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知道能不能處理完
學霸從改變開始 by 壹白化貝
2024-5-18 18:12
側身把科伊爾和麥錫森讓進了屋子。
這兩人壹進屋子,倒也顧不上打量陳舟這並不算多麽豐富的宿舍。
直接就奔著那堆著壹堆堆草稿紙的書桌而去。
雖然陳舟已經親口承認了,他到目前為止,處理數據的速度,是剛解決完兩個數據。
但是他們倆還是有些不太相信。
不管怎麽說,這速度,和他們了解的陳舟,壹點也不匹配呀。
妳要說數據有多難處理,也就算了。
可關鍵是,這些數據的處理,打心底裏就不算多難呀。
所有的理論公式基本上都是齊備的。
采用最簡單也是最笨的方法,直接往裏面套,還不會嗎?
就算是壹位沒有陳舟這樣數學天賦的研究生,也應該都套的差不多了才是。
退壹步說,就算這數據的處理,有些難度。
妳壹個壹年內解決三個數學猜想的人,會被這點難度給難到?
那恐怕其他的物理學家,都可以在家休息了。
看著這兩人急匆匆的模樣,陳舟倒也沒阻止。
實話他都已經說了,妳們不相信,那就沒辦法了。
書桌的電腦上,正是陳舟剛打開的數據資料。
而擱著筆的草稿紙,還是壹片空白。
見此,科伊爾下意識的就想翻壹翻其它的,堆疊起來的幾堆草稿紙。
但在他還沒出手之前,麥錫森已經先說出了口:“看妳這堆的成堆的紙張,我還是很難相信妳真的是剛開始……”
也正是麥錫森的這句話,瞬間點醒了科伊爾。
這不是他們自己的東西,在沒有得到允許前,貿然翻動,是極其不禮貌的行為。
科伊爾原本打算伸出去的手,也瞬間縮了回來。
不相信不理解是壹回事,不禮貌就又是另外壹回事了。
聽到麥錫森的話,陳舟的臉上掛著無奈的笑容:“如妳所見,剛剛開始。”
科伊爾聞言,緊接著又問道:“那妳這些堆著的資料,都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資料?”
陳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事,早已不是秘密。
而且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幾乎已經快變成人盡皆知的事了。
不管是華國國內,還是其它地方,都差不多。
再加上前陣子柯爾數論獎的助攻,在國外的學術界,傳的更勝。
陳舟走到兩人身邊,伸手把壓著那堆草稿紙的文件袋拿掉,指了指這堆草稿紙,說道:“倒也不全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資料,還有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這個課題所涉及的資料。”
“此外,關於膠球實驗課題的資料,倒也不少。我整體梳理了膠球實驗課題的理論知識,還有壹些課題實驗的文獻資料。”
陳舟說完,科伊爾和麥錫森兩個人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著他。
這家夥,還是人嗎?
這壹下子搞這麽多課題,能忙得過來?
雖然不知道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是什麽樣的課題,但是能被這家夥看上的,應該也不會簡單到哪裏去。
這時,科伊爾忽然瞥到了墻角的,另外幾堆草稿紙。
下意識的就指著那裏問道:“那些也是嗎?”
順著科伊爾手指的方向,麥錫森也註意到了墻角堆著的草稿紙。
和科伊爾不同,他看到之後,臉上驚訝的表情,再次加重了幾分。
他們都知道陳舟來這裏的時間,也不過才這麽幾個月。
這種資料的堆疊程度,未免也太誇張了些吧?
陳舟回頭看了壹眼,解釋道:“那些倒不全是,有部分是阿廷教授發的資料,讓我完成壹個問題的總結。那裏有許多是那份總結的資料。”
陳舟這句話壹說出口,不管是科伊爾,還是麥錫森,兩人是真正的,再次被陳舟的速度,或者說是效率,給震驚到了。
這家夥居然已經悄悄的完成了壹份數學上的總結報告!
他們當然不會傻乎乎的認為陳舟說的“壹個問題”,只是簡簡單單的壹個問題。
要是簡單的話,這壹堆堆的資料該咋解釋?
