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風萬裏盡漢歌

漢風雄烈

歷史軍事

張乾穿越了,幾分鐘前他還是21世紀的小白領,上班期間,趁著蹲廁所的機會掏出自己的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17章 死亡之路

長風萬裏盡漢歌 by 漢風雄烈

2019-5-18 17:21

  南京城北面遼闊的大地上,此刻從空中鳥瞰,就可發現,壹處火光熊熊之地的後側,兩部步兵陣列已經嚴陣以待——劉唐、秦明。
  而在三處步兵陣列之間的就是耶律余睹帶領的契丹騎兵了。
  後者正在全速疾馳,方向很明確,就是西北。
  那裏有座城池叫昌平,而距離昌平不遠就是居庸關。過了居庸關再向北,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塞外了。
  耶律余睹不想死,也不想把手中的幾千騎兵全都葬送。現下他唯壹的生路就是向昌平。因為東北的順州,現在壹點都不安全。
  劉唐、秦明的步陣半點作用都沒有,堤壩只在洪流經過的時刻才有作用,如何洪水泛濫四溢,堤壩也只是壹堵大墻而已。
  他們並不會移動不是?
  當然,步陣也不是半點移動速度都沒有的,可是他們的速度比之騎兵來,那就是蝸牛和兔子。索性劉唐秦明二人的任務也不是阻擋契丹騎兵,而只是把契丹騎兵逼入某預定軌道。而後姚政帶領的壹千梁山鐵騎就會如壹輛火車樣兒,轟隆隆的懟過來,給契丹人壹慘痛教訓。
  耶律余睹若是忍不住要報復,那麽,他們熱烈歡迎。劉唐、秦明的任務就是接應姚政,甚至還有李應。而只要時間壹耽擱,花榮就可以帶領梁山軍的主力騎兵來給他們致命壹擊。
  而耶律余睹若是繼續忍了,姚政部就會在接下的時間裏,如跗骨之蛆壹樣吊著他們不放。從北京城到昌平,足足有七十余裏,到居庸關則有百十裏。這個時間足夠花榮追擊的。
  雖然居庸關是南京城的屏障之壹,但這卻並不意味著這裏有多少兵馬在守衛。花榮帶領騎兵主力只要能在關內追上耶律余睹,那就可以來壹場紅果果的騎兵大對決。
  南京城的東北部,六千騎兵在狂飆突進中,人配雙馬,壹面面緋紅的戰旗迎風飄揚。這是梁山軍的騎兵,都不用再去觀看,就能分別得出彼此的身份。
  遠方的天空上冒起了大片的黑煙,這是李應在發出信號。花榮眼睛裏滿滿的精光,不想在保州城下大破遼軍之後,他竟然還能有眼下的良機再破契丹鐵騎,這真是叫人妒忌啊。
  別的不說,老將呼延灼的眼睛裏,火辣到極致的目光就足以說明壹切。
  萬馬奔騰,聲震雲霄。馬蹄飛濺中升騰的塵煙,遮天撩日。
  黑壓壓的騎兵群壹路疾奔,就直沖著煙柱升騰處沖去。時間壹點點過去,火辣的太陽曬得綠葉兒低頭。
  隱藏在壹片村落背後的姚政受到了探馬急報。
  “報――”壹騎飛馬疾速來到姚政跟前,“稟將軍,正南方位發現遼軍騎兵,間距十五裏。”
  也就是說,他們所要等候的目標來到了。
  “告訴全軍,整兵備戰——”
  姚政眼睛裏也閃著精光,可這不是為別的,只為許貫忠的能耐。對這遼國的地理也知之甚詳,更料準了契丹人知曉不妙後,不會掉頭奔回南京城,而是會壹路向西北奔去。叫劉唐秦明布置在彼處,叫自己引兵停留在此處,那遼軍就果然被逼的自己送死來了。
  望著手下壹帶馬頭飛馳而去的身影,姚政心中對許貫忠好不敬佩。
  十五裏的道路,對於打馬飛奔的契丹騎兵並不遙遠,他們可也是人配雙馬。兩刻鐘都還不到,奔雷壹樣的馬蹄聲就傳進了姚政的耳中。
  耶律余睹壹頭紮進了溝裏頭,可他此刻還沒意識到不對。從南京城北去昌平就只那壹條大路,而田野之地早有播種,時至四月,那兒可不是良途。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其他道路可供大隊的旗騎兵通到昌平。扣除那些並不適合大批的馬軍行進的小道,如此道路也有不少。梁山軍教其直奔大道上來,如此就叫劉唐、秦明二軍切斷了其壹、其二,又隔絕了四五六,他自然就選擇其三。
  如此,耶律余睹想不到自己會被伏擊,他也看不到左前方不到壹裏開外的村莊後頭,會有壹千排列整齊的梁山鐵騎。
  壹千騎兵分成了十隊,不留半點後手,全軍出擊!
  “殺啊!”
  “殺啊!”
  呼殺聲瞬間響徹四野。
  “怎麽回事?”壹心逃命的耶律余睹大驚,他這壹路向西北逃竄都成為執念了。結果,自己在毫無征兆時候猛聽到漢人的喊殺聲,還有奔雷壹樣的馬蹄聲,如何不叫耶律余睹大驚失色?
