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百二十四章 該揭開面紗了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8

  觀禮臺下。
  楊慎本還在等黃瓚和張璁露面,好好與二人進行壹番有關大禮議的辯論,他已整合壹整支翰林隊伍,無論是從氣勢還是從聲浪上,都蓋過黃、張二人,卻壹直沒得到消息說二人在辯論會露面。
  先是聽說二人去了後帳,也就是普通讀書人議禮的帳篷,隨後就聽說那邊幹起來了。
  “何以會動手?”
  楊慎聞訊,當即就要帶人過去。
  余承勛過來傳消息,壹把拉住楊慎:“用修,此時場面混亂,妳去了指不定會有如何結果,還是不摻和為好。”
  楊慎眉毛壹橫:“怎麽,妳怕挨打?”
  余承勛嘆道:“正是因為不怕,所以才可能會有大事。”
  楊慎壹怔。
  隨後他便大概明白余承勛的意思。
  大禮議方面,持有主流“繼統繼嗣”觀點者的數量遠超另壹邊,那不用說,這裏發生的毆鬥,雙方的人數比就會形成壹邊倒,而這會兒黃瓚和張璁正好在現場……要是二人被普通讀書人打了……
  那可就不好收場了。
  本來占理,輿論也非常支持,但出手把對方給打傷,有理也變成了沒理,不明就裏的旁觀者,自然會站在“受害者”壹邊。
  而他楊慎若是去了,回頭被追究責任……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皇帝壹定會下令徹查,到時楊慎卷入其中,會不會被人扣屎盆子說打人的事是他指使的?畢竟他發動了不少年輕翰林、監生和讀書人,已成為意見領袖。
  正說著,翰林學士豐熙過來,見到楊慎後,立即向他打了個眼色。
  楊慎會意地跟著豐熙到了壹邊,豐熙見左右無人才小聲告之:“陛下已回城了!”
  楊慎道:“陛下知曉了毆鬥之事?”
  豐熙道:“用修,妳是聰明人,該明白這次糾紛因何而起吧?”
  楊慎頗為氣惱,本來是講理的地方,還公開搞辯論,結果才半天,就演變成了打人?
  “若陛下從壹開始,目的就是為此,那行事是否太過陰損?”
  楊慎毫不客氣發出抨擊。
  豐熙皺眉,在他看來,楊慎愈發不像話了,妳這居然直接就罵起皇帝來了?
  我可是翰林學士,妳謗議君王不要緊,別拉上我行不行?
  “用修,今日妳可千萬別再出面,這是為妳好,現在誰都知道,妳這邊湊了太多人,而且先前出手打人的士子中,也有人是妳親自招募,亦或者與妳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我這邊給妳準備好了馬車,妳立即回城去。”
  豐熙壹副要保住楊慎的架勢。
  楊慎擺手道:“在下知道分寸,不會亂來,回城之事就不勞豐學士費心了。”
  當面就拒絕了豐熙的善意。
  壹切就在於楊慎覺得,豐熙也屬於妥協派,壹看對方這怕事的模樣,就知道豐熙在大事上不會堅定站在他這邊,心中壹陣鄙夷,語氣自然也就顯得有些沖。
  ……
  ……
  士子毆鬥的時間不長,很快就被維持秩序的錦衣衛給彈壓,隨後清點兩邊損傷,卻是“繼統繼嗣”壹方人員受傷更重。
  因為另壹邊明顯有準備。
  而且挑頭出手打人的有壹定武功底子,諸如蔣榮、孫孺等,雖然他們帶頭鬧事後,很快便被錦衣衛保護性撤離,但他們在現場的“英姿”,還是被壹些人給捕捉到了。
  回城的鑾駕,進入德勝門後停了下來。
  新任刑部尚書趙鑒登上鑾駕,跟朱四匯報有關城外毆鬥的情況。
  朱四臉上滿是不悅,皺眉問道:“朕只是讓士子參與議禮,怎麽動起手來了?首惡可抓到?”
  趙鑒很為難,因為當時是壹群不起眼的士子在帳篷裏面議政,官員不在其中,誰知道沖突是怎麽起的?事後那麽亂,他又沒親身去現場調查,只得到壹些零星的消息後就趕緊來跟皇帝奏稟。
  “陛下,因事起混亂,無法找出先動手之人。”
  趙鑒明說了。
  這種因意見不合而打起來的情況,讀書人當中比較常見。
  怪只怪防備不足,誰知道那群讀書人好不容易有機會議政,居然敢當著錦衣衛中人的面動手?
  真是不怕死啊。
  朱四冷聲喝道:“嚴查!”
  “是。”
  趙鑒很為難。
  身為刑部尚書,來跟皇帝說這個屬於公事公辦,皇帝壹句“嚴查”,說起來輕巧,但具體怎麽查?更為關鍵的是,讓誰來查?
  朱四道:“刑部現在應該派誰查案?讓朱敬道去吧。”
  皇帝的自問自答,讓趙鑒壹怔。
  趙鑒問道:“陛下,可是壹直在刑部掛職郎中,卻無實職授以的朱浩?”
  “就是他!”
  朱四道,“除了朱敬道好像也沒別人可委派……他跟兩邊的人都認識,就讓他去,限期給朕查清楚。趙卿家,妳不會認為不可吧?”