況且,阿廷教授會問簡單的問題?
那可是真正的代數幾何大師級的人物啊!
好壹會,科伊爾和麥錫森才緩過神來。
科伊爾遲疑著,還是說出了壹開始的想法:“那個,陳舟,我能看看妳這些東西嗎?”
陳舟順著科伊爾的眼神,看了壹眼,輕輕點了點頭。
科伊爾不再猶豫,快速的抄起了桌上的那堆,寫滿了文字和符號的草稿紙。
先前可能是不禮貌的,但是現在,他已經征得了主人的同意。
在科伊爾翻看草稿紙時,麥錫森幾乎沒有猶豫的,便把腦袋湊了過去。
隨著科伊爾翻動的手,兩人是越看越吃驚。
陳舟則在壹旁安靜的看著兩人,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就他自己而言,其實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麽。
要不是去參加柯爾數論獎的頒獎,順便全程參與了那壹次的數學學術交流會議。
那這桌上的草稿紙,應該還會再厚壹些的。
而且,面前兩人口中的數據處理,他也應該早就開始了。
科伊爾也不知道自己翻了多久。
他只覺得面前草稿紙的重量,越來越重。
要是陳舟這也叫整理資料的話,那他們的平常整理的,都算什麽?
這家夥可是在草稿紙上推演了整個膠球實驗課題的理論知識啊!
而且,這膠球課題的實驗文獻資料,是這麽整理的?
壹邊整理,還能壹邊在草稿紙做推演?
順帶著還能把實驗方向給糾正了?
良久,科伊爾終於翻完了他快速抄起的這厚厚壹疊草稿紙。
緩緩的轉頭,看了看身旁壹直神情凝重的麥錫森。
麥錫森同樣緩緩轉頭看了他壹眼。
兩個人的眼神中,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兩人也同時從對方的眼神中讀懂了壹句話。
這家夥大概真的是個變態吧?
陳舟這時自然註意到了兩人的表情,他摸了摸鼻子,有些疑惑的想到:“沒必要露出這樣壹幅見鬼的表情吧?”
頓了頓,陳舟出聲說道:“那個,兩位師兄,妳們今天來找我,是弗裏德曼教授那邊在催我嗎?”
聽到陳舟的聲音,科伊爾和麥錫森回過神來。
麥錫森搖了搖頭:“那倒沒有,弗裏德曼教授什麽也沒說。只是詢問了我們在SLAC的研究情況,應該是為下壹次的實驗,制定實驗計劃。”
陳舟點了點頭:“嗯。”
麥錫森看了看陳舟,想說什麽,卻感覺想說的實在太多,竟不知從哪開始問了。
倒是科伊爾直接問道:“陳舟,這真的是妳從SLAC回來之後,才開始做的研究?”
陳舟不解的說道:“是啊,怎麽了?”
科伊爾:“沒,沒什麽……”
再次看了壹眼手中的草稿紙,科伊爾輕輕的把它們放回了書桌。
這些草稿紙上的內容,不可謂不沈重。
如果是他的話,估計都能水好幾篇論文了。
可眼前這位才剛入學的小師弟,竟然如此耐得住性子。
科伊爾無法想象,這份研究資料,在最後成型時,會是什麽樣的。
直接沖擊《自然》,還是《科學》?
亦或者,沖著膠球領域的這枚諾貝爾獎而去?
倒不是科伊爾想的誇張,而是他看完之後的感受,就是如此。
想了想,科伊爾還是忍不住贊嘆道:“陳舟,妳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這份研究手稿,簡直令人無法形容!”
麥錫森看了看自己的老朋友,也是說道:“妳難道每做壹個課題,都是這麽幹的嗎?這簡直不像是在做壹個課題,而是在完成壹件完美的藝術品!”
聽到兩人的話,陳舟楞了壹下,有這麽誇張嗎?
這兩位師兄,難道沒有認真的做過實驗課題?
想了想,陳舟輕聲說道,“可能是我的習慣吧,我喜歡把壹個課題的來龍去脈理清楚,然後再進行紙面上的推演。其實,這樣不知道是不是對的……”
科伊爾和麥錫森對視了壹眼。
妳這還叫不知道是不是對的?
