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刀

祝家大郎

歷史軍事

  徐傑穿越而來!   家有老卒百十,武藝在身,卻又慢慢雕零。   家有良田幾頃,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三十章 落幕(壹)

詩與刀 by 祝家大郎

2019-4-1 21:06

  謝昉去世了,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去世之時,身伏長案,手握朱批紅筆,在他身旁,堆滿了井井有條的公文。
  頜下已經長出壹縷黑硬胡須的徐傑,坐在壹旁,聽著滿場慟哭,長長嘆息。
  碧落在手,徐傑輕輕說了壹語:“先生,請聽壹曲。”
  琴音慢起,不免悲從中來。
  高山流水,有知音。
  昔日吳伯言說謝昉,壹手琴技天下無雙。
  如今的徐傑能撫琴,也全是謝昉悉心教導。
  這最後壹程,徐傑撫起了《高山流水》,動情而起,慟哭之聲已止。
  壹弦壹柱思華年,興許就是這個意思。
  吳伯言在旁,已然老淚縱橫。
  吳伯言賦詩:
  “生兮盡天地蒼茫,亡兮愁家國動蕩。
  魂兮正九霄清揚,歸兮聞余音在梁。
  念兮落斜陽猶長,思兮起霞光待放。
  盼兮來生同遠杭,去兮憶少年初昉。”
  昉,初始之意,謝昉之昉。杭,通航,杭州之杭。
  壹詩而罷,吳伯言轉身遠走,似乎不願去看故人入土那壹刻。
  送走謝昉,徐傑落座尚書省,再也偷不得浮生半日閑,調度著整個國家的方方面面,政軍在手,容不得絲毫懈怠。
  運河之上,依舊船來船往。
  汴京城中,還是熙熙攘攘。
  杭州城內,出海的大潮壹浪接過壹浪。
  炊煙裊裊大地,家家戶戶奔忙。
  邊鎮,厲兵秣馬,等著還有壹場大仗。
  山間的小姑娘,想要壹張能奏出激烈之音的箏,所以不辭勞苦,漫山遍野到處遊蕩。
  老頭頗為心疼,說道:“小老虎,不急於這壹時。”
  小姑娘答道:“怕文遠哥哥久等了呢。”
  汗水順著小姑娘的發梢滴落而下,通紅的臉蛋,帶著急切。
  老頭搖搖頭,問道:“那小子到底有什麽好的?”
  “文遠哥哥就是好。”
  老頭嘆息壹聲,說道:“小老虎,爺爺準備下山去尋妳父親,妳去不去?”
  小老虎聞言鼓起腮幫子,嗔道:“趕人走的是妳,要去尋的也是妳。”
  老頭面色微沈,答道:“這麽久了壹點消息也沒有,爺爺是怕妳父親死在外面了。”
  “爺爺妳這烏鴉嘴,爹才不會死呢。”
  “沒死也不知道寫封信回來,沒良心的東西,指不定躺在哪家婦人肚皮上樂不思蜀,連爹娘都不要了。”老頭罵罵咧咧。
  小姑娘啐了壹口:“呸,爺爺妳說什麽呢?”
  老頭看著小孫女,連忙打了壹下自己的嘴巴,說道:“爺爺瞎說,爺爺瞎說。”
  小姑娘忽然指著壹株大樹,說道:“爺爺,這壹株極好。”
  老頭扛著斧子,上前吭哧吭哧伐著,壹邊伐,壹邊又罵道:“劈死妳個王八羔子。”
  小姑娘聽得老頭在罵,腮幫子又鼓了起來,上前:“斧子給我,我自己來伐。”
  “小老虎,妳這手可嬌嫩著,做不得粗活,還是爺爺來。”
  小姑娘不依,又道:“給我。”
  “爺爺來,爺爺來。爺爺不罵就是了。”老頭說著。
  小姑娘鼓起的腮幫子收了回去。
  兀剌海城。
  遙粘蒙德再壹次打馬到得這裏,身邊並無大軍,盯著那座城池看了許久,牙關緊咬。
  “可汗,城池這般建築下去,往後只怕更難攻破了。”壹旁的遙粘布魯開口說道。
  遙粘蒙德看著遠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問了壹語:“叔叔,各部落還能征召多少能戰之兵?”
  遙粘布魯沈思片刻,答道:“若是從十五歲開始征召,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遙粘蒙德沒有再說剛才的話題,而是說道:“叔叔,妳說我們室韋與他們大華,為何就這麽不同?”
  遙粘布魯答道:“可汗,我以為,沒有什麽不同。”
  遙粘蒙德聞言想了想,又問:“叔叔,這壹切,可是我的私心在作祟?”
  遙粘布魯搖頭答道:“馬踏中原,不世功勛,幾千年草原,何人不想?我室韋從山林而來,壹路往東,占得整個草原,為何就不能占中原?千秋萬代後世子孫,難道他們就不想嗎?”
  遙粘蒙德只說壹語:“叔叔,若是再敗,室韋就沒有未來了!”
  “那也要戰,可汗心中,可曾有過壹絲壹毫的怯戰之意?”遙粘布魯知道這個侄子的話語看似是在問他,其實是在問自己。遙粘布魯要做的就是再壹次幫這個侄子堅定內心所想。
  “好,那就戰,賭上壹切,與漢人拼了。”遙粘蒙德話語雄渾有力,內心堅定如鐵。
  西湖劍冢之中,肥胖的老漢失蹤了,劍冢之上,唯有幾個少男少女打理著草木。
  蜀地樂山大佛旁邊,來了壹個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老頭,孑然壹身站在佛頭之旁,看著三江匯流,奔騰不息。
  老頭喋喋不休,自得其樂。
  江湖上的傳說,慢慢隨風飄散,也有新的傳說再次流傳。
  負劍橫刀的年輕人,再壹次踏上江湖路,爭奪,廝殺,壹言生死,不屈不悔。
  就如佛頭旁邊的老頭指指點點哈哈大笑,真看著大佛腳下兩個年輕人比武決死,也看著觀戰之人叫好喝彩。
  壹人持刀,壹人持劍。
  爭的大概是樂山第壹高手的名號,爭的也是這三條江匯流的利益。
  觀戰之人等著最終的定奪,等著看看往後這裏的江湖道理何人說了算。
  刀光劍影最後,剩下的是兩個血肉模糊的人。
  兩個人最後還有禮有節拱手,誰也奈何不了誰,敷了金瘡藥,飲了幾口老酒,兩人在佛前納頭便拜。
  不知是英雄相惜,還是利益驅使。
  兩人拜把,哈哈大笑。
  看得佛頭旁的老頭老淚縱橫,看得他再也無法自言自語自得其樂。腦中的那個楊二瘦,忽然真的走了,真的再也不與他鬥嘴了。
  有些殘酷,老頭從杭州帶來的人,忽然真的消失不見了。
  這世間當真就剩下他壹人!
  老頭痛哭出聲,壹柄寶刀擲入奔騰江水之中。
  痛哭之聲,如洪鐘炸裂,讓大佛腳下的所有人都擡頭去看。
  竟然無人識得高處那個肥胖老頭。還有許多人聽得高處那刺耳撓心的哭泣聲,竟然開口喝罵。
  老頭恍若未聞,絲毫不起殺人之心。落寞回頭,消失在佛頭之後。
  大概這世間再也找不到那個叫楊三胖的人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