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狀元

天子

歷史軍事

睜開眼,壹陣朦朧。
當瞳孔重新聚焦,面前卻並不是平素習慣見到的白色,而是青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八十四章 用意不明

錦衣狀元 by 天子

2023-11-5 17:28

  七月二十四。
  壹大早,眾大臣便入宮等候朝見帝王。
  當天文武百官議論紛紛,因為早前他們從不同的渠道得知消息,這幾日宣府各處關口遭到韃靼人襲擾,爆發零星戰事,這正好切中先前皇帝在朝堂上提出,需要在宣府加強戒備之事。
  “……中堂,誰也未曾料到,韃靼人的目標果真不在三邊,而是直沖著宣府、大同而來,以目前戰報,白羊口失而復得,爆發不下於千人規模的戰事,乃應州之戰後我大明關口第壹次經受如此猛烈的沖擊。”
  彭澤作為兵部尚書,遇到西北緊急軍情,首當其沖之下,必須要在朝會上跟皇帝做出解釋。
  但在這之前,他要問詢楊廷和的意見。
  楊廷和面色冷峻。
  現在居然又被小皇帝言中,韃靼人劫掠的重點不在三邊而在宣大?
  小皇帝是怎麽判斷出來的?
  瞎貓碰上死耗子?
  還是說出自宣大總督臧鳳或是其他人進言?
  帶著諸多不解,隨著朝會到來,楊廷和走在文臣那壹排的首位,昂首闊步進入奉天大殿內。
  ……
  ……
  朝會波瀾不驚。
  對於宣大壹線發生的情況,朱四占得先機,因為他曾力排眾議,下旨宣府大同壹線加強戒備,使得這次邊關應對韃靼人沖擊,表現得遊刃有余,官民都沒有蒙受大的損失。
  當然,防患於未然,沒有過錯也就沒有功勞,雖然朱四掙了個料事如神的名聲,但對他掌控朝堂並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這次朝會,基本都是兵部的人在闡述情況,彭澤和兵部右侍郎李昆講解得很仔細,旁人少有參與話題。
  最後議定的結果,朝廷再摳出五萬兩左右錢糧,調去宣大壹線應對,加上之前戶部已分別調撥給宣大和三邊價值七萬兩左右錢糧,等於說宣大這邊僅在夏季接收的戰備物資就多達十二萬兩。
  這還不算朱浩自行籌措部分。
  朝議在壹種詭異的氛圍中結束。
  楊廷和從奉天殿出來,臉色不太好看,因為這次不但小皇帝長臉,連那個不為他控制的臧鳳,都成了朝廷的香餑餑。
  路上蔣冕有意無意提了壹嘴:“白羊口戰事詳情,到現在都沒傳至京城,只說要隘失而復得,但到底如今敵我雙方是如何狀態,又各自死傷多少,都是謎。為何事情過去三日,到現在都沒有具體的消息?”
  “嗯!?”
  楊廷和聽出問題關鍵。
  白羊口雖然屬於宣大往延綏方向延伸的關口,距離京城有段距離,但若說戰報的話,八百裏加急怎麽都應該在兩天內把消息傳遞到京城。
  為何會出現三天都沒戰報的情況?
  倒是小道消息流傳速度飛快,現在人們都在說白羊口進行了慘烈的戰鬥,還完成從失守到重奪的激烈爭鋒,照理說會無比慘烈……
  現在什麽消息都沒有,莫非只是搖旗吶喊走個過場?
  可疑啊!
  “看情況吧。”
  楊廷和若有所思地道。
  ……
  ……
  直至當日下午,關於白羊口戰事的具體情況才報了上來。
  由宣大總督臧鳳親自匯報。
  楊廷和拿到戰報後,先看了看白羊口戰事的規模,大明出兵壹千八百余,而犯邊的韃靼人有七八百的樣子……先是白羊口守軍因大霧彌漫,情況不明,遇到韃靼人猛攻,死十六人後主動撤出關口。
  而後由天成衛指揮僉事賈欽和兒子賈儒陽父子倆領兵壹千五百余,聯合白羊口撤回兵馬,重奪白羊口,斬殺韃靼首級六枚,得馬匹十四匹,並得軍械若幹雲雲……
  楊廷和本都要離開內閣值房,拿到這份戰報後,心裏說不出個滋味。
  要說戰績,也算不錯,自己死傷十六人……還不算第二次反攻時死傷……對了,第二次反攻傷亡情況居然壹句沒提?
  最後的戰果是殺了六個韃靼人,好像收獲不怎麽大啊。
  西北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戰事通常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更像是壹種來回拉鋸和搶劫、防搶的軍事行動,土木堡之變那樣壹下死傷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馬的情況再難出現。
  “介夫,事關重大,應當及早上報。”
  蔣冕過來提醒。
  楊廷和道:“如此大費周章,說得宣府、大同壹線草木皆兵,結果只是如此規模的戰事,值當嗎?”
  以楊廷和的意思,雷聲大雨點小我能理解,可戰果小到如此程度,是不是太不給朝廷面子了?
  虧夏天朝廷還多調度了十幾萬兩銀子給宣府、大同,結果就是現在這模樣,還好意思表功?
