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壹十二章 征倭?我戶部投了!
大宋最狠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21-12-6 20:26
“這下妳不用偷偷摸摸的跟著我走了!”
耶律後用力的拍打著蕭齊的肩膀,哈哈笑著說道:“走,跟我壹起回汴京,什麽清風閣還是倚紅樓之類的隨便妳挑,我安排!”
“我不去。”
壹聽到清風閣和倚紅樓這兩個名字,蕭齊就先打起了退堂鼓,吭哧了半晌之後才鼓足了勇氣,說道:“我就想去找二花。”
耶律後不屑的呸了壹聲,說道:“慫蛋。人家清風閣跟倚紅樓那都是青樓,是喝酒聽曲兒的地方,不是妳想的窯子。再說了,妳特麽想逛窯子,那我也不敢去啊。”
說完之後,耶律後也不再理會蕭齊,而是直接沖著壹眾契丹騎兵們喝道:“準備出發了!小的們,先提提精神!”
壹眾騎兵齊聲應是,耶律後便高聲叫道:“嚴風吹霜海草雕,預備!起!”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壹眾騎兵唱詩,其實毫無美感可言。就跟後世軍隊裏唱歌壹樣,盡管放心大膽的扯開嗓子嚎就行了,反正人壹多,這氣氛就上去了。
然後蕭齊跟他帶著的那些“西遼騎兵”就壹臉艷羨的看著這些往惜的同胞。
嚎了半晌,意猶未盡的耶律後幹脆扭頭對蕭齊叫道:“跟著壹起唱啊,等什麽呢。”
蕭齊卻搖了搖頭,說道:“不會……”
耶律後遺憾的嘆了壹聲,說道:“沒事兒,等到了汴京城,我去問問蕭侯,看能不能讓妳們也跟著學,估計問題不大。”
……
問題確實不大。
趙桓在知道孫譽跟狗格兩人不僅圓滿完成了這壹趟出使的任務,還順手拐回來壹萬“西遼騎兵”的消息後,趙桓就把主意打到了這壹萬“西遼騎兵”的身上——
在沒有裝甲車,沒有坦克,沒有射程五百公裏且能精確制導的火箭炮的前提下,騎兵是戰場上當之無愧的大殺器,對於任何壹個國家都說都算上是命根子壹樣富貴的戰略性武器。
當然,趙桓倒不是多麽想把這壹萬騎兵弄到自己手裏,畢竟沒有了裝甲車,趙桓還有蒙著鋼板,無懼箭矢的大楯車,沒有坦克也還有人馬俱著重甲的重裝騎兵,沒有火箭炮但是有熱氣球和神臂弓、八牛弩,趙桓對於騎兵的需求並不是很迫切。
再說了,不是還有蕭諾言帶著的三萬契丹騎兵麽,在給他們更新了裝備之後,這三萬騎兵的戰力足以跟五萬“西遼騎兵”比肩,甚至能超過。
趙桓在意的是這壹萬騎兵,能當做種子來使用。
原因就像是被404的239章說過的壹樣。鷹醬能用幾十年的時間以及無數錢財堆出無數的滾著嘰歪患者來惡心兔子,甚至能出現“拋開政治不說”這麽操蛋的玩意,趙桓自然也能有樣學樣,先在大宋培養壹批西遼版本的滾著嘰歪患者。
當這壹萬騎兵見識過汴京的繁華,見識過大宋百姓富足而又安定的生活,見識過大宋百姓在面對異族時的那種自信和高傲,見識過大宋軍隊的生活之後,趙桓都不用花錢,這些人就能成為滾著嘰歪患者。
只要不讓這些人見識到大宋軍隊的真實訓練情況,這些人回到了“西遼”之後,他們還能不能再過經常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還能不能接受飲冰臥雪的生存模式?
大宋的富足和西遼的苦寒會成為壹個鮮明的對比,就像壹根刺壹樣深深的紮進這些人的心裏。
等到哪壹天,趙桓想要過去接收西遼了,這些人就會像後世的那些恨國帶路黨壹樣,簞食壺漿迎王師,敲鑼打鼓慶新生。
然後趙桓就把李綱和種師道以及戶部、兵部、禮部等壹眾大佬們喊進了宮裏,開始密謀這個“公知培養計劃”的可行性。
“這些人不識字。”
李綱率先指出來壹個最大的難題:“不識字的最大壞處就是,他們看到了,他們想到了,但是他們說不出來,也沒辦法讓別人相信他們。”
“而且他們來大宋只是為了押送那二十萬勞工,能夠停留的時間絕對不會太久,想要教他們識字,事情就會變得很困難。”
禮部扛把子方子安也點了點頭,說道:“問題就出在這上面了。禮部可以先找壹些理由和借口,把耶律大石的使者留在汴京壹段時間,可是再怎麽拖延,也不會超過壹個月的時間吧?壹個月之內,想要教會壹萬騎兵識字、說話,估計沒人能辦得到。”
隨著李綱和方子安提出來的這兩個問題,大殿裏的氣氛就有些沈悶。
李綱和種師道這些人能混居朝堂高位,要說腦子不夠用那是不可能的事兒,所以這些人對於趙桓所謂的“公知培養計劃”都很感興趣。
可是問題就像李綱和方子安說的那樣兒,時間,時間才是最大的問題。
“要不然,朕帶兵出征壹段時間?”
琢磨了半晌之後,終於還是讓趙桓想到了壹個法子:“朕帶兵去倭國,只要走的慢點兒,打的速度再慢點兒,怎麽著也能拖上個壹年半載的吧?”
壹聽趙桓還是打著想要親征倭國的主意,李綱心裏頓時就呵的冷笑壹聲,然後把目光投向了莊成益。
而莊成益也不負重望,直接就對趙桓躬身道:“啟奏官家,國庫沒錢,無力支……最多只能支撐半年!”
莊成益心中暗叫壹聲好險!
得了李綱的眼色之後,莊成益當即就想說國庫沒錢,無力支撐官家親征倭國的事兒。可是轉念壹想,這倭國不是還有石見銀山麽!
正所謂夫妻本是同……不對,正所謂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為了國庫,為了石見銀山,官家想要征伐倭國這事兒,我戶部投了!
然後李綱的臉色就黑的跟鍋底灰壹樣。
“要不然官家還是親征緬甸算了。”
李綱眼看著莊成益這老貔貅根本就靠不住,當下也只能自己站了出來,躬身道:“海上風急浪高,官家萬萬不可涉險,否則的話,微臣就去尋太後她老人家告狀。”
趙桓冷哼壹聲,沒有說話。
最煩妳們這些打不過就叫家長的!
呸!
至於緬甸,趙桓現在表示沒興趣——緬甸國主都壹次又壹次的上書請求內附了,打他不是欺負小孩子麽!
眼看著帶兵去倭國的希望又壹次落空,趙桓又皺著眉頭琢磨了半晌,說道:“那就只能想壹個速成的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