上早已擺起曲水流觴的流水宴席,可以隨坐隨吃、起身就能遊園,非常自由愜意。
  而且讓人驚嘆的是,別人家的曲水流觴都是坐在自然河流旁邊流酒杯,李素這兒卻是在私人庭院裏營造流觴,事實上他在院子後面藏了壹部水車,可以絞動把流觴到低處的水重新泵上去,如同噴泉水法壹樣可以自己循環,跟後世那些吃日本流水素面的機器差不多格局,看在漢朝人眼裏卻是覺得精巧奢華無比。
  劉備的到來雖然讓眾人紛紛起立行禮,但劉備善於籠絡人心,很快又跟屬下打成壹片,消解了大家的拘束。
  張飛笑問:“伯雅,今日這些菜都吃過了,有沒有新奇玩意兒。妳可是剛去了南中,不會什麽好東西都沒發現吧,都大婚之日了還不拿出來。”
  李素笑罵反問:“我去南中是撫慰蠻越幹正事兒的,妳以為新奇東西是那麽好找的。吶,這兩頭貊獸,可以作為觀賞,吃的就沒有了,要不來碗牂牁薏苡羹?覺得不夠甜可以加哀牢枸醬。”
  張飛壹臉不滿足:“薏苡入蜀之後我都吃過好幾次了,枸醬不也是在南鄭的時候就吃過了,雖然挺稀罕。”
  李素兩手壹攤:“這次的枸醬是永昌郡的哀牢夷商人剛剛賣到朱提的,新鮮著呢,妳不試試?對了,我也是去了南中,才知道枸醬究竟是什麽果子做的,妳要不要看看果子?”
  劉備張飛等人這才稍微提起了點興趣:“哦?有新鮮果子,拿來看看。”
  李素壹揮手,拿來了壹些他南下路上通過探險隊和蠻夷商人得到的果子,甚至還擡來了壹顆種在巨大陶土花盆裏的小樹苗。
  李素:“此樹名叫枳枸,又寫作枳椇,哀牢夷地界上的枳枸跟北方的藥效又略有不同,當地俗名拐棗。我們原先在南鄭時吃到的枸醬,未必是哀牢拐棗做的,我手上這批更正宗,聽說對酗酒傷肝之人有好處。翼德,妳喝那麽多,不來幾瓶帶走?”
  原來,李素也是這次到了南中,才徹底搞明白當初他帶去雒陽拉關系送禮的“夜郎枸醬”到底是個什麽果子的產物,因為探險途中,南中蠻人終於把樹指認給他看了。
  合著“枸”原來是“枳枸”,看到這個名字和樹種時,李素腦子裏第壹時間就反應過來了——這不是上輩子去韓國旅遊團的時候,當地導遊拼命推銷的“枳椇子護肝寶”嘛!
  去過韓國旅遊的都知道,護肝寶是推銷力度僅次於高麗參的貨色,都被吹爛了,其實就是壹種醬,只不過跟漢朝時候的果醬做法不太壹樣。
  前世旅遊時李素就很反感:妳讓老子買高麗參也就罷了,畢竟國內沒有。除了高麗參以外,別的什麽農副特產輪得到韓國人說“中國不出產、只有韓國有”?所以他堅持沒買,回國後就百度了壹下,發現最好的拐棗產地根本輪不到南棒,還是雲南和緬甸的最好。所以後來他就算喝酒應酬多邀買護肝寶,也不買韓國的。
  這次去了南中,終於水落石出,原來這玩意兒在漢末還是永昌郡哀牢夷的貢品特產。
  可惜,張飛顯然對自己的酒量和肝功能非常有自信,只是看在枸醬美味的份上才稍微拿了幾罐,似乎並不領情。
  劉備更註重養生,稍微多拿了些。
  其他客人則是礙於面子,看主公和三將軍都只拿這麽多,他們怎好多拿?
  這可是枸醬啊,夜郎枸醬是跟樓蘭葡萄酒齊名的貢品,要是擱靈帝年間,拿個幾石送送禮,得個千石高官不在話下。
  李素看張飛帶了個壞頭,就主動開始送。
  他環視了場內壹圈,對諸葛瑾招了招手,諸葛瑾和諸葛亮兄弟連忙過來聽命。
  “子瑜,我記得令尊生前是憂郁傷肝而不治,雖是心病,但能因憂思而傷身,按醫家之說,多半是肝本來就不好。而且妳如今要幫我處理繁多庶務,熬夜也會傷肝,妳多拿幾罐。”
  諸葛瑾聞言受寵若驚,府君居然還記得他父親的死因,並且關心他們家族的遺傳病史,這讓諸葛瑾頗感知遇之恩。
  諸葛珪當初是怎麽病死的,諸葛瑾當然更清楚,畢竟他是長子,尋醫問藥的經過都是他經手,他當然知道諸葛珪憂慮而死時醫生說他傷肝。
  “沒想到府君還如此深諳岐黃之術,竟能通過這點旁枝末節的觀察推斷出先父病情,對咱諸葛家可謂是用心恩遇了。”
  諸葛瑾感慨之余,他哪裏知道,李素之所以敢這麽猜,完全是因為他太了解諸葛亮了。
  史書上對於諸葛亮死前的情況可是記載得很清楚的——司馬懿被送女人衣服的時候,問過“諸葛亮飲食如何”,漢使說“日食不過數升”,吃不下飯,這典型是肝硬化導致脾胃不佳的表現。
  當然僅此壹點還不能證明諸葛亮是死於肝硬化晚期,另外還有諸葛亮死前“嘔血不止”、“面色蠟黃”,這都是肝病。
  最重要的是,諸葛亮是過勞死,現代人都懂,對於壹個過勞的人,壹般都稱呼他“肝帝”,因為熬夜和過勞最傷的就是肝,諸葛亮那麽勤奮的肝帝,最後當然是肝硬化而亡。
  李素知道諸葛氏有容易得肝臟病變的遺傳病史和基因隱患,所以借故賞賜諸葛瑾壹些護肝寶枸醬罷了,讓他吃完了再來拿貨。
  諸葛亮在壹旁,看兄長得到了府君賞賜,也有些眼饞,他還是十二歲的少年人,比較饞甜品,這時代又沒多少好吃的甜食。
  “府君,我能吃麽?”諸葛亮忍不住問。
  李素拍拍諸葛亮的肩膀:“妳還年紀小,吃新鮮尚未發酵的可以,或者要吃果子我也給妳拿。那些已經酵出酒味兒的妳不能喝,得等妳到了能喝酒的年級才可以。以後妳想要多少有多少,問我拿就是了。”
  李素分配完了禮物,跟眾賓客們曲水流觴了壹會兒,很快就到了婚禮典禮的時刻。在壹眾賓客的恭維中,李素和蔡琰平平淡淡走完了程序。
  累了壹天,李素決定親自第壹次試用壹下老婆大人給打造的黑曜石浴池解解乏,順便玩點有情調的吟詩作對之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