就算這是錯的,這份錯誤,也不是壹般人能做出來的呀……
兩人均是沈默著,沒有說話。
看著兩人,陳舟輕咳了壹聲,繼續說道:“妳看,妳們這不是比我快多了嗎?我到現在都還沒進入上次實驗數據的處理階段呢。”
陳舟不說還好,壹說這話,科伊爾和麥錫森的臉上,頓時流露出壹絲苦澀的表情。
他們是處理完了實驗數據,可那就只是單純的數據處理。
可不像陳舟這樣,從頭到尾,等於又來了壹遍。
要真是和陳舟采用相同的方法,那他們現在,估計也才處理實驗數據沒多久。
而且兩人覺得,他們就算采用和陳舟相同的方法,也未必能得到陳舟這樣的紙面化實驗推演結果。
即使他們是SLAC壹整個膠球實驗的課題組成員壹起努力。
倒不是他們妄自菲薄,只是那些草稿紙上的內容,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此。
見兩人壹直不說話,陳舟反倒有些尷尬了。
過了會,科伊爾終於說道:“陳舟,馬上就是聖誕節了,再過兩天,弗裏德曼教授就會給我們放寒假了,妳這些數據,不知道能不能處理完?”
麥錫森也說道:“雖然像妳這樣的華國留學生,可能會受到特別的考慮。弗裏德曼教授應該會允許妳繼續留校,等到妳們華國自己的春節前夕,再給妳放假,讓妳回國度過妳們自己的節日。”
“但是這也沒多長時間了,不知道妳能不能在此之前,把這些數據處理完。因為妳們的春節結束,等妳回來時,時間上已經挺晚的了。而SLAC那邊的實驗,也肯定在準備之中了……”
科伊爾和麥錫森說這話的意思,其實沒有別的。
他們確實挺擔心陳舟能不能把數據處理完,並最終完成這樣壹份實驗“論文”。
畢竟,剛才草稿紙上的內容,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驗證,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陳舟聞言,輕聲笑道:“我本來還以為我會和妳們壹起放寒假呢,那樣的話,我自己大概也不知道能不能處理完這些數據。”
“不過,既然是按照我們國家的春節來放寒假的話,那肯定沒多大問題的。最多……最多半個月吧,這些數據,就能全部搞定!”
陳舟本來是想說最多壹周時間的,但最終說出口時改了口。
他怕自己萬壹又遇到什麽事耽誤了,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臉嗎?
雖然陳舟是這樣想的,但這話聽在科伊爾和麥錫森的耳中,卻又是另外壹番感受了。
這家夥,不忍直視的效率啊!
只不過,科伊爾還是有些疑惑:“妳真的能處理完嗎?剛才看了妳的手稿,我發現妳處理文獻資料的速度……”
科伊爾問出這話,倒不是不相信陳舟所說的半個月時間。
只是從剛才手稿中的內容來看,陳舟應該沒整理多少實驗的文獻資料。
因為他看到的不過是兩三篇文獻的實驗數據,還有陳舟的紙面化實驗推演。
要按照這個速度來看的話,陳舟至少在處理數據這方面,效率確實很高,但不能說是絕對的快。
“噢,妳說那個啊……”陳舟看了眼科伊爾剛才拿起放下的草稿紙,輕聲笑了笑。
科伊爾和麥錫森互相看了看,他們不明白陳舟笑什麽。
但緊接著,陳舟便說道:“那只是三篇實驗文獻的內容,還有很多在那底下壓著呢。”
聞言,科伊爾和麥錫森迅速扭頭看了壹眼那堆草稿紙。
什麽意思?
遠不止那三篇實驗文獻的內容?
那是多少?
科伊爾又迅速扭頭,看著陳舟問道:“那妳整理了多少篇?”
陳舟想了想,輕聲說道:“不算我只是粗略掃過的文獻的話,我壹共下載了八十多篇文獻吧。”
科伊爾瞬間不想說話了。
麥錫森的表情也差不多。
敢情自己都是瞎操心啊?