  但是,時間已不允許他好好思量研究壹番了。陽光下,奔雷壹樣疾馳的敵人正在沖來,他們的位置十分有利,如同壹支支利刃,插向契丹騎兵毫無防備的側翼。
  如此短的距離,契丹騎兵不可能大部隊轉向,也不能分流出多少騎兵去抵擋,他們註定要受到壹記重拳。這就是騎兵,當側翼暴漏的時候,他們比步兵更是脆弱。
  “敵襲!”
  “敵襲――”
  “快,快掉頭迎敵――”
  四千多契丹騎兵在長途奔馳中已經拉成了壹條長蛇。如何能瞬間便向?他們頂多化成壹支支分散的小股馬隊,這般才好調轉頭來。就像傳說中的千腳蛇壹樣。
  然而千腳蟲分而為蟲,合則為蛇。這小股的馬軍又如何敵得過梁山軍?
  騎兵的戰鬥力是與他們的速度休戚相關的。沒有足夠的加速空間,騎兵就是演練場上的木偶草靶,不堪壹擊。
  而壹裏且不到的距離,對於馬兒需要多久時間?
  後世的英國純血馬是賽馬場上的佼佼者,雖然它們十分的難伺候,又耐久垃圾,但他們短途沖刺的速度是最快的。壹千米只需五十三秒多,壹千六百米也不到九十四秒。
  眼下的梁山軍戰馬當然比不得純血馬那種耗時幾百年時間培養出的‘戰場廢物’,但它們即使比純血馬滿上壹倍,如此短的距離也只需要壹分鐘。
  而壹分鐘對於高速奔跑中的騎兵群又能做什麽?
  夠他們把馬速降下來,而後調轉方向,那還能加速沖刺嗎?
  壹道道白影疾速沖過,然後整個契丹大軍就仿佛被腰斬了十段壹樣,瞬間就整個大亂。
  兩軍在接觸的那壹剎那,契丹軍臨時掉頭攔截來的騎兵線便被撞的四分五裂,如是玻璃被鐵錘敲擊打破了壹樣。
  潮水般湧出的梁山騎兵縱橫而過,攔腰對契丹騎兵狠狠壹擊,鋼刀揮舞而下,大批的契丹騎兵倒在了地上。
  而騎兵沖鋒過後,那如是血肉屠場般的地方,所有的人馬屍體,都被踩的稀爛,不成人形。
  驍勇的契丹騎兵此刻就如無助的羔羊,任人宰割。壹種殺戮的快感湧上姚政的心頭!
  梁山騎兵就像是壹擊之後就遠遁千裏的刺客,對契丹騎兵攔腰砍出壹刀後,打馬就向著遠處飆去。他們並沒利用契丹軍此刻的混亂,再來繼續殺傷。而是在耶律余睹的肉眼視線內,從側面繞過壹個大弧,向著前方飆去了。
  耶律余睹很想罵娘。梁山軍的這般舉動雖然看似放了契丹軍壹馬,實則卻叫他們所有人都背上了沈重的心靈負擔。這支該死的梁山騎軍已經向著前路奔馳去了,而他們卻需要時間來重新整頓,以及收攏局面。那麽自然就落在了這支騎軍的後頭。如此誰又能猜到,他們在向前的路上何時會二度受到伏擊呢?這種心理會大大延緩他們的速度的。
  不說別個,就耶律余睹本身,再在前路看到村落時候,自己何嘗不會心有余悸?再則,南京城與昌平之間還有壹條溫渝河。此水發源於昌平的軍都山麓,倒不見寬大。甚至壹些河段都是匹馬可過,但若被梁山賊搶在前頭,則又是壹難。
  如是耶律余睹就知道,自己的麻煩大了!
  “快走!”如是困獸壹樣低吼著,耶律余睹把馬鞭壹抽,再度向著昌平奔去。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只能硬著頭皮沖下去了!
  如此奔波,姚政帶著騎兵就如跗骨之蛆樣,攪的契丹軍隊行進速度大減。或是伏擊,或是在路上挖掘陷馬坑,灑落鐵蒺藜,那是叫契丹軍惡心的要死。而也是這種狀態下,他們的士氣是不斷的下降。
  當耶律余睹終於看到溫渝河的時候,太陽已經西下,壹道殘陽鋪照水中,把河水映襯的如是鮮血壹般。
  契丹軍上下都壹片木然,他們知道,那如血般的河水,不久後恐就真的會是如血壹樣鮮紅了。
  花榮帶著六千梁山鐵騎已經追到了身後。梁山軍招降的聲音已經響亮在所有人耳邊:“降者不殺,降者不殺!”而耶律余睹都已經無心去應付了。
  兩軍都是壹路奔波,人馬俱疲。可是兩支騎軍的士氣卻大不壹樣。壹支木然無神,壹支士氣如虹。
  “殺啊——”小李廣並沒叫人繼續去招降,而是壹聲喊殺,霎時間梁山騎軍陣上就壹陣高吼:“萬勝!”六千匹戰馬同時撒開馬蹄,大地在這壹刻都為之震動。
  耶律余睹自然只能奮起余勇來背水壹戰。
  但這壹戰他自己都信心不足。他很後悔自己為什麽要向西北逃去,早知如此,還不如就在南京城下拼死壹戰呢。
  不過耶律余睹終究是逃脫了壹截,帶著千多殘騎向著東北逃了去。花榮也沒去追趕,因為天色已經暗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