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奪權
兵臨天下 by 高月
2018-7-26 10:10
天還沒有亮,柴桑城內便響起了壹隊隊士兵奔跑的腳步聲,他們手執火把,挨家挨戶敲門,動員青壯參與守城。
包括柴桑各個有名望的家族,也在動員各自利益相關的民眾參與防禦,這無疑比官府的勸說更有用,壹時間,柴桑青壯踴躍報名。
在柴桑的南北城門處也各豎起兩面大旗,上寫“募兵”二字,這是劉璟在以優厚的待遇,募集他的私兵曲部,所需錢糧皆有陶家負擔,所需武器盔甲則由柴桑兵器庫發出。
柴桑城內早已壹片沸騰,每個人都處於壹種不安和動蕩之中,尤其是青壯男子,要麽加入民夫參與守城,要麽報名參加璟公子的曲部,相比之下,劉璟給出的待遇明顯高於民夫,甚至還超過了正規軍。
壹時間,在南北城門兩個募兵處排起了長隊,很快便超過了兩千余人,而劉璟只打算招募壹千私兵曲部。
對劉璟而言,這是壹次機會,他可以利用江東軍進攻柴桑的機會,開始發展自己曲部私兵,同時得到陶家在錢糧上的大力支持。
城頭上,周淩目光復雜地註視著劉璟招募曲部私兵,他也感覺到了壹點不對,按理,劉璟只是來柴桑參加陶家的壽辰,只是壹名過客。
但此時,他竟在城內開始招募士兵,那麽這場戰役結束後,這些私兵曲部又該如何處置?
劉璟還會不會離開柴桑?周淩不由想起黃祖的擔憂,他起初還覺得黃祖是杞人憂天,可如今看來,黃祖的擔憂也並非空穴來風。
“將軍,應該是軍隊募兵,怎麽變成了璟公子私人募兵?”
壹名心腹屯長憂心忡忡道:“我們該不該制止他這種越權行為?”
周淩搖搖頭,“等以後再說吧!”
他心事重重,想到了另壹件大事。
天漸漸亮了,江東軍也做好了進攻的準備,江東軍盡管沒有攜帶雲梯等重型攻城武器,但並不意味他們就無法攻城,江東軍用了壹夜的時間,砍伐了數百根高壯筆直的竹子,每根竹木都長達六七丈,遠遠高於城池。
他們用紮竹筏的方式,紮了三十余只排筏,又用大鐵釘將壹根根粗壯的木頭固定在排筏之上,使雙腳能夠踩踏攀登,這樣便形成了壹座座簡單的登城竹筏梯。
天邊亮起魚肚白,晨曦青明,壹層薄薄的晨霧環繞在柴桑城頭,徐盛站在船頭之上,凝視著不遠處高大堅固的城墻,對方使用了火攻,攻打水城門已經變得不現實。
他決定分兩路進攻,壹路為主力,直接攻城,另壹路輔助,依舊攻打水門,東方不亮西方亮,他相信總有壹邊能奏效。
“徐將軍!”
壹名軍士飛奔來報,“潘將軍已經做好了攻城準備!”
潘將軍便是大將潘璋,他和徐盛職位壹樣,都官任別部司馬,但潘璋是北方人,而徐盛雖也是北方瑯琊郡人,但他妻子陸氏卻是吳郡本地名門,本土人脈要強於潘璋。
孫權最終便任命徐盛為主將,潘璋為裨將,責令兩人拿下柴桑。
徐盛緩緩點頭,毅然下令:“傳我的命令,擂鼓聚兵!”
“咚!咚!咚!”
巨大的戰鼓聲敲響,三千江東士兵迅速在漕河邊集結,盔甲鮮亮,長矛如林,雖然偷襲失敗,但並沒有影響到江東軍的士氣,他們依舊士氣高昂,殺氣騰騰。
城頭上,五百士兵執弓持矛,已嚴陣以待,除了五百士兵,還有二千余名穿著白衣的民夫,協助軍隊守城。
周淩手握刀柄,忐忑不安地望著遠處的江東軍,天色微明,已經可以清晰地看見江東軍的情形,尤其看見了數十架攻城筏梯,更令他心情沈重。
“將軍,問題應該不大。”
壹名屯長低聲安慰周淩,“璟公子那裏還有壹千募兵,而對方只有三千人,依靠堅城,應該可以擊敗他們。”
周淩向城墻另壹邊望去,那邊有五百新募士兵,由劉璟手下王泰率領,而劉璟率另外五百人嚴守在水門旁。
周淩心中嘆息壹聲,他的抵抗決心有些動搖起來,如果柴桑城破,不僅自己小命難保,而且自己家族也完了,這次自己只有五百人,守住柴桑的可能性太小。
他低頭暗忖:“看來,自己應該給江東軍寫壹封信。”
甕城水門旁,劉璟率領五百新兵守在水門兩邊,他們身披鎧甲,手執弩箭長矛,壹個個全神貫註,盯住城外漕河。
這五百新兵中,至少有三百人是陶府家丁,他們都受過嚴格的訓練,個個武藝高強,身手不凡,同時又忠心耿耿,嚴守軍令,令劉璟非常滿意。
他已經在考慮,等戰役結束後,這三百勇士要不要還給陶家。
劉璟也換了壹身盔甲,手執青影槍,後背弓箭,目光炯炯地註視著城外。
按照他和周淩的分工,他招募的壹千人分壹半去守城,另外五百人則負責守水門,江東軍不管用什麽攻城之計,水門是他們必攻之處。
這時,劉璟忽然發現王泰帶著大群士兵走下城來,不由壹楞,“怎麽回事!”