  誰知道那六個韃靼人的首級,是不是殺關口外的牧民冒功?
  蔣冕笑了笑,沒有回答。
  在蔣冕看來,只要宣府、大同沒事,確保內關無恙,管他發生什麽呢,京城這邊過幾天安穩日子比什麽都重要。
  ……
  ……
  第二天早晨,戰報在朝堂上公開。
  朱四因為想收攬臧鳳,所以對臧鳳在這次防禦戰中的表現大加贊揚,雖然臧鳳沒有參與到第壹線戰事中去,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韃靼人沒鬧出大亂子,只是白羊口出現狀況,也很快便解決。
  “朕想加臧卿家為右都禦史,回京後再行重用。”
  朱四高興地宣布。
  臧鳳是以刑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的身份去的治所宣府,總制宣大軍務,這是壹般侍郎級別遷邊的規矩,因為宣大在大明邊關的戰略意義壹向不如三邊,臧鳳也就沒得到官職上的優待。
  臧鳳調任宣大總督前,多年負責總督漕運,級別比這更低。
  若是此番因功遷右都禦史,相當於領尚書銜兼領西北軍務。
  皇帝光是想憑靠這麽個殺敵六人的小功勞,就要升臧鳳的官,等其將來回朝,恐怕會以六部尚書任用,這是明顯要把臧鳳培養成孫交接班人的節奏啊。
  楊廷和心裏如此認為。
  因為皇帝最近對臧鳳的推崇,怎麽看都是想把臧鳳以及其麾下宣大地方兵馬,引為皇帝所用,這裏曾經是江彬、許泰等人的勢力範圍,如今這些人作古,小皇帝想要趁虛而入?
  哼!
  既然已經明白妳的心意,豈能如妳所願?
  楊廷和出列道:“陛下,白羊口戰報不盡不詳,或需另行查驗……西北地方虛報軍功之事頻頻發生,若是以這般功勞便要大加封賞的話,只怕會令邊軍將士生出懈怠之心。”
  話倒也沒說錯。
  宣大壹線素來戰事不多,而宣府多被用作西北軍糧儲備之所,就算地處戰略要沖,但常年遇戰的情況並不多見,反而是三邊年年受到襲擾,那兒才是大明西北防務重中之重。
  現在因為宣大地方上的壹點小功勞,就想獲得封賞?
  明顯厚此薄彼!
  這讓三邊將士怎麽想?
  而且白羊口戰事,明明棄關逃走為先,後來占回來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從壹開始就沒死戰到底,奪回來就想表功?
  哪兒有那麽容易!
  更大的原因就是楊廷和不想讓小皇帝因此而收攬臧鳳,更不想讓臧鳳成為戶部尚書的接班人。
  朱四道:“戰報詳實,朕實在想不出有何不妥之處,至於虛報戰功……才殺了六個人,至於嗎?”
  楊廷和瞪著皇帝。
  妳也知道只是殺了六個人?
  要是殺了六十個韃子,我可就不這麽說了!
  “那這樣,先查清楚再說,現在宣府各處正被韃靼人襲擾,戰事尚未真正結束,就等最後的結果出來吧。”
  朱四並不著急,見楊廷和反對,也就知難而退,沒有再強求。
  ……
  ……
  朱四雖然沒跟楊廷和爭,但始終心裏有些不痛快。
  下午出宮去見朱浩。
  朱浩正以沙盤來推演西北情況,並不時拿出三邊、宣大等處戰報,對照地形地貌進行壹些模擬和推演。
  “朱浩,這是幹嘛?朕也想玩。”
  朱四興沖沖走了過去。
  卻在此時,壹個嬌脆的聲音在旁傳來:“別打擾他,他說了,誰都不許跟他說話。”
  乃是刁蠻任性,此時正叉著腰,嘟著小嘴,怒視朱浩的長公主朱三。
  朱四擡頭瞪了姐姐壹眼,好似在說,軍機重地豈是妳這種女流之輩能進來的?
  朱浩道:“陛下,別聽她胡說,我正在推算韃靼人下壹步進攻方向在哪兒。”
  朱四嘆道:“朕正要說這件事呢,今天朕按妳說的,要給臧鳳頒賞,結果遇到了極大的阻力,要不是聽妳的沒跟他們壹般見識,否則……非把功勞給臧鳳爭取回來不可。”
  “爭不來的。”
  朱浩搖頭道。
  “什麽意思?”
  朱四不解。
  朱浩擡頭瞥了朱三壹眼,朱三馬上不樂意了,這是嫌棄自己在這裏礙事啊,正要大發公主脾氣,朱四卻不慣著她,命令張佐上前把朱三帶出房。
  朱三就算再不爽,也不能公然忤逆皇帝弟弟的意思,嬌哼壹聲,轉身就走,如此壹來,房間裏只剩下朱浩和朱四。
  朱浩沒了顧忌,直接道:“此番宣大地方表功,明顯是虛報。”
  “什麽?”
  朱四大吃壹驚。
  虛報戰功,妳還讓朕給欺瞞之人表功?
  這要是鬧出笑話來……豈不是如了姓楊的願?
  “宣大壹線,這幾年本就沒遇到像樣的戰事,再加上先皇曾在宣府常駐,騷擾地方諸多,致民生雕敝,韃靼人沒什麽好搶的……江彬任人唯親,盡是壹群酒囊飯袋駐守各處,出現虛報戰功的情況,並不稀罕。”朱浩道。
  朱四壹聽笑了:“那就是說,妳的計劃不是為臧鳳爭取戰功?那是為什麽?妳趕緊給朕說說!”
  朱浩不再盯著沙盤,回頭看著朱四:“我就是想讓這件事如楊閣老的願,讓他有理由把臧鳳給撤換下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