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胡馬

赤軍

歷史軍事

西晉懷帝永嘉五年四月,近十萬晉軍被數千胡騎團團圍困在苦縣寧平城中。 寧平城在漢代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3章 、胡無人

勒胡馬 by 赤軍

2019-5-16 19:38

  其實陸和心裏也明鏡似的,知道今晚難過,明日更加難過,不過他已然有了戰死的覺悟,心情反而相對放松壹些。紅日漸漸西沈,營中升起火來,埋鍋造飯,陸和用過了飯,拖著滿身的傷痕巡視各隊,就見戰士們大多疲憊不堪,而且垂頭喪氣,整個營地中彌漫著壹股沈重且壓抑的氣氛。
  晉軍在白天奮勇酣戰,少有怯懦逃亡的,這壹則是因為裴該日常洗腦的緣故,二是他資給正兵雖厚,卻也軍法森嚴,而且條條框框都要求背誦,人人熟極而流。要知道這些徐州兵大多是流民出身,家眷都在徐州屯墾,還有不少已經分了田地,裴該規定,若是因傷退伍乃至戰死的,都厚給撫恤,以供其家;若是臨陣逃脫,必斬不赦,而且還可能牽連家人妳若是跑得無影無蹤,砍不了妳的頭,那就沒收妳家田產,妻孥貶為官奴。
  所以徐州兵才能爆發出這時代罕見的勇氣來,與優勢胡軍惡戰竟日。只是等到白天的仗打完了,胡軍歸營了,眾人全都壹跤跌倒,這氣壹泄下來,原本腦袋裏崩得緊緊的那根弦當即斷裂。所以說士氣難鼓易泄,而且壹旦鼓高了、鼓久了,泄得反倒更快。營中就此彌漫著壹股悲觀失望的情緒,甚至陸和隱約見到有人在暗影裏交頭接耳,說不定打算落跑……
  該怎麽辦才好呢?陸和繞了兩個圈,卻因為甚感疲憊而滿腦子都是漿糊,想不出什麽妙計來。他下意識地轉過頭去問壹名親兵:“汝可有鼓舞部卒士氣的法子?”
  那名親兵素來聰明,深得陸和喜愛,當即笑笑:“何不把那歌子唱起來?”
  陸和聞言,不禁雙睛壹亮:“好啊,汝起個頭,我等都來放歌!”
  裴該曾經設想過很多法子來鼓舞士氣,並且使士卒有歸屬感、榮譽感,而不跟這年月大部分軍隊似的,當兵吃糧只為活命,甚至是被脅迫的。各營起號、授旗是壹法,編支軍歌也是壹法。
  其實歷朝歷代都有軍歌,比方說那首最著名的《秦風·無衣》,但並非所有將領都知道軍歌對於軍心士氣的鼓舞作用,晉朝也沒有官方的軍歌存在。裴該籌思了很久,最終決定抄襲李白名篇《胡無人》。
  詩曰:“嚴風吹霜海草雕,筋幹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只是這時代尚且流行五言,七言並不多見,再加上若寫太長了,也怕文盲士兵們記不住,所以裴該必須加以修改。尤其李白原詩寫“胡無人,漢道昌”,雖然很振奮人心,這年月卻不能用建號為漢的其實倒是胡人哪也必須改詞兒。
  改過之後,他便尋人譜曲,以教將吏,並且要他們在各營傳唱。甚至在徐州的時候,裴該還下令舉行過兩次軍歌比賽,各營出百人合唱,勝出者賞吉錢十貫、豬三口,全營分潤全都是“厲風營”拔得頭籌。
  所以今晚士氣不振,陸和的親兵就想起唱歌這個法子來了。他當即起了壹個頭,陸和首先應和,周邊士卒也很快便加入了進來,歌聲越來越響,也越來越齊,直至連兩側的胡營都隱約可聞。
  其歌曰:
  “嚴風急吹霜,弓勁胡馬驕。中國有勇士,將軍霍嫖姚。
  腰間插白羽,長刀欲出匣。天兵密若雲,虜沙射金甲。
  雲龍風虎會,關山渡若飛。前鋒哨探回,皆雲敵可摧。
  敵可摧,心似鐵,履胡腸,踏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中國昌!”
  其實裴該所“作”的這首歌,頗有瑕疵,當日盧誌父聽到,就跑去問裴嶷:“初雲‘中國有勇士’,又雲‘胡無人,中國昌’,豈不繁復?若求避復也易,改其壹為‘晉’即可使君大才,何以見不及此啊?”
  裴嶷瞟他壹眼:“卿以為中國不如晉麽?”甩甩袖子,自顧自去了,光留下盧誌父跟原地發楞。
  歌聲傳入胡營雖然分辨不清歌詞劉丹聽聞,卻不禁慘然色變。
