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歷史軍事

少年和媳婦   閩水上江水擊蕩,十裏江面具是渾黃。   枯枝殘葉順江而下。   臺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明文魁 by 幸福來敲門

2019-5-19 15:55

直起居
  廷議投票結果出來後。 更新最快
  潘晟就廷議之事,立即草擬奏章。身為廷議主持人潘晟需領銜,再由其余三十六名集議廷臣署名。
  署名之後,潘晟當場用書匣封好,交給等候在外的文書房太監。
  廷議的奏章交至文書房後,文書房太監登記存檔後,壹般會發往內閣票擬。內閣票擬之後,再呈給天子朱批。
  但這壹次文書房的太監卻沒有直送內閣,而是壹時間送到了文華殿。
  明朝設內閣以來,皇帝很少在內閣過目前,先看壹遍奏章,這壹次確實是例外。
  此刻小皇帝正在文華殿日講,講畢後,入後殿東閣歇息。
  待奏章送後,小皇帝立即打開匣子禦覽。片刻後,壹名太監急匆匆地奔出文華殿,至講官值廬宣林延潮覲見。
  林延潮來至東閣內,見小皇帝正仰著頭看著墻上懸著‘旰食宵衣’的匾額,匾額旁是穆宗皇帝的落款。
  林延潮行禮道:“講臣參見陛下。”
  小皇帝沒回頭,而是道:“林卿家以為這旰食宵衣四字如何?”
  林延潮道:“先皇手書,可稱宗匠,更難得是字字可見先皇當年兢兢業業的治國之心。”
  小皇帝點點頭,轉過頭來嘆道:“父皇在世時,壹直望朕能做個好皇帝。”
  林延潮記得穆宗皇帝給小皇帝的遺詔上壹句話寫著,朕不豫,皇帝妳做。大意是朕不行了,皇帝妳來當吧。
  林延潮心想小皇帝,為何忽然對自己說這樣的話呢?這大概是廷議得以通過,籠絡自己吧。
  於是林延潮想這個場合若換做其他大臣等人會如何反應呢?
  林延潮馬上八分演技,兩分真情地‘垂淚’道:“臣想穆廟若今日見陛下如此必是欣慰不已。”
  小皇帝點點頭,有幾分感動之色,身旁張鯨拿出巾帕給皇帝試淚。
  見情緒得到交融,林延潮知是表演成功,就默不作聲陪著小皇帝。
  小皇帝緩了緩情緒道:“林卿家,妳很好,是忠臣,也是能臣。朕登基以來,這般廷臣們從未將朕的話,放在耳裏,今日卻是頭壹回。”
  林延潮道:“臣不敢居功,陛下登基十年來,海清河晏,理政之績,列位臣工都是看在眼底的。更何況這‘振興文教’之事,乃臣畢生之願,陛下能采納,這知遇之恩,臣萬死不能報答。”
  小皇帝笑了笑道:“說實話,當初在武英殿若不是妳壹番良言勸諫,朕還未必會肯。妳說那泰西那個什麽叫普什麽士的小邦,他的國君戰敗後,要割地賠錢,那在此之下,國君竟拿出國庫裏所有的錢來興辦文教,朕猶有觸動。”
  “我大明富有四海,朕身為天子,這於‘文治’上竟不如壹蠻夷之君上心,實是令朕汗顏啊!”
  聽,真正汗顏的應是林延潮才對。
  當初為了說服小皇帝支持自己國民教育的廷議方案,林延潮不得不搬出了普魯士國王威廉壹世的事跡,希望來打動皇帝。但林延潮只為了‘忽悠’成功,也顧不得這威廉壹世還要兩百年以後才出生的事實,直接把他的例子在東方的萬朝‘套現’了。
  他更沒料到小皇帝記心這麽好,居然就記下了。
  這……這萬壹將來小皇帝見到利瑪竇後,問妳們普魯士國王威廉壹世如何如何……朕可是神交很久了。
  反正林延潮管不了那麽多了。
  不過無論怎麽說,林延潮國民教育的初衷,壹次落在了實地,而小皇帝通過廷議,來初步豎立自己威嚴,也算達到目的。
  大家是皆大歡喜。
  “給,林中允看坐!”小皇帝心情很好。
  “謝陛下賜坐。”
  小皇帝手拿著奏章吩咐道:“送張先生家中票擬。”
  近半月張居正請病假,沒有至文淵閣上班。小皇帝準許,張居正於內宅中行票擬之權。
  此舉無疑是少有之事,壹個是張居正是非常敬業的大臣,壹般在朝堂上幹事,很少請這麽長的假。
  還有就是首輔生病了,票擬之事是交給次輔與其他閣臣商議定奪的。但張居正沒有,仍是將大權抓在手中,不肯放權。
  本來若張居正出席廷議,那麽在廷議上林延潮保證壹個字都不會說。但張居正在家生病無法出席廷議,卻被他抓到機會。
  小皇帝忽對林延潮道:“朕已是許了何洛文晉禮部右侍郎奏章,並準許翰林修撰張嗣修補為日講官。”
  聽,林延潮心底是驚訝,何洛文這提拔的跨度之大。
  何洛文原來身為首席日講官,他的本官的詹事府諭德,從五品。
  京官的正五品,與外官的正四品壹樣,都是壹個門檻。外官正四品是知府起步,京官至正五品六部郎中起步,在官場上算是初步顯貴官員。
  可以從五品而論,這官員在大明朝是壹抓壹大把。
  但唯獨翰林,給事中不在此列。何洛文給天子當了十年日講官,卸下日講官之職,朝廷對其必是重用。
  這次壹下子從從五品直升正三品,壹口氣連升五級。
  其他官員要這麽做,在論資排輩的官場上,會遭眾人之忌。
  但對於日講官而言卻是很正常的事,如申時行給皇帝當日講官時也只是左庶子,但出日講後就直任禮部右侍郎。
  翰林出掌禮部吏部侍郎,就算是壹步登仙,可以比得上讀書人登,那等十年寒窗無人問,壹朝成名天下知的心情。
  至於張嗣修補入日講,這是遲早的事。張嗣修是萬五年進的翰林院,憑著宰相兒子的關系,官五年的官補入日講官,在翰林院裏已是進步相當神速的了。
  只是比林延潮遜之壹籌而已。
  何洛文升遷,張嗣修補日講,對於林延潮而言,不僅是同僚升遷變化,自己也是讓出日講官末席。六名日講官裏,林延潮的資從六升至五。
  但皇帝對林延潮這麽說用意何在?
  但見張鯨笑著道:“何講官出掌禮部侍郎,如此值起居註之事,看來要交給林中允遞補了。”
  林延潮聽了恍然,原來如此,自己此後要給天子直起居,每日跟在皇帝身邊,那才是真正的天子側近,顧問大臣。rw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