  趙鑒心想,不讓我來查,這感情好。
  可朱浩是哪根蔥?
  為什麽皇帝好像有什麽事都首先記起有這麽個人?
  “是。”
  趙鑒姑且先答應下來。
  因為不是在朝堂上奏對,這種臨時查案的情況,趙鑒不會跟皇帝據理力爭,要爭也等來日朝會上再說,反正此事錯不在他刑部尚書頭上,他只是個傳話的,總不能讓他來背主要責任吧?
  ……
  ……
  楊慎這邊剛進城,就聽說錦衣衛已拿下上百名士子。
  “用修,先到就近的僻靜之所說說話。”
  這次來通傳消息的,是現在楊慎的得力幹將葉桂章。
  葉桂章將楊慎和余承勛請到街邊壹處酒肆內,就在壹樓角落的位置,葉桂章把錦衣衛拿人的事,詳細說明:“……有咱的人,也有另壹頭鬧事的,不過聽說,還有安陸出身的士子參與,據說跟安陸那位狀元公有關系。”
  “安陸狀元公?”
  楊慎壹怔,他想的是,朱浩怎會卷進這種事?
  余承勛苦笑道:“沒搞錯吧?敬道壹向明哲保身,不幹他的事壹概不問,今天想把他叫來都難,怎麽會跟他牽扯上關系?”
  葉桂章道:“好像是有他相熟的人在其間搗亂。”
  余承勛釋然,輕嘆道:“怪就怪他也是安陸出身,跟旁人的立場不同,怕是有人故意將他往此事上牽扯。”
  楊慎卻聽出壹些不太對的苗頭,問道:“為何會有人認為,敬道跟此事有關?”
  葉桂章道:“有壹人,名叫孫孺,據說乃朱敬道的親傳弟子,有人見他與玉田伯的公子走在壹起,二人出現在議禮現場,隨後他們還出言挑釁,最終引發混戰。”
  “孫孺?”楊慎皺眉。
  有關朱浩背後的人和事,楊慎以為他什麽都知道,其實到現在他還是壹頭霧水。
  正說著話,外面又進來壹人,卻是翰林修撰舒芬,他道:“妳們在此?剛有消息,說是刑部以郎中朱敬道來查士子議禮毆鬥之事。”
  “什麽?”
  幾人同時站起。
  跟隨舒芬進來的還有翰林院不少人,其中包括史官修撰姚淶和張衍慶,以及編修王元正、許成名、王相、應良等人,這些都是楊慎發起準備參與大禮議,也是歷史上左順門事件的主要參與者。
  葉桂章道:“看來在此事上,敬道卷入得挺深啊。”
  余承勛苦笑道:“刑部讓他來查案,就說他卷入很深?這對他或有不公吧?再說以他的官職和在朝中地位,此等事他能做什麽?”
  所有人都看著發起人楊慎。
  楊慎面色冷峻,因為提前沒想過朱浩可能跟這件事有多大關系,所以他壹直沒提防同時也沒打算去為難朱浩,壹心要把朱浩拉到自己這邊。
  正說著話,外面壹名傳話的人過來:“幾位都是大明翰林院的翰林老爺吧?刑部朱大人,請幾位過去,尤其是請楊慎楊老爺過去。”
  葉桂章正要上前問詢,被楊慎給擋住。
  “他在哪兒?”楊慎問傳話之人,他壹眼便看出來人非同壹般,說話謙卑,但器宇軒昂,精氣神十足,看起來像是個當兵的。
  “就在對面隔兩個鋪子的茶樓內。”來人道。
  余承勛笑道:“敬道這小子,搞什麽名堂?他怎麽到德勝門來了?”
  楊慎道:“懋功,妳跟我去見見,其余的人先在這邊等候,切忌不得輕舉妄動,就算有人因毆鬥而被錦衣衛捉拿,那也是咎由自取,今日所行之事,全在動口而不在動手,誰惹麻煩誰自己承擔。”
  盡管楊慎此話有推搪責任的嫌疑,但他說的話還是比較符合在場人的想法。
  壹群沒什麽地位的讀書人,因為毆鬥鬧事,就想讓他們這群大禮議的中堅力量自亂陣腳?
  怎麽可能!
  ……
  ……
  楊慎帶了余承勛去見朱浩。
  朱浩此時包下了整個茶樓,單獨招待楊慎壹行。
  楊慎上樓來,見到朱浩悠哉悠哉的模樣,上前面帶怪責之色問道:“敬道,今天妳為何不出城去?”
  朱浩道:“出城做什麽?與人吵架,還是與人毆鬥?我也是剛得知消息,說是陛下將調查士子毆鬥的差事,委派給我了……嗨,好像什麽糟心的活計都能往我頭上扣。”
  楊慎忍不住問道:“聽說,妳的壹名學生,居然跟玉田伯的世子走在壹起?還壹起去參與議禮?為何之前未聽妳提過?”
  朱浩笑道:“不是什麽都要跟妳說吧……玉田伯的公子,蔣榮嘛,他也是我的學生,今天我讓他跟孫孺壹起去見識見識世面,誰知道竟牽扯進紛爭裏去,慚愧啊慚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