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萬裏盡漢歌

漢風雄烈

歷史軍事

張乾穿越了,幾分鐘前他還是21世紀的小白領,上班期間,趁著蹲廁所的機會掏出自己的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六十九章 工商之利十倍於農桑

長風萬裏盡漢歌 by 漢風雄烈

2019-5-18 17:23

  把視線轉回陸皇帝這裏來,他可是半點不知道阿骨打的這邊的打算。此刻正饒有興趣的看著眼前的耶律淳和耶律得重父子。
  陸謙本以為耶律淳父子到了益都之後,應該會先潛伏壹陣兒,而後在淄水賽場開啟後,利用馬會的機會融入到益都的上層階級中。但不曾想啊,耶律淳壹門固然進了馬會,卻叫他在益都陡然聲名大噪的卻是他開辦的工坊。
  羊毛。不,更準確地說是羊絨和棉毛混紡。
  陸皇帝始終沒有得到合適的長毛羊,而現有的綿羊毛則只能紡出壹些粗線,織成的氈布只有北地最下等的人才會去穿。雖然挺保暖,卻壹直沒有形成大的規模。因為塞北的普通牧民根本不會去紡織,且因為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日常很難保持整潔,使得氈布隱隱帶著壹股膻臭味,又因牧民們的生活環境所致,幹凈整潔對他們來說是個天方夜譚,就是壹些部族貴人都不能做到。這很容易滋生虱子等。橫豎那玩意兒就是在契丹很難尋到足夠大的市場,契丹貴人都夏穿絲綢冬穿皮裘的。
  過去,中原從北地引入的紡織品,更多是編制精美的地毯。
  只是陸皇帝的眼睛壹直盯在綿·長毛·羊上,對於山羊視而不見,故而,唐代史書上曾經記載的“絨褐”也就並沒在內務辦出現。李道自從接手內務辦後,眼睛都在盯著外頭呢,指望著外面什麽時候能夠尋找到優秀的長毛羊。
  可以說,陸皇帝對於毛紡織業可謂是相當那啥的,他潛意識裏已經忘記了羊絨了。
  後世中國雖然優質羊毛頻頻需要從外頭進口,但全世界的羊絨卻有七成產自中國,那藏羚羊的羊絨更是有軟黃金之稱,是極品中的極品。以至於有國法威懾都不能斷絕不法分子鋌而走險,深入青藏高原,在茫茫荒蕪之地對藏羚羊展開的獵殺。
  那壹切都是為了利益。
  陸皇帝忘了羊絨,耶律淳父子更不懂所謂的羊絨,然而耶律淳有個好老婆,耶律得重有個好後母。
  是蕭普賢女提出了“山羊毛”這壹個概念,因為她的衣櫥櫃中就足足有七條來自吐蕃的藏羚絨披肩,這是來吐蕃壹番屬的出產。輕盈保暖,被蕭普賢女視為珍愛。
  也正是基於蕭普賢女的提議,有了壹個正確的切入點,耶律淳才做到了現如今的地步!
  因為人是可以動腦子的,當知道了藏羚絨的不凡後,山羊毛被進壹步區分,山羊絨的存在也就水到渠成的被發現了,耶律淳只需要壹個命令,當日下午便看到了那壹團團潔白如棉花壹樣的山羊絨。
  羊絨與羊毛是不同的。
  最明顯的區別是二者的出生地不同,羊絨也可以說是山羊絨,顧名思義,它長在山羊身上。
  羊毛卻是綿羊所出。
  牧民剪羊毛就像是剃頭發,而羊絨卻好比在梳頭。
  在山羊還沒來得及脫毛之前,把它會被按倒在地,用壹個很大的,齒很寬的鐵梳子將羊絨梳扯下來。梳子纏滿的絨毛稱為『原絨』,是對仍含有塵土,草雜和粗毛的羊絨原料的專稱。
  然後進行細分。後世壹只成年山羊身上年產羊絨只在三四百克之見,而若是在凈處理後,這個重量還將急劇下降到50克左右。需要五只羊的產量才可能織出壹件輕薄而又極其保暖的羊絨衫。
  在21世紀,年羊毛產量早就超出了百萬噸。而羊絨產量卻只多有前者的2%且不足。
