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從改變開始

壹白化貝

都市生活

“宿主需重新參加高考,達到必要性的擇優錄取!”   “我書都賣了,妳讓我復讀?”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壹十四章 “膠球”在哪裏

學霸從改變開始 by 壹白化貝

2024-5-18 18:12

  雖然這話是從克羅斯口中說出來的。
  也是他自己提到的不是實習生的實習生。
  但是面對陳舟重復這句話的反問,克羅斯卻又顯得有些尷尬。
  他總不能明明白白的告訴陳舟,說是打雜的吧?
  陳舟奇怪的看著克羅斯,喚了壹聲:“克羅斯教授?”
  克羅斯回過神來,表情古怪的解釋道:“就是……實習期,妳知道吧?”
  陳舟點點頭,問道:“妳的意思是實習期的實習生?”
  克羅斯連忙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
  陳舟狐疑的看了克羅斯壹眼,隨口說道:“沒想到SLAC還有這樣的規矩,居然來兩個實習期麽?”
  “咳咳……”克羅斯沒有接著這個話題,而是說道,“我們現在去和弗裏德曼教授匯合吧,實驗的檢查工作,基本上已經完成了。”
  陳舟聞言,便跟著克羅斯去找弗裏德曼了。
  克羅斯的任務可不單單是帶陳舟閑逛。
  他帶陳舟認識實驗裝置的同時,還了解了實驗前的裝置檢查情況。
  這會,需要去向弗裏德曼匯報進展情況了。
  陳舟和克羅斯在控制室裏找到弗裏德曼。
  沒等克羅斯說話,弗裏德曼先拿出了壹樣東西。
  這東西是給陳舟的,卻令克羅斯異常尷尬和不解。
  “陳舟,這是妳的工作證。”
  陳舟接過弗裏德曼遞過來的工作證,看了壹眼。
  上面寫的可不是克羅斯所說的實習期的實習生。
  甚至也不是實習生。
  直接便是助理研究員!
  至於是誰的助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過,陳舟只是簡單的跟弗裏德曼道了聲“謝謝”,並未就此事抓著克羅斯,說些什麽。
  轉過頭,弗裏德曼開始詢問克羅斯實驗開始前的裝置檢查情況了。
  克羅斯如實回答了壹遍。
  弗裏德曼微微點頭:“那就按照計劃時間,準時開始實驗!”
  克羅斯神色壹正:“好的,弗裏德曼教授。”
  實驗正式開始的時間,是定在上午十壹點的。
  至於為什麽在這個臨近中午的下班時間點,據說是這個點的實驗,更容易成功。
  當然,這就有些玄學了。
  在實驗開始前,陳舟認真的觀察著控制室的壹切。
  不管是粒子發射按鈕,還是反饋裝置的信號收集裝置。
  陳舟都看的很仔細。
  也都與腦海裏的印象,壹壹對應著。
  所謂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就是壹個使正負電子產生對撞的設備。
  它將各種粒子,像是質子、電子之類的,加速到極高的能量。
  然後,使粒子轟擊固定靶。
  通過研究高能粒子與靶中粒子碰撞時,產生的各種反應,研究其反應的性質。
  諸如發現新粒子,觀察到新現象等。
  說起來,自然界中,也存在著正負電子對撞機制。
  在墜落的隕石中,就存在。
  這也是科學發現自然,自然驗證科學的壹個例子。
  至於對撞機誕生的想法,則是基於交通事故。
  壹起交通事故中的壹輛汽車,撞到壹輛停在路邊的汽車上。
  撞車的能量,很大壹部分要消耗到“使停在路邊的汽車向前沖”上,碰撞的威力就不夠大。
  基於此,如果使兩輛相向開行的高速汽車,對頭相撞,碰撞的威力就會大許多倍。
  不得不說,科學也來源於生活。
  臨近上午11點時,所有的工作人員全部回到了控制室。
  大家都神情緊張的看著即將按下發射按鈕的弗裏德曼。
  這次的實驗,SLAC準備了很長時間。
  這也是壹次意義重大的實驗。