這尼瑪,這是什麽魔鬼速度?
這是坐飛機,還是開火箭的效率?
“那個,既然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不擔心了,預祝妳早日完成……”
“是的,我們等著看妳的成果……”
科伊爾和麥錫森壹人壹句。
說完之後,兩人就想著趕緊離開。
每在這地方多待壹秒,他們都有深深的負罪感。
相比之下,自己在SLAC那邊的工作,簡直再輕松不過了。
而且,陳舟還是有著數學課題羈絆的情況。
這怎麽比?
送走了科伊爾和麥錫森之後,陳舟表情古怪的回到了自己的書桌前。
這兩位師兄也太逗了吧?
這都啥表情啊?
陳舟其實挺納悶的。
這兩位師兄明明是興沖沖的過來的。
結果離開時,卻是壹臉苦逼的表情。
而且,就來看看自己的研究進展?
哦,順帶著,還告訴了自己馬上要放寒假的事。
除此之外,居然就沒有了?
陳舟覺得這兩人來找自己,難道不應該是為了膠球實驗課題的事?
難道不應該好好和自己討論討論膠球實驗的問題?
難道不應該好好分享壹下SLAC那邊的進展情況?
想到這,陳舟歪著腦袋,暗自嘀咕了壹聲:“我咋也忘記問他們了呢?”
陳舟無奈的搖了搖頭,都被這兩人奇怪的表情給搞的。
連自己這聰明的大腦,都開始忘事了。
只能怪科伊爾和麥錫森兩人,從在門口就奇奇怪怪的。
然後進屋裏,居然直奔自己的書桌。
就連自己這極簡派的裝修,都吸引不了他們……
回頭看了看自己的房間,陳舟對於自己自己這留有很多空間堆放草稿紙的宿舍,還是很滿意的。
而此時的科伊爾和麥錫森兩人,正垂頭喪氣的走出陳舟所在的這棟公寓樓。
今天他們來找陳舟,確實是想聊壹聊膠球實驗課題的事。
也順便分享壹下自己在SLAC的情況。
再了解了解陳舟的研究進展。
可誰能想到,還沒進門呢,就被陳舟給整懵了。
壹直到現在,都沒緩過神來……
但同時,他們也對陳舟的研究,帶上了壹絲期待。
原本被留在SLAC的他們,還在奇怪,為什麽弗裏德曼教授會單獨把陳舟和克羅斯教授綁定在壹起。
也為此,他們的心裏多少有些埋怨。
所以,他們才會經常找克羅斯教授打聽情況。
只不過,克羅斯教授那裏,啥也沒打聽出來就是了。
要不然這次從SLAC壹回來,他們也不會興沖沖的來找陳舟。
可結果卻是這樣的……
他們無奈的同時,心底的不服以及埋怨,也早已消失在了震驚的心情裏。
“要不要和弗裏德曼教授匯報壹下情況?”
麥錫森忽然說道。
對於陳舟的研究情況,如果他們不知道的話,倒還好說。
但現在已經看過別人的手稿,也了解了他的研究進展,那是不是跟弗裏德曼教授匯報壹下,就是壹件是否必要的事情了。
想了想,科伊爾突然促狹道:“還是別匯報了,我也想看看弗裏德曼教授看到陳舟的研究結果時,會是怎樣的壹種表情。”
麥錫森楞了壹下,旋即會心壹笑。
只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慮罷了。
科伊爾很了解麥錫森的為人,便又解釋道:“不管我們匯不匯報,陳舟的研究結果出來後,都會第壹時間發給弗裏德曼教授的。”
“而且,弗裏德曼教授和陳舟,以及克羅斯教授三人之間的情況,我們其實也不是很清楚。所以,還是不要隨便匯報的好。”
聞言,麥錫森的疑慮也徹底打消了。
宿舍內,陳舟已經開始了最後的數據處理。
不出意外的話,他肯定是會比告知科伊爾兩人的時間,要提前的多。
當然,這也是基於他現有的節奏。
以及那不會卡殼的思維來說的。
但不管怎樣。
在回國過春節前。
陳舟是肯定得把這部分工作,給徹底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