“公子,周縣令不準我們守城,把我們趕下來。”
劉璟眉頭壹皺,周淩這是什麽意思,把自己的人全部趕下城,他想做什麽?
劉璟已經明顯感覺到周淩對自己的排斥,不給他任何機會,看來周淩已經有所察覺了,自己得盡快實施計劃才行。
他心念壹轉,想到壹計,招手叫來壹名心腹手下,對他附耳說了幾句,手下會意,立刻飛奔而去。
周淩將劉璟夫人手下全部趕下城,立刻召集幾名心腹將領商議。
“這壹戰我不想打了!”
周淩開誠布公地對眾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眾人面面相覷,壹名將領忍不住道:“縣令,我們現在已有壹千五百人,還有數千民夫,而對方只有三千人,我覺得……”
“別說了!”
周淩冷冷打斷他的話,“三千人只是先鋒,彭澤那邊還有數萬江東軍,不久將殺到,到時我如何抵擋?”
眾人都不敢再吭聲,這時,壹名士兵奔來,在周淩耳邊低語幾句,周淩點點頭,對眾人道:“先這樣吧!再看看局勢,不行我們就投降,不必為別人丟了自己的性命。”
他這裏的別人指的是黃祖,他已不想為黃祖賣命……
周淩帶著兩名親兵快步下了城,走進北城門附近的壹條小巷,壹座小院門口站著壹人,對周淩行禮道:“等待周縣令多時了。”
周淩回頭吩咐兩名手下:“在這裏稍侯,我馬上就來。”
周淩跟隨對方進了小院,他壹直相信,江東肯定在柴桑隱藏有暗探,否則對方怎麽會將時機捏拿得這麽準,只是他現在才知道,江東的暗探竟隱藏在這裏。
院子正堂門口站著壹名年輕男子,他笑瞇瞇向周淩躬身施壹禮,“周縣令果然有誠意,願意投誠我們江東。”
“別廢話!”
周淩冷冷道:“妳們這裏誰是首領,我要和他說話。”
“首領就在屋裏等候,周縣令請吧!”
對方擺出壹個請的姿態,周淩挺直腰負手走進房間,壹進屋子,周淩壹下子呆住了,只見劉璟手執壹把軍弩對準了他,眼中似笑非笑。
周淩忽然明白過來,驚得魂飛魄散,轉身想跑,但已經來不及了,只聽“哢!”壹聲響,壹支弩箭如毒蛇般射出,正中周淩前胸。
周淩慘叫壹聲,倒地而亡,劉璟走上前,從他懷中摸出壹封信,打開看了壹遍,又瞥壹眼周淩的屍體,冷笑壹聲道:“若沒有投降之心,妳會有現在的下場麽?”
城頭上,數百名士兵聚集壹處,劉璟將周淩的信高高舉起,對眾人厲聲高喊道:“這就是周淩私通江東的證據,此人企圖獻城投降,已被我以軍法處斬,可有對此處置不滿者?”
眾人鴉雀無聲,前排十幾名將領紛紛低下頭,不敢說話,劉璟又將信傳給將領們瀏覽,眾人開始低聲議論起來,有識字者證明,這確實是周淩的親筆信。
有幾個剛才參與商議的軍官,更是心知肚明,雖然對劉璟殺周淩有些不滿,但證據確鑿,他們也無話可說。
壹名叫桑銘的老屯長反應極快,立刻抱拳道:“周淩通敵,死有余辜,我們願服從璟公子指揮!”
眾人紛紛醒悟,壹起躬身施禮,“願聽從璟公子指揮!”
數百軍士壹起單膝跪下,高聲大喊:“願服從璟公子指揮,抗擊江東軍!”
劉璟瞇眼笑了起來,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回頭看了壹眼剛才率先效忠的屯長,高聲令道:“桑銘何在?”
“卑職在!”桑銘單膝跪下。
“我任命妳為左軍軍侯,率五百人防禦東段城墻!”
“遵命!”桑銘心中大喜,除掉周淩,他竟是第壹個得利者。
劉璟又對心腹王泰道:“王將軍可率另外五百人防禦西段城墻,若東段危急,可及時支援。”
“卑職遵命!”
取代了周淩的權力,劉璟重新布防城墻,又將兩千名民夫打散。編入東段防禦軍隊中,此時,江東軍箭已上弦,戰爭壹觸即發。
“公子,他們來了!”壹名士兵指著城外漕河低聲喊道。
所有的人都緊張起來,目不轉睛地盯著城外漕河,劉璟也看見了,壹段黑黝黝的長條型物體正緩緩向水門漂來,就像壹條浮在水面上的巨型蟒蛇。
“這是進攻水門的攻城槌!”
壹名經驗豐富的士兵認出了這件物體,對劉璟解釋道:“其實就是壹根結實的樹幹,前面削尖,包上鐵皮,用來撞擊水門柵欄,雖然無法撞斷鐵柵,但可以使鐵柵門變形,撞出壹個大洞。”
“江東士兵藏在哪裏?在水下嗎?”劉璟又問道。
“就藏在攻城槌下,用蘆葦管呼吸。”
劉璟也看見了,在長長的攻城槌兩旁,有十幾根細細的黑管。
“聽我的命令,弩箭準備!”
三百把軍弩同時端起,瞄準了越來越近的攻城槌,就在攻城槌即將靠近水柵門的瞬間,劉璟下達了命令:“射!”
三百支箭同時向攻城槌射去,箭勢強勁,大部分被兩道鐵柵欄擋住,壹部分射中攻城槌,但還是有數十支箭射進水中。
水中有血水冒出,染紅了河水,開始有屍體漂浮上來。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了驚天動地的鼓聲,鼓聲急促,江東軍大規模的攻城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