  今日戰況之烈,敵軍之頑強,即便劉丹是胡漢宿將,屢經戰陣,也從來都沒有見識過。黃昏計點傷亡,戰死和重傷的七百余人,受創者是其兩倍這還只是本部,沒算氐、羌,也沒算東出的劉光別軍。估計晉軍的傷損比自家為小,大概四百左右。
  也就兩千人……可能還不到,按照慣例,死個三四百人就該崩啦,妳們怎麽偏偏不肯崩呢?!
  其實劉丹早已心生怯意,只擔心初次接戰便不能取勝,士氣必沮,那還何談相助皇太弟殿下戳破劉粲、靳準的奸謀啊?再加上他認定只要擊破對面的徐州精銳,接下來對付裴該主力就如同砍瓜切菜壹般,這才咬著牙關苦熬。可是好幾次貌似臨門壹腳,就要底定勝局,偏偏晉人悍勇,死戰不退,壹直到太陽落山都功虧壹簣,不能如意……說不定再打下去,自家軍隊倒先要崩了。
  其實他在最後壹次沖鋒前,就已經有今日這仗打不完的預感了,於是遣人傳報去取陽武的趙固,命其率部速速來援估計趙固最晚明天午前便能趕到。等到劉光遣使傳信,說裴該主力且來不了哪,咱們還有壹個晚上,甚至於半個白天的時間,希望能夠嘗試壹次夜襲,劉丹已然氣沮,就回復說:“勿得浪戰,且安歇壹晚,明晨再嘗試摧破晉寇吧。”
  明日天亮我再試著打壹次,若還是打不下來……正在籌思對策,忽然就聽到晉營中傳來了齊整的歌聲。
  劉丹不禁暗自慨嘆,本以為敵軍已至強弩之末,聽這歌聲,曲調昂揚激奮,士氣仍盛啊……罷了,也就明日天亮再沖最後壹次,沖不動就算了,我等只得退守陽武去吧。
  於是吩咐,後面還沒能趕來的那些老弱殘兵,妳們就等在陰溝水西岸,不必再渡了,而且命士卒把船只全都搜集起來,趁著天還沒徹底黑,趕緊搭建兩座浮橋,以便隨時可以撤退。
  劉丹終究快六十啦,身子骨日益衰弱,精力不濟,這連夜行軍,又指揮了壹整個白天的戰鬥,各項指令吩咐已畢,氣壹泄下來,他坐著就有點搖晃,眼白上全是血絲。劉乂擔心地說:“阿叔且去安歇吧,若不養足精神,明日何能再戰?”
  劉丹輕輕嘆了口氣,回復道:“不想這些晉寇如此難弄……如此精銳,徐州都有兩千,則豫州恐不下五千之數,幸好我等未去直面祖逖。恐怕即大單於親率精銳前往河南,也不易取勝啊……我雖命劉光今夜不可輕動,然素知其驍勇,卻未必肯聽命。若其夜襲不建功,殿下慎勿輕動,若能踏入晉壘,殿下可急呼老夫起身,揮師策應。”
  吩咐完後,他就去洗洗睡了。老年人睡不踏實,稍有點兒風吹草動,便即驚醒,才想詢問現在是什麽時候了,忽聽帳外有人稟報說:“浮橋上火起!”
  劉丹翻身坐起,急問道:“因何起火?”晉人沒道理繞到我背後去啊,難道是守兵不慎失火嗎?帳外親兵語氣驚慌地回稟道:“乃是晉寇的水師……”劉丹不禁大吃壹驚:“晉寇安得有水師?!”我是穿越了嗎,跑長江上去了?這窄窄的陰溝水裏怎麽會有水師?!
  裴該當然沒有水師,大戰船根本開不進汴水、濟水和陰溝水裏來,小戰船在這幾條河流上逡巡,對於戰局意義不大,他怎麽可能會編組水師從征呢?但他倒確實通過司馬裒,從江東討要來不少的民船,以作運糧之用。
  於是在商議救援的時候,陶侃就說了:“誠如諸君所言,此處距陰溝水近乎百裏,即我大軍即刻出發,且連夜急行,也要到明日午時方可抵達。且夜行疲憊,倘若熊悌之等仍在陰溝水畔與敵酣戰還則罷了,若已喪敗,胡賊以逸當勞,甚至設伏以待,則我軍必敗無疑矣。
  “然而陶某曾經勘測過汴水的水文,方才也尋周邊住民,探詢過陰溝水的寬狹、急緩。糧船就在城外,由小黃而抵陰溝水,不到四十裏,循陰溝水北上,五十裏可至戰場。雖然距離與陸路近似,但都是順水,若再加橈、槳,壹日壹夜航百五十裏不為難也。尤其陰溝水中並無什麽險灘,水手皆自江上來,即便對此地水文不熟,也少有傾覆之虞,燃起火把,可以夜航……
  “如此則不必等到天明,即可抄至敵後。使君率大軍自陸上穩步而來,即便熊悌之等已盡數殞難,我等亦可東西呼應,免遭喪敗之虞。而若前鋒尚在陰溝水畔,則必能重創胡賊!”
  裴該聞言,真是意外之喜,急忙問道:“水上作戰,軍中少有稔熟者,未知陶君可願擔此重任否?”
  陶侃拱手道:“既為軍中司馬,自然責無旁貸。”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