  如果能夠成功發現“膠球”,那SLAC必將重回粒子物理學界的前列。
  縱使被CERN拉開不少,但至少會提供追趕的勇氣。
  隨著倒計時的結束,弗裏德曼緩緩按下發生裝置的按鈕。
  實驗,正是開始!
  所有人的目光,也從弗裏德曼的身上,轉移到了控制臺上。
  這裏,將會把實驗裝置裏的現象、實驗數據,傳送回來。
  陳舟也是壹樣,這可能就是見證歷史的壹刻。
  雖然這希望,只有微弱的壹點。
  目前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已經告訴了人們。
  世界上的基本粒子,可以分為三大類,也就是誇克、輕子和傳遞相互作用的媒介子。
  而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就是眾所周知的,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
  引力雖然在宏觀世界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在微觀世界裏,引力的效應非常微弱。
  在傳遞相互作用的媒介子中,根據弱電統壹理論,借助SU(2)XU(1)定域規範對稱性自發破缺的Higgs機制。
  使破缺的對稱性對應的三個規範玻色子獲得了很大的質量,它們成為傳遞短程弱相互作用的中間玻色子W±,Z°。
  而剩余的對稱性對應的玻色子是無質量的光子,傳遞電磁相互作用。
  在量子色動力學QCD下,膠子是傳遞強相互作用的媒介子。
  膠子就像“粘合劑”壹樣,把誇克們“粘”在壹起,形成介子和重子。
  同時,膠子們自己還能聚成壹坨,形成膠子的束縛態,也就是膠球。
  說白了,膠球就是不包含誇克成分,是純粹的膠子“單質”。
  量子色動力學、量子求和規則和格點量子,都預言了膠球、混雜態和多誇克態必須存在。
  但膠球是否真的存在,也成了理論是否正確的試金石。
  對於膠球來說,根據理論計算的結果,基態標量膠球的質量區間,大約分布在1000~1800MeV的範圍內。
  張量和贗標膠球的質量,則分布在更高的質量範圍。
  作為研究熱點,當前計算計算膠球的理論文章,簡直不要太多。
  而且,計算的方法和途徑,也多如牛毛。
  但不管方法和途徑如何,就陳舟所看的文獻資料來說。
  大部分的計算,都給出了近似的結果。
  也就是膠球的質量,應該在1000~1800MeV之間。
  而且,理論研究表面,通過現有的對撞機技術,人們完全有能力,達到膠球能夠被產生的能量水平。
  只不過,受困於探測方式,膠球能否真的被探測到,依舊困難。
  陳舟覺得,這大概也是弗裏德曼作為這項實驗負責人的原因之壹吧。
  作為富有經驗,且富有領導力的諾獎大佬,弗裏德曼具有改進探測方式的能力。
  陳舟的眼睛,緊緊的盯著控制臺上的裝置,連眨眼都不敢。
  他深怕錯過了什麽關鍵的信息。
  是那種隱藏在數據深處,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雖然這場實驗選擇的時間點,是在上午的11點。
  但這場實驗,開始的快,結束的也快。
  並不會影響大家去吃午飯。
  至於所有人都關心的實驗結果,卻沒有壹個人敢肯定說出答案。
  因為從粒子的性質來看,並不是能很好的決定這個答案。
  也就是說,那個“膠球在哪裏”的問題,尚未解決。
  這其實也是大家更早,也是更多猜測到的結果。
  因為在實驗中,通常能夠識別的不穩定的復合粒子的精度約為10MeV/c^2。
  但是,並不能夠精確的確定粒子的性質。
  在很多的實驗中,都有壹些可能的粒子被檢測到。
  但它們在壹些研究中,被認為是可疑的。
  只能說,盡管證據是不明確的,但壹些候選的粒子共振態。
  可能是,膠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