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貴胄

歷史軍事

當朱曉松把腦子裏如同亂麻壹般的記憶都捋清楚之後,忍不住就嘆了壹聲,繼而又翻身坐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四十六章 跟倭國的新仇舊恨(2)

大宋最狠暴君 by 天煌貴胄

2021-12-6 20:26

  孟子曾經說過,“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如果再說得嚴重些就是“人不自強,斯招辱矣。”
  換算成沒文化的沙雕網友們也能理解的說法就是:如果壹個人自己不要臉,那就別指望別人給面子。要是壹直甘當鹹魚,那就得做好早晚被人打臉的心理準備。
  同樣的,這個道理放在壹個企業或者壹個國家上面也完全適用。
  把美國良心想跟Tiktok還有華為海爾等企業放在壹起比較壹下就會發現,孟子他老人家說的簡直就是真理!
  說白了,天天抗議譴責並不能換來和平,跪地乞降也未必能夠茍活。
  但是大宋那些謎之壹樣沙雕的皇帝,還有那些所謂飽讀詩書實則內硬外慫的讀書人顯然沒能好好領會孟子他老人家的至理名言——
  大唐在白江口之戰把倭國按在地上摩擦,結果是倭國在後面的兩百多年裏瘋狂跪舔大唐,直到唐昭宗乾寧元年發條“大唐之雕弊具載矣,更告不朝之問,終停入唐之人。”
  而在大宋立國之後,倭國卻再沒有派遣過“遣宋使”,恰恰相反的是,宋朝皇帝往往都親自接見並賞賜豐厚禮物給那些通過各種渠道來到大宋的倭國僧侶,並且對他們在中國的禮佛活動給予多方關照。
  元豐元年,倭國僧仲回搭乘宋朝商人孫忠的商船回國,宋神宗得到報告後專門讓孫忠攜帶“國牒”及賞賜的禮物遞交倭國朝廷,因公文中有“回賜”的字樣,倭國朝廷反應冷淡。
  兩年後,沒有得到任何反饋的宋神宗居然再次讓宋朝商人黃逢借經商之機帶“國牒”赴倭,而倭國朝廷在連續五次召開公卿會議商議對策之後依舊決定“冷處理”。
  在倭國《大宰府天滿宮史料》等史籍中,“大宋牒狀到來”等字樣多次出現,據梳理,北宋時除宋太祖、宋英宗和宋欽宗外,其他皇帝均以各種形式向倭國朝廷及有關方面發送過文牒,但倭國的態度壹直相當冷談。
  簡單點說,就是大宋的那些慫蛋皇帝們可著勁兒的用熱臉去貼倭國的冷屁股,然而倭國卻是百般嫌棄,或許是嫌棄他們長得不好看,又或者是嫌棄他們的臉蛋不夠貼合屁股的形狀。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倭國上下能把蘇東坡當成神卻把大宋朝廷當坨屎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根本不是某些人所說的因為當時中原的政局,也不是因為倭國自認在政治和文化方面已經超越了中國,更不是因為宋朝不肯接受“遣宋使”。
  究其根本原因,其實就只有四個字:
  弱者無友!
  在倭國的平安時代和鐮倉幕府時代,是倭國武家政權興起和發展的階段,采取“脫宋”的對外策略有其國內政治以及地緣戰略的考慮,但從根本上說,倭國之所以不把大宋朝廷當回事兒,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宋朝本身!
  有壹句名言叫“弱國無外交”,雖然其出處“難以具體考證”,但這句話卻包含了顛撲不破的真理——
  壹個國家綜合實力越強,其外交活動越容易開展,在國際舞臺上的朋友也越多,而弱國剛好相反,宋朝對倭國關系上的尷尬恰好印證了這壹點。
  誕生了四大發明其中三項,“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朝廷財政收入創造了歷代峰值,人口達到8000萬的大宋並不夠強!
  大宋的富有其實只是因為其統計混亂所造成的表面富有,在挑戰面前壹味退讓,壹次又壹次的歲幣和議和,其實已經意味著大宋主動放棄了東亞怪物房扛把子的江湖地位。
  所以,倭國才敢不把大宋當回事兒,所以,倭國才敢出臺禁止國民出海的“渡海制”、限制購買中原貨物的“禁購令”和限制中原商人商船來前往倭國次數的“定年紀”。
  但是不管怎麽說,大宋再怎麽操蛋,那也是自己的國家,現在自己是大宋的皇帝,倭國不給大宋面子,自然就等於不給趙桓面子。
  不給面子,就等於打了上輩子曾經車翻全世界,這輩子正準備車翻全世界的絕世帝王趙桓的臉。
  這就是新仇。
  更別說還有上上輩子的老仇。
  老仇,舊恨,再加上現在的新仇,尤其是在壹旦涉及五十五個VIP就很容易招來河蟹神獸降維打擊的情況下,趙桓覺得還是弄死倭國比較劃算。
  然後,問題就回到點最初的原點——
  想要跨海遠征倭國,就必須得有足夠牛逼的水師,而想要打造壹支能夠車翻全世界的水師,就離不開能夠跨海遠航的戰船。
  而大宋的戰船卻被趙吉翔那個沙雕給燒了!
  現在想要重新打造壹支無敵的艦隊,除了原本的圖紙之外,還需要足夠數量的錢和人手。如果想要對戰艦進行進壹步的改進,需要的可就不僅僅是錢和人手的問題了——
  對於趙桓來說錢不是問題,只要上皇趙吉翔還沒有掛掉,自己就有壹個源源不斷的小金庫能取錢。人手同樣也不是問題,因為大宋最不缺的就是人。
  問題是想要玩多鉚蒸鋼,不僅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大匠,還需要足夠多的科研人員。
  偏偏大宋的這些讀書人們都被慣壞了——
  當初趙大自己得位不正,不得已才演了壹出“與士大夫共天下”的把戲,其實就跟劉野豬自己都不相信什麽“獨尊儒術”的屁話壹樣,趙大該殺讀書人的時候也壹樣殺,從來也沒手軟過。
  然而操蛋的是,就跟獨尊儒術成了真的獨尊儒術壹樣,與士大夫共天下也成了真正的與士大夫共天下,宋真宗趙恒那個沙雕能說出“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名言,《神童詩》更是正大光明的喊出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屁話。
  然後,大宋的讀書人就廢的差不多了。
  讓大宋的這些讀書人去研究什麽子曰詩雲,那肯定個個都是壹等壹的好手,可要是讓這些人去研究鋼鐵是怎麽煉成的,那就只能呵呵了。
  “所以,朕就是個勞苦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