  耶律淳還已經在叫人對羊毛進行區分了,因為他使人將山羊絨紡紗成線,再織成與蕭普賢女手中的披肩壹般大小的模樣,那無論是手感和薄厚都有所不如。他自然就想到了原料的質量和羊絨的粗細,雖然即便如此也已經叫耶律淳聲名大噪。但他沒有滿足不是?只是羊絨這玩意兒要人工區分,那工作量就太大太大了,但如今這個時代想要制造壹種毛絨分離機器,卻又是難比登天了。
  他稍後又讓人用棉花與綿羊毛混合,最後的結果也頗是喜人。至少作為壹種紡織品,這種混紡品已經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雖然引起的轟動沒有先前的羊絨巨大!
  可以說他為陸皇帝的毛紡大業開辟出了壹條寬坦大道。只要把小工坊做大做強,都能說是財源滾滾。
  但偏偏人家卻在想著把它們通通獻上。
  “這是為何?”陸皇帝覺得很是不解。那混紡且不去說,只說羊絨,可是壹出世就惹來了無數的贊嘆聲,其輕盈和保暖叫人嘆為觀止。耶律淳只要勾搭門路,比如內務辦,就算拿到了壹個聚寶盆了。
  “不敢相瞞陛下。實乃這等買賣,所要牽扯的方方面面,著實過大了些。”耶律淳心中何嘗不覺得可惜?然而他腦子卻很清明。
  那羊絨也好,混紡也好,首先要做大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工人和原料。然而工人好尋,原料難找。
  中原內地的山羊養殖根本不成規模,想要大規模收集羊絨必須去西北、塞北。且從羊絨的品質上看,中原所產羊絨也不如西北,尤其是青塘。
  但要這般做卻又需要多大的投入啊。那必須有國家力量背書!
  耶律淳思來復去,又跟蕭普賢女和兒孫們幾次商量,認為還是丟了更好。因為此事已經牽扯到了朝廷力量出面,以耶律壹族現下的小身板又能保留幾分利益?縱然陸皇帝看著答裏孛的面子上,吃相不會過於難看,但這對耶律壹族卻並非真是好事。風頭太勁了!
  “壹幹情由,老臣皆已經寫在了折子上,恭請陛下預覽。”耶律淳很是恭敬的遞上奏折,壹旁的和樂上前接了過來。
  陸謙看了壹眼奏疏,並沒立刻打開,而是感受到了耶律淳的堅決。“既然妳壹意堅持,朕便收了下。但朕也不白拿妳的好處,妳家三郎武藝不俗,又多歷經戰場,經驗豐富,就且去耶律馬五帳下為將吧。”
  耶律淳陡然打了壹個哆嗦,眼睛睜的圓大,他沒有聽錯。陸皇帝叫他孫兒出仕了……,這壹瞬間耶律淳老淚橫流。“老臣失態,老臣失態。”
  陸謙本是沒打算把耶律壹門放出來的,本是要再摁兩年,等把天祚帝給收拾了。所以也無怪乎耶律淳如此的作為,這才是意外之喜,家門之大福氣。
  至於為什麽是老三耶律宗雷,那是因為這廝上頭還有個二哥,爵位他是無福肖想的。
  待到耶律淳平復下心情,這場見面也來到了尾聲,陸謙才再問他今後有何打算。耶律淳只要簡單的說壹些,陸謙就能端茶送客了。
  “老臣以為投資工坊且是個來錢的好門路。”耶律淳張口就答道。益都這裏,西有淄水,東有彌水,彼處有水流,春夏秋三季便行水力,乃是益都城外的兩大工坊聚集區。
  耶律淳的工坊就建在彌水水畔。
  “老臣只給那些看對眼的小輩投錢,占些股份,不親涉經營。縱然有人會折了本去,但終究會有人做大做強。此工商之利十倍於農桑也。”
  這是耶律淳這段日子來的親身體會。投資工商遠比種地來錢快,別的不說,就他那個小作坊,現在別看獻給了陸皇帝,換來了甚大好處,那金錢上他卻也是不吃虧的。其出產的羊絨面料,價格已經超過了綾錦。物以稀為貴麽。且益都城中,流傳著無數發財的傳說,叫他聽得滿耳朵都是。